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区画记》:“中国之眼”下的英伦湖区

2023-03-15郭莉芝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湖区游记异质

郭莉芝

(湖南科技学院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蒋彝(1903—1977 年)美籍知名华裔作家,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使者”。 1933 年,蒋彝毅然辞去九江县县长之职,只身前往英国,开始了长达44 年的海外寄居生活。 1937 年,蒋彝根据自己在英国西北部湖畔地区的游览经历创作完成了他的“哑行者”系列游记的第一部《湖区画记》。 这部画记以“中国之眼”审视和书写英伦湖区的自然风光,开启了蒋彝游记在异质文化间寻求人类共通性的文学创作之路。 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以《湖区画记》中的水墨画《德温特湖畔的牛》为例说明“中国之眼”在蒋彝绘画中的图式化作用,认为“中国之眼”是由中国固有的文化与艺术传统支持下的知觉图式构成。 “我们可以看到比较固定的中国传统语汇是怎样像筛子一样只允许已有图式的那些特征进入画面。 艺术家会被可以用他的惯用手法去描绘的那些母题所吸引。 他审视风景时,那些能够成功地跟他业已掌握的图式相匹配的景象就会跃然而出,成为注意的中心。”[1]101本文尝试借用“中国之眼”来解读蒋彝首部游记《湖区画记》中的英伦湖区,以此展示蒋彝游记富有特色的文体形式和写作方式,揭示蒋彝在中西跨文化语境中积极探寻中西文化之间内在的相似性与共通性,阐释“中国之眼”下蒋彝游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之眼”:英伦湖区的书写特色

1936 年7 月31 日,蒋彝听从朋友的建议到瓦斯特湖开始为期两周的湖区游历。 这期间蒋彝以中国人的眼光欣赏和描绘湖区的景观,先后游览了德文特湖、巴特米尔湖、克拉莫克湖、温德米尔湖、莱德湖、格拉斯米尔湖等地,除了欣赏湖光山色之外,他还以中国画技创作了13 幅湖区的水墨风景画,并在每幅画上配有中国书法题字的古典诗歌。这种图文并茂、诗文相成的艺术形式构成了蒋彝别具一格的游记写作方式,给海外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中国文化冲击,有效传播了中国艺术文化。 同时,《湖区画记》融中国诗书画于一体,借助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表现英伦湖区,不仅呈现了蒋彝游记富有个人特色的文体形式和写作方式,也在中西异质文化中重构了自己的文化形象和民族身份,使之在寻求异质文化的共通性中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文化突围”。

贡布里希认为中国固有的文化与艺术传统支持下的知觉图式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中国之眼”,“绘画是一种活动,所以艺术家的倾向是看到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1]101由此可见,绘画并不是对画家肉眼看到的生活实景的如实呈现,而是基于画家心中图式幻景的艺术表达。 蒋彝在描绘湖区自然景色时运用毛笔、宣纸和水墨作画,先后创作了《晨雾中的瓦斯特湖》《大陡岩山对面云雾缭绕的岩坡》《雨中上教堂,沃斯代尔山岬》《瓦斯特湖畔的宜人午后》等13 幅水墨画,其绘画活动正是基于作为中国文人独有的知觉图式的结果,也是以“中国之眼”审视和观照湖区自然的结果。 从这些水墨画的命名来看,蒋彝借用中国水墨画所惯用的散点透视和简洁之名来表现自己对湖区自然景色最纯粹的印象。 蒋彝认为:“中国画旨在表现画家对景色的主观感受,而不设严格的规则要求重现当地景物。”[2]6以《晨雾中的瓦斯特湖》为例,蒋彝以细腻的文字记录了自己清晨游历瓦斯特湖的感受,形象地描写了晨雾中的瓦斯特湖。 “我再三凝视平静的湖水和天空映衬下大陡岩山清晰的轮廓。 此地勾起我的画兴。”[2]5在《晨雾中的瓦斯特湖》中,蒋彝以“中国之眼”观赏晨雾中的瓦斯特湖,先用毛笔的黑墨涂抹出远处大陡岩山的轮廓和近处小树婆娑的姿态,中间再以水墨画的留白技法勾勒出平静的白色湖面,在黑墨与留白之间以浅墨进行巧妙衔接。 整个画面不仅富有中国水墨画的特征,而且艺术性地呈现出晨雾中瓦斯特湖的宁静景象。 当中部荒山的双峰被雾气环绕之时,作者便以米友仁的画风创作了图画《大陡岩山对面云雾缭绕的岩坡》。 近处以浓墨点染呈现山峰的形状,远处以薄雾绕山表现其形态,整个画面通过信笔点染表现出大陡岩远山隐现、薄雾缥缈的朦胧之美。 篇末的图画《瓦斯特湖畔的宜人午后》以山水画摹写雨后大陡岩山群峰的景色。画的近处以留白方式描绘瓦斯特湖平静之态,画的中处以浓墨点染依山傍水的小屋与树木,画的远处以淡墨勾勒重峦叠嶂的群峰,群峰之中一条倾泻而下的流水依稀可见。 整个画面清新质朴,形象地再现了瓦斯特湖畔宜人的午后景象。 这种以“中国之眼”来观赏湖区自然风光的方式促进了文图内容的互释与互动,展现了《湖区画记》书画一体的东方艺术特色。 在《湖区画记》其他篇章中,蒋彝均以水墨画的艺术形式呈现湖区自然风光,在文图互释中表达中西审美感知的共通性。

