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研究
2023-03-12姚沁
姚 沁
(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自国家新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生资助工作单位与资助工作者全面落实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努力做到资助工作精准化。 大部分困难学生在日益完备的资助体系下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国家资助与社会资助,因经济原因放弃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资助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但是,在高校资助资金越来越充裕、资助面覆盖越来越广、 资助政策越来越完备的情况下,有少部分受助学生因接受资助而对生活不易感受不深刻,因而缺乏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学生资助工作中部分受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究将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体系的方法,以提高受助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这对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部分受助学生对国家资助缺乏感恩之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资助已经成为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保障。 虽然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并不强制受助学生有任何回报,然而少部分受助大学生却对国家资助缺少应有的感恩之心[1,2]。 这类少部分受助学生没有意识到资助的来之不易,更没有意识到背后是国家的财力支持与政策支持,是国家为了更多的同学接受教育,不让学生因为经济困难放弃上学而付出的巨大努力。 少部分受助学生只是认为自己符合申请条件,资助给到自己就是理所当然的,进而缺少对国家和社会的感恩之心。 他们没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受到的教育是国家的资助,并对比该心存感恩,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3]。
(二)部分受助学生对履行受助义务缺乏责任感
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受资助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充分利用所获得的机会和资源,不辜负所受的资助。 可实际存在少部分同学未能专注于学习,不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4]。 对于资助者,受资助学生应该对资助者表示尊重和感激之情,定期向资助者提供学习和生活的进展情况,及时汇报使用资助款项和学习成绩的情况,并接受资助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然而受助学生对资助者的反馈却不尽如人意。 文献[5]指出虽然大部分受助学生对资助者心怀感恩,但仍有少部分受助学生将资助者的帮助看作理所当然,从而不愿回报资助者。 对于学校,当助学金奖学金发出通知可以申请时,希望接受资助的学生应当主动提交申请和证明材料,以尽快推进学校资助工作的进程。 根据受助反馈表,出现少部分同学敷衍了事,需要资助工作负责老师三催四请。 对于社会,受资助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帮助他人,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资助者的关爱和支持。 可是当学校或学院组织相关志愿服务时,少部分同学却以各种理由和借口不愿参加。 这些行为都是少部分同学对履行受助义务缺乏责任感的体现。
二、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一)感恩教育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恩是一种核心价值和道德要求。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乐,以事上天父,以事上尊亲,以立身上仁。 ”这就强调了感恩的重要性,要求人们对国家、父母、师长等有恩于自己的人和事物心存感激之情,以恩报德,以德报恩。 孟子曾经说过:“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句话强调了爱、敬的重要性,意味着如果我们主动去爱他人和尊敬他人,他人也会回报我们同样的爱与尊敬。 这与感恩教育的核心理念相契合,即通过感恩和回报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同样的,墨家文化中的感恩是一种基于兼爱、非攻、尊师重道等核心理念的感恩观念。 墨家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不应该互相攻击、互相伤害。 在这种思想下,感恩成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行为,是人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 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通过弘扬尊师重道文化、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感恩教育, 可以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培养出一种尊重他人、感激他人、回报社会的品质和行为,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可以看出,感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品德之一,强调人们对恩情的回报和回报社会的责任。 在高校育人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和回报之心,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弘扬感恩文化,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更加珍惜和回报来自社会的帮助。 尊师重道、感恩等传统文化观念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高校育人中,弘扬上述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回报社会的恩情,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感恩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高校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大学生要做到全面发展,不能仅仅关注于“德智体劳”,“美”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注重锤炼大学生品格,关爱学生身心健康,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大学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术、文化和社会活动。 这种自主性的学习环境是鼓励大学生不仅要在学业上有所钻研,还应在待人接物上不断学习与进步。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正处于年轻人的成长阶段,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在发展和形成。 因此,高校育人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品德和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感恩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社交能力;另一方面,感恩教育还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机会, 并感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大学生通过感恩教育,懂得所获来之不易,从而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大学应该重视感恩教育的实施, 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和资助工作中,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感恩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 高校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有社会良知的公民。 