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建设研究*

2023-03-11卢思佳徐拥军夏军辉

图书与情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印本学术交流科研人员

卢思佳 徐拥军,2 夏军辉 秦 顺

(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北京 100872)

(3.中南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 410083)

(4.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科技创新是塑造国家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引擎。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学术交流体系创新建设提供明确指引。预印本平台作为一种不受同行评审限制、自由传播研究发现的交流渠道[1],弥补了期刊交 流 效 率 不 高[2]、出 版 利 润 垄 断[3]、评 审 环 节 封 闭 且存在歧视[4]的不足,是国家高端交流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以预印本为载体、预印本平台为媒介的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将有助于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动力保障。

近年来预印本平台蓬勃发展,代表性平台包括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中国科技论文在线、arXiv、SSRN、bioRxiv、chemRxiv、medRxiv等。围绕预印本的优势、挑战、影响,国内外主流预印本平台的发展与运行、实践与应用,以及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认知与使用等方面,多位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展现多元视角,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但已有研究多为应用层面研究、单个/多个案例研究,而少数的整体分析研究选择从特征、历程、主体等维度对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进行研究,暂未将生态系统理论这一系统性分析框架引入预印本相关研究。美国社会科学家查尔斯·扎斯特罗(Charles Zastrow)的生态系统理论为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建设研究提供了整体性思维和系统化框架。本文运用该理论剖析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子系统的构成与互动机制,识别存在的障碍,并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系统层次提出建设策略。

1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1.1 生态系统理论的内容

受生态学影响,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尤·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mer)于1979 年出版《人类发展生态学》,提出著名的生态系统理论(The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5]。该理论以生态系统模型为基础,将个体发展置于微观/中间/外层/宏观系统等多层次环境系统中考察。其中,微观系统是个体在活动中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中间系统是各微观系统相互联系的场域环境,外层系统是对个体活动间接产生影响的政策保障环境,宏观系统则是个体所处文化、习俗、价值观等社会环境[5]。 布氏理论将社会生态系统具体化、结构化,强调个体发展与其周围环境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有助于理解个体所处情境的复杂性。但却过多重视环境因素,忽视了人作为能动主体的关键角色。在此基础上,扎斯特罗打破个人与环境的对立,将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系统。其中,微观系统是个体,可分为生物、社会、心理三个分支系统;中观系统是与个体直接接触的小规模群体;宏观系统则是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包括机构、文化、制度、习俗等方面[6]。各层次系统间存在多元互动。目前生态系统理论已作为较为成熟的理论,广泛应用于教育、医学、管理等领域。

1.2 研究思路的设计

系统考察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运行模式可以发现,学术交流主要出于作为交流主体的科研人员个体的需要,也受不同层次环境因素所影响。以往研究较少将所涉因素均纳入分析,而生态系统理论的引入与之恰好契合。同时,相对于更重视环境因素的布氏生态系统理论,扎斯特罗生态系统理论对人作为能动主体重要作用有更深入的考量,故本文选择将后者理论引入研究。在此理论框架之下,以文献调研结果、主流预印本平台网络调研数据、相关事件与案例分析等多重证据为支撑,阐明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多层次的系统构成及其互动机制,并分别分析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进而提出相应实践路径,以促进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全面建设。其中,所使用的预印本平台网络调研数据主要源于ChinaXiv、中国科技论文在线、arXiv、SSRN、bioRxiv、chemRxiv、medRxiv、Research Square、Jxiv 等平台官方网站;相关事件与案例分析则源于与预印本相关的权威新闻报道及第三方统计数据。

2 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子系统构成及互动

根据扎斯特罗的生态系统理论,可将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划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各子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层层嵌套,始终处于互动的状态,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见图1)。其中,宏观系统对中观、微观系统的影响,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观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是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子系统互动的主要方式。