蒋彝以“中国之眼”观察湖区,用中国水墨画表现湖区,其背后隐含了作者的浓郁乡愁。 正如作者在引言中所说,“而在这本小书里,湖畔的景致不同于一般描述,乃出自一名思乡东方人的观点。”[2]XXI在欣赏瓦斯特湖时,蒋彝不时感觉自己似乎回到了故乡。 “走近中部荒山的双峰,刹那间心头涌起一股熟悉感,那模样神似我家乡庐山的双剑峰,此刻我已有些怀念故乡。”[2]6在观赏德文特湖时,作者的恋乡之情也会不时油然而生。 “我可以看到松树下有远山,山脉的排列酷似家乡山峦的一部分”[2]25“这儿的石桥酷似我在中国老家山脚下的那一座”[2]29“飞瀑奔腾有如雷鸣,一听之下我仿佛回到了故乡,造访庐山的‘黄龙潭瀑布’。”[2]35可以说,文中大量的湖区自然景色唤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原本陌生的湖光山色让蒋彝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受,也正是基于这种感受蒋彝产生了试图在异质文化间表达求同存异的文化思想,因为他以“中国之眼”观照湖区的同时也在异国他乡的自然景色中找到了精神共鸣之处,他以诗书画一体的中国艺术形式表达出人类普遍的“怀乡”情结,体现出作者在文化易位中的自觉选择。

二、“中国之眼”:文化易位的自觉选择

蒋彝是在跨文化语境中进行游记创作的,其系列游记既记录了他的海外生存状态,也表达了他的创作心声,成为他作为一位华裔作家在中西跨文化语境中的真实写照。 1933 年,蒋彝只身离开中国前往英国,这种文化地理位置的变迁使其一度处于严重的失语状态。 这一点在其首部游记《湖区画记》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因为游记中主人公“我”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异国游客”形象。 作者在文中直言不讳地写道:“大多时候都喜欢保持缄默,当我不得不开口说话时,舌头就会打结发痛……不管散步或旅游,我总是沉默寡言”[2]XXII-XXIII“在湖区的两星期,我几乎完全静默,因平静而生的喜悦将会是我在英国的难忘回忆。”[2]XXIII我们认为蒋彝选择沉默寡言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语言上的障碍,其二是文化上的易位。 就前者而言,寄居英国差不多3 年时间的蒋彝英语表达仍欠流畅,以至于在某一年元旦,蒋彝以“哑子”之名在木刻水印花笺纸上写下了新年誓言:“从今日起,把英文特别加紧用功,要说得流利、写得快,继续不断的两年,再到美国去住数年。”[3]103由此可见,此时的蒋彝迫切希望通过努力来提升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表达能力,署名“哑子”实属无奈,也是自我嘲讽。 蒋彝从中国文化转移到了英国文化,文化上发生了易位,在中国生活了30 年的文化人突然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英国文化环境之中,他之前耳濡目染的中国文化教育必然会与这个异国文化发生强烈的碰撞与冲突。 这两种异质文化的冲撞与交流也就构成了此时蒋彝的生存环境和创作语境,这必然要求蒋彝自觉进行创作理念与方法的改变,因为此时的读者已经是具有英国文化背景的英语阅读者。 这样的文化易位使蒋彝自觉选择将之前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转变为文学写作的手段。 在以“中国之眼”审视异质文化世界的同时,在游记中插入自己的绘画、书法和诗歌作品,成为蒋彝别出心裁的地方,这种诗书文画互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也成为其游记与众不同的文体形式和写作方式。

