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推进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对策探析

2023-03-12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姑苏古城苏州

胡 阳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自1982 年入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苏州市一直高度重视古城发展,出台《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①《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http://sft.jiangsu.gov.cn/art/2017/12/11/art_71924_8102191.html。、成立苏州名城保护集团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古城保护工作稳步开展,四十多年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保护路径。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古城人口结构失衡、人居环境欠佳、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充分发挥古城区位、产业、文化、技术等优势,实现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兼顾、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协调,成为需要深入谋划和重点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现状

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人文积淀深厚、文旅资源丰富,其中以苏州古城区为甚。2500 多年的历史积淀,留下了各级文保单位184 处、“中华老字号”17 家、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0 项,拙政园、留园等8 处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姑苏区采取多方面措施探索古城保护与更新,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效。

(一)政策法规日益完善,组织机制逐渐明晰

近年来,姑苏区深入贯彻推进《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②《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https://www.suzhou.gov.cn/szsrmzf/gbdfxfg/202207/3cab2d8fcde94f288ee5a371e0f2ba86.shtml。、《苏州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③《苏州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http://zfcjj.suzhou.gov.cn/szszjj/gzdt/202301/442db2a68d3542ce8213c31246c8b139.shtml。,相继颁布了《姑苏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姑苏区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保护区、姑苏区城市更新指引》、“保护区、姑苏区三年系列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保护区、姑苏区古城墙保护实施意见(试行)》④《保护区、姑苏区古城墙保护实施意见(试行)》,http://www.gusu.gov.cn/gsq/zfwj/202211/11f7dfd2e27a466a8449bae15502b1bc.shtml。等,古城保护与更新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2022 年4 月,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正式组建,从全市层面统筹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1]同年6 月,成立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按照策划、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模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面向世界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2]

(二)相关项目成果显著,民居环境显著提升

2020 年,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启动“古城保护信息平台”建设,对辖区内历史文化街区、园林、古城墙等18 类4000 多个保护对象的分布进行可视化标注,为古城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系统性资料和强大的数据支撑。①《古城保护信息平台正式运行》,https://www.gusu.gov.cn/gsq/c100269/202011/90e08e6ae45740aeb7a99e14cd803575.shtml。2021 年,首创实施“古城细胞解剖工程”[3],深度挖掘古城的结构肌理、历史遗存、文化内涵等,完成了对平江历史街区5 个街坊传统民居的信息全要素普查。截至2022 年,姑苏区共有古城保护在内的重点项目51 个,其中新增项目23 个、续建项目28 个,项目总投资1095.61 亿元,2022 年度计划投资148.2 亿元。[4]

2021 年,姑苏区启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环境美化提升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工程完成了4 个片区涉及的54 个老旧小区、83 条街巷的环境整治提升,焕发古城新活力。[5]同时,积极探索“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此外,出台《苏州市“公园城市”建设指导意见》②《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公园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ylj.suzhou.gov.cn/szsylj/zcwj/202208/7c54cf200bc0 46bf9d8ab8e13da66f2c.shtml。、《姑苏区绿化和景观提升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3 年)》等加快建设具有苏州特色的城乡园林绿化一体化的“公园城市”。

二、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已取得初步进展,完成了32 号街坊、古城保护示范工程(平江片区)、中张家巷29 号苏式生活展示馆、曹沧洲祠等多个项目,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相关政策尚不完善,缺乏整体统筹

近年来,尽管苏州市围绕城市更新、历史街区保护等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章,但以原则性规定为主,在落实中仍有较多政策缺位,包括古城整体性规划尚不清晰,适用于古城保护更新的标准规范尚未出台,古城“留改建”对象的范围未有清晰的设定;鼓励市场力量积极参与的金融财税激励政策尚不完善,后期经营收益合法性无法保证,项目审批及消防备案流程繁琐;老厂房旧改类等项目中历史遗留问题、产权问题无法明晰,等等。同时,古城保护与更新涉及政府、市场主体、权利主体、公众等,而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架构还未有效搭建、参与路径也尚不清晰。[6]此外,虽已设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但在实际的工作推进过程中仍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权责不清等问题,影响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

