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考点预测之学会学习(三)

2023-03-16孔令元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学会读书

孔令元

在“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板块中,“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会学习”是“自主发展”的第一个要点,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和信息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三个方面。

其中,“勤于反思”指的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近几年涉及“勤于反思”的高考作文题:

2022年高考北京卷: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2020年高考上海卷: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2018年全国III卷“三个时代的标语”的反思等。

以上作文,均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的热情,并有助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的发展,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深沉的思索意识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效率,收获最佳学习效果。

“勤于反思”是学习者重要的学习品质之一,心理学家甚至把“勤于反思”看成是一个成熟学习者具备的条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认为“当学习者自己可以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及达到目的的程度时,他才是真正的学习,并且对自己学习的所有方面负责”。“勤于反思”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是反思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具备优秀学习品质的学生,一定做到了学思结合。这里的“思”就包括对自己学习方法的反思。反思自己的学习安排是否具有计划性和可行性?每个阶段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练习题和作业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训练目的?当天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是否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有没有及时总结和复习?对于某些薄弱环节是否安排了有针对性的对策?通过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全面的审视、评估和监控,明晰自己的学习状态,查找问题,寻找努力方向。

二是反思所学知识。对知识的反思首先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审视和思考。每天结束学校的学习,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弄清已经学会的东西,罗列尚未弄懂或急需弄懂的知识。通过反思,内化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其次是对知识价值的审视。对所学知识的价值有自己的判断,明确哪些知识更有价值。

三是对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的反思。学习中的情感態度对于学生学习十分重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善于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成果,都是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维度应努力的方向。对这些内容进行反思,深入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情感和心理感受,借此进行调适,实现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优化,锻造优秀的学习品质。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国宋朝哲学家朱熹发明了“吃书”法。他认为做学问之道,不光是要吃得进,还要吐得出。吃是读,吐是思与写。把你所学的东西,在脑子里整理思索一番,勤用脑,学问就更透彻,“吐”也是“吃”的一种检验方法。

朱熹的话,让我们明白了很多关于学习的道理。学会学习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学习素养,而学会反思又是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高三年级组织“高考备考经验交流会”,请结合材料,确定立意,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道文题体现了“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部分,尤其贴近“学会反思”部分。材料罗列了学生较为熟悉的哲学家朱熹对于读书求学的思考。材料与新教材内容中的“学会学习”等内容联系紧密,体现了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先对材料段进行分析。材料主要叙述的是朱熹发明的“吃书”法。这里的“吃”和“吐”具有比喻含义,吃是读,吐是思与写。通过“‘吐’也是‘吃’的一种检验方法”这句话可以得出“思与写”是检验“读”的重要方法。但材料中更重要的句子是“把所学东西,在脑子里整理思索”。这里强调“思索”,说明只有“读”并不行,还要进行“思”,“思”后再进行“写”,“思”承“读”启“写”,是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所以审题要点应该落在“思”上,重点谈学习中的“思考”和“反思”问题,通过“阅读与思考”进一步讨论学习中的“输入与输出”关系问题。

再来分析任务段。任务段文字首先明确给出了写作内容:有效学习背景下的学会反思;其次给出了写作情境——高三年级组织的高考备考学习经验交流会;给出了文体要求——发言稿;给出了内容要求——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应围绕高考备考展开,不要泛泛而谈,主要应从“学习中的反思”这个切入点展开,并结合高三备考中的复习感悟展开应用文体写作,写作时要注意有“读者意识”。

整体来看,该命题立足于核心素养下的“学会学习”维度,体现课内外衔接,引导学生思考“学会反思”的意义与路径,寻求自己努力的方向。

适用素材

华罗庚:与众不同的读书法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自创了“厚薄读书法”,分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首先对书中的内容做到真正透彻的理解,抓住重点,掌握主旨,这时书就会由厚变薄。反之,当我们对书中章节进行深入钻研,并不断地添加补充参考资料,这本书就会变得越读越厚。所以,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过程。