蒋彝在中国固有的文化与艺术传统支持下形成的“中国之眼”是其在文化易位中自觉选择的结果。 特别是蒋彝来英国之时正是英国对中国文化礼赞和推崇的时期,这也为其“中国之眼”的形成提供了外在条件。 1935 年11 月,英国百灵顿画院举办了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会上展出书画、瓷器、雕刻、玉器等共计3000 多(幅)件,此次展览会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 百灵顿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获得了空前成功,近50 万人参观了展览会,10 万余册展览图书销售一空,有关展览会的消息也快速向英国境内外传播。 一些西方学者在看完展览会后连连称赞,有的甚至认为中国的艺术比欧洲艺术更具内涵。 因此,此次展览会为西方了解中国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机会,也为蒋彝在文化易位中自觉选择“中国之眼”创造了条件。 他本人利用这次展览会出版了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专著《中国画》。 这是一部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艺术的普通读物,不同于同类作品的是,本书以“中国之眼”为标题不仅表明了作者的文化立场,也暗示了中国人观察事物尤其是艺术作品的独特视角。 1937 年,蒋彝以“中国之眼”审视湖区,利用中国诗书画合一的技法,采取旅行日记的形式创作完成了《湖区画记》。 在游记中,蒋彝“绝不打算将英国景色画成中国画”,而是“我试着以我的中国笔、墨和色彩,以及我们传统的绘画方式,诠释英国景色”[4]。 正是蒋彝在文化易位的自觉选择,以“中国之眼”创作的歌咏湖区风光的《湖区画记》展开了一次中英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

异质文化的隔阂也是蒋彝选取“中国之眼”观察外在世界的原因之一。 美国学者普罗瑟认为个体“重要的感知经验总是源于文化的”[5]。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个体感知经验与他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联。 作为一位在中国出生并生活了30 年的中国文人,蒋彝的言行举止都会与他所处的陌生文化环境产生差异与冲突。 “蒋彝跨越文化地理空间所造成的另一种状态就是对文化身份的强烈自我意识和对‘家园’的寻求。”[6]因而,中英文化的差异成为其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因为他深刻感受到自己在感知体验一个异质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被置身于这个民族文化的凝视之中,就如同卞之琳所言那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7],这种被异质文化的凝视强烈刺激和唤醒了蒋彝作为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湖区画记》中不乏这种情形的描写。 在欣赏瓦斯特湖优美的自然风光时,一位牧人领着牛群从他身旁路过,此时,“人和牛全盯着我看,似乎知道我不是当地人。唉! 我这才突然明白自己不属于这乡间。”[2]4当他经过一扇小木门时,“门旁四名嬉戏的孩子惊讶地望着我这外国人出现,盯着我,打开木门让我通过。”[2]7牧人与孩子的异样眼光对蒋彝产生了影响,让其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位中国人,唤醒了他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身份自觉。 对于处在文化易位中的蒋彝来说,他的一言一行、服饰打扮、思维方式都在他者的凝视中变得与众不同,他越来越清醒地感受到自己处于一种被看的位置,这种因文化碰撞带来的被看处境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 植根于中国固有文化知觉图式的“中国之眼”得益于文化易位的自觉选择,地理位置的变迁使他在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找到了调和文化冲突与偏见的良方,他以“中国之眼”看待身边的事物,用具有鲜明特色的文体形式和写作方式表达一位华裔作家异中求同的文化立场。

