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月之歌:探寻舒伯特被遗忘的音乐珍宝

2023-03-12牛志豪

艺术大观 2023年36期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

摘 要:在古典音乐的宏伟殿堂中,弗朗茨·舒伯特的名字如同一颗永恒的星辰,璀璨而深远。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他,以其数不胜数的歌曲作品,在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尽管《魔王》《美丽的磨坊女》等作品家喻户晓,但舒伯特的许多旋律优美的艺术歌曲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本文旨在探寻舒伯特那些被遗忘的艺术歌曲之美,从旋律、和声、曲式、歌词及情感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和声分析;小众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6-00-03

弗朗茨·彼得·舒伯特(Franz peter Schubert)是一位晚期古典主义和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作品,600多部声乐作品(主要是艺术歌曲),以及多部交响曲、歌剧和大量钢琴音乐。他自幼展露出非凡的音乐才华,然而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音乐天赋并未受到广泛的赏识。他的作品在他去世后的几十年里变得愈加流行,并受到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和李斯特等19世纪作曲家的赞扬。

在探讨舒伯特的歌曲之前,我们需要先对他的音乐风格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舒伯特的音乐融合了古典与浪漫主义的元素,他的旋律线条流畅而富有表现力,和声变化丰富而细腻,曲式上既遵循古典传统,又不乏个人创新。

一、舒伯特不被发现的艺术宝藏

(一)《致月亮》“An den Mond”[1](D.193,Op.57.No.3)

这个作品是弗朗茨·舒伯特根据德国诗人路德维希·克里斯托弗·海因里希·霍尔蒂(Ludwig Christoph Heinrich H?lty)的诗歌创作的艺术歌曲。

霍尔蒂的诗歌通常充满浪漫主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致月亮》的歌词表达了对明亮的月光和夜晚的赞美,以及对宇宙之美的思考。舒伯特通过悠扬的旋律和抒情的和声,为歌词中的浪漫情感创造了一种空灵的音乐氛围。歌曲以温和的音色和简单的旋律开篇,逐渐发展出富有深度和情感的音乐构架。

歌曲调性以f小调为主,中间转向了f小调的平行调bA大调,速度也随着转调从慢板变为稍快,最后调性再次回到f小调,速度也与起始一样。从调性的转换也可分析得出这首歌曲在结构上可看作两段体加上有再现的重复性结尾。该曲所用的和声是极富古典色彩的,典型的主—下属—属—主的和声序进,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增添这首歌曲的色彩,舒伯特在曲子中用到教会调式和声——f洛克利亚调式(见谱例1)。和声处理强调了诗歌中的宁静和美好。整首曲子在表达对月亮赞美的同时,也传递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舒伯特的《致月亮》展示了他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音乐表达能力,将霍尔蒂的浪漫主义诗歌与音乐完美融合[2],形成了美妙而令人深思的艺术歌曲。

(二)舒伯特的《初失》“Erster Verlust”(D.226,Op.5.No.4)

这首艺术歌曲创作于1815年,首次发表于1821年。这首歌曲的歌词出自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作品,是舒伯特众多歌德诗歌改编中的一首。诗歌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了初次失恋的痛苦和对逝去爱情的追忆。

舒伯特通过温暖的旋律和抒情的和声,巧妙地表达了歌词中蕴含的情感。歌曲運用了舒伯特作品中常见的调性,以及他擅长的和声处理。整首曲子在表达失落和痛苦的同时,也展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舒伯特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成功地传递了诗歌中的复杂情感。

该曲是为了表现对初次失恋的痛苦回忆,因此在调性上采用了小调来贴合歌词悲戚的情感。然而这部作品虽为小调,但舒伯特在和声安排上,仅在开头两个乐句中以及乐曲最后一个小节用到了小调和声,在歌曲内部运用了大量的平行大调和声。大调和声色彩明朗抒情,也对应了歌词中对已逝爱情的甜美回忆。这首歌曲采用了简单的曲式结构,这与歌词的直接和真挚的情感相匹配。舒伯特在曲式上的处理确保了情感表达的连贯性和深度,同时保持了音乐的清晰和易于理解。旋律集中在中高音区且流畅、极具美感。该曲出现了多处旋律与伴奏反向进行的线条,听感的拉扯反映了歌词中对初恋的不舍与不甘。

演唱这首歌曲需要歌手具备对歌词情感的敏感性,以及对舒伯特抒情风格的理解。艺术家通常会通过声音的情感表达和音色的变化,深入诠释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起伏。《初失》是舒伯特歌曲中一首感人至深、表达细腻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旋律的美感而备受赞誉。

(三)《图勒国的国王》“Der konig in Thule”(D.367,Op.5.No.5)

这首歌曲是舒伯特根据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诗歌创作的又一艺术歌曲,创作于1816年,发表于1821年。

歌词出自歌德的戏剧《浮士德》(Faust),描述了国王在图勒(Thule)的爱情故事。国王在他年轻时收到了来自心爱女子送的一个金酒杯。这个杯子成为他生命中的珍宝,国王临终时,他把这杯子掷入海中,象征着他对过去爱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结束。

