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胸腔镜下单孔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3-03-15郭圣治蔡林芳

大医生 2023年24期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

郭圣治 蔡林芳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单孔肺叶切除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曹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按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接受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应激反应、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更低(均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CD4+、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CD8+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明显更低(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6.00%)与对照组(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胸腔镜下对肺癌患者开展单孔肺叶切除手术,不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过大影响,同时还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并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和疼痛程度,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胸腔镜;单孔肺叶切除手术;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3.24.0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24.005

肺癌作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早期症状较轻,肿瘤和淋巴结未出现转移的情况,可直接通过手术清除肿瘤。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是在胸腔镜辅助的基础上所开展的手术治疗,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而言,该术式对机体造成的伤害较小,且手术过程中对胸壁肌肉造成的损伤也较轻,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还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但就目前而言,临床对于腹腔镜手术切口的选择尚未有统一标准,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最为常见的术式,即在手术时做观察孔、主操作孔和副操作孔3个切口,该术式术野暴露较为清晰,可从多个角度对肺叶进行牵拉,便于操作[2]。但副操作孔处于听诊三角,该部位血运较为丰富,极有可能因为大出血而延长手术时间,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进行二次手术的风险[3]。近几年,腹腔镜手术方法不断在发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逐渐在各种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该术式只需在腋前线作一个切口,可有效避开血运丰富区域,但相较于三孔手术而言操作较为繁琐[4]。基于此,该研究将分别采用三孔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曹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肺癌患者,经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23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56.58±5.46)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6±1.25)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7.65±5.32)岁;病程1.5~8年,平均病程(4.35±1.4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获得曹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与《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5]相符;

②病理活检确诊为肺癌。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存在腹腔镜手术禁忌证;③合并器质性疾病。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开展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让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单肺通气,并将棉垫置于患者腋下,双腔气管插管行复合静脉麻醉。于腋中线第7肋间作第一个切口,长度约为2 cm,置入胸腔镜对胸腔肺组织及周边组织情况进行探查;随后分别于腋后线第5肋间和腋前线第3肋间作副操作孔和主操作孔,分别置入保护套,切除肺叶,并从操作孔中取出肺叶标本,随后通过肺叶切除术切除肺门,清扫淋巴结。观察组:开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体位、麻醉均与对照组一致。于患者腋前线第4-5肋间作切口,长度约为3-4 cm,放置保护套后置入30°胸腔镜(规格:10 mm)进行探查,之后操作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疼痛程度选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分值0~10分,0分说明无痛,10分说明剧烈疼痛,评分越高患者疼痛感越明显[6]。②分别在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1 d后检测其炎症反应、免疫能力和应激反应水平。炎症反应、应激反应:采集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离心(3 000 r/min,15 min)取上清液,置于-80 ℃冰箱中保存待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由艾维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另采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仪器均选择吉林维尔WD-2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功能:采用EPICSXL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并计算CD4+/CD8+。③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漏气、切口感染、心房颤动和胸腔积液。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比较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比较 手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6/50),其中漏气率为4.00%(2/50),切口感染率为4.00%(2/50),心房颤动率为2.00%(1/50),胸腔积液率为2.00%(1/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其中漏气率为2.00%(1/50),切口感染率为2.00%(1/50),胸腔积液率为2.00%(1/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病理分型以鳞癌、腺癌和非小细胞癌为主,临床一般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该病。胸腔镜手术凭借其微创性、恢复快等特点,已逐渐取代传统开胸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但目前临床在胸腔镜手术切口的选择上仍存在一定争议。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作为肺癌的常见胸腔镜治疗术式,其治疗效果获得了大量学者的认可,但也有学者认为,该术式虽属于微创手术,但需要作3个切口,术后患者极易因为切口疼痛刺激而产生应激反应,进而导致其免疫功能抑制,导致其术后恢复时间延长[7]。因此,如何在保障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新兴的胸腔镜术式,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当中[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和应激反应水平明显更低。这说明单孔腹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应激的风险。分析原因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切口较少,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避免患者因疼痛刺激而产生强烈应激。但本次研究发现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比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长,这可能是因为单孔手术操作术中暴露受限,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因此耗费时间相对更长。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均比对照组低,且免疫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提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减轻肺癌患者的炎症刺激,从而稳定机体免疫力。分析原因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机体操作的损伤较小,且单操作孔主要位于腋前线,最大限度避免了神经、肌肉和血管的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患者的炎性刺激,同时还能进一步加快患者的机体恢复速度,为改善免疫功能做准备。进一步研究发现,50例接受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中,术后仅有6例出现了胸腔积液、切口感染、漏气等并发症;而50例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中,术后也仅有3例出现了并发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三孔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均能保障手术的安全性,有效降低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这可能是因为,无论是三孔还是单孔手术,其手术切口均较短,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因此不会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单孔胸腔镜手术只在一个操作孔完成全部操作,手术操作视野相较于三孔腹腔镜而言较小,因此对操作者熟练度的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炎症反应和应激情况,还能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庞永通, 冯华飞, 张伯华.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疗效分析[J]. 右江医学, 2021, 49(1): 54-57.

王振华, 张立国, 郭喜喜, 等. 比较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 27(1): 17-20.

张炳太, 张雷, 刘军, 等. 胸腔镜下肺叶与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 2022, 20(3): 399-402.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J].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8, 30(12): 793-824.

黄可南, 丁新宇, 陈子豪, 等. 3D胸腔镜与2D胸腔镜在单孔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0, 27(7): 770-774.

孫兵,车晓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6):645.

张伟, 张林, 赵雄飞, 等.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NSCLC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 35(12): 2056-2058.

邱琼香, 李彩莲, 冯雪花, 等.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周围型肺癌患者炎症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1, 21(9): 1767-1771.

作者简介:郭圣治,大学本科,医师,研究方向:胸心外科。

猜你喜欢

胸腔镜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胸腔镜诊治胸部刀刺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