图1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框架

2.1 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子系统的构成

2.1.1 微观系统

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微观系统指向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科研人员个体。扎斯特罗生态系统理论对人作为能动主体的重要作用予以肯定,而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中,科研人员是系列学术交流行为的重要主体。据此,可将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视作以科研人员(即学术交流主体)为中心的生态场。在此视角下,科研人员个体便构成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微观系统,位于整个体系的中心。

扎斯特罗强调,微观系统内部也存在生物、心理和社会的三个分支系统,其中生物分支系统指向身体状态,心理分支系统指向心理状态,社会分支系统则指向社会交往关系[6]。 学术交流语境下,需重点考虑科研人员个体的社会和心理两个分支系统。社会分支系统主要指向科研人员的学术交往关系。交往是一种主体间性行为[7],科研人员正是通过主体间的学术交往,获取和传递学术信息、构建和确认学术目标、探索学术发展途径,从而共同塑造学术文化、形成学术规范;心理分支系统主要指向科研人员的心理状态,包括动机、信任、认同等。 其中,动机是行为意愿、行为方向、行为强度和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8]。

2.1.2 中观系统

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中观系统指向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将科研人员置于与之直接或间接产生联系的组织机构乃至宏观学术环境中加以审视,可发现预印本平台是科研人员进行预印本学术交流的直接场所。 但期刊出版社同样与预印本学术交流具有紧密联系。

一方面,两者共同承担学术交流功能。预印本平台提供更为快速、开放的学术交流渠道,审查制度较宽松;而期刊出版社则提供更为权威、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研究成果需经投稿、审稿、编校等系列流程,通过严格筛选和审核后方能公开发表。据统计,绝大部分预印本平台发布周期小于7 天,如bioRxiv、Jxiv为48 小时内,medRxiv 为4 天-5 天[9];而超过60%的中文科技期刊平均出版周期超过6 个月,其中40%以上超过8 个月[10]。

另一方面,两者相互竞争而又彼此合作。作为竞争者,部分期刊出版社担心预印本平台削弱甚至取代其在学术交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11]。 作为合作者,越来越多期刊出版社与预印本平台建立起双向合作,支持预印本存档、再发表。ChinaXiv 根据SHERPA/RoMEO 网站内容,整理了25991 种国际科技期刊的预印本政策,发现大部分期刊支持预印本存档;Elsevier、Springer Nature 等知名出版商也主动布局与预印本平台相接轨,允许其旗下多种期刊将接收到的投稿文章同步发布至SSRN、Research Square 等预印 本 平 台[12]。

同时,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作科研人员个体(微观系统)和主流学术体系(宏观系统)之间的桥梁——预印本平台的发布政策和期刊出版社的出版政策,均受主流学术体系影响,同时也对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行为具有引导作用。故二者共同构成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中观系统。

2.1.3 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主要包括机构、制度、文化、习俗等[7]。基于已有研究和国内外代表性预印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在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中,除作为微观系统的科研人员个体、作为中观系统的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社之外,也存在诸多影响预印本学术交流的宏观环境因素。

首先,科研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资助机构、研究学会/协会、图书馆等作为预印本平台的资助者、管理者、合作者等角色,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组织运营、平台推广等措施,在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如非营利科学组织ASAPbio以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开放和创新学术交流为宗旨,计划在2023 年通过组织开展研讨会、探索多方合作、宣传预印本审查工作等措施,提升预印本作为学术交流方式的影响力[13]。上述机构所制定的科研管理细则,乃至预印本评价、管理等标准规范,构成了预印本学术交流等学术行为所需遵循的普遍性规则。如2016 年底,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已在职称晋升方面认可预印本的价值[14];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高校均将预印本作为潜在研究成果纳入教职录用的考量[15]。

其次,社会需求与学术文化虽是一种无形存在,对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建设却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甚至对其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从社会需求层面来看,预印本原是社会需求的产物——科学界希望促进非正式学术交流、缩短学术交流时滞。如1630 年英国部分科学家建立非正式学术交流小组[16];1961 年美国生物学家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下正式运营“信息交换小组”(IEGs),并在每一份预印本邮件上印上“通过邮件进行的持续性国际大会”[17]。在当下,由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加速学术交流的社会需求也始终存在。从学术文化层面来看,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建设与以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开放同行评审为中心的开放科学的学术文化紧密相关;且科研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所发布的有关学术评价、职称评定、人才选拔、人事晋升、项目资助等方面管理制度,也间接引领学术交流的目标导向、价值标准、伦理规范、组织氛围。