华罗庚在读书的时候还会使用“猜读法”。他每看一本书,不是一上来就从头至尾地去读,而是对着书本闭目沉思,猜想书中写了些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再打开书。如果书的内容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如果与猜想的不同,他就认真地去读。华罗庚的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运用示例:海涅说:反思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生活需要反思,学习同样需要反思。华罗庚能在读书时对着书本闭目沉思,猜想书籍内容,既节省了读书时间又锻炼了思维能力。“学而不思则罔”,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种精神更加难能可贵,值得当代青年学子学习。

列夫·托尔斯泰: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曾有一段放荡生活和一些不良习惯,贪玩、赌博。15岁时,列夫·托尔斯泰读大学文科班。然而,他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被学校强迫退学。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而是认真思索,进行了反思,并把自己的各种缺点都仔仔细细地写在日记本上。他又把错误的原因,详细寻找出来,写在日记本上,共有8点:1.缺乏刚毅力;2.自己欺骗自己;3.有少年轻浮之风;4.不谦逊;5.脾气太躁;6.生活太放纵;7.模仿性太强;8.缺乏反省。这一次的反省,好像一个霹雳打在他的身上。他決心结束放荡生活,改正不良习惯。从此,托尔斯泰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过程中,在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中,他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最有力的著作,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运用示例: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自我反思,这是一所严酷的培养良心的学校。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能取得人生的成就,就是源于自己在年轻迷茫期的人生反思。八种缺点的条分缕析,让列夫·托尔斯泰找到了自身人性的弱点,引领他走向成功。在后期的创作中,他也能坚持思考,总结艺术经验,在反思中提升写作技艺。他用反思,给自己铺就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吴光胜和任正非:企业家们的反思

吴光胜在华讯方舟集团推行“反省月”制度,每年在公司创立纪念日的8月,从决策高层直到基层一线,展开整整一个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培养员工的担当精神。华为总裁任正非则经过反思之后,决定炸开华为封闭的人才金字塔尖,开放地吸收国际人才加盟企业。华为和华讯方舟集团的实践表明,只有建立强大的管理体系和执行力文化,企业家从反思反省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才能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运用示例: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曾说: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要有对企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表现之一就是学会反思。

华讯方舟集团老总吴光胜在企业推行的“反省月”制度,培养员工的担当和责任感。华为总裁任正非善于反思,在全世界吸取人才。由此可见,反思是纠正错误的第一步,不断反思,才能不断完善,让企业成长壮大。

爱因斯坦:没有反思,无以治学

爱因斯坦小时候,爸爸给他讲过一个故事:“我和杰克结伴去清理工厂烟囱,烟囱很狭长,根本容不下两人并排而行。为此,在往上爬的过程中,一直是杰克当先锋。就这样,等到我们俩终于打扫完烟囱从里面里爬出来时,杰克简直成了一个黑人,他的后背上沾满了烟灰的污渍,而我则显得很干净,因为灰都已经被杰克蹭走了。杰克显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他看到干干净净的我,还以为他和我一样干净呢”

听完父亲的故事,爱因斯坦忍不住笑起来,不想,父亲却一本正经地说:“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当你的镜子。”爱因斯坦陷入沉思之中,从此以后,他不断反思自身,取长补短,认真学习,最终把自己这面镜子擦拭得越来越明亮。

运用示例:反思使人进步。从爱因斯坦的经历不难看出,要想“照镜子”,必须首先找好参照物。否则,就会被他人蒙蔽眼睛,导致根本无法正确地认识和衡量自己。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镜子,然而大多数人照镜子都是为了照出自己在形象上有无瑕疵,却很少有人能够反省自身,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提升自己。这说明,我们只顾着外表,而忽视了对内心的反思和进步。其实,不但可以以他人为镜子,也可以以自己为镜子。所以,在那句名言后,我们还可再加一句:以己为镜,可以发现问题,厚积薄发。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学会读书
我爱读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忘记自己的人
读书为了什么
学会尊重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