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场景的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构建

2023-03-14董炳艳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成果

董炳艳

(新兴际华应急研究总院,北京100020)

科技成果评价在判断成果创新性、明确成果应用方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应用科技成果评价,能够为科技成果的推广提供参考,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应用需求出发,将科技成果与应用场景紧密结合,力求构建基于场景的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不断丰富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方法、手段,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1 应用科技成果评价

1.1 重要性

科技成果评价是有效衡量科技项目研究过程和最终成果价值的重要手段,在科技管理和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应用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成果评价的重要类型,主要是指通过特定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应用科技成果已取得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进行评判,以及对科技成果可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领域、方向、前景进行判断,是围绕科技成果应用效果进行的科学评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号)提出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应用科技成果的评价,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最为直接和明确的价值参考,有助于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难题。一是全面了解和评判科技成果。全面、系统了解应用科技成果的成果先进性、技术适用性、经济社会价值,为推进成果的最终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服务于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应用科技成果评价贴合经济社会需求,为技术需求方了解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评判技术的优劣,促成转化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厘清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条件。在科研过程中,科研人员往往更关注科技创新本身,而缺乏对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转化成本、人力等多方面的考虑。而通过应用科技成果评价,厘清科技成果实现最终应用所需满足的现实条件,避免了只强调成果的创新性,而忽视成果应用条件的弊端。四是寻找和催生科技成果相关配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为完善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有益的支撑,为后续技术发展提供决策和参考。

1.2 复杂性

1.2.1 从科研过程考虑应用科技成果评价

不管是从科研管理的角度,还是从科技成果的性质和表现形态角度看,应用科技成果、应用类科研项目都是科技成果、项目管理的一种重要类别。科技部《关于印发〈科学成果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计字[2000]542号)将科技成果划分为应用技术成果、基础理论成果、软科学研究成果。在科技管理过程中,我国主要采取科技项目的管理方式,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科技项目划分为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研究和其他。虽然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等不同科研类型对科技成果、科研项目、科技管理等进行划分是一种通行做法,但在进行应用科技成果评价时,需要考虑到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科技管理之间的关系,并非仅仅是按照类型进行简单的一一对应,其表现形式可能更为复杂。

科技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全链条过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的研究类型划分方式,实际对应着研究的不同阶段和不同过程,各研究类型彼此之间前后联系,构成有机整体。科技成果是知识的综合集成产物。在项目实施中,科技项目与科技成果之间也并非按照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这样完全对应,而是表现出了一定交叉性,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融合,在不同阶段的科技项目会产生出不同类型的成果,科技项目与科技成果之间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而处于研发链条中后端的应用研究阶段表现更为明显。从科技项目来说,一项应用科技项目可能包含多项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可能以实际应用类为主,但并不排除有些应用研究成果也会涉及理论方面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基础研究性质。因此在对应用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时,既要考虑应用性评价的问题,有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理论评价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科技管理以科技项目为主要的管理对象的情况下,一个项目中涉及多项科技成果、多学科和多领域交叉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难以把科技成果看成某个单一技术或某项单一研究类型的产物,而是要系统分析其成果类型、研究领域和应用效果。

1.2.2 从知识产权构成看应用科技成果评价

从科技成果的最终表现形态来看,科技成果又以不同的知识产权形态来体现。科技成果可以表现为专利、论文、研究报告、书籍、软件著作权等不同知识产权形态,也可以体现在理论模型、样机、工艺流程改进、工程建设、产品等不同成果形态中,科技成果与不同的知识产权形式之间也存在着复杂交叉的关系。应用科技成果虽多以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形态体现,但也有部分科技成果以论文、报告等形态体现,不过这些论文、报告类的科技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更加紧密,并能够对生产生活、社会实际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针对不同的科技成果,如设备、软件、系统平台,以及动植物新品种等,进行科技评价的指标、内容侧重等都会有所不同,这构成了评价的复杂性。除了可能有多种表现形态,谈论应用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还涉及到成果的知识产权的单一性和聚合性,也就是说成果可能是由单一知识产权构成,也可能由多项知识产权构成,是作为知识产权集群出现的,而后者在当前也越来越普遍。对应用科技成果评价的重点也在于评判科技成果所形成的单一知识产权或知识产权集群达到的水平、产生的效果、发挥的作用等,进而为科技成果最终形成产品和服务、实现转化奠定基础。

1.2.3 从评价过程考虑应用科技成果评价

随着应用科技成果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应用科技成果的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也显示出一定的复杂性。在科技管理领域的研究中,针对科技成果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有了一些研究,但针对应用科技成果评价的研究却并不多。一方面,因为应用科技成果,特别是一些技术路线复杂的应用科技成果表现形态多样、知识产权类型多样,评判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对应用科技成果的最好评价方式是进行应用效果评价,但因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与成熟技术、产品相比往往还存在较大差距,使用效果往往还难以完全体现,因此评价存在一定难度。另外,对应用科技成果的评价,除了要考虑科技因素、实用效果以外,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我们称之为转化因素,如转化条件,生产、经营团队,投入资金、场地等,这些因素有时短期难以量化和评估,有时虽可量化和评估但因为投入较大、周期较长,影响最终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使用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对应用科技成果本身的评价。

