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有效实践与研究

2023-03-16马智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0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马智斌

【摘要】新课改强调提升素质教育的成效,而趣味教学具有创造性、实用性、自主性,能较好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享受学习、热爱学习,不对数学学科产生畏难或抵触心理.同时,趣味教学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锻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因此,教师应加强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实践研究,提升数学教学成效.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数学;实践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且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传统教学模式多采用粗暴灌输知识的手段,导致课堂氛围无趣、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趣味教学倡导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促使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生活实例,拉近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开展游戏竞争,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趣味教学中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强烈的感官刺激下参与实践活动,开动脑筋,集中注意力于教学内容上,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一、趣味教学的概念

趣味教学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特点,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紧密结合,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形成平等互动的良好关系,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动力.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趣味教学更注重因材施教,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趣味教学的意义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趣味教学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重要依据,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对知识的吸收掌握情况,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满足新课改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学习兴趣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好教材内容,合理设计趣味教学方案,通过直观化、具象化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以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心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数学基础.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教学的实践途径

(一)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生年龄小,很难独自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若教师一味灌输知识,则会让学生感觉学习很吃力,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点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情境问题,自主探索数学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懂基础知识,不可渗透太过深奥的内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数学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总之,教师要因材施教,创设科学、合理的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在课前导入环节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因此,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趣味情境导入课堂,比如采用趣味性十足的文字、动画、视频等;可以设计趣味性强的问题引出教学主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通过讲述趣味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故事中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教师可引通过创设趣味情境导入教学,通过讲述故事来教给学生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分饼的故事:

妈妈买回三张同样大小的饼,把第一张饼平均分成两份,给了大毛其中一份,又准备给二毛剩下的一份.二毛却说:“太少了,我想吃两份.”于是,妈妈把第二张饼分成四份,给了二毛其中的两份.三毛说:“我要吃四份。”妈妈就把第三张饼分成八份,给了三毛其中的四份.

第一,巧用趣味语言.教师要用轻缓、愉快的语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状态,若学生仍处于无法理解的茫然状态,则要调整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巧妙设计悬念.教师可巧妙设计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可设置有层次性的问题,适当给予学生提示,降低学生的解题难度,有效锻炼学生的解题思维,使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二)挖掘趣味教学内容

挖掘趣味教学内容可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动力.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若教师直接讲解深奥的数学知识,则学生可能会觉得沉闷深奥,难以保持注意力.这不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探究兴趣.因此,教师可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现象相结合,在教学开始前可通过展示生活化的视频、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趣味教学内容,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观看.

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让学生认识钟表,会认、读、写时间.那么,第一,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钟表发展史视频,拓宽学生对钟表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科技进步后时间对生活的重要性,形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第二,教师展示现代时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钟面,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自主观察钟面的细节,回顾学过的知识点.教师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时针与分针、秒针的关系,观察它们的旋转方向、移动指向、形成角度等.第三,教师可出示图片,以抢答形式让学生快速回答钟面时间,加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延迟15分钟”“延迟1小时”是什么意思,了解“15分钟即一刻钟”“30分钟即半小时”等知识.第四,教师可布置课堂作业,通过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对钟表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子可以是简单的钟表时间、火车站动态列车表、晚间节目时间预告单、火车票、镜面钟表图片等,从易到难.教师应用趣味例子提高学生对钟面时间的认识程度、对节日时间的敏锐度、對镜面钟表时间的思考能力等数.第五,教师可以用顺口溜总结教学知识点.如教师可将钟表的相关知识点编成这样一则顺口溜:“跑得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跑得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在挖掘趣味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可脱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引入生活案例可使学生感受到熟悉的生活气息,进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学习产生自主探究意识.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能拉进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使教学更具趣味性.第二,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教师要明确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合理整合趣味性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师的教学应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获得良好的学习思路、夯实数学基础.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组织趣味游戏

趣味互动游戏可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小学生年龄偏小,处于喜欢玩耍的年纪,在教学中增设游戏环节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感知数的魅力,减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走神、困倦.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生活与百分数”教学为例,学生已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也掌握了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教师可设计应用百分数的抢答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游戏关卡应由易到难,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通关游戏,并设置相应奖项,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游戏关卡:

第一关,快速将小数或整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快速把百分数转化为小数或整数).这一关卡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知识应用能力.第二关,进行快速口算.教师可以给出“一件衣服原价为500元,打五折后是多少钱?”之类的简单应用题.第三关,思考拓展性应用题.教师可以出题:“商场的裙子进行促销,同一条裙子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参加每满100元减50元的优惠活动.如果这条裙子原价是230元,那么去哪家商场买比较合适?”教师可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游戏化教学可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在开展趣味游戏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游戏要符合教学目标.游戏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不可因开展游戏而偏离教学目标,应基于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游戏.第二,要合理规划游戏时间,游戏不可开展太久,否则会导致本末倒置现象出现.第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借助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掌握知识.

(四)设计趣味实践作业

趣味实践作业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业是数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但过于单一、死板的题海战术会给小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因此,教师应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多元化实践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愿意做作业、乐于做作业.

作业类型一:实践操作类作业.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后,教师可设计FLASH动画作业———在平板电脑上用同样的两个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多媒体实践作业的好处在于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探究意识.教师还可运用FLASH简单设计拼七巧板的作业,引导学生观察完整图像,通过旋转、对称变换等实践操作尝试拼出指定的七巧板图案.这一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作业类型二:资源共享类作业.在新形势下,互联网平台可实现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教师可布置查找学习资源的作业,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有效的学习资源共享给他人,同时相互取长补短.这一作业能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使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作业类型三:合作共赢类作业.比如在完成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后,教师可布置一些合作类网络调查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某些数据并统计,然后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数据呈现出的规律,向全班学生展示汇报.在设计趣味实践作业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善于鼓励学生.小学生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肯定、表扬的.教师应提升个人魅力,多用眼神、动作、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肯定学生完成作业的思路,使学生愿意做作业,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喜悦感.对于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挫折的学生,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加以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不畏挫折、勇敢探索等素质.第二,融合多领域内容.实践作业应具有融合性,教师可将数学与体育活动、实际生活、信息计算等相结合,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还应注重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结 语

趣味教学是较为灵活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彰显数学的独特魅力,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另一方面可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应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柳明秀.趣味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18):137-140.

[2]吴得民.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家长,2023(16):101-103.

[3]郭旭锋.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智力,2023(14):103-106.

[4]曹利娟.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9):79.

[5]李力.趣味理念在小學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2021(22):199.

[6]何志珍.趣味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1(54):76-77.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趣味教学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