此外,预印本平台网络与文献数据库、检索发现系统等其他类型学术交流平台之间也存在相互连接、相互嵌入的关系。这也构成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宏观系统的组成之一。综上所述,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宏观系统主要由科研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资助机构、研究学会/协会、其他出版机构、图书馆等组织机构,以及相应的政策制度、社会需求、学术文化、平台网络关系等共同构成。

2.2 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子系统的互动

2.2.1 宏观系统对中观、微观系统的影响宏观系统作为预印本学术交流的“场域”,涵盖社会需求、学术文化、组织机构、政策制度、平台网络关系等各个层面。无论是作为中观系统的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还是作为微观系统的科研人员,均会受到这种“场域”的影响,受到来自于“场域”刚性或柔性的制约和激励。

从社会需求来看,社会对加速学术交流的需求为科研人员从期刊学术交流转向预印本学术交流提供契机,同时也为预印本平台提供发展的动力。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位学者注意到预印本有助于加速科学发现传播、积极应对传染病暴发挑战[18-19]。从学术文化来看,相对于封闭保守的学术文化,开放包容的学术文化对预印本的接纳程度更高,使科研人员更愿意接受预印本作为新的学术交流方式,也使期刊出版社与预印本平台的合作意愿提高。从组织机构与政策制度来看,其中所折射出对预印本的认可程度,直接影响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学术交流的倾向程度。有问卷调查表明,学术评价体系认可程度是影响科研人员是否愿意发布预印本的关键因素[20]。同时,政策制度也对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的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直接影响。从平台网络来看,预印本在文献数据库、检索发现系统等平台网络中的嵌入程度越高,预印本的可见性和利用效率也越高,在科研人员群体中的受认可、受重视程度也将相对更高,期刊出版社转型、合作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总而言之,宏观系统对预印本的支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能否长远持续向好发展。

2.2.2 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由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所共同构成的中观系统,与由科研人员个体所构成的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学术交流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这种相互作用既影响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期望和行为,也调整由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共同形成的学术交流规范和实践。

一方面,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通过提交要求、投稿指南、评审规则和学术伦理规范的制定,及质量控制、激励认可等机制的设计,间接塑造科研人员学术研究与交流的习惯与倾向。另一方面,科研人员是期刊出版社和预印本平台的主要用户,前者通过研究成果的提交与分享,为后者提供丰富稿源。且科研人员的需求和反馈也促进中观系统的创新和改进。如学界对数据共享和开放获取日益增长的期望,对预印本平台相应功能提出更高要求①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预印本平台认知与使用情况(针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问卷调研结果(暂未公开发布)。;论文发表不受影响、著作权保护是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主要政策需求[20],这也对预印本平台的著作权保护力度、与期刊出版社的协同程度提出更高要求。当科研人员、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社的相互作用达成一定平衡时,将促进知识传播、交流与创新,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运转效率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2.2.3 微观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

科研人员个体作为微观系统,其内部各分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于心理和社会两个分支系统之间。首先,心理分支系统对社会分支系统具有一定影响。科研人员促进自我发展、提高学术声誉等心理动机,正向影响其学术交流的需求,使其更有可能主动与学术同行进行联系、建立合作。其次,科研人员个体对预印本的认知,也将通过学术交往关系传递给其他科研人员。