舒伯特通过细腻的旋律和温暖的和声,表达了歌词中的浪漫和哀愁。歌曲开始时的简单旋律逐渐变得更加激情,反映了国王对爱情的深刻感受。歌曲调性采用d小调,同时使用了一些戏剧性的和声转变,如运用平行大调的和声,20-27小节这两个乐句的和声实际是不同调性的相同和声序进,即F大调的I-IV-V-I,下三度接d小调i-iv-V-i(见谱例2),以强调歌词中的情感高潮。由此可见,在创作艺术歌曲时,穿插使用平行大小调和声[3],是舒伯特惯用的一种创作技法。歌曲结构简单,为分节歌形式,三段歌词共用相同的旋律,这也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常用的手法。

此曲在演唱时要求歌手兼顾情感表达和音乐技巧。艺术家通常会通过声音的情感表达和音色的变化来传达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歌曲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哀伤。整个作品充满了浪漫和宁静的氛围。《图勒国的国王》是舒伯特歌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动人的旋律和深沉的情感而备受赞誉。

(四)《你是安宁》“Du bist die Ruh”(D.776,Op.59.No.3)

这个作品创作于1823年,首次发表于1826年。这首歌曲的歌词来自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鲁克特(Friedrich Rückert)的同名诗作。它不仅是舒伯特众多艺术歌曲中的佳作,也是艺术歌曲领域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歌曲的旋律典雅、流畅,充满了抒情和宁静的气氛。旋律线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完美地与歌词的情感相融合。舒伯特在这首歌曲中展现了他特有的旋律创造力,通过旋律的流动来传达深切的情感。

《你是安宁》中的和声处理展示了舒伯特在和声创新方面的天赋。他使用了丰富的和声色彩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多处用到了离调和声来丰富原有调性色彩,在乐曲54-60小节(见谱例3),舒伯特对于此处的和声安排也很有特点,在原调性bE大调控制下,运用上二度模进的手法,穿插了同主音小调的和声,形成了同主音大小调和声的互借。和声的转换巧妙且自然,增加了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舒伯特在这首歌曲中采用了相对简单的曲式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但通过细腻的动态变化和节奏的微妙处理,使得整首歌曲在形式上富有变化。这种结构使得歌曲既易于理解,又富有表现力。

《你是安宁》是舒伯特音乐情感表达的典范。在这首歌曲中,他不仅仅表达了对爱和安宁的向往,更通过音乐语言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他的音乐能够触动听众的心弦,使人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生活的宁静。

以上这些歌曲都是基于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诗人的作品,如歌德和鲁克特等,舒伯特尤其偏爱歌德的诗,创作了很多基于歌德诗歌为词的艺术歌曲,这反映了舒伯特对这个时期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喜爱。

二、分析启示

舒伯特的歌曲通常以其抒情和流畅的旋律著称,这些作品也不例外。他的旋律处理充满表现力,能够准确地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气氛。创作上也展现了舒伯特在和声处理上的创新和敏感性。他通过和声的变化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无论是忧郁、爱情、自然的静谧,还是失落和怀念,舒伯特都能够在这些歌曲中通过音乐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体验。

尽管所有歌曲都很抒情,但每首歌曲的主题和所传达的情感却各有不同。例如,《致月亮》描绘了对自然的沉思,《你是安宁》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而《初失》则表现了对爱情的惋惜与不舍。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远远不止我们所熟知的《冬之旅》《魔王》《美丽的磨坊女》《致音乐》等,他一生创作出600多首艺术歌曲,有很多旋律优美却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佳作。除本文分析的几首,还有很多未被大众所熟悉的歌曲,如《海上风平浪静》“Meeres Stille”(D.216,Op.3.No.2)、《灵魂之声》“Thekla”(D.595,Op.88.No.2)等。

这些作品展示了舒伯特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他独特的音乐表达能力。尽管这些小众作品未像《冬之旅》或《魔王》那样广受欢迎,但它们在舒伯特作品集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分析这些歌曲,我们发现舒伯特在小型艺术歌曲中同样展现了他的创造力和对情感的深刻洞察。通过对诗歌的敏感理解,以及对旋律和和声的独到运用,舒伯特创作出令人难忘的音乐作品。这些小众作品不仅是舒伯特作曲生涯的珍贵瑰宝,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视他音乐世界深处的机会。

三、结束语

在音乐发展的长河中,舒伯特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他那些家喻户晓的作品上,也深深植根于这些较为冷门的艺术歌曲中。这些作品为后来的音乐家提供了创作灵感,同时也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舒伯特作为音乐家的多面性和深度。

在探索这些音乐珍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舒伯特的音乐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想象和细腻表达的独特领域。这些小众作品成为音乐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激发着我们对舒伯特作品更全面认知的渴望。或许正是在这些被遗忘的旋律中,我们能够发现舒伯特音乐的深邃之美,以及他在艺术歌曲领域的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美池.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致月亮》的演唱风格及艺术处理[J].戏剧之家,2019(10):75.

[2]楊和平.简论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浪漫主义精神[J].歌唱艺术,2017(11):13-19.

[3]徐晓洁.舒伯特艺术歌曲文献研究综述[J].北方音乐,2020(20):13-15.

作者简介:牛志豪(1996-),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作曲研究。

猜你喜欢

舒伯特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谈福雷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以《梦后》为例
法国艺术歌曲演唱的语言特征
觉醒的舒伯特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