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元分析

2023-03-13叶庆宁亚飞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元分析检出率儿童

叶庆 宁亚飞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智障儿童智力等级评定测验(触屏版)的研制”(FJ2021C117)、福建省教育科學规划2021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专项课题“福建省智障儿童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研究”(FJWTZD21-14,福建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资助)。

** 叶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Email:yeqq117@163.com。

*** 通讯作者:宁亚飞,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Email:ningyafei@fjnu.edu.cn。

[摘  要]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在众多研究中存在分歧,无法给儿童保健与教育工作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为探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总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我国大陆地区1995—2022年总计67篇文献进行元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为32%;性别、年龄、母亲文化水平、成绩水平以及行为问题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调节作用显著;出版年份与户籍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总之,大陆地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高于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未来应开发适合内地儿童发展特点的感觉统合评估工具,明确检出标准,慎重解释检出结果,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预防与干预提供支持。

[关键词]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60

一、引言

Ayres最早开始感觉统合领域的研究,尤其关注感觉输入、运动反应与正常感觉运动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将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SI)定义为组织感觉信息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1]。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简称SID)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有效整合感觉输入,众多感觉信息在不适当的地方起作用,影响个体对特定感觉信息做出恰当反馈,导致个体在认知、运动、行为与情绪表现上出现异常[2]。Parham等人总结了五种与感觉统合失调相关的功能损伤:社会参与度和职业参与度下降,应对环境挑战的适应力下降,自尊心受损,生活能力降低,运动技能发展弱化[3]。在实践中,为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健康发展,降低感觉统合失调的不良影响,首先要识别感觉统合异常的儿童,明确其检出率。然而,由于样本人口学特征与评估工具等差异,各研究报告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差异较大。1994年,任桂英等人首次对大陆学龄儿童进行感觉统合测量,发现其轻度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为35.9%[4]。此后,大陆有关儿童感觉统合的研究增多,各研究报告的失调检出率为15%—42%[5-6],差异颇大,难以给我国儿童保健与教育工作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目的是:(1)借助元分析考察1995—2022年我国大陆地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总体检出率;(2)分析出版年份、户籍、性别、年龄、母亲文化水平、学习水平、行为问题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调节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与筛选

本文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其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万方期刊及其学位论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分别以“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检出率”“患病率”“调查报告”等为检索词,在主题词、关键词等项目下检索已发表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检索日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期刊论文397篇,硕博士学位论文77篇。为避免遗漏,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对引用文献进行补充检索。

使用EndNote X9导入文献,删除重复文献290篇,剩余184篇,按照以下标准筛选:(1)文献需为实证研究,排除综述类与理论型研究;(2)报告了检出率的关键数据且无误;(3)测量工具为任桂英等人于1994年试测的《儿童感觉统合检核表》且明确说明;(4)研究对象为3—12岁普通儿童,排除特殊群体,如学习困难学生、视力障碍儿童等;(5)相同数据重复发表的仅取信息最全面的一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二)数据提取与编码

每项研究根据以下特征提取数据并编码:作者、发表年份、总检出率、轻度与重度检出率、男童与女童检出率、城市与农村检出率。编码时,遵循以下原则:(1)提取独立样本的效应值,每个独立样本只编码一次;(2)若基于相同数据发表了多篇研究,则取用数据最全面的。编码由两位研究者共同完成,计算编码一致性为79%,经由双方协商,最终确定编码类型并核查与原文不一致的信息。文献编码信息见表1。

(三)发表偏倚检验

发表偏倚是指已发表的研究不能完全代表该领域已完成的所有研究。借助漏斗图(Funnel Plot)、Eggers检验、失安全系数(Fail-Safe Number,以下简称Nfs)和剪补法(Trim and Fill)四种方法检验发表偏倚。漏斗图以主观形式呈现发表偏倚,若散点集中于图形上方且均匀分布于综合效应值两侧,则表明发表偏倚较小。Eggers检验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发表偏倚,通常先计算出线性回归方程的截距及其95%的置信区间,再假设检验该截距是否为0,若不显著,则表明发表偏倚较小。Nfs表示使现有结论“不显著”的最少研究个数,通常,当Nfs>5k+10时(k为纳入元分析的研究个数),可认为发表偏倚较小。剪补法以先剪后补的方式使原始研究的效应值在综合效应值两侧对称分布,并重新估计校正后的效应值,若剪补前后效应量的差异不显著,则认为发表偏倚较小[8]。