而社会分支系统也会反过来作用于心理分支系统。一方面,科研人员心理状态受到学术同行关系的影响。支持性、协作性、适度竞争的学术同行关系能够给予科研人员以更多积极反馈,激起科研人员的内在动力和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进而提高其参与预印本学术交流的意愿。但过于激烈的竞争关系则可能引发沉重的压力和焦虑,甚至催生学术不端问题。如2017 年,2 篇关于RNA 测序技术的预印本被指出未说明研究方法后表示道歉并重新发布完整手稿,在推特上引发较高热度讨论[21];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平台的使用意愿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其学术同行对预印本平台的态度的影响。据调研,我国使用过预印本平台的少数科研人员中,最主要使用原因之一便为“有同行在使用预印本平台”[20]。

3 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建设的主要障碍

3.1 微观系统:科研人员对于预印本的保留观望

根据多份实证 调研[13,20-21]的数据和结果①,使用过预印本平台的科研人员普遍较为认可预印本的价值,但更多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认知和使用程度并不高(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对预印本的态度总体而言是保留观望的。具体而言,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微观系统建设存在如下问题:

(1)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认知不够全面。部分科研人员过度放大预印本的消极影响,不愿意尝试使用,更遑论将其作为优先交流方式。以人文社科领域为例,据调研,科研人员对其存在多重顾虑,如担心观点被抄袭并抢先发表、期刊不接受预印本再发表、不受学术评价体系认可①。而其实也有多项研究表明,预印本对提高学术影响力、促进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如有学者分析bioRxiv 上74239 篇文章的数据集发现,预印本的发布也为相应期刊文章带来更高引用量[22];还有学者调研发现,预印本对学术生涯早期阶段的科研人员获得研究职位具有一定帮助[23]。

(2)我国科研人员较少使用预印本平台。预印本认知程度与使用率之间呈现正向关系,由于认知不足,使用率也相对较低①。 我国科研人员中使用过预印本平台(包括阅读、发布、评论)仅为3 至4 成[20]bioRxiv 近8 万篇预印本中,我国作为科研大国仅有0.36 万 篇[24]。 从社 会分 支系统对心理分 支系 统的作用来看,受从众效应和网络效应影响,当预印本作为一种未获同行广泛接受的学术交流方式,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也很难有所提升。

3.2 中观系统: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的分立

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虽然已有一定合作实践,但就整体而言,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分立的状态。特别是在我国,大部分期刊出版社暂未与预印本平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主要原因可能如下:

(1)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预印本源起于期刊的低效发表、利润垄断,并一定程度削弱了期刊的地位[3],这使部分期刊出版社视预印本平台为竞争者。如20 世纪60 年代,NIH 提供的预印本服务就曾因出版商反对而关停,且期刊出版社对预印本平台质疑或反对的声音至今仍然存在。

(2)两者的职能划分存在交叉重叠。这导致两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产生,形成相互竞争、互不相让的局面,难以达成合作。 以首发权为例,出于对期刊审稿资源和出版资源的保护,许多期刊较为看重优质稿件的首发权[25],而预印本平台的出现,对期刊出版社占有首发权形成一定威胁。目前,仍有部分期刊以预印本已公开发布为由拒绝对其再发表。

(3) 预印本发布与期刊论文出版的流程存在较大差异,衔接不畅。期刊论文出版涉及作者、编辑、审稿人、主编等主体,需经投稿、审稿、编辑加工和校对等系列流程[26]。而预印本发布流程相对简单。根据对arXiv、bioRxiv、SSRN 等平台质量控制流程的调研,绝大部分预印本仅需经过“上传者和作者的研究身份审核”“论文格式完整性审核”和“论文内容学术性和真实性审核”的基本审查便可公开发布[27]。

3.3 宏观系统:预印本在主流学术体系中的游离

在宏观系统层面,预印本在主流学术体系中的角色仍较为边缘化。如前所述,目前国际上部分组织机构正在积极尝试将预印本纳入主流学术体系。然而这些推动举措仍为小范围,整体而言无论是社会需求、学术文化、政策制度还是平台网络关系层面,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宏观系统建设状况并不十分乐观。特别是政策制度层面,我国科研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学会/协会均很少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表示将预印本纳入科研管理体系。我国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评价相关规定、办法、意见等政策文件均未将预印本考虑在其中[28]。同时,预印本著作权和首发权认可和保障力度也有所欠缺。此外,在平台网络关系层面,我国文献数据库、检索发现系统等其他类型学术交流平台形成的网络中,预印本平台嵌入度不高,预印本可见性相对较低。如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国内常用文献数据库无法检索到预印本。

