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颠覆与维护——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透视研究

2023-03-11唐文靓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12期
关键词:英国文学异国英国

每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在塑造异国形象时,既反映这个国家对异国的固有认知,也折射这个民族内心的欲望和需求。通常意义上,本族塑造异国形象,视为满足作者形象塑造者的欲望。作者将异国形象视为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形象中灌注自己的追求、诉说自己恐惧。因此,异国形象兼具演说他者和自我两种功能。许多本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投射和反映了本国文化的结构本质,当本国文化在本质和现实之间出现割裂时,异国形象就被作者投射本国文化的本质,因为是对本国文化本质的想象,所以很多异国形象并非客观现实呈现,而是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意识呈现[1]。通常来说,作者在塑造异国形象时,如果采用反形象塑造者社会模式,则这一形象为乌托邦化的形象,如果采用社会模式进行塑造,则这一形象为意识形态形象。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所创造出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本国文化的异国形象,也并不会造成英国文化传统结构变化,仅仅在既定视野提供一种异己力量,以推动英国文化传统和现实的融合。也正因如此,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呈现出更加独特的艺术价值,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本文对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展开透视研究,探究其呈现出的颠覆和质疑现实,维护和保存秩序的双面性。

1 英国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概述

通过观察大量英国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我们不难看出,许多英国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中国形象,既有正面形象也有反面形象。正面形象反映作品的乌托邦色彩,起到质疑和颠覆本国现实文化的作用,目的是推动社会文化的改造和重塑。正面形象主要包含两个时期,一是19世纪前期和中期,借中国形象赞颂中国的富庶、文明和制度先进性,二是20世纪初,借中国形象希冀东方智慧。负面形象的塑造,则起到了维护英国社会文化的作用。这一形象的塑造主要在19世纪初和20世纪初,其主要目的是消解他性和维护自身。

2 17世纪及以前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许多文学作者在塑造异国形象时,都会结合本国文化传统,重塑一个新的形象,并在形象中注入自己的民族情感。英国文学作品在塑造中国形象上,具有悠长的历史。曼德维尔是14世纪的英国作家,被誉为座椅上的旅行家,他在自己的文学作品《曼德维尔游记》中塑造了一个极富乌托邦色彩的中国。在他眼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富饶、最美好的国家,拥有无数珍奇异宝和华丽宫殿,人人安居乐业,皇权威震四方。很显然,他塑造的中国是他幻想的中国。正处于中世纪晚期的英格兰贫困混乱,在他们的眼中,中国就像世俗中的天堂[2]。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个具象的异国形象,获得超越自身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困境启示,不仅迎合了英国人的需求,也为他们提供了追赶和超越的目标。曼德维尔塑造的中国形象,目的是颠覆宗教对人性世俗欲望的压制。除了曼德维尔以外,17世纪不乏对中国大肆赞美的英国作者。被誉为博学之士的罗伯特·伯顿曾在其经典著作《忧郁的解剖》中提到一种可医治整个欧洲忧郁病的灵药。他这一灵感来源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叙的与中国有关的知识,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可效法的繁荣和政治开明之国。他认为,中国所挑选的官员均来自哲学家和博学之士,中国挑选的显贵均为德行和事业成就上的显贵,而非出身的显贵。相较之下,本国的官员则每天吃喝玩乐,无心政事,因此,伯顿在其作品中塑造中国形象,目的就是颠覆当时的英国社会秩序。

在17世纪还有一个十分钟爱塑造中国形象的作者,他就是英国散文大师威廉·坦普尔。在他的作品中,中国的政治、文化、艺术、哲学、医学都走在世界前沿,是英国应当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坦普尔对中国的了解来自欧洲的报道,在他的文章中,坦普尔大肆赞扬中国,尤其是《论英雄的美德》一文中,他赞美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富有的国家,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政治体制,他称中国就是现实中西方人憧憬的理想国,孔子是最博学、最智慧、最道德的人,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是最优秀的制度,科举制度远胜于世纪门第制。在17世纪欧洲文人的认知还只局限于法国、秘鲁、罗马这些国家时,坦普尔就提出“从中国一直到秘鲁”的惊人语论,他将中国文明视为遥远异国的生活图景,以用作启发和反省自身。

哥尔斯密的《世界公民》是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塑造中国形象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本书中,作者推崇世界公民意识,反对种族偏见,这本书借用中国的寓言故事和哲理暗讽英国,以颠覆不合理的国家制度,体现变革社会现实的愿望[3]。《世界公民》是一本书信组成的书,由旅英中国哲学家李安济和朋友福洪往来书信构成,本书极力赞美中国,将中国比喻成太阳族的后裔,称赞中国人理性温和、皇帝开明大度,中国具有浓厚的学术风气,文人精诚合作,皇帝奖励美德[4]。除了称颂中国以外,作者还借中国人的眼光,批判英国社会种种不良风气和政治制度,比如英国议会当选者并非因为才能,而是善于款待和宴请。很显然,哥尔斯密在书中夸大和美化了中国,但是此时的英国正需要这样一个美化和理想化的中国,通过塑造文明富庶、政治清明、司法公正的乌托邦,启发本国人民的智慧,激励英国人主动改变现状,而这也正是作者本人的真正意图。