立德树人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只有通过立德树人教育,高校才能真正履行其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重视人文关怀,强调道德教育,提倡社会责任感,这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恩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通过关爱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好地理解和践行道德原则。 通过感恩教育,大学生会认识到自己所获得的资源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付出。 这种认识可以激发他们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困境。 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大学生会更愿意去帮助他人,关心他人,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懂得感恩、关心帮助他人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也符合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一个关心帮助他人、懂得感恩的人,也会收获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感恩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判断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回报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如果一个学生缺乏感恩意识,那么对帮助过自己的社会、学校、老师、他人也不会有感恩之心。 换言之,这个学生则是德未立,人未树。 因此,高校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目标,而感恩教育是这项任务的重要组成,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四)感恩教育是高校强化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手段
感恩教育可以促进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促使学生与资助方之间建立更加积极的互动和沟通。 高校资助工作不单单是将资助精准地发放到需要的同学手中,更要将资助与育人结合,在资助过程中教育大学生、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感恩教育有利于丰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容,可与诚信教育、能力提升教育、励志教育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资助后的跟踪教育。 感恩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会意识到自己如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机会来自国家、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认可国家与社会,将自身发展与推动国家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为创造更好、更和谐的社会环境而不懈努力。 他们也会认识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回报社会,将爱传递,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感恩教育,学生会更加理解资助方的付出和努力,愿意与资助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这种互动和沟通可以帮助资助方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境, 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也给了资助方继续资助的信心。 同时,感恩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助人意识,引导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实现资助工作从“资助助人”到“资助育人”的转变,提高资助成效,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资助育人强调的就是大学生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这与感恩教育的初衷是相一致的,系统开展感恩教育也是促进这个转变的重要手段。
三、部分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强精神欠缺
一些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没有面临过太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缺乏独立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经验。 他们可能习惯了依赖他人或外部条件来解决问题,缺乏自我挑战和自我突破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和就业的压力,例如课业负担重、岗位竞争激烈等。 这些压力可能使他们更多地关注成绩和外在的成功,而忽视了个人内在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追求安逸和舒适,而不愿意主动面对挑战和困难。 同时,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大学生容易陷入虚拟世界的幻觉中,过度关注他人的生活和成功,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成功,而忽视了自己的努力和身边人的付出。 这种比较心理会拉高大学生对生活的期待,降低对社会竞争残酷性的认知。 一方面,他们需要在学业和就业上取得好成绩,达到社会认可的标准。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忽略了国家和父母对他们的支持和付出。 他们可能觉得,家庭送他们来上大学是当然的, 就像他们不会感谢父母为自己购置的手机、电脑等设备, 因为这些电子产品是应该拥有的东西,和他们的“个人价值”并不相关。 在这种思维下,少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家庭和父母的感恩,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和成就,忽视了家庭和亲情的珍贵之处。 另一方面, 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缺乏对自己的发展和成就的追求,进而缺乏动力和坚持不懈的意志, 容易在困难面前退缩或放弃。 而在失败时往往寻找外部因素,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获得的帮助不够,而不是自身的一些不足。
(二)未能正确看待经济困难
少部分受资助的同学可能由于面临困境和压力而产生负面情绪,导致他们不能正视自己暂时的经济困难。 少部分受资助的大学生可能没有深入了解贫困的本质和原因,以及目前所经历的困境。 他们可能只看到自己的困难和不公平,而没有意识到还有更困难的人存在。 一方面,他们因为经济困难缺乏自信,害怕与资助者交流,缺乏表达感恩的勇气;另一方面,他们不能正确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差距,有人可能认为自己的贫困是社会的不公,而资助的物资只是对自己不公的补偿。 所以少部分同学理所当然地接受资助,从而缺乏感恩之心。 产生这类心理的原因在于他们可能过于关注自己的困境和不满,没有意识到受资助是一项对于他们的政策福利,是国家、社会、学校给予的一项帮助。 资助政策并不是一项补偿,而是一种社会公平和教育公正的体现。 资助政策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 因为未能正确看待经济困难,部分学生表现出理所应当,更有甚者,对资助的数量和金额还略有不满,也就更谈不上心存感恩了。