三、“中国之眼”:《湖区画记》的跨文化价值

作为华裔作家,蒋彝在《湖区画记》中用“中国之眼”审视和观照英伦湖区,在书写湖区景致的过程中寻求中英文化的相似性,不仅开拓了海外华人书写英伦湖区的新领域,而且在探寻异质文化的相似性过程中向海外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架构起中西文化的桥梁,具有跨文化价值。 为了满足西方读者的阅读需求,蒋彝在创作《湖区画记》时创新性地将绘画、书法、印章、诗歌等多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游记书写策略。同时,跨文化语境也激发了他的民族意识觉醒与文化身份转变,他以“中国之眼”看待所处的生存文化环境,逐渐形成包容开放的创作意识与独树一帜的创作模式。 他以多元化的书写方式描绘了湖区自然景观,在异质文化求同中向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他的《湖区画记》是以一位中国人的眼光游历英伦湖区的书写表达,呈现了一个拥有异质文化背景的游客眼中的湖区景象,为英国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实现了一种跨文化的对话,这种游记写作方式无疑也为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了启示。

1936 年,蒋彝在浏览完东方学院有关中国的图书之后,发现大部分作者根本不了解中国。 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猎奇心理,这些作者刻意描写乞丐、衣衫不整的苦力、鸦片鬼、破旧的房舍、不洁净的街道等,其笔下的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肮脏不堪的国家。 为了改变西方读者对中国的负面印象,“由此蒋彝萌生了一个念头,要是他用英文来写自己在英国的游历和经验,用中国画法来表现英国的风土人情,不去特意表现负面的内容,着力于自己个人的观察心得,也许可以改正西方人对中国人的观念。”[3]116为此,他希望发现“各民族之间的相似之处,而不是彼此之间的差异或者搜奇抉怪”[3]116。因此,我们认为蒋彝的“中国之眼”本质上就是寻求异质文化间的相似性或者共同处。 蒋彝之所以立足“中国之眼”去探寻异质文化间的相似之处,目的在于试图纠正西方人对中国有失客观的叙述,这也是他写作的初衷。 “有许多人,到中国旅游几个月回来,便可以写出有关中国的书,内容涵盖文学、哲学、家庭生活、社会情形、经济状况。 还有些人,根本没去过中国,也可以写书。 我只能佩服他们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归纳重大事情的本领。”[8]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蒋彝决心通过寻求异质文化间的相似点,纠正被西方人扭曲误解的中国形象。 从首部游记《湖区画记》到最后一部游记《重返中国》均在寻求异质文化间的共通性,以此呈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共建和谐共生的人类文化家园,成了蒋彝哑行者系列画记表达的主导思想。 因此,纵观蒋彝的哑行者系列画记,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画记注重以“中国之眼”来应对西方世界对中国刻板印象与偏见的态度、自觉维护中国形象的文化立场,他通过寻求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似性来表达人类的普遍情感。 寻求异质文化间的相似性成了蒋彝跨文化写作应对文化冲突的有力策略。 “深刻的现代文明和文化体验,力求让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共处,形成独特的文化融合视角”[9]构成了蒋彝画记的一大特色。

蒋彝立足“中国之眼”追寻异质文化间的相似性是从自然景物开始的,因为他认为自然景物是最没有被赋予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物。 就《湖区画记》而言,蒋彝在描写湖区的各类自然景物时,时不时会穿插中国的自然景物与之相互映衬,字里行间中随处可见中国的自然景色,可以说在英伦湖区的大多数景致中都能找到相应的中国自然之景,英伦湖区的景致可以与中国的庐山景观相映成趣,两者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 在游历湖区时,作者由湖区的自然景致联想到庐山的双剑峰、黄龙潭、万松林、莲花峰,桂林的山水,杭州的西湖等,正是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作者写道:“我相信世界上的景色在根本上并无差异,每个地方的岩石、山壑、峰岭、江河与瀑布都有共同的特征。”[2]XX-XXI基于对自然景物共同特征的把握和认识,蒋彝用中国人的眼光和表达方式向英国读者描绘了湖区的优美风景,在展示中英文化差异的同时表达了对中英文化内在相似性的积极肯定。 正如英国艺术理论家赫伯特·里德给《湖区画记》作序时所言:“蒋先生这位诗人兼画家,却胆大无畏地踏入我国的圣殿,以他自己的方式致敬……但我们一定要抛弃这类地域与国籍的比较,蒋先生和华兹华斯皆清楚表述,所有真实情感与思想都是相通的。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本就是两种永恒的关系,天地不老人恒在。”[2]XVIII蒋彝以“中国之眼”审视湖光山色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似曾相识的体验与感受。 “我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在大自然中找到惊喜的人,不论在中国还是英伦,山壑、坚石、林木、溪流,即便表面形貌或有不同,却都留给我类似的印象。 在湖区的许多时刻,我以为自己回到了祖国。”[2]65《湖区画记》中随处可见的相似景物成了蒋彝表现中英文化相似之处的重要方式。 他用“中国之眼”观察湖区,以诗书画一体的杂糅性书写让湖区景物产生了东方审美的魅力,在给西方读者带来视觉冲击效果的同时,也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路径。