(二)文化资源合力难显,场所文化氛围不足

苏州古城内历史文化资源众多,但在保护与开发时各部分资源相对独立,未能形成合力,且目前的保护与更新还停留在表面改建阶段,缺少资源环境与周边空间的衔接,无法与周边板块形成良性互动,导致空间资源组织相对分散,文化资源存在割裂。当前全区有各类文化企业7000 余家,却没有一家主板上市企业,缺乏贯穿设计至生产全过程、拥有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未形成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创新集群。此外,部分产业园存在同质化明显、发展定位不清、核心区块不明显、招商业态繁杂混乱、文化氛围营造不足等问题。

(三)产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力量难以发挥

2021 年姑苏区生产总值886.7 亿元、财政收入67.5 亿元,与苏州其他区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7]苏州古城在更新过程中,各更新板块业态相对单一,部分板块原有空间结构和基础条件无法满足新产业的导入,发展动力不足,资源价值难以产生预期经济效益。同时,古城保护与更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资金投入较大,单纯靠政府投资和硬件改善的模式已难以持续,亟需引进原住民、社区、企业等社会力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激发古城活力。

(四)古城人居环境欠佳,人才队伍建设乏力

古城更新中周边建筑物功能改变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古城及周边道路狭窄、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绿地损毁、电气火灾隐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古城人口结构失衡。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姑苏区60 岁以上人口占比25.17%,全市排名第一;15—59 岁人口占比62.56%,全市排名最后。在人口总量上,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30506 人,降幅达3.20%,存在居住人口逐年递减、老龄化率显著提升等现象。[8]同时专业化人才配备不足、人才引进服务支持和“软环境”营造力度不够的问题也较为显著。

三、国外古城保护与更新经验

国外有很多古城保护与更新案例。结合苏州市情,本文归纳出三种可供借鉴的模式:创意场景营造模式、创意空间构建模式和创意资源整合模式。

(一)创意场景营造模式—伦敦南岸

“场景理论”最早由新芝加哥城市学派学者提出,认为场景是城市中不同舒适物设施(包括生态、设施、文化、服务、活动等)的有机组合。创意场景营造模式即基于人的需求与感受,融合当地特色文化,通过优化舒适物设施构建出人们可感知、可参与、可体验并触发情感共鸣的创意消费环境。[9]2012 年,伦敦从场景营造角度对各种场所进行功能更新以推动旧城保护与更新,其中以伦敦南岸为典型代表。通过功能转换将老建筑屋顶建设成公共花园,将衔接空间建设成趣味公共空间,将废弃工业建筑改造成美术馆、影剧院、购物中心等综合文化场所,实现了老建筑从仅靠门票收入的“文化碉堡”转变为民众广泛参与的“文化会客厅”。[10]苏州古城分散着众多历史文化街区和物质文化遗产地块,在更新方面存在较多限制,借鉴伦敦经验中的创意场景营造模式,针对不同功能社区营造场景,将有可能发展出一条回应古城更新需求、弥合各方主体利益的道路,也更有利于显示苏州“最江南”的场景特征。

(二)创意空间构建模式—日本京都

创意空间可理解为由创意阶层、创意企业与创意活动的空间集聚形成,能引发人的创意产生、情感寄予和思想表达,且具有地方性和创新性文化特质的场所。[11]常见典型代表有创意产业园、科创开发区、大学城等。创意空间对日本京都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极为明显。世界银行东京发展学习中心(Tokyo Development Learning Center,TDLC)将创意空间划分为催化剂、放大器和助推者三种角色。其中,催化剂负责组织、整合并优化创意人才、创意企业等资源要素,放大器着力开展将无形的文化艺术等转化为有形创意产品的创造性活动,助推者则着眼于创意产品展销、营造文化氛围。[12]苏州古城与日本京都环境条件相似,且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借鉴日本京都经验,在苏州发展创意空间构建模式,鼓励艺术家和创意社区参与城市空间改造,对苏州古城更新将具有积极影响。

(三)创意资源整合模式—波士顿创新区

创意资源整合模式主要强调对创意资源的汇总开发以及创意主体的聚集合作,其中离不开政府、行业协会、创意平台的桥梁与纽带作用。2010 年,波士顿政府开启对未开发区域的“再生计划”,通过聚集研究机构和创业公司,将近千亩未开发区域转化成知识创新型工作中心,并借力波士顿—剑桥创新生态体系形成了政府、院校、企业、社区等多元主体的合作型创新模式。同时,积极建立公共创新中心,以“偶遇”串联创新载体,连接创新力量,激发创新想法,通过打通中、小企业之间的互动通道带动中小企业发展。[13]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人文化、老字号品牌等都是珍贵且丰富的创意资源,借鉴波士顿经验将多样化创意资源进行整合有助于苏州古城的更新。

