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突围
2023-03-13中国经济周刊王红茹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进入新阶段。2004 年、2007 年和2011 年,货物进出口规模相继突破1 万亿美元、2 万亿美元和3 万亿美元。当2013 年货物进出口规模突破4 万亿美元,我国自此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并于2017—2022 年连续6 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但另一方面,2023 年外需放缓、外贸承压几乎已成共识。
“当前,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显著放缓,国际供应链格局也在加速重构,外贸发展环境是极其严峻的。”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2 月2 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说,“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转向贸易强国战略,中国开启迈向贸易强国新征程。然而,随着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建设贸易强国之路显然会比过去更充满挑战。
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持续3 年的疫情,对各国经济冲击巨大,国际贸易更是深受其害,诸多国家均出现出口受阻、贸易大幅逆差等状况。
一片哀鸿遍野之下,2022 年中国外贸却顶住多重超预期压力,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逆势上扬:外贸规模首次突破40 万亿元关口、连续6 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4 年居全球首位……
居安思危,当前,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显著放缓,国际供应链格局也在加速重构,外贸发展环境严峻。针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 年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展开部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资、稳外贸相关政策措施,从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到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再到物流通关方面给予多种贸易便利化措施,各种实招新招均针对企业的痛点难点。
承压前行的中国外贸,已厉兵秣马做好准备,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迈出新步伐。
2022 年中国外贸站上新高度
“3 年没出去了,外面世界怎么样了?”作为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纸业”)运营部的总经理,梅玫说必须要实地考察,才能感受深切。
中国纸业是经国资委批准的唯一拥有林浆纸生产、开发并利用为主业的央企,拥有3 家上市公司:冠豪高新(600433.SH)、岳阳林纸(600963.SH)、美利云(000815.SZ)。去年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中国纸业所属南方基地的冠豪高新在12 月底就安排业务人员走访欧洲、东南亚、美洲、中东等地区客户,当面洽谈2023 年订单。
但是受疫情影响,客户预期变差,下单越来越谨慎。现在产品的竞争优势如何?当地消费情况怎么样?主要供应商来自哪里?“这些都需要考察当地的经济现状和客户对未来的一些预判,特别是消费市场的复苏情况。”梅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回顾去年的出口情形,让梅玫感触最深的是海运物流,“物流真是个大问题,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物流运力都极其紧张。因为成本不划算,有一部分出口我们干脆不做了。”
尽管如此,在多重困难挑战下的中国纸业依然实现稳增长:2022 全年出口量同比增长160%。
“去年中国纸业的出口情况还是不错的,主要出口产品为文化纸、白卡纸、包装纸、不干胶标签、热敏纸等,出口国家有东南亚、东亚、中东和远东地区,如俄罗斯、沙特、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欧洲和北美市场部分纸种也有出口。”梅玫说。
说起2023 年的计划,梅玫表示:“今年有出去的计划,除了谈订单,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也会是很重要的一个目的。”
政府部门已为抱团出海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撑。去年四季度,商务部等六部门专门出台了畅通外贸企业抓订单渠道的政策举措,面向外贸企业办好这4 件事,即恢复实体展、用好新业态、发掘新需求、支持企业走出去,为我国企业亮相展会、拜访客户、寻找商机提供政策支撑。
“做外贸生意跟其他行业不太一样,往往是千封邮件不如一次见面,大家都很期待通过各种途径,把自己的样品、设计带出去,把订单、客户请进来。”梅玫表示。
2022 年外贸出口实现稳增长的不仅是中国纸业。海关总署1 月18 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2.07 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23.97 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 万亿元,增长4.3%,贸易顺差5.87 万亿元。
视觉中国
“2022 年中国外贸能够实现如此高增长非常不容易。”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俄乌冲突、国外加息、疫情散发等都给外贸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外贸能够实现超预期增长,而且是在连年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基础上的增长,更加凸显出这份成绩的难能可贵。”
是哪些贸易伙伴撑起了2022 年中国外贸的增长?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2022 年我国对外贸易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5%、5.6%和3.7%。
此外,贸易结构也不断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8.9%和7%,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竞争新优势正在加快形成。服务进出口5.98 万亿元,增长12.9%。其中,旅行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分别增长8.4%和7.8%。
一系列翔实数据,勾勒出了中国连续6 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的外贸生态。
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拔头筹,北京进口总值排名第一
2022 年中国外贸交出的亮眼“成绩单”,离不开31 省份外贸主体活力的有效激发。
随着2022 年31 省份外贸进出口“成绩单”全部出炉,可以从进出口总值、出口和进口三方面一窥中国外贸增长的质量和韧劲。
首先看进出口总值。2022 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2.07 万亿元,同比增长7.7%。分省份看,共有8 个省份进出口总值突破万亿元,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和四川。广东以83102.9 亿元居首,江苏以54454.9 亿元排名第二位。浙江的进出口总值为46836.6 亿元,排名第三位(见表1)。
