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方法探讨

2023-03-11郑思涛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

流行色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新课改色彩美术

郑思涛/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

0 引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尤其是色彩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色彩不仅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元素,更是一种重要的表达和沟通方式,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审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迫切需要探索更为创新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方法,不仅关注色彩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色彩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理解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色彩认知和审美能力特点,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策略,以期为当代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1 色彩教学的重要性

1.1 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

色彩在美术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不仅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也是传达情感和观念的重要手段。在美术教育中,色彩的教学不仅限于基本的颜色理论与认知,更涵盖了色彩在艺术表达中的应用和意义[1]。色彩的运用能够极大地影响作品的情感调性和视觉冲击力,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内涵。色彩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色彩的探索和实践,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这种教学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指导,更包括对色彩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用法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和深层次的艺术欣赏能力。

1.2 色彩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认知发展方面,色彩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和颜色辨识能力。通过对不同色彩的认识和应用,学生能够更加敏锐地观察周围世界,从而提高其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此外,色彩学习过程中的分类、对比和搭配[2]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情感和心理发展方面,色彩教学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色彩不仅能表达和引发情感,还能影响心情和情绪。学生在学习如何使用色彩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时,同时也在学习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观点。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同理心得到加强。通过色彩创作,学生有机会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认知具有积极影响。[3]

在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方面,色彩教学同样显得至关重要。学生通过探索和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不仅学会欣赏美学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还能够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这种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索,推动他们超越传统思维模式,发展出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2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变化

2.1 教学理念和目标的转变

教学理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往美术教育常侧重于技能的灌输和知识的传授,而在新课改下,更多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探究的能力。这种理念转变意味着美术教育不再仅仅聚焦于艺术技巧的掌握,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将艺术融入到自我表达和情感体验中。

教学目标的转变体现在从单一的技能提升,扩展至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改下,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绘画或雕塑等具体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活动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这包括教授学生如何欣赏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理解艺术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创作中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感。进一步地,这种理念和目标的转变也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和雕塑,而是包括了更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如数字艺术、多媒体艺术等。教学方法也由以往的讲授和模仿,转变为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实验和创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2 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经历了深刻的调整,这些变化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内容的调整体现在由单一的技术技能训练转向全面的艺术教育。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集中在基本的绘画、雕塑技能上,而新课改强调将艺术历史、艺术鉴赏、以及跨文化艺术理解纳入教学体系。这种内容的丰富化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而且促进了他们对艺术的深层次理解和欣赏。

教学方式的调整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体验。在新课改下,美术教学倡导项目式学习、协作式探究和实践性活动。[4]这些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艺术的多种可能性,通过实际操作和创作来深化对艺术的理解。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从构思、设计到实际制作,全程参与带来的体验远远超过传统的模仿学习。

跨学科的教学模式也被广泛应用。通过将美术与其他学科如文学、历史、科学等结合,学生能在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内理解和运用艺术,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他们多角度、多维度思考的能力;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成为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数字工具和媒体资源,教学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画室和课堂,还能扩展到虚拟空间,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和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

3 小学生色彩认知与审美能力发展特点

3.1 不同年龄段色彩认知能力特征

在低年级阶段(通常指6 至8 岁的儿童),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对色彩的感知主要是直观和感性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鲜艳和对比强烈的颜色(图1),如纯红、纯蓝、纯黄等,基于对三原色和三间色的简单色彩认知。此时的色彩选择更多是基于个人喜好,而非对现实环境的真实反映。此外,低年级学生在使用色彩时往往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他们的作品常常展现出一种自由和无拘无束的色彩运用方式。

图1 6—8岁色彩认知

进入中年级阶段(大约9 至10 岁),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始理解更复杂的色彩概念(图2),如色调、饱和度、亮度,色彩的混合、渐变和阴影效果。开始尝试用色彩表达更复杂的情感和概念,色彩的使用变得更有目的性和逻辑性。中年级学生的作品中,色彩开始展现出一定程度的现实性和内在逻辑,反映了他们对色彩关系和色彩意义的初步理解。

图2 9—12岁色彩认知

到了高年级阶段(11 至12 岁),学生的色彩认知能力达到更高的层次。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色彩在艺术表达中的作用,搭配色彩,同类、邻近、对比和互补色搭配。他们开始探索更复杂和微妙的色彩组合,尝试通过色彩来表达更深层的情感和主题。此时,学生对于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表现出明显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他们的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更加细腻、丰富且具有表现力。

3.2 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要集中在对色彩、形状等基本视觉元素的直观反应上。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通常偏好明亮、鲜艳的色彩,他们的审美体验大多基于直观的感受和简单的喜好。[5]在这一阶段,儿童的审美判断还未形成成熟的标准,他们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往往是即兴和主观的。

进入中年级,随着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始向更深层次转变。他们开始理解和欣赏作品中的复杂元素,如色彩的和谐、构图的平衡以及表现的主题。这个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对美术作品做出更加深入的观察,而且开始表达对作品风格、技巧和情感表达的个人看法。他们的审美判断开始包含对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理解。

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更为成熟的水平。这一时期的学生能够进行更复杂的审美分析,包括对艺术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以及文化背景的理解和评价。他们能够欣赏并理解多种艺术风格和流派,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不再仅限于表面的视觉效果,而是融入了对作品深层次意义的探究。此外,高年级学生开始展现出对美的批判性思考,他们的审美判断更加全面和成熟。

4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方法探讨

4.1 低年级色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以游戏和互动为核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可以通过色彩配对游戏来引导学生认识基本颜色,或通过“色彩魔法师”活动让学生实践色彩的混合,从而在玩耍中学习色彩知识。这类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色彩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和简单规律。应将色彩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通过组织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并识别不同的颜色,例如寻找身边的红色物体、描述天空的蓝色等[6]。这样的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加深了他们对色彩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理解。此外,低年级的色彩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或其他艺术形式自由地使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引导者和观察者,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鼓励,让他们自主探索色彩的世界。同时,色彩教学还应融入跨学科的元素。例如,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统计和分类;或者在语文课中,通过描述色彩丰富的场景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色彩的理解,还能促进他们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

4.2 高年级色彩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应深入探讨色彩理论。这包括色彩的象征意义、色彩心理学、色彩与文化的关系等更为复杂的概念。例如,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色彩的应用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色彩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语境中的多样性。同时,探讨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如色彩和谐、对比、调和等,以增强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审美判断力。[7]教学方式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创造性实践。可以通过设计项目式学习,如主题创作、跨学科艺术项目等,鼓励学生将所学色彩理论应用于实际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还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个人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同时,应鼓励学生进行艺术批评和反思,通过对自己和同伴作品的评价,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审美判断能力。高年级的色彩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国际视野。这可以通过研究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色彩应用来实现,如探讨东西方艺术中色彩的不同表达方式,比较不同艺术流派中色彩的运用等。这种跨文化的探索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对全球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高年级色彩教学还应结合现代科技和数字媒体资源。利用数字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如数字绘画软件、在线艺术博物馆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创作平台。这种科技的融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适应当代艺术创作的新趋势。

5 结语

本文全面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方法,从色彩教学的重要性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色彩认知和审美能力发展特点,再到具体的教学策略,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教学理念框架。本文强调了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认知、情感、审美和创造力方面。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和策略。不仅体现了新课改下教学理念和目标的转变,也展现了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通过这种差异化和全面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新课改色彩美术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神奇的色彩(上)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