湖区在英国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里除了拥有优美宜人的自然风景,还与一批知名的艺术家和文学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8 世纪英国湖畔派诗人就诞生于此,其中华兹华斯在湖区的故居和墓地早已成为游客朝圣的地方。 蒋彝在游览格拉斯米尔湖时也特意参观了华兹华斯的故居和墓地。 “华兹华斯与湖区的许多湖泊都有深厚渊源,而格拉斯米尔湖却吸引最多游人,可能是因为他的墓冢与故居都在此地。 我走进屋内,感觉几乎每样事物都保存了诗人的性格。”[2]58在参观完华兹华斯故居和到教堂凭吊诗人的墓地之后,作者不禁联想起自己在中国敬拜太白祠的事情。 “在路上我不禁纳闷英国人是否如同我们一般,每年均有纪念诗人的节日? 小时候,我的祖父及父亲于每年春秋两季,都会领我至太白祠敬拜。 同样地,当我出任安徽当涂的县长时,也会出面主持一年两次的仪式,以纪念唐代诗仙李白,或称李太白,凡是读过一些英译唐诗的人,对这名字想必不陌生。”[2]59在蒋彝看来,无论是英国还是中国,两国文化都有凭吊和纪念文学名家的习俗,也正是这种习俗使蒋彝在中英文化间找到了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共同空间。 他以“中国之眼”来应对西方世界对中国刻板印象与偏见的态度、自觉维护中国形象的文化立场,寻求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似性表达人类的普遍情感。 可以说,寻求异质文化间的相似性成为蒋彝跨文化写作以应对文化冲突的有力策略。

谢天振在总结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现状时写道:“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和相关翻译出版部门在推动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一事上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怀,组织了一大批国内(还有部分国外的)中译外的翻译专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总体而言,如上所述,收效甚微,实际效果并不理想。”[10]然而,华裔作家蒋彝立足“中国之眼”借助英语写作,在异质文化求同中向西方读者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被誉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使者”,他的成功对于当今跨文化交流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蒋彝在进行《湖区画记》写作时充分考虑到跨文化创作语境,尊重英语世界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期待视野,结合自身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利用诗歌、绘画、书法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游记书写方式,生动形象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让作品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消除了西方读者对中国的偏见与误解,有利于推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跨文化交流不是一种单向的交流活动,而是交流双方之间的互动,是平等的对话,生活在跨文化环境下的蒋彝利用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素养,在哑行者系列游记中向西方世界的英语读者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实现中国作家与海外读者的直接对话,促进了中西之间跨文化交流,对构建海外华文文学新局面起了积极作用。

四、结语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蒋彝在海外旅行中以“中国之眼”审视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和写作语境,利用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书写英伦湖区,呈现出蒋彝游记富有个人特色的文体形式和写作方式。 这是蒋彝在文化易位中自觉选择的结果,他将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别出心裁地转变为文学写作的一种方式,使之具有“中国之眼”的独特视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韵味,异中求同的文化立场也让蒋彝在中英异质文化中重塑自己的文化形象和民族身份。 蒋彝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无法割舍的血脉关联,在中国固有的文化与艺术传统支持下形成的“中国之眼”使其画记的写作手法和创作主题无不呈现出鲜明的中国书写特质。 《湖区画记》呈现了蒋彝的“中国之眼”,其知觉图式与心理定势与他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有着密切关联,蒋彝以“中国之眼”书写湖区的景致,传达在文化易位中的自觉选择和异质文化求同的文化立场,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文化突围”。

猜你喜欢

湖区游记异质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生活在湖区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
超市游记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风景、地方与浪漫主义——华兹华斯的湖区书写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