(四)模型选择

计算效应值的模型分为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前者假设所有原始研究的测量结果由相同的真值和随机误差组成,测量结果的差异则全部由随机误差导致。相反,后者假设原始研究的测量结果由真值、系统误差和抽样误差组成,测量结果的差异除了受抽样误差影响外,还受各种类型的系统误差影响,如测量工具、被试年龄等。本研究将通过Q检验结果以及I2值两个指标来观察各研究间的异质性程度,以选择恰当的分析模型。若Q检验的结果显著且I2值>75%,说明在本研究中,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更合适[9]。

(五)数据处理

本研究用发生率ER(Event Rate)作为效应值指标,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Version 3.0軟件进行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元分析,包括主效应检验与调节效应检验。在计算总体检出率时,CMA软件会把输入的比率数据自动转化为logic数据[logic=Log(p/(1-p))]进行分析,之后再将logic数据转化为比率数据输出[10]。检验调节效应的方式有两种:(1)当调节变量为非连续型变量时,进行亚组分析考察结果是否显著;(2)当调节变量为连续型变量时,进行元回归分析考察结果是否显著。

三、研究结果

(一)文献纳入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67项原始研究(含67个独立样本,67个效应量,72121名被试),包括62篇期刊论文和5篇硕士论文,时间跨度为1995—2022年。其中,52项研究报告了男童与女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34项研究报告了感觉统合轻度失调与重度失调检出率,9项研究同时报告了城市与农村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48项研究单独报告了城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1项研究单独报告了农村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

(二)发表偏误检验

如图2所示,散点集中于漏斗图上方,未均匀分布在综合效应值两侧,直观地看,本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误。失安全系数检验结果发现,Nfs为4357,说明在α为0.05的条件下,还需要4357篇文章才能推翻现有结论,远大于345,即5k+10,表明本研究发表偏误较小。Eggers线性回归检验发现,截距为-5.31,95%置信区间为[-8.65,-1.97](p=0.002),表明本研究可能存在发表偏误。鉴于以上三种检验结果不一致,采用剪补法,结果发现,向左侧剪补6项研究后,效应值调整为0.30,95%置信区间为[0.28,0.32],结果显著。剪补后效应值略低于矫正前的效应值(ER=0.32),两者相差0.02,且修正前后95%的置信区间存在重合,说明本研究的发表偏误较小。综合以上四种检验方法,可以认为本研究的出版偏误较小,所得结论具有可靠性。

(三)异质性检验

本研究对纳入的67个独立效应值进行异质性检验,进而选择分析模型,并判断是否需要分析调节效应。结果发现,QW值为2523(p<0.001),I2值为97.39,表明在纳入的67个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独立效应值中,有97.39%的差异是由效应值之间的真实差异导致,远超过75%的标准,因此,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元分析更为合适,并且该检验结果也提示可以进行调节效应分析。详见表2。

(四)主效应检验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67个独立效应值,结果显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为32%,95%的置信区间为[0.30,0.34](p<0.001),详见表2。敏感性分析发现,排除任意一个样本后的检出率为31.1%—31.8%,与总体估计值相差不大,表明主效应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稳定性。另外,感觉统合轻度失调检出率为23%,95%的置信区间为[0.21,0.26],感觉统合重度失调检出率为10%,95%的置信区间为[0.07,0.12],详见表3。