同比增速看,共有29 个省份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17 个省份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新疆以57%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在31 省份中,仅天津和山西2 个省份为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1.4%和16.7%。
再看出口。2022 年我国出口总值为23.97 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分省份看,广东以53323.4 亿元依然拔得头筹,同比增长5.5%;江苏以34815.7 亿元排名第二位;浙江的出口总值为34325.4 亿元,排名第三位。2022 年共有6 个省份出口突破万亿元,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和福建。其中,江苏、浙江2022 年出口超3 万亿元,山东超2 万亿元。
同比增速看,共有27 个省份实现正增长,其中19 个省份增速超出10.5%的全国平均水平。海南以120.7%的同比增速居首;其次是西藏,增速为91.4%;新疆以64.4%的增速排名第三位。负增长的省份共4个,分别是天津、北京、云南和山西,同比分别下降1.9%、3.8%、8.7%和10.3%。
最后看进口。2022 年我国进口总值为18.1 万亿元,同比增长4.3%。分省份来看,突破万亿元的省份共有6个,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山东和浙江。北京以30555.5 亿元排名第一位;其次是广东,以29779.5亿元排名第二位;上海排名第三位,2022 年进口总值为24768.5 亿元。此外,广东、上海也是进口超2 万亿元的省份,江苏、浙江、山东也均超过了1 万亿元。
表1:2022年31省份外贸进出口情况
同比增速看,贵州以66.3%居首;宁夏以54.5%的增速排名第二;黑龙江排名第三位,同比增速为36.2%。此外,共有20 个省份实现正增长,其中15 个省份增速超出4.3%的全国平均水平;还有11 个省份是负增长,分别是广东、上海、天津、辽宁、安徽、广西、河北、陕西、山西、吉林和西藏。
民营企业出口强劲
2022 年中国外贸规模创新高,离不开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等三大类外贸主体的精彩表现,尤其是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进出口运行方面,表现稳健。民企外贸已是我国的半壁江山。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21.4 万亿元,增长12.9%,占进出口总值的50.9%,提升2.3 个百分点。2021 年民企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数据显示,2021 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9 万亿元,约占全国进出口总额39.1 万亿元的48.6%。
2022 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外贸企业51 万家,这些民营企业的贸易伙伴来自哪里?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 年民营企业对传统伙伴保持优势,新兴市场开拓有力,对东盟、欧盟、美国这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27.6%、12.6%、10.6%,合计占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43.9%。同期,民营企业对其他金砖国家、拉丁美洲、中亚五国进出口也分别增长22.1%、14.5%和55.1%。
视觉中国
“去年民营企业出口强劲是中国外贸一大亮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对民企在外贸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去年国家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有效激发了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使得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年度占比首次超过50%,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80.8%。“可以预料,接下来,民营企业外贸第一大主体地位将继续巩固,外贸‘稳定器’的作用也将持续发挥。”
以高水平开放稳外资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2 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82 万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6.77 万亿元,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32.9%和16.1%。
这意味着,近年来外资企业迅猛发展,在进出口贸易中超过了国有企业,位居第二位。但是2022 年外资出口呈现出的疲弱态势引发关注。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82 万亿元,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1.4%,其中出口增长0.4%,进口下降3.5%。
不难看出,外资企业0.4%的出口增速相比外贸出口总额10.5%的增速差距较大,在总出口占比份额上从2021 年的35.9%下降到32.9%。
不仅全国,十大外贸省份的外资出口涨势一样慢于总出口走势。
广东和江苏作为引进外资的先锋,聚集的外资企业最多,2022 年这两个省在外资出口总值上分别高达1.83 万亿元和1.6 万亿元,是浙江、山东等大省的数倍之多,更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
但是从增速看,2022 年广东省的外资出口下降2.7%,江苏省仅微增2.8%(见表2)。
学者对2022 年外资出口表示担忧。“去年港澳台企业很困难,尤其是台商更困难,很多台商跟我说他们去年的订单跌了一半。”张燕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稳外贸稳外资,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也是推动经济结构提档升级的重要动力。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际发展环境,在积极稳外资稳外贸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在去年10 月六部委出台《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之后,今年1 月11 日,商务部、科技部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
地方也在行动。近日,四川省政府印发《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对境外世界500 强、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当年在川直接投资超1000 万美元(不含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等三类情况,按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额不低于2%的比例给予在川企业奖励,单个企业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 万元。
表2:2022年十大外资出口强省状况
上海实施“利用外资筑基引强”行动。据介绍,今年上海力争实际使用外资240 亿美元左右,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0家、外资研发中心25家。
单月外贸数据起伏大是否正常?
