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视角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2023-03-16李建国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0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李建国

【摘要】课堂是数学教师传授知识和传播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小学数学课堂是由很多综合因素构成的,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活动、教学环境等缺一不可.其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课堂教学顺利推进的关键.课堂提问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因此,基于深度学习视角构建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质量有利于构建基于深度学习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文章简述了深度学习的概念与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重要性,并从多方面详细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重要作用.数学课堂的价值在于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师生需要借助课堂完成一系列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效的课堂提问是推动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师生互问、互答等方式,基于课堂真实反馈调整教学模式,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类教学模式.其具有深刻的教学应用价值.因此,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故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提问环节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理念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目的出现的,旨在帮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一、深度学习相关概述

深度学习最早源于人工神經网络研究领域,属于机器学习方法.深度学习方法可应用到其他领域.在义务教学领域,深度学习指帮助学生学会描述复杂的事物,从底层概念开始学习知识,由浅入深,通过组合底层概念学习抽象概念,在进行一系列组合和重复组合后构建出高层概念.如学生学习圆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将圆视作概念,将直线视作组合,那么底层概念就是线、弧、直角,高层概念就是猫咪、桌子和房子等.

二、基于深度学习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深度教学不注重学生浅尝辄止的数学学习,而注重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同时以客观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学习,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深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为目标,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让学生不停留在数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的学习上,而是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本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深度思考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点的深入学习,掌握系统学习的方法,进行知识迁移.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割裂知识点的弊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并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而不断完善这一知识框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联系性和开放性,进而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是遵循统一性原则的教学方法,具有整体性特征,有较高的教学应用价值.

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现状

(一)提问内容不合理

一些教师主观上对小学生能力的判断不准确,因此,这些教师对问题内容的设置出现了两极化现象.一些教师认为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足,不愿意动脑,就将问题内容设置得特别简单,导致学生根本不愿意回答这种“无脑问题”;一些教师则认为小学生活泼好动、爱思考,就将问题内容设置得特别难,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教师只能自问自答.此外,提问内容设置不合理还体现在一些教师不能将问题描述准确,导致提问内容难以被学生理解,学生很难明确教师想要提问的是什么.

(二)提问方式不科学

一些教师受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知道要多给予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机会,但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直接公布答案.一些教师喜欢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这种单一形式的提问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思考,只能回答“是”或“对”的问题则会限制学生的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很多自主思考的机会,其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

(三)提问形式不人性化

一些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忽视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未能做到因人而异地进行提问.“一刀切”的做法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不同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回答本身就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一些教师没有基于学生的差异设计问题,没有因材施教,导致一些学生无法提高能力.

(四)课堂提问氛围沉闷

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导者,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性格过于严厉,导致其开展的数学课堂上教学氛围沉闷.大多数学生本就对教师存在敬畏感,因此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会表现得很拘谨,不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愿意和教师交流.

(五)提问时机把控失衡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只有进行良好的设计(设计问题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等),才不会出现浪费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教学效率的现象.一些教师习惯于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想提问就提问的做法,这会给学生造成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胡侃乱谈的感觉,进而不会认真听讲.因此,教师应该对提问进行科学的设计,提升课堂提问教学的成效.

四、从深度学习视角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策略

(一)基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设计提问课堂

要想取得良好的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对每名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如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积极认真,数学基础比较扎实,那么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会比较强.而一些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长期处于学困状态,因此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不好.教师应认识到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他们采用的数学学习方式也不同.因此,在设计数学提问内容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层提问.

例如,在教学圆锥时,教师可以事先提供一份自学资料,包括圆锥的图形识别、圆锥的概念认知、圆锥和其他类型图案的区别、圆锥的基本计算公式等.学生需要根据自己以前学习圆柱相关知识的过程展开自学,也就是说圆柱的学习是底层概念,圆锥的学习是高层概念.学生在学习圆柱的相关知识之后形成对圆柱的基本认识,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和表面积计算公式,以圆柱为学习模型,进而学习圆锥.在学生完成自学任务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教學工作.

为了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教具,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圆锥的制作过程,基于底层概念进行组合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立体化的认识,加深对圆锥的认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提问教学.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问一些简单、基础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顺利回答出来,进而提升学习自信心;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设计稍高于学生水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挑战性,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设计有创新性、联系实际的问题,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在开展深度提问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理清教学内容,建立清晰的知识架构.教师应该意识到数学知识是螺旋式呈现的,让还没有形成系统知识框架的学生首先明白数学课程学什么、怎么学,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系统的知识架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教学圆柱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纸上随意画几种圆柱,然后思考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的体积.学生一开始确实会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画图拆解发现了圆柱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有的学生开始思考,画圆柱的时候先画一个圆,然后画一个侧面,最后画底部的弧线,那么表面积是不是就由这些部分组成呢?于是,学生开始尝试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学习,结果发现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计算出来的.学生自己发现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感到非常惊喜.但在探讨圆柱体积的时候,学生又犯了难,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计算.小学生的立体思维不强,因此,教师可采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辅助教学.教师让学生尝试将圆柱分为若干份,然后拼在一起.结果学生得到了一个长方体.然后,教师让学生回想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很快想到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学生知道了圆柱与长方体的面积计算原理其实是相同的,长方体的底面积是长乘宽,那么圆柱的底面积就是πr2.于是,反应快的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也是底面积乘高.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三)结合数学题目,深度分析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能够学会,还要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数学题目既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的工具,又是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

又如在学习可能性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设置问题,然后给这些问题设置不同的分值,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得到相应的分数.如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可能性是什么?”(1分)学生为了获得分数会积极回答问题.在教学完基本内容后,教师可以说:“哪位同学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随机抛一枚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多大?”(2分)分值越高,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就越高.通过这种正面激励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在每堂课积极回答问题,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局面.

(四)积极创新问题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深度参与

课堂提问一般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应确保所有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因此,教师要创新问题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回答问题的乐趣,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关,了解数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半个月布置学生记录自己家消费总额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半个月内每天回家记录自己家的消费情况,然后将所有数据整理好提交上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部分学生提交的数据,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自己家在哪个方面支出较多?哪些方面的支出可以取消?教师先让学生回答自己的分析结果,然后渗透扇形统计图的内容,引导学生绘制扇形统计图,并观察扇形统计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直观地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支出最多的一项和支出最少的一项,进而制订取消不必要的支出的计划.这一数学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锐度,帮助学生用数学视角看待生活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了深度学习内涵和深度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认为小学数学深度提问教学是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基础.教师应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遵循分层提问原则,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给出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结合题目进行深度分析,鼓励学生深度参与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钟梅玉.浅谈走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与方法[J].考试周刊,2022(33):75-78.

[2]苟亚婷.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研[J].成才之路,2022(14):83-86.

[3]庄敏.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式合理设置的技巧探究[J].考试周刊,2021(70):97-99.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