四、推进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对策

当前,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工作在向着产业转型、活态保护、功能提升等延伸。梳理借鉴国内外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范例,结合苏州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

(一)完善保护更新政策,优化多方协调机制

首先,加快构建古城保护与更新政策体系。明确古城功能定位,对古城保护与更新进行整体规划。要完善古城保护与更新政策库,形成科学系统的政策体系,包括对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优化调整或建立针对古城保护与更新的相关标准,除了规划、建设,还要注重运营、维护;区分历史古建、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一般住宅等更新对象,清晰地划分古城中“留改建”对象的范围;完善金融财税激励政策,利用好城市更新基金以及姑苏·古城保护与发展基金,使用银行信贷资金和保险资金,发行专项债券等。

其次,不断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制定多方参与的形式、流程、职责等细则,建立标准化的程序,加强协同治理。包括: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的多渠道协商沟通平台,以基层社区为重点,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完善古城保护与更新整体治理体系,深化“市—区—重点片区—更新单元”四级联动机制,市级抓统筹,区级抓落实,并通过划定城市更新单元分类指引;建立科学、高效的权责清单管理系统,重点明确多部门参与的项目中各部门的权责,建立重点权责清单;[14]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建立全过程监管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改造成果,并设立苏州古城发展研究院展厅,集中展示探索实践和阶段性成效。

(二)科技赋能古城更新,盘活资产激发活力

一是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古城。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古城更新,实现古城治理、公共服务以及产业发展的突破。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完善古城保护信息平台,为古城保护与更新建立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优化城市公共资源;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加强其与古城保护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打通数据壁垒,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构建惠民数字化服务体系,打造智慧小区、智慧商圈、智慧厂房等助力提升城市居住品质;加快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展示、网络视听等新业态,创新旅游产品体系,利用投影、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数字技术,增强古城文化氛围,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

二是产业更新,助推经济发展。古城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联系紧密,要加快培育新产业、激发新动能,建设新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招引企业总部、商会总部、服务业总部等落户,打造总部集聚区;着力发展数字经济,聚焦数字经济产业链,借鉴日本涩谷引入新形态的创意店铺,打通“线上”与“线下”购物形式;积极发展高端商贸,加快国内外高端品牌聚集,发展首发经济,引进国际名品和名牌首开店。

三是市场助力,激发古城活力。要吸收更多权利主体、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充分考虑各方成本收益,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合理利益分配和矛盾化解长效机制,采用公平竞争、相互制约、相互博弈的新途径,降低城市更新的经济社会成本;探索形成多渠道投资模式,形成整体打包、项目统筹、综合平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治理资源下沉,引导各利益主体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古城更新有序进行,释放城市内生动力。

(三)充分挖掘文化优势,营造古城文化场景

首先,以本土文化品牌凸显城市品牌形象,实现双向赋能。由政府组织搭建平台聚合古城分散的本土优秀品牌资源,形成一批地标性品牌建筑。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在文化品牌塑造方面的作用,通过直播、短视频等现代传播媒介和餐饮、文创、影视等新的产品形式进行包装、推广、展示和营销。深度融合园林、苏绣、碑刻等古城文化资源与现代设计,推出“新苏式文化”等系列创意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积极与“姑苏八点半”“江南小剧场”等现有文化品牌形成联动效应,推动苏州城市营销体系的完善和“最江南”城市形象的丰富。重视文化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挖掘培养与市场化招商相结合,引进一批细分领域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文化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各产业链上游文化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化数字平台,带动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能力向平台迁移,更高效地加强交流合作、提高管理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整合市场资源。

