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想要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雪花
2023-03-15何良人儿
何良人儿
携一本诗书穿过风雪
唐·李白
盛唐是中国历史上倏尔一现的牡丹,盛唐的雪也带着梦幻。“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纷扬如席的雪花落下,一点一点掩埋了盛世的辉煌。
天宝元年,唐玄宗读了李白的诗赋,惊为天人,将他请入宫中。李白入宫的那一天,玄宗走路相迎,一时间风头无两。
李白坐在翰林院里,看到五月天山的雪,听到边塞羌笛之音。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他仿佛身临千里之外的大雪,手拍金鼓,剑指楼兰。
仅仅一年过去,李白就被赐金放还。天宝十一年,李白北行至单于都护府,见昭君墓,有感伤怀:“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他悼昭君,惜别离,又何尝不是在共鸣——在那场属于昭君的雪中,寻找自己的影子?
楼兰依旧,金鼓不再;李白依旧,盛唐不再。
在一年又一年的大雪中,李白和盛唐渐行渐远。
宋·苏轼
北宋是一坛飘着金箔的米酒,文人雅士将它斟满,又就着它把雪描摹得雅致深邃。“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在苏轼的诗里,人生如雪,世事飞鸿。
苏轼的雪天,通常和他的好友一起过。黄州大雪,“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太守徐君猷带着酒登门共饮。和朋友一起观雪,是一件多么雅致有格调的事情。
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别的时候,送梅庭老去上党,苏轼吟:“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以衣襟上的雪代替眼泪,朋友之间不需要太多伤悲。
若朋友不在身边,雪一人也能看,“寒松瘦竹元清劲,昨夜分明闻折声”,苏东坡总能在草木间找到禅意,在大雪纷飞的夜晚静静听取一根竹子折断的声音。
苏轼这一生,起起伏伏,却从不缺雪和朋友,因而自然不缺笔墨文思。
金·元好问
元好问作为金朝遗民,写起雪总有着一股淡淡的哀伤。金朝覆灭后,他在元朝看的每一场雪里,都藏着故国的影子。
“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妆山川”,在他的《读书山雪中》里,雪仿佛清高傲娇的神女。元好问呢,则自说自话道:“今年有好雪,明年炊饼大耳。”作为遗民的他只能谈论这些,这样观雪,如何不落寞。
“雪屋燈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只身一人雪夜孤枕难眠,总是迫切地想要归去。家尚可归,国可归乎?几十年过去,故国早已面目模糊,变成了遥远的记忆。
作为元朝的客人,他只是一个旁观者,看着元朝一年又一年的雪,从未在那个时代拥有过一片属于自己的雪花。
历史的雪不为他们而下,历史的雪依旧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