1.3 评价重点

由于科学技术研究的复杂性、科技成果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科技项目管理的复杂性,不同的科技成果形式、项目形式、知识产权形式交织在一起,使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真实、客观评价和反映科技研究工作,并对未来发展提供指导,需要全面、系统进行考虑。本文对不同的研究类型及其成果形式、评价重点进行了对比(表1)。

2 应用科技成果评价研究综述

当前,国内外一些研究者针对应用科技成果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1 评价指标

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张从艳和王淑红[1]认为科研攻关类项目,侧重于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能力形成、人才队伍建设,设置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个加分项。总分设置100分,依据分值高低确定项目成果质量。石中和[2]认为,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水平和价值两方面:水平指标是科技成果在理论、方法、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体现, 以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为综合表征;价值指标是指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价值,由技术可行性、知识产权、市场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予以表征。孙放[3]指出,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理论研究、工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以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为主要特征;二是科技成果在转化、市场推广应用方面的价值,主要以知识产权、经济与社会效益、技术可行性等具体指标来体现。

表1 不同研究类型的科技成果评价重点

应用科技成果评价研究方面,俞新武等[4]将应用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研制期、推广期、应用期的不同阶段设定指标,其中研制期的评价指标包括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时效性、成熟度、技术难度、专利可控性;推广期的评价指标包括适用性、应用推广效果、市场需求规模、市场迫切度、行业成熟度、推广应用范围;应用期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陈洪梅等[5]根据成果研究内容和目标,将应用技术类项目分为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推广3个阶段,形成4个层面、6个方面表征评价指标,并抽取出16个评价指标。

2.2 评价方法

围绕评价方法,张从艳和王淑红[1]对企业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将企业科研项目分为科研攻关类、故障攻关类、特殊修理类,利用应用层析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评价法、实例验证法等,研究建立一套企业科研成果质量评价体系。俞新武等[4]认为,应用科技成果是有生命周期的,对其评价必须考虑时间因素对成果价值应用效益的影响,应该考虑时间轴上的超前性、适时性和滞后性的表现,采用动态评价的方法。此外,对科技成果的投入产出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价方式。付坤[6]将专利价值设定为法律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并将评价指标设定为9项。

2.3 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对项目评价也有一定研究和应用。瑞士对应用研究项目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意义、科技意义、潜在市场、可持续发展性、工作计划清晰度以及预算规划。法国评价科技项目的重点内容是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以及市场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7]。2000 年,美国针对R&D项目评估,推行R&D投资标准(Research &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riteria)。2002年针对联邦机构所有项目,推行项目评价评级工具(Program Assessment Rating Tool,简称PART)[8]。1986 年, 日本科学技术会议政策委员会编制了“研究评价指南”,把评价分为3种:机构评价、项目或课题评价、人员评价;1997年8月,出台了《国家研究开发评价实施办法大纲指南》,把评价划分为机构评价、课题评价及人员评价[9]。

从当前研究可以看出,虽然对科技成果评价有很多,也涉及到了评价指标、方法等方面,但针对应用科技成果、科技成果与应用需求关系的研究内容还是较少。即便有一些对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指标等的描述,也更多是从技术角度,而非从应用需求以及技术成果与需求之间关联的角度进行。本文对知网数据库中应用成果评价相关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中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梳理和初步统计,按照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发现相关指标主要涉及效益、技术水平、成果转化推广、知识产权、科研过程、投入等6类(表2)。

上述相关指标中,对科技成果应用性的研究内容很少,在指标中更多将其表述为适用性,表述方式较为宽泛,适用性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在科技成果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缺少必要的描述和更进一步的分析。

基于此,在应用科技成果评价时,除了上述三大类指标,还需将应用类指标作为重要内容,形成四大类指标体系,顺序为技术类指标、应用类指标、投入产出类指标、科研管理类指标(表3)。

3 建立基于场景的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在评价方法上,本文对各种具体的指标测算方法不做过多探讨,而主要研究和提出构建基于场景的应用科技成果评价方式。

3.1 建立需求导向的评价方式

科技成果的应用往往是多维度的。在构建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将需求引导作为应用科技成果的评价重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本质是知识产出,从应用视角来看,在评价科技成果时要充分考虑科技成果的应用,最终体现在成果能够满足需求上,进而创造价值,这一方面体现在商业应用所形成的经济价值上,如科技成果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等;另一方面,也涉及到很多非商业用途的价值体现,即满足具有一定公共产品属性的相关领域和需求也能够有效带动科技的实际发展与应用,是科技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包括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环境价值、军事价值等。满足应急和安全、环境保护的科技需求,需要相关领域应用科学技术及成果。