3 18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18世纪以后,英国国力开始慢慢强盛,英国人也开始逐渐变得傲慢和霸气,加之英国特使出使中国失败,此时的英国人对中国持有敌视和蔑视的态度。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开始转变,原来的借助中国形象质疑和颠覆自我之声开始消退。这一时期的英国文人中,诗人拜伦将中国人塑造为被嘲笑的对象,雪莱则将中国人视为未驯服、野蛮的形象,狄更斯则借自己作品中的人物质疑中国哲学。在一众作者开始质疑中国时,仍有一些作家反其道而行之,其中就有著名的散文家兰陀,他在自己的著作《想象的对话》中写到这样一篇文章,文章围绕中国皇帝和英国钦差庆蒂的对话展开,整个对话过程都是作者想象和虚构的,目的是借由他国人眼光观察和批判英国社会。英国文学向来习惯借东方人眼光审视西方文明,但是当时贬抑中国风气盛行,作者仍能坚持塑造这样正面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作者独立不倚的品格。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理想化的中国来对比现实中的英国,批判英国弊端,对中国赏罚严明的制度大为赞赏,对中国皇帝热爱和平的态度极为欣赏,批评英国的穷兵黩武,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大为赞赏,对英国贵族世袭制进行批评。在兰陀的文章中,中國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协调,而英国的一切则显得不那么协调,令人沮丧。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欧洲国家一直没有中断借异国形象批判本国的传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文明的弊端愈发明显,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们巨大的灾难和创伤,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幻想破灭,西方自信心也备受打击,西方文人开始反思,他们将目光再次投向中国,希冀从中国的文化中探寻拯救西方危机的希望。英国作家狄金森和罗素便是其中代表,他们并非像原来的作者,直接借中国形象批判英国社会和政治,而是从美学和哲学的角度,反思西方工业文明。他们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寻找救赎西方文明的力量[5]。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国形象本身代表着美好,他们塑造的中国形象,表现出了现代主义思潮的怀乡与恋旧,寄托了作者对美好和谐的向往。狄金森在自己的作品《约翰中国佬的来信》中,展现了一个充满正义与秩序、和平与谦恭的理想国度。在这里,“中国佬”一词充满人性,不再具有蔑视意味,体现了中国人安时处顺和乐天知命的豁达人生态度。在书中,作者塑造的中国形象,尽管物质生活贫穷,却生活得安详、快乐,精神生活富足[6]。尤其是中国的文人,非常善于捕捉和感受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无论是夏夜花园中盛开的玫瑰,还是草坪上的树影,抑或田间盛开的野花等,都会被作者凝结成优美的语言和文字。反观英国,被轰鸣机器和浓烟滚滚的工厂所淹没,尽管物质生活更加富足,精神和道德的世界却更加贫瘠。狄金森大力赞扬中国在道德伦理上的文明和精神方面的充盈,批判西方的物质利益至上的文明,并提到科技进步可以让物质生活更丰富,却不一定能让道德变得高尚。因此,在狄金森的作品中,被塑造的中国形象代表了没有异化前的西方文明,包含作者的思乡情绪。

罗素在1921年来到中国,带着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失望,在中国探寻新的希望。在罗素的作品中,中国既美丽又神秘,民风淳朴、风景秀丽,西湖美景令他心生赞叹,尤其是无数的诗人和帝王为西湖增添的浓厚历史人文底蕴,令西湖充满更多文艺色彩。罗素认为,中国比意大利更仁慈更博爱也更加古老,这个国家的风景如画卷般美丽,人民也如18世纪时的法国人那般幽默、风趣,充满情趣,又比他们更加活泼和可爱,这里的生活充满欢声笑语,这个民族是如此快乐。罗素自中国返回后,便写出《中国问题》一书。这本书从多个方面对中华文明的价值展开讨论和描述。他认为,中国文明不在西方文明之下,且中国人更加豁达、耐心、和平,他们喜爱艺术,仅仅在战斗方面略逊于西方,中国的文化没有受到欧洲的分毫影响,他们的文化是独立的,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尽管此时的中国政治和经济较为落后,但是他们几千年延续和积淀的文化是整个世界所需要的,然而西方国家却想将它们毁坏。罗素也在书中告诫西方人,中国的思想能使西方人的文化富足,中国人坚信智慧比宝石珍贵,他们宽容、知足,富有忍耐力,从不干涉他国政治,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探索出来的智慧的生活方式,如果西方能够采纳中国的文化,则地球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欢乐和和平,正是因为欧洲人一直奉行竞争,不满足于当前的物质水平,导致频繁战争和信仰失范,所以西方亟需借鉴东方的文化和生活智慧。

5 结语

几个世纪以来,英国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中国形象,始终将中国作为一个参照物,映射同时期的欧洲现实社会。在知识有限的年代,英国人将中国塑造成补偿缺憾的理想国,在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时期,他们将中国塑造成寻找记忆中温暖家乡的希冀。从中世纪以来,中国形象就频繁出现在英国作家的笔下,不断被想象、被塑造、被赋予各种功能,用于颠覆和维护英国现实社会,在种种不同的形象中,均体现着英国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正说明了文学是现实世界的反映。

引用

[1] 俞曦霞.继承与革新批判与超越——当代英国小说和非虚构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述评[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4):366-371.

[2] 陳丹丹.从英国文学的中国书写看中国形象的塑造[J].西部学刊,2022(9):155-159.

[3] 关晓茵.19世纪中期英国文学的中国书写[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4] 魏洪琨.凌叔华的英文书写与中国形象异域建构[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

[5] 白薇臻.中国文化元素与英国现代主义的生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2.

[6] 董志浩,刘瑶瑶.宗教归化与中国形象——解读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理想化中国形象[J].文教资料, 2007(20):100-101.

作者简介:唐文靓(1984—),女,土家族,湖北建始人,硕士研究生,助教,就职于湖北恩施学院。

猜你喜欢

英国文学异国英国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英国的环保
10个异国文化中难以翻译的词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英国圣诞节
异国的清汤面
英国文学经典化的溯源研究——回顾与启示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Brief Analysis of Wordsworth’s Conception of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