(五)调节效应检验

通过亚组分析与元回归分析,检验各调节变量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影响是否显著。结果发现:(1)出版年份的调节效应不显著(b=-0.003,95%CI=[-0.02,0.01],p=0.65),近30年来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虽有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明显。(2)户籍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在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上没有显著差异。(3)性别的调节效应显著,男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4)年龄的调节效应显著(b=-0.05,95%CI=[-0.08,-0.02],p=<0.001),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3岁儿童的检出率最高,12岁儿童最低。(5)母亲文化水平的调节效应显著,母亲文化水平越高,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越低。(6)成绩水平的调节效应显著,儿童成绩水平越高,其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越低。(7)行为问题的调节效应显著,在伴随行为问题的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明显更高。详见表4。

四、讨论

(一)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检出率

本研究发现,从1995年到2022年,我国内地3—12岁普通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为32%,与赵映敏在靖江市7—12岁儿童中得出的检出率一致[11],也与朱国伟在上海市4—6岁儿童中得出的检出率一致[12]。然而,这一检出率远高于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Ahn等人报告,在美国正常儿童中调查得出异常感觉加工模式的比率为5%—10%[13]。郑信雄在台北东门小学3100名儿童中筛查出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占总体的17.9%[14]。Nielsen等人在调查丹麦某小学1723名儿童后,发现21.3%的儿童存在感觉处理问题[15]。造成地区与国家之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1)检出标准不同。我国台湾地区一般报告显著的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即检核表显示儿童有三项及以上的轻度感觉功能失调,或两项轻度感觉功能失调中有一项为重度失调[16],而大陆地区则是将任一项感觉功能失调视为感觉统合失调的检出标准[17]。丹麦则将所有检出结果分为三类,典型的感觉表现、可能的感觉处理问题与确定的感觉处理问题,且只报告第三种情况[18],我国则报告轻度与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的合并检出率[19]。(2)测量工具不同。国际上测量感觉统合的工具繁多,在测量形式上,有标准化测试、调查问卷以及结构化临床观察;在理论依据上,有基于Ayres感觉统合理论的感觉与统合实践测试(Sensory and Integration Praxis Tests, SIPT)和基于Dune感觉加工模型理论的感觉剖析(Sensory Profile, SP);在测量维度上,除了测量各类感觉系统整合状况的工具外,还有测量单一感觉系统的工具,如儿童自我报告的触觉防御量表(Touch Inventory for Elementary School-Aged Children,TIE);此外,不同年龄群体所适用的测量工具也不同。可见,检出标准与测量工具的差异可能导致检出率不同[20]。

(二)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调节效应分析

1.性别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性别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调节效应显著,男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与肖建国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21],也与杨超锋在民族地区对维吾尔族儿童的研究发现一致[22]。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1)社会文化。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孩通常被赋予更高的角色期待,相较于女孩,家长对男孩的养育期待更高,因此在评定男童感觉表现时更为严苛[23]。(2)个性特征。男童性格大多外向且活动水平较高,导致其感觉统合问题更容易被识别[24]。上述分析均表明,男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检出率更高。

2.年龄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年龄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调节效应显著,检出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其中,3—4岁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最高,7—11岁在30%左右,12岁为最低。这与姚紫珺等人以及刘芳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即低龄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高于大龄儿童[25-26]。另外,黄悦勤等人通过追踪调查发现,儿童从幼儿期到学龄期的感觉统合失调自愈率为48.3%[27],表明感觉统合失调有自愈趋势,但仍需要专门训练。由于已有研究多是横断研究,难以明确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随年龄变化的原因,推测可能与儿童感觉功能的自然发育进程或早期康复训练有关,后续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纵向研究。

3.母亲文化水平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母亲文化水平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调节效应显著,母亲文化水平越高,儿童患感觉统合失调的风险越低。这与马士薇等人和张晓辉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即父母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有一定保护作用[28-29]。文化水平高的母亲通常具备科学的儿童观与教养观,更可能为儿童提供发展所需的良好环境,如民主的教养方式、充分的信任、良好的沟通与适当的期待等。有研究表明,母亲不良的教养方式,如拒绝、过度保护会降低儿童充分活动的内部动机,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对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会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

