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与“熟”的思考

2023-03-13倪雪琴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后生书法

倪雪琴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书法家汤临初《书指》云:“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这句话阐述了学书法的过程,体现了他对中国书法艺术中“生”与“熟”的思考。

汤临初对书法艺术的阐述,既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文题所供材料中的“书必先生而后熟”,“生”是生疏、生硬,“熟”是熟练、精熟,由生到熟,是刻苦修炼的结果,强调的是在书法技艺上所下的功夫。用笔只有达到娴熟的程度,技巧了然于心,才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亦必先熟而后生”,若止于精熟,用笔流于习惯,看似自如流畅,实则缺少变化,流于庸常;注重雕琢,流于技术;囿于成法,流于俗套。因此学书法不能停留在“熟”的阶段,而应由熟到生。汤临初的这句话启示我们,既要勤学不怠,脚踏实地,反复实践,技成于熟,业成于精;又要摆脱束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另辟蹊径,取得突破。写作本题,考生可以就事论事,就书法本身的“生”与“熟”谈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拓展开去,谈其他领域二者的关系。对于“生”与“熟”之间的关系,考生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思辨。

1.由生到熟:注重基础,脚踏实地,稳打稳扎,勤学苦练,反复实践。

2.由熟到生:摆脱束缚,打破桎梏,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造突破,敢于求新求变;不要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3.由生到熟再生:由匠气到匠心,由匠人到大家,书法的进阶之道就是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由技而道的升华、飞跃。

参考立意:修炼成“熟”,再获新“生”;在生与熟间精进;熟以精进,生以创造;生涩到纯熟,纯熟生匠心;生熟有道,相辅相成;由生而熟,熟能出新;生熟相济,稳步提升;于生处求精,于熟处出新;领悟生熟之道,升华精彩人生……

习作展示一

明生熟之理,行心之所向

◎赵 璐

学书法有“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之理,人生漫漫长途亦如学书法之道,“生熟”相依。于兀兀穷年中,我们应秉此生熟之理而行,振叶寻根,以行心之所向。

“先生后熟”为常态,“先熟后生”为新生,此境界为心之高地。学习书法艺术,由起初的生疏转变为日后的熟谙于心,需要的是时间。经过光阴的流转以及世事的磨砺,才能得到“先生而后熟”的玉成。而“先熟后生”则是在现有基础上蹑迹求源,开辟“生”地,寻找新境界。于众多纷杂中独辟“生”境,需要有“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气魄、“独上高楼”的独到眼光和远大志向。在其他领域,“生熟之理”也同样适用,而且更加意蕴深厚、内涵隽永。于是我们看到不满足熟练掌握一个光子的陆朝阳,转向生境,探寻掌握十个光子的方法,最终成为“操纵光子的巫师”;于是我们看到顾方舟不滞于救助普通病人,开辟“生”地,挽救小儿麻痹症患者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我们看到黄文秀舍弃熟悉的城市生活,投向“生”境,扎根于深山,矢志不渝地完成扶贫事业,最终将生命奉献给了苍茫大山……由生入熟易,由熟转生难。“生”境的开辟,生熟的转化,需要的不只是岁月的流转,更需要内心的坚守,以及化熟为生的坚毅。以此新生境界,方能深悟“生熟之理”。

“先生后熟”起于一日复一日的坚持,“先熟后生”生于敢为他人之不敢为的心志。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由熟化生,犹如于苍苍绿洲中寻找新生之泉眼,以期寻求万千生机;由熟化生犹如于扑面春风中捕捉一丝细雨,以化作万千雨滴寻求盎然绿意……我们深刻体悟生熟之理,带来的不只是如醍醐灌顶般的认知提升,更能够培育“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的心志。由此观之,吾辈青年理应深悟“生熟之理”,担起使命、开辟生境,勇敢前行、敢于担当,不惧遍野荆棘。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汇聚时代星光,吾辈应于艰难中显现勇毅,秉承着“生熟之理”,开辟生境以到达熟境,最终逐梦于时代之原野。

【山东利津县高级中学高三(32)班】

◆点评

作文以“明生熟之理,行心之所向”的工整对仗句做标题,揭示了生熟之理在于心之所向的观点。开篇简引材料要点之句“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水到渠成地引出二者关系“生熟相依”,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非常可贵的是,作文先说理后叙例再议例,层层深入,将生与熟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证。最后以紧贴时代脉搏的青年使命和敢于担当收束全文,耐人寻味。作文说理入木三分,论据丰富多彩,足显心智和文采。

习作展示二

探索方熟练,熟练可创新

◎王 逸

书法家汤临初曾道:“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生”便要探索,方能熟练;“熟”便可创新,方能新生。因此,我们应探索然后熟练,熟练然后创新。

探索者,敢为人先者也。学习书法一开始便是从最简单的笔画写起,如何运笔、藏锋、收笔,都需要探索。学书法如此,做其他事亦如此。正是因为探索,袁隆平发现了杂交水稻;正是因为探索,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正是因为探索,中国航天事业从零开始到如今实现“天宫”遨游太空。探索是万事的开始,或许过程并不轻松,但唯有探索,唯有尝试,才能敲开“熟”的大门。

熟练者,游刃有余者也。只有掌握了熟练技能,敢于实践,方能游刃有余。当初钱学森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他历经万难毅然回国,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开拓创新,使我国国防迈入新征程。是什么让他有底气且能成功实现中国人也能造出核武器的豪言?这归功于他对于物理研究的熟。作家毕淑敏曾言:“我不相信手掌上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学会用双手的力量熟练掌握技能,扎实学习知识。

创新者,敢于实践者也。创新如同写一篇书法作品,如何结构工整,如何表现或飘逸或雄浑的风格,如何对每一个笔画“排兵布阵”……我们对要写的内容很“生”,但正是这种“生”让我们去探索早已手熟心熟的字体的更多表现方式,这样我们的书法作品才能有所创新。“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各行各业无不需要创新。北斗系统,我国自主探索创新研发所制,服务于国民生活,加强国防安全。袁隆平创新培育出可以种在盐碱地的海水稻,增加产量,为解决粮食问题添砖加瓦。吾辈更应创新,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发展助力。

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处于百年大变局新时期的中国,需要每一个有志青年探索、熟练、创新,在各行各业中绽放光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动力。“奋斗使人幸福”,我们唯有接续奋斗,不断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拥有幸福生活。我们当持鸿鹄之志,以担当民族复兴为己任,在不同领域,勇于破“生”至“熟”,敢于用“熟”创“生”。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未来,民族就有希望。”吾辈青年要用探索之力破“生”,用熟练之技至“熟”,用创新之气创“生”,继而为中华民族之复兴接续拼搏,勇攀高峰,站立在時代潮头!吾辈当自强,苟探索,方熟练;至熟练,可创新,终创佳绩。

【山东利津县高级中学高三(32)班】

◆点评

考生对文题要求理解透彻,将“生”与“熟”的关系理解为游刃有余的实践过程,将“熟”到“生”理解为经过实践探索去创新,立意准确。文中三个整齐的分论点看似形成并列式议论文结构,实则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最后联系现实,发出号召,收束全文。

猜你喜欢

后生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二后生,一直是那个朴实地道的陕北二后生”——《“二后生”的传说》引发网友共鸣
“二后生”的传说
书法欣赏
沪指受压回落 轻仓待后生
“好后生”口碑是怎样树立的
书法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