4 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

4.1 微观系统:增强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认同

4.1.1 认知:增进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正确认知

增进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正确认知,能够有效增强其对预印本的认同。具体而言,既使科研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预印本的积极价值,也主动回应其对使用预印本的顾虑,并帮助其基于对预印本暂存问题和应对方案的掌握,负责任地参与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

(1)增进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正面认知。 科研人员对预印本在确认科学发现优先权、早期反馈获取、加速学术传播与知识共享、构建学术合作网络等方面积极价值的理解和认同需要正面引导。通过会议、讲座等宣传途径,增进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正面认知,可减轻科研人员在传统出版过程中的等待压力,很好激发科研人员使用预印本的内在动机(如求知欲、自我成就感)和外在动机(如职称评定、社会认可),使其更愿意优先考虑将研究成果发布于预印本平台。

(2)消除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负面认知。在预印本推广普及工作中,还应规制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负面认知,这对科研人员个体作为微观系统的社会和心理分支系统建设提出更多要求:一方面,对预印本平台现存问题不回避,展现出对科研人员核心利益诉求的关切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减轻其因未知和不确定性产生的焦虑;另一方面,针对相应问题提供的应对方案,帮助科研人员理解如何正确使用预印本平台开展学术交流,为科研人员参与预印本学术交流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这需要多方利益主体的协同。

4.1.2 使用:分类引导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使用

在增进科研人员对预印本正确认知的基础上,还应引导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使用,使其在使用中认可预印本的积极价值。受所在学科领域、所处学术生涯阶段与科研生命周期阶段等因素影响,不同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动机和需求不完全相同,宜采用分类策略引导科研人员对预印本的使用。

(1)按所在学科领域分类。可划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类。前者研究对象以物为主,倾向于客观主义。 后者则更关注人类活动,及人与人、人与物关系[29]。 这导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人员所习惯采用的研究方法、合作模式及所需研究周期具有较大差异。(2)按所处学术生涯阶段分类。对于处于学术生涯起始阶段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需学习新的研究方法、进行初步独立研究等。对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科研人员,主要面对建立独立研究方向、项目申请、资金竞争、学术发表、学术网络建立等压力。对具有相当从业年限、学术声誉和影响力的资深科研人员,通常负责更大规模、更复杂的研究项目,且肩负推进领域发展、培养下一代研究者的责任。(3)按所处科研生命周期阶段分类。学界广泛使用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对科研生命周期的划分方式“选题构思-团队组建-科研立项-项目实施-成果出版”5 个阶段[30]。根据上述分类方式,可列出相应引导策略(见表1)。且无论学科领域、学术生涯阶段、科研生命周期阶段如何,均应引导科研人员规范使用预印本,以免滋长学术剽窃等学术不端问题。

表1 分类引导科研人员使用预印本的具体策略

4.2 中观系统:促进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社的协同

4.2.1 明责:厘定利益相关者核心职能

尽管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社同样肩负学术交流渠道的功能,但两者之间也存在诸多不同。明晰其相似与相异之处,理解两者在学术交流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厘定各自现有的核心职能和相应责任,是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前提。

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社的相似之处主要在于学术交流功能的共同承担,其相异之处则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1)研究成果公开发布的阶段、效率。相较于期刊出版社先评审后出版的模式,预印本发布在同行评审流程之前,发布效率更高。(2)研究成果公开发布的门槛与流程。期刊文章出版需经过较为严格的同行评审流程,而预印本发布则无需同行评审,审查制度较为宽松,且允许提交研究性论文之外的多元化内容,发布门槛相对更低。(3)开放性程度。预印本平台通常采用开放程度更高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如NIH 希望其所资助预印本成果尽可能遵循CC-BY 许可协议[30],期刊出版社则相对保守。(4)存档策略。预印本平台可存档并提供访问同一成果不同版本(包括早期版本)。期刊出版社则发表并存档经过同行评审的最终版本,以作为官方权威的学术记录。综上可知,两者在学术交流生态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现有职能与责任划分见表2)。