4.成绩水平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影響

本研究发现,成绩水平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调节效应显著,儿童学习成绩水平越高,其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越低。赵映敏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在感觉统合失调组中,成绩较差且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的儿童比例显著高于感觉统合正常组[30]。此前,Ayres发现在学习障碍儿童中,前庭平衡不良的儿童占50%,而在正常儿童中,这一比例为14%[31]。同样,程玉兰也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率为59.63%,显著高于学习优良学生的8.4%[32]。Eeles等人认为,感觉统合失调可能是一些儿童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33]。感觉统合遵循脑与行为发展的原则,包括身体双侧协调、情绪稳定等的初级统合与学习能力、自我控制、推理概括等的高级统合,认知能力就是在初级感觉统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海燕等人发现,学习困难儿童的感觉统合不良主要表现在前庭平衡和学习能力上[34]。对儿童成绩水平的评估依据学科表现,成绩优良的儿童通常有更好的读写算技能与策略,这表明儿童的注意力水平、记忆能力与概念推理能力等较好。此外,现有应用于学龄儿童的感觉统合检核表包含“学习能力不足”子项,可能与成绩水平的评定内容有重合,从而增加成绩水平评定与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同向性。

5.行为问题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行为问题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调节效应显著。伴随行为问题的儿童,其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显著高于无行为问题的儿童。已有研究也得出一致结论,吴爱明等人发现,行为异常儿童伴随感觉统合失调的比率为46.5%,显著高于无行为问题儿童[35]。众多研究表明,感觉统合失调与行为问题关系密切,感觉统合各因子与行为问题各因子间相关性显著[36-37]。胡怡萍等人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儿童的前庭平衡、触觉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的相关度最高,并认为儿童行为发育依赖于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脑功能的完善则有赖于脑干与前庭平衡系统对各种感觉输入的统合,感觉统合过程的任意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影响脑功能的分化与完善,进而引发行为问题[38]。此外,儿童感觉统合检核表与儿童行为评定表在部分项目内容上的描述具有重叠性,也可能导致二者出现较高共检率。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一,本研究仅估计了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总体检出率。未分别估计感觉统合各功能失调的检出率,未来研究可以分类探讨儿童各类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检出率并详细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二,本研究仅探讨了大陆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检出率情况,未与国际社会的研究结果作比较。未来研究可以在纳入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国家之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检出率情况。

五、结论

通过元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检出标准与测量工具不同导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2)性别显著调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男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3)年龄显著调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显著趋势。(4)母亲文化水平显著调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母亲文化水平越高,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越低。(5)成绩水平显著调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成绩水平越高,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越低。(6)行为问题显著调节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其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更高。(7)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但不显著,表明在测量工具一致的前提下,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未受到出版年份的显著影响。(8)户籍不是影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的重要因素,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在感觉统合失调检出率上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Ayres J.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Praxis Tests (SPIT)[M]. Los Angels: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1989:62-68.

[2]Cummins R A. Sensory Integration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 Ayres Factor Analyses Reappraised[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991(3): 160-168.

[3]Parham L D, Mailloux Z. Sensory Integration[M]. 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Children, 2013(1):325-329.

[4]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北京市城区1994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2):70-73.

[5]陈敏,钱君,张蕾,等.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及行为表现[J].江苏医药,2018(4):375-377.

[6]楊慧婷,王欢.幼儿发育性协调障碍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运动环境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20(1):86-89.

[7][17]任桂英,王玉凤,顾伯美,等.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与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35-37.

[8]Rothstein H R, Sutton A J, Borenstein M. Publication Bias in Meta-Analysis: Prevention, Assessment and Adjustments[M]. Chichester, England; Hoboken, NJ: Wiley, 2005(3): 271-321.

[9]Huedo-Medina T B, Sánchez-Meca J, Marín-Martínez F, et al. Assessing Heterogeneity in Meta-Analysis: Q Statistic or I2 Index[J].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Methods, 2006(2):193-206.