表2 应用成果评价相关论文中指标的初步统计

表3 应用科技成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本文构建需求导向的科技研发,用以描述需求与研发、科技产出之间的关系(图1)。要明确科技研究的目的,从应用视角来看,就是要回答研发的需求问题,根据需求开展研发活动,产出研究成果,实现现实应用,又最终解决了需求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这形成了一个闭环,需求提出得越精准、明确,研发目标就越清晰。对标需求去检验研发成果是否符合需求的内容,也应该构成应用科技成果评价的重要一环。

图1 需求与成果之间的关系

3.2 以场景为纽带开展评价

从需求端来看,需求在现实中可以描述为应用场景,即技术或产品现实应用的具体描述,涉及应用环境、使用条件、时间、空间、设备、使用人员等多种要素。对场景的分析是对应用需求进行分析的重要一环,这在应用环境、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通过精确描述应用场景,可以使科技需求更加具象化,能使科技创新活动的方向变得更加清晰,这对那些由需求直接引发的科技研究尤为明显。从成果端来看,科技成果最终体现在产品或服务上,这些产品或服务与应用场景之间的匹配性越好,说明科技成果的应用性越好。因此科技需求和科技成果之间的匹配关系,可以通过应用场景(情景)和产品或服务之间的适应性来进行整体评价。

要考虑把科技需求与科技成果,通过构建应用场景来建立起相互关联的关系,可以将其称之为一条“链条”(图2)。这条关联“链条”又是通过功能和指标被串联起来的。科技成果能够达到一定的技术指标,指标与需求和场景匹配,进一步满足功能,通过达到相关指标,满足相关功能,实现应用场景下的具体应用,满足应用需求。

图2 基于场景构建的需求与成果的链条关系

除了这种链条关系,还要考虑科技成果集群的问题(图3)。由于现实中科技项目的复杂性,单一科技成果往往并不具备最终成为一项产品或形成一项服务的能力,也就是说,无法仅仅用单一科技成果就解决某一类需求问题,这时的科技成果往往就变成了科技成果的集群,这在一些高科技产品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某一成果实际上解决的往往是一个或若干个具体问题,而这些具体问题集合在一起才能够实现对更大应用场景的反映,也才能满足真正的科技需求。也就是说,不同成果组合成科技成果集群,科技成果集群对应若干应用场景,进而满足需求,达到科技指标和功能要求。此外,应用场景也并非是单一的,同一科技成果或集群会涉及不同的应用场景。筛选科技成果应用中的典型场景,将有利于对科技成果价值的评判。这里所说的典型应用场景,可以包括一些常规的场景,也可以包括一些具有极限条件要求的应用场景,前者代表了一定的科技成果应用的普遍性,后者则反映了科技成果应用的极端性。

图3 应用场景与科技成果集群之间的关系

3.3 结合应用场景提炼科技成果评价的侧重点

结合应用场景对应用科技成果进行评价,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成果本身对应用场景的契合性。主要是指科技成果是否适合应用场景对成果功能的要求。应用场景需要考虑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主要涉及到了最终使用环境、使用的人、人机协同、成果与关联成果或产品的协同等多个方面;科技成果的指标能否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这种要求。这可以通过实际应用来判断,对于短期内无法实际应用的成果,可以通过模拟和推演应用场景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便更好评判科技成果与应用场景的匹配程度。

(2)科技成果在应用场景上的扩展性。主要评价科技成果能否在现有应用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创造出新的应用场景,拓展可能应用领域,这主要评价科技成果在其他领域的技术扩展性和复制性。

(3)科技成果进行转移转化的成本效益。主要评价科技成果是否能够实现高效的转移和转化,通过有效途径进行成果扩散,所需要进行的人员、经费、科技基础条件、市场等多方面投入;评价科技成果满足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需求,进而创造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安全、文化等效益。

(4)科技成果的科技先进性评价。主要是针对科技成果在科技发展中产生的促进作用进行评价,侧重于科技成果所具有的创新性、前瞻性、先进性,能够对相关科技领域起到哪些引领和带动作用。

(5)科技成果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主要评价科技成果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和不利因素,对经济社会可能带来的环境、安全、科技伦理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价,提前预判可能的危害,为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4 结语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应用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成果评价的重要类型,对应用科技成果进行评价,有助于全面系统了解成果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社会价值,为需求方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前期决策参考,帮助科研团队厘清成果转化的基本条件,为催生配套技术提供依据。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评价有不同的评价重点。从科研过程、知识产权构成、评价过程来看,应用科技成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针对应用科技成果,要建立基于场景的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一方面,在研究分析我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技术类指标、应用类指标、投入产出类指标、科研管理类指标四大类指标体系,并形成相关二三级指标。另一方面,充分考虑需求在科研与科技产出之间的关系,对标需求来检验研发成果;以场景为纽带进行科技成果评价,通过场景、功能和指标来连接科技成果与科技需求;考虑科技成果集群对应不同应用场景情况,进而满足科技需求。

围绕应用场景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主要侧重于评价科技成果对应用场景的契合性、科技成果在应用场景上的扩展性、科技成果进行转移转化的成本效益、科技成果的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等方面。在应用视角下构建基于场景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将为政府、企业等在内的各方提供科技成果评价的有效方法,为应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成果
工大成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知识产权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