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后分层作业实施研究
2023-03-16王亚明
王亚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布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内容,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后作业,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文章简述了“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数学作业负担的内涵解读、目标分析及课后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要求,并从多角度提出了数学课后分层作业设计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分层作业设计;小学数学;课后作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平凉市规划课题“减负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后分层作业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PL[2022]LXH7070)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 言
“双减”政策旨在加强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弱化甚至消除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的负面作用,达到为学生及家长有效减负的作用.“双减”政策让教育体制改革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格局,在真正意义上改变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内卷式”教学模式,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缓解教育焦虑,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服务.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还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并且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同时激发他们的理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对于实现素质教育至关重要.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如何根据学科的特点,有效地安排和优化学生的数学作业,不仅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更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一、“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数学作业负担的内涵解读
教师可通过五项措施来减轻学生的过度负担:第一,建立有效的作业管理体系;第二,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第三,注重课后作业的品质与结果;第四,加强课后学习的辅导工作;第五,充分认识和执行“双减”政策.课后作业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练习材料,还为教师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各类题目.随着“精英”理念的普及,许多教师把“齐步”的难度提升到极致,以至于让那些基础不牢的学生承担更大的负担.“双减”旨在通过减轻学生的负担,打破他们原有的学习模式,让他们摆脱熬夜的苦海,同时能够通过心理辅导,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他们的学习更加有效率,思维更加活跃,更加有创造性,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更好的学习方案.
二、“双减”背景下减轻学生数学作业负担的目标分析
(一)带领学生回归快乐的学习状态
小学数学的概念相对简单,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仍然抽象性较强.因此,教师在安排课后作业时,应该尽可能避免让孩子们感到压力大,要让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适合他们年龄水平的任务.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差异化成长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时候课后作业失去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基本就是圍绕课堂知识反复磨炼,形成记忆反射弧.教师往往给学生布置相同内容的课后作业.而分层作业提倡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布置数学课后作业,有意识地发挥课后作业的作用,支持每名学生的发展,考虑个体差异,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课后分层作业更能激发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一味做练习题,只会提升他们的“数恐心理”.
(三)分层作业,兴趣化导向
给学生布置课后分层作业时,教师应注意作业对所有学生的适合程度,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基础上设计任务.校外数学学习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人需要,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课后作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对于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通过更高维度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数学创造力.对于有中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首先是要确保学生充分理解核心课程内容.对于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教师工作的重点是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学习任务要匹配学习能力,适当给予学生一些向上的探索压力,一旦学生完成学习探索任务,教师要及时给予相应的鼓励与支持.
(四)从质量出发,效率优先
作业不再讲究数量而是注重质量,是“双减”的重点工作之一.教师要意识到数学不是依靠大量做题就能学好的,应注重思维的培养.分层作业不仅提高了课后作业的质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它首先是把学生按学习情况进行小组划分,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与他们的能力相匹配的学习目标.
三、课后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要求
(一)以学生为本原则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更加注重个性化发展,以学生为本.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数学教学的意义与方向,着眼于促进学生的自我驱动和个性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体验,使每名学生都不必在传统课堂教学下进行大量的训练.因为循环反复的训练并不是通向知识世界的康庄大道,这只是一条逃避思索的小路,真正的数学学习之路,一定是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不断攀登高峰,寻找真理与数学的创新.
(二)实践性原则
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许多孩子被迫完成大量复杂的数学作业,这种短期的快速提升方式已经成为当今小学生学习压力的根源之一.因此,开展有效的数学训练活动,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至关重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根据学科的特征,有效地安排和优化学生的课后作业,不仅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更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需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内容和学生数学学习薄弱方面,提高作业设计的实效性,以便降低作业量.数学教师在具体开展作业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加强创新,突出作业设计的个性化与分层.通过贯彻实践性原则,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加入更多实用内容,取代了以往乏味的写作习题训练,使学生可以切实投入作业实践活动过程当中,从而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利用实践活动过程得到知情意行的全面成长.
四、“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后分层作业设计的改进策略
(一)作业核心应更加聚焦学生发展的多样性
首先数学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认识到数学不单单是数字和公式,更是探索世界的奥秘与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了解世界.通过分析研究结果,笔者向教师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教师应该开发新的作业布置方法.在当前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教师应该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阻力与压力,数学本身的特点是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对于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应做出相应的评估和教学计划调整.
其次,教师需要对小学生形成新的看法.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早期主观阶段,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发展的需要和潜力.每名小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需要认识到小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并认识到小学生的关注重点,为他们提供证明自己的机会.
最后,教师还需要制订一个与传统方式有区别的作业评估方法.评估活动的参与者不应局限于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包括校长、其他教育相关人员等.作业评估是一项需要多样数据的调研行为,对于家长而言,他们在乎的是子女的成绩和学习状态;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乎的是教师的评价与自己能接受的教学强度;对于教师而言,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和结果.分层作业要求评估方法的多样性,使评估更加广泛和客观.作业评估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证明教学方法或者作业内容的有效性,更是为了在真正意义上发掘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度,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创新.
(二)拉大“能力提升”“综合拓展”两个层次之间的梯度
笔者发现,在数学校外差异化任务方面,“能力提升”和“综合拓展”的难度差异并不明显.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不同层次的差异化任务的重要目的就是研究不同层次的数学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促进价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应是建立在理解力与创新力上的.教师应首先让学生理解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有掌握知识的成就感,其次才是加大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笔者建议提高认知过程的“理解”“应用”和“分析”水平.对于“综合拓展”的延续,教师应侧重于认知方面,全面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难题的分析能力,在扩展任务的探索上引导学生创新解题思路.例如,在简单方程的知识部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解决一个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方程问题,要求学生对该单元有充分了解,并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关系.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后分层作业实施分层讲解
对教师来说,通过课后作业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来说,做课后作业可以了解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的差距.课后分层作业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对任务的讲解,澄清自己不懂的地方,从而取得进步.在课后分层作业中,学生要完成多个层次的作业,由于课堂上的主题和时间不同,并非所有的作业都能得到解释,教师可对有相同错误的学生进行分组,课后进行讲解;对基础知识薄弱或作业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课后指导.
(四)重视分层作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转化工作
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指那些在思维或学习上暂时落后于班上其他学生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对自己的不良表现感到厌烦,不愿意努力学习.而学生不愿意学习的根本原因就是“学不会”,这就说明教师在分层作业设计上需要下功夫,要把握不同层次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进度,帮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荣誉感,让他们对学习感兴趣.教师应考虑到课堂上高年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作业.一般来说,高年级学生的课后作业应以背景题和复习题为主,问题应主要与课堂所讲的内容有关,让学生在做课后数学作业的同时复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向学生解释如何在课后顺利完成数学作业,使他们的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从而自信地离开高年级组,实现向中学的过渡.有些学生家庭环境不具备自学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率,降低课后作业的难度,使之作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总结”.对于他们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应耐心地给他们讲解,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对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语言或者课堂集体荣誉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发言和表现的积极性,尤其关注班内部分落后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增强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而对于一些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应重视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于他们的一些粗心大意的行为,教师可以在课后单独进行错误分析,避免他们的自尊心受损.
结 语
綜上所述,教育教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基.“双减”政策为中国的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课后作业设计,以满足“控量减负、创新增效”的要求,并且要求他们结合“双减”的理念,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分层作业设计.
【参考文献】
[1]张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后作业分层设计的行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3.
[2]邓雪莲.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探究[J].学周刊,2014(26):171.
[3]钟叶.“课后作业”的价值回归.西部素质教育,2019,5(5):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