[10]张亚利,李森,俞国良.社交媒体使用与错失焦虑的关系:一项元分析[J]. 心理学报,2021(3):273-290.

[11][30]赵映敏,王晨虎,黄蕴.靖江市城区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分析[J].现代医学,2010(6):571-576.

[12]朱国伟,陈洪波,郭雯,等.徐汇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237-240.

[13]Ahn R R, Miller L J, Milberger S, et al. Prevalence of Parents Perceptions of Sensory Processing Disorders Among Kindergarten Children[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2004(3): 287-293.

[14][16]郑信雄,叶莉薇,张月英,等.儿童感觉统合失常盛行率与学业欠佳和情绪困扰的相关研究[J].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学会,1990(1):599-621.

[15][18]Ann Natasja Nielsen, Ase Brandt, Karen la Cour. Exploration of Sensory Processing Difficulties Among Children Attending Primary School in Denmark[J]. 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national, 2021(4):1-7.

[19]杨志武,吴丽清,代丽飞,等.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J].中国校医,2002(1):16-17.

[20]Jorquera-Cabrera S, RomeroAyuso D, Rodriguez-Gil G, et al. Assessment of Sensory Processing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ren Between 3 and 11 Years Old: A Systematic Review [J]. Frotiers in Pediatrics, 2017(5):1-16.

[21]肖建国,李雪川,牟琴,等.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6(2):6-8.

[22]杨超锋.喀什市维吾尔族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225-228.

[23]王晨虎,赵映敏,黄蕴,等.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11):1783-1784.

[24]郭建华,刘言训,赵洪宁,等.8—12岁市区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不良行为及家庭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5):77-79.

[25]姚紫珺,李菊,李冬,等.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与感觉统合失调的关系研究[J].重庆医学,2022(11):1835-1840.

[26]刘芳,廖立红,蒋宗顺,等.广西柳州市1671例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状况调查[J].广西医学,2014(2):225-227.

[27]黄悦勤,李旭东,王玉凤.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随访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2(5):7-9.

[28]马士薇,张凤玲.上海市幼大班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2(8):491-495.

[29]张晓辉,吴艳乔,鹿伟,等.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5):401-405.

[31]Ayres J.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the Vestibular System[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978(1):30-41.

[32]程玉兰,崔伊薇,吴汉荣.学习困难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4):215-217.

[33]Eeles A L, Spittle A J, Anderson P J, et al. Assessment of Sensory Processing in Infant: A Systematic Review[J]. Development Medicine & Child Neurology, 2013(4) : 314-326.

[34]海燕,靜进,邓桂芬,等.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学习障碍关系的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1998(5):381-382.

[35]吴爱明,丁洁,孙晓艳,等.嘉兴市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和行为问题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6):1254-1256.

[36]刘晓莉,姜峰,任丽丽.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学习和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10):1325-1327.

[37]曹爱华,王玉玮,王贵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与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5):522-524.

[38]胡怡萍,李娟生,马琨,等.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行为问题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4(4):510-511.

A Meta-Analysis of Detection Rate of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s in Children

YE Qing  NING Yafei

(School of Education,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Abstract:The detection rate of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s in children is different in many studies, which can not provide sufficient evidence for childrens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detection rate of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 total of 67 literatures from 1995 to 2022 in Chinese mainland were meta-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rate of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s in children is 32%; gender, age, mothers literacy level, achievement leve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moderate significantly the detection rate of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s in childre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year of publication and place of domicile 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s in children are not significant. In the future, it should develop a sensory integration assessment tool that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in Chinese mainland, clarify the detection criteria, and interpret the results carefully, so a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s in children.

Key words:children;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s; detection rate; meta-analysis

(特约编校  孙  敏)

猜你喜欢

元分析检出率儿童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留守儿童
护理实践教学中在线学习效果的元分析
信任性别差异的元分析
六一儿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迁的元分析研究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