(三)不懂得珍惜
许多省份和地区都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资助机制,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和减免学费等。 这些资助机制覆盖范围广泛,许多学生符合条件即可获得资助。 许多大学、教育机构、慈善机构也提供自己的资助计划,以帮助学生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 这些资助计划虽然通常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家庭经济状况和竞赛获奖等因素相关,但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来说,获得资助相对容易。 同时为了方便学生申请资助, 许多资助机构和学校都简化了申请程序。学生只需填写一份申请表格,提供相关材料,就可以申请获得资助。 有些资助还提供在线申请系统,进一步简化了申请流程。 在资助政策越来越完备的情况下,他们可能没有亲身经历过为支付学费而努力工作或借贷的艰辛,因此对于资助的价值缺乏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学生们的资助申请的操作简单,以及身边也存在不少同学获得资助,使得少部分受助同学对资助不重视不珍惜,也就不会思考资助的来源以及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四)感恩教育不足
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息息相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并表达感激之情是基本的准则,然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人们忽视这些传统价值观。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可能没有养成表达感情、明示情感、引导成长的好习惯,从而使大学生缺乏对父母的感恩。 还有一部分家庭虽然经济相对贫困,但是父母仍然坚持“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孩子”的观念,使得部分大学生娇生惯养,感恩意识淡薄。 此外,少部分家庭可能并不注重传统文化、尊老爱幼等方面的教育,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忽视了培养孩子的感恩和回报社会的意识。 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也会对感恩教育产生影响。 受个人主义影响,部分大学生只要求社会、国家和他人对自己给予关心和帮助,却不知道也不愿意去关心别人和回报社会。 社会中存在的竞争和功利主义观念,也使人们忽视他人的付出和关心。
四、感恩教育融入资助体系的方法
(一)资助准备阶段的感恩教育
资助工作前全方位了解学生的状况,精准帮扶的同时激发受助学生的感恩之心。 每一学年的第一项资助工作,就是困难生认定。 这一环节,需要资助工作老师全方位了解申请认定学生的经济状况,做到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一是利用学生系统填报信息,从家庭成员构成、年收入、意外状况等多维度了解;二是发挥班级评议小组作用,从小组成员了解申请认定学生平时的衣食住行状态;三是及时更新特殊困难库,对于突发受灾、家庭变故、重大疾病的学生及时入库, 并开展特困补助和临时困难补助。只有公平公正公开地扎实做好资助工作,才能获得受助学生认可,激发受助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资助实施阶段的感恩教育
资助工作中全过程温暖学生,言传身教培养受助学生感恩意识。 当受助名单认定后,资助工作老师要与受助学生多沟通,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受助学生的具体情况, 有利于后续资助工作的展开;另一方面可以打开受助学生的心扉,获得受助学生的信任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 资助老师要与心理辅导老师多沟通,掌握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受助学生有时因为不能正视贫困而产生经济和心理的双贫困,缺乏自信,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资助老师在积极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时,更应关注其心理健康。 只有化解了受助学生自卑、狭隘、封闭等不良心理后,感恩教育才能取得真正实效。 资助老师要与专业任课老师多沟通,让专业任课老师了解受助学生情况。 专业任课老师则一方面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让受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受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进一步引导受助学生学会感恩;另一方面,专业任课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之余让受助学生参与到课堂服务工作中去。 例如,鼓励受助学生课后擦黑板、清洗实验器材等, 通过提升受助学生的服务意识来提升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 对于特别贫困的同学,在给予政策范围内的奖助学金的同时,还可以以“勤工助学”代替直接给予物质帮助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勤工助学岗位上锻炼能力,用劳动换取补助,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同时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上服务老师和同学也是受助学生感恩之心的具体表现。 在资助工作与受助学生的接触中,言传身教,温暖温馨地做好资助工作, 让受助学生切身感受到资助工作的温度与温情, 潜移默化地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资助反馈阶段的感恩教育
资助工作后重视受助反馈和家校联系,多方力量培育感恩之心。 建立受助反馈机制,鼓励受助学生向资助方写感谢信、 感谢邮件等方式表达感恩。积极联络资助方, 鼓励资助方回应学生的感谢,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感谢被认可与回应,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 鼓励受助学生在学校举办与感恩相关的演讲、话剧、征文等活动,并邀请资助方参加,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受助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受助学生的自信心,还实现了受助学生和资助方的良性互动,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让受助学生认识到感恩意识的重要性。 同时,重视家校联系。 资助工作后多与受助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邀请家长一起做好孩子的感恩教育。 寒暑假时间,大多数同学会回到父母身边。 父母可以利用寒暑假在家引导孩子参与到家庭的劳动中去,并鼓励下村下街道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共同教育孩子,理解父母的辛劳和资助政策的帮扶,而不是单一地给予物质,更多的是要增强孩子的自立自强意识,从而培育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
结 语
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日渐完善的今天,让受助学生增强感恩意识, 消除其经济困难的自卑心理, 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是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从学生资助工作出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不断引导学生提升感恩意识,进一步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从而实现“受助-自助-助人”这一良性循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