2 月6 日,元宵节后的第一天,位于河南漯河郾城区十五里店乡的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生产车间,已经响起了缝纫机运转的“哒哒”声与工人们忙碌有序的脚步声。二三十个工人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熟练地对布料进行加工制作、裁剪、缝制、熨烫、打包,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
负责人小雪说,她的加工厂主要从事游泳衣等轻便式服装的来料加工,承接的是江浙一带的外贸订单。“这个订单是年前接到的。我们做成一件衣服,从裁剪到加工,毛利是两毛钱,除去工人工资、提成以及交税外,自己净落1 毛钱,一年差不多能挣十几万元。”小雪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对于这些小型外贸纺织工厂来说,2022 年过得并不容易,“订单荒”的状态几乎维持了一整年,下半年尤其严重。“最难的时候我们只能挣个房租钱。”小雪表示。
受疫情影响,2022 年“亏损”成为行业主基调。从全年看,全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增长2.6%(以美元计),主要得益于上半年的高增速。到了下半年,出口数据一路走低,尤其是四季度,增速均为负数且3 个月的增速呈双位数下降。
不仅纺织服装业,2022 年我国外贸发展也较为艰难,虽然全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7%,但逐月看,却经历了由低到高如同“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
1 月份进出口增长率全年最高,为19.6%;到了4 月份,进出口一下降到零增长;在7 月份达到16.3%的高增长之后,数据又下降;11 月份降为-0.1%;12 月份也仅有0.6%的增长率。
如何看待我国外贸数据出现的起伏回落?梁明将其归结为以下原因。
一是2021 年外贸基数较高。受疫情影响,2021 年10 月、11 月、12月这3 个月,很多国家无法正常开展生产活动,只有中国的生产比较稳定。“很多国家的订单都流到中国来了,所以导致2021 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的基数很高。”
二是美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2020 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开始蔓延后,欧美国家选择超级量化宽松政策,纷纷救市,向民众发钱刺激消费,外需的增长促进了中国出口的繁荣。“尤其是2021 年上半年,美国实施了非常积极的财政政策,大规模给老百姓发钱,使得美国零售销售总额快速增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一次性补贴的这些钱基本上花光了,购买力出现了大幅下降,表现在贸易结构上,我国对美国出口持续4 个月负增长,而且跌幅扩大。”
三是受油气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去年油气价格大幅上涨,给国际贸易格局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由于我国出口的油气很少,油气价格高涨,一下就抬高了油气的贸易份额,这势必会减少我国总贸易额的占比。”
“对于月度数据起伏需要辩证地看待。”梁明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受外部因素影响,出口不可能每个月都能创新高,单月度同比下降并不能说明中国外贸的发展趋势发生了变化。从我们长期的研究看,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中国外贸长期向好的趋势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在外部环境如此复杂的情况下,短期贸易数据势必会波动得更大。其实不光中国,从世界其他国家去年四季度月度数据看,大部分国家的进出口额度都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梁明说。
外需走弱,商务部、银行等机构出手稳外贸
2022 年中国外贸顶住重重压力,实现了稳定增长,但并非高枕无忧。去年日本已连续16 个月出现贸易逆差,其中去年11 月贸易逆差创近10年同期新高;韩国2022 年以来贸易逆差已刷新历史纪录。
由于外需不振,中国外贸在去年四季度这一传统外贸旺季似乎也没有“旺起来”,单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已连续4 个月下滑。2023 年,外需低迷将给中国外贸带来更大考验,外需市场走弱几成共识。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日前表示,进入2023 年,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下行压力明显加大。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从我们长期跟踪来看,2023 年国际市场需求放缓是可能的趋势,但是‘放缓’并不是‘下滑’,并不是全球的需求在下降,只是增速在放缓。”梁明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为稳外贸,2022 年12 月30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对外贸易法的决定,删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九条关于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规定。
自此,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不再需要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企业自动获取进出口权。
“免去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是国际通行做法,体现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姿态和步伐。对企业而言,新规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将进一步有效提升广大外贸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活力。”张燕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为稳外贸,商务部、银行等机构也出手了。
在近期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兴乾表示:“今年,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要稳定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
为支持外贸企业经营,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加大跨境金融服务力度,多家银行纷纷发布了其跨境金融服务方案,不仅融资金额支持力度加大,还创新及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产品,为企业贸易发展提供结算、融资、避险等各类更便捷、贴心服务。
在稳外贸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拓展国际市场等已经成为多地工作部署的重要方向。
在全社会通力合作之下,2023 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能够达到多大增速?梁明对《中国经济周刊》预测说,“如果没有‘灰犀牛’和‘黑天鹅’等大的意外事件发生,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2%以上的增长问题不大。如果世界经济复苏顺利,叠加我们采取的一些积极措施能够真正落地,我国外贸进出口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