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氏项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2023-03-12李丽英刘超蕾李晓敏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氏延髓真性

李丽英,刘超蕾,柏 平,李晓敏*

(1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临沂 276000;2山东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山东 临沂 27601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ike dysphygia,PSD)主要表现为患者对食物的摄取、咀嚼及吞咽过程发生障碍,尤其是对半流质及流质食物较为突出,导致患者营养缺失,身体机能下降,严重者会发生呛咳、误吸引发肺部感染,不仅延误康复进程,更会因感染使疾病恶化,甚至诱发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PSD的早期评估、诊断、治疗对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氏项针是高维滨教授基于解剖结构,依据“近端取穴”原则,选择颈部及项部穴位并增加创立的新穴,施以独特的针刺方法,在该症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就今年来高氏项针治疗PSD的临床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1 高氏项针常用穴位及针刺方法

1.1常用自创穴位及定位 ①供血穴:位于风池下1寸,其下为椎动脉;②吞咽1穴:位于舌骨与喉结之间,正中线旁开0.5寸,其下为咽中缩肌,内有喉上神经内支;③吞咽2穴:位于平颏唇沟,胸锁乳突肌后缘,针刺可达咽上缩肌;④发音穴:位于喉结下正中线旁开0.5 cm,在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之间,该穴平第5、6颈椎间,其下为环甲肌、咽下缩肌;⑤治呛穴:位于舌骨与甲状软骨上切迹之间,其下为会厌;⑥提咽穴:位于乳突前缘,耳垂下缘凹陷中,其下依次为咽中缩肌和茎突咽肌,后者是咽提肌的一部分;⑦治反流穴:位于发音穴后1 cm,环状软骨后缘,环咽肌处,由喉返神经支配。

1.2高氏项针 主要穴位的针刺方法[1-2]:①双侧风池、供血、翳明穴:刺入20~30 mm,针尖稍向内下方,刺入后施以捻转手法,100转/min左右,时长约15 s,留针30 min,期间行针3次后出针;如配合电针,则在双侧风池、供血穴处,施以疏波30 min,电流量大小调整到以患者颈部肌肉做轻微运动、头略前后摆动、患者可耐受为宜;②廉泉、外金津玉液穴:向舌根方向刺入30~35 mm,100转/min左右,捻转各约15 s后出针;③吞咽、治呛、发音、治反流穴:直刺刺入5~10 mm,刺入后快速捻转,10~15 s出针,不留针。

2 起效机理

2.1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理论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舌窍机关为神所主,故因中风时“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气血逆乱,病邪阻滞脑络及相关经络,导致舌窍失灵,语言、吞咽等功能障碍。高氏项针所取穴位均在颈项部,故称“项针”疗法。通过近端取穴原则,根据腧穴的近治作用,选取病变部位相应腧穴进行针刺治疗,调理颈项部气血,使气血通畅,上达于脑,通络启闭、导气利窍,故而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够起到很好疗效[3]。

2.2西医有效性机理 脑卒中后因大脑或延髓等受损而导致延髓麻痹,进而出现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吞咽障碍可分为假性延髓麻痹和真性延髓麻痹[4]。高氏项针治疗PSD的作用机理目前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改善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等处血液循环,促进受损脑组织细胞恢复。陈东等[5]研究显示:高氏项针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值均优于对照组。楚佳梅等[6]研究发现,高氏项针治疗组针刺后收缩期最大流速(Vp)和平均流速(Vm)在多时相均明显加快,对Vp的改善和对基底动脉、右椎动脉Vm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恢复神经反射弧,使吞咽反射重塑,促进吞咽肌群运动恢复。姚冬等[7]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峰潜伏值(PL)、峰间期(IPL)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王亚南等[8]通过采集患者颏下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空吞咽和吞咽5 mL温水时,其颏下肌群平均肌电值AEMG均明显降低,吞咽时间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

3 高氏项针的临床应用

3.1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陈飞宇等[9]将10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项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反复唾液吞咽测试、洼田氏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年龄51~60岁的患者疗效最佳。楚佳梅等[10]将100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吞咽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高氏项针”治疗,结果显示:发病部位与“高氏项针”的疗效无相关性,而发病次数与其疗效成反比。姚冬等[11]将65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同时配合《WHO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记载的脑梗死吞咽困难针刺法,观察组在采用吞咽康复训练的同时配合“高氏项针”,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电视透视下吞咽功能检查均优于对照组。

3.2脑卒中后真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刘勇等[12]选取32例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采用项针风池、供血穴结合咽针速刺治呛穴、吞咽穴等进行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21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吞咽困难亚量表和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达100%。刘勇等[13]选取90例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根据不同的针刺介入时间点将患者分为A(发病1个月内)、B(发病2~6个月)、C(发病6个月以上)三组,各30例,通过项针结合咽针速刺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吞咽功能评价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罗瑞[14]将62例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药物和电项针治疗的基础上,患侧组针刺患侧的吞咽、发音和治反流穴,双侧组针刺双侧吞咽、发音和治反流穴,结果患侧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降低程度、吞咽功能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双侧组。

4 小结

近年的临床研究多是在基础药物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高氏项针,结果亦表明:高氏项针治疗PSD效果较为显著,病变部位属假性球麻痹或真性球麻痹均可采用高氏项针进行治疗,且针刺越早介入疗效越好。有关其独立进行治疗的研究较少,其治疗该病的机制叶有待进一步阐明。

猜你喜欢

高氏延髓真性
建筑原真性探微
延髓梗死远期不良预后的影像学分析
延髓不同区域梗死的预后分析
略论辽金时期东京渤海遗民高氏家族——以高模翰家族为中心
高氏押花葫芦
吐峪沟新出写经题记残片考释
寻根之旅
非真性询问疑问句与传信语的异常态“同现”
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神经机理与临床诊断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MRI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