其次,整合古城文化资源,构建活力文化片区。除了保护古城建筑、街道等物质实体,对古城审美观念、伦理道德、娱乐活动、节日风俗等精神文化的保护也尤为重要。挖掘核心文化资源,梳理聚集性资源片区,并依据资源内涵特征确定片区主题,同时,妥善处理区域内及周围建筑体量和空间形态的关系,形成和谐的文化现场集聚。如以各行业联合会为桥梁,促进昆曲、评弹、苏剧等长期积淀的演艺资源之间的合作,构建苏州古城剧院剧场产业联盟;以片状的小型演艺区为抓手,加强多元化休闲服务业态的填充,打造高品质文化消费场景。将古城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控保建筑转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展馆、非遗大师工作室、非遗研究机构等,并与街区生活方式、商业形态有机结合,植入非遗、文创、美食等业态。将一些古旧名人故居改造成博物馆、艺术馆、文化宫、剧院剧场、历史风貌地区等文化场所,形成特色文化节点。在古城各景观节点附近布置如DJ 台、快闪店等情景业态,将古城街区空闲地段改造成小型创意文化空间,举办创意产品展销、行为艺术、创意体验、技能交流、音乐演出等文化活动。[15]

再次,以古城文化空间创新吸引“Z 世代”年轻人。作为年轻群体的典型,有文化、有情怀、有资源的“Z 世代”是未来古城发展的中流砥柱。有报告显示,近九成新一线城市的95 后更趋向于为个性和兴趣买单,文化休闲节日、艺术空间场景、娱乐户外运动等是吸引“Z世代”的关键所在。[16]在构建古城特色场景时可考虑融入“Z 世代”群体特色,如在建设文创产业园时引入符合场景风格的优质商户,通过特色街区二维码寻宝、后备箱集市、艺术涂鸦、门店外摆等形式创造 “人性化”的动线体系,增加古城街区的游赏性。

(四)改善古城人居环境,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第一,重视以人为本,建立沟通机制。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服务意识,将直接受影响的古城居民的意见纳入决策环节,采用政府、社区、投资者等多主体共同商议、民主投票的方式,从源头保障各主体权益。同时,搭建协商平台,使社区公众能够表达自身观点。此外,针对古城更新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可借鉴英国的“规划得益制度”,由开发主体提供公共利益回馈以平衡“负外部性”,如整治社区公共空间、美化景观环境、提供公共性的功能、提供居民优惠价格等。

第二,扩建停车空间,鼓励资源共享。应充分利用道路广场、学校操场等建设公共停车设施,鼓励更新改造项目增加地下停车设施、立体停车设施(楼、库)建设;通过科技赋能推动道路智能化改造、停车场设备升级,积极推广停车树、地下筒仓式智能停车库、智能停车泊位;鼓励停车资源共享,鼓励大型公共建筑机构、党政机关的内部停车泊位对外开放;推动居住社区、企事业单位、道路停车资源市场化经营管理,探索错时开放、有偿使用、收益分享的经营模式;推动停车信息系统建设,在停车管理平台如“苏州停车”APP 中加入车位共享功能板块;采取差别化的停车泊位调控策略,完善公交优先、步行优先的内部交通组织方式,调节古城停车需求。[17]

第三,优化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保留并丰富古城内优质的教育、文化和医疗资源,加强地下空间、防洪排涝、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设置防火控制区、消防点、微型消防站,采用消防摩托、小型消防车适应古城街巷狭窄现状;完善创新产业聚集区域的配套设施,注重品质场所营造,打造5 分钟生活圈和15 分钟工作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贯彻落实《苏州市“公园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打造一批体现古城风貌、江南文化特色的绿化空间,尤其是见缝插针的“小微绿地”;关注古城老年人群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加强建设折叠休息椅、扶手、轮椅坡道、轮椅专用位置等适老化设施;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化、智慧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丰富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第四,重视人才引进,完善人才社区。作为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离不开各方人才的共同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链”,鼓励通过签项目合作、知识产权参股、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等方式集聚动漫、电竞、影视、MCN 等文化垂直领域应用人才以及懂经营、善管理、有文化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通过举办文化创意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环境宣传推介、政策咨询会、文化沙龙等形式,精准吸引文化创意人才;加强对基层人员的数字技术培训,为建设智慧古城提供保障;将苏州高校的设计类院系引入古城,激发其创意设计灵感。同时,积极出台相关人才引进与支持政策,以高薪、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服务、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吸引人才,加快建设集教育科研、新兴产业、生活配套于一体的人才社区,完善相关政策保障和实施细则,充分满足古城人才的多层次生活需求。

猜你喜欢

姑苏古城苏州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姑苏好时光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姑苏城外寄乡愁
苏州一光
安居古城
春秋古城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