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中的应用
——评《思政课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应用》
2023-03-17付婉莹
书名:《思政课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应用》
作者:唐明燕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1-5702-4
出版时间:2022年2月
定价:45元
思政课程作为当下高校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媒介,正如《思政课教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及应用》一书所写的那样,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书共分为三大部分,书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在当下时代中,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及意义,结合部分历史内容论述了将其纳入思政课堂的重要性。书中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将其作为教学资源的运用方式有哪些,从思维方式、处世之道等多个模块进行具体论证。书中第三部分主要以多个教学案例为参考资料,结合真实案例为读者详细介绍了相关文化资源的具体运用方式。
我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所涵盖的内容甚至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多个领域的知识。它的存在不仅仅为我国人民提供了精神食粮,更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多元化社会发展的今天,各大高校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知识内容越来越庞杂,很多内容没有经过筛选就呈现到学生面前,而有些内容的观念并非当下社会所流行的主流观念,当学生接触到这些理念时,容易影响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高校教育者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之所以将传统文化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主要参考资料,而非选择当下社会中被小众群体所认可的小众文化,是因为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经过了时间的洗礼、经过了无数人的验证,才最终得以形成。它不仅仅是我国五千年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朝历代人民所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在其中蕴含了无数个真理,它像一个饱经沧桑与岁月洗礼的老者,浑身透露着质朴与智慧的味道。以这种形象出现在高校课堂上的传统文化,是任何一种短暂流行的文化思想所无法比拟的。
现阶段,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当前部分高校的在校生对该部分知识缺少一定的了解,对其所包含的内容了解得不够透彻,很多学生在参与思政课堂时的学习兴趣不够强烈,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不在乎自己是否掌握课堂所学内容。除了学生的积极性之外,现阶段在思政课堂上,很多授课者为学生所安排的课时计划并不合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分配比例不够平均,所采用的授课方式也较为单一。另外,部分授课者所掌握的知识储备量相对比较薄弱,在授课过程中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上课体验,课堂氛围容易枯燥无味。
为了让思政课程的授课过程更加有效率,授课者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将部分年代比较久远的理论知识替换成我国传统文化,丰富教学活动时所参考的教学资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授课者需要将传统文化与授课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在理论课程以及实训课程中,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同时,丰富思政教育的课堂资源。为了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课堂授课过程,授课者需要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拓宽知识面,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见解,从多个角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激发学生在课堂授课阶段的热情,促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不仅需要授课者重新规划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授课内容,还需要授课者及时调整自己所用的授课方式,更新教学手段,结合互联网资源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传统文化与该门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继而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改变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刻板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该门课程中的学习效果,授课者可适当将传统文化融入该门课程的实训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优化目标。
当下社会发展速度逐渐有所提升,大学生所能接触到的资讯越来越多,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高校逐渐重视思政教育过程是否足够高效。现阶段,在展开该项教学活动时存在一定的误区,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参与感,让学生通过参加学习过程而获得内心的成就感以及自豪感,授课者需要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以文化为媒介,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帮助求学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继而提高思政课堂所产生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