表2 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现有职能与责任划分

4.2.2 衔接:引入第三方同行评审平台

由期刊组织的传统同行评审模式,在研究成果质量控制、审核程序正当性维护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仅就效率与时滞层面而言,有学者调研发现,67.38%期刊正常审稿周期(仅专家审稿阶段)主要为15 天和30 天[31],但实际情形中,由于未及时查收审稿邀请、因事拖延/拒审等原因,部分稿件审稿周期甚至超过1 年[32]。且除效率低下、时滞长之外,传统同行评审模式也因其封闭性强、存在偏见、缺乏对审稿人贡献的认可等问题而备受质疑[33]。为应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同时更好衔接预印本发布与期刊论文出版,引入第三方同行评审平台的模式应运而生。

第三方同行评审平台独立于预印本平台和期刊出版社,能够为预印本、期刊待评审论文等各类文献提供开放同行评审服务。截至目前,arXiv、bioRxiv、MedRxiv 等11 个预印本平台已与Peer Community In(PCI)、Review Commons、Sciety、PREreview 等第三方同行评审平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且其与期刊也同样有所合作,如Review Commons 与PLOS 系列期刊、皇家学会期刊共17 种期刊保持有长期合作关系[34]。

第三方同行评审平台的引入,实则是在保留预印本平台基本审查职能的基础上,对期刊出版社同行评审职能的剥离。(1)可提供相对独立的评审环境,鼓励审稿人关注成果本身, 而不受特定期刊对研究成果领域、主题、研究范式等偏好的影响或被期刊出版社对商业利益的考虑所左右,实现“将审稿过程和特定的期刊背景相分离”。(2)PCI、Review Commons、preLights 等第三方同行评审平台主要采用邀请实名专家评审与大众公开评论相结合的模式[35],有效提高评审的透明度和开放性。(3)既可节约和共享审稿资源,也能减少“投稿-审稿-拒稿-重新投稿”冗长的复审循环[36],增强评审的灵活度和简明性。根据Review Commons 的调研,1099 位受访者中超过90%表示这对于提高学术交流效率具有显著作用[37]。而第三方同行评审平台的引入,对促进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社的协同也具有诸多好处:使两者得以聚焦自身核心功能,加速研究成果的发布与出版进程,同时也提高科研人员对同行评审过程及结果的信任。

4.2.3 融合:发布、评审与出版一体化

期刊出版社主导的学术交流体系主要遵循“评审-发布(同时也是出版)”的流程。 而在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中,引入第三方同行评审平台之后,该流程解构、重组为“发布-评审-出版”。与此同时,原归于期刊出版社的审查权责“一分为三”,其中基本审查的权责前置,归于预印本平台,深入评审研究成果质量的权责归于第三方同行评审平台,期刊出版社则仅负责评估研究成果与本刊的适配度。 基于上述分析,构建出研究成果发布、评审与出版流程融合机制(见图2)。

图2 研究成果发布、评审与出版一体化

首先,由预印本平台对科研人员提交的手稿进行基本审查(作者身份确认、学术不端检测、学术伦理规范审核),确保手稿符合基本发布标准。其次,将通过审查的手稿发布为预印本,并提供开放共享。如有读者提供反馈信息,作者可根据读者反馈随时更新预印本。而预印本平台将存档所有历史版本,以保留研究进展记录。第三,预印本将提交至独立的第三方同行评审平台,由其负责组织和协调领域同行进行深入、无偏见的评审工作。评审标准旨在真正衡量研究价值、内容质量,而不受具体期刊偏好的影响。 最后,待评审完成,平台将同行评审报告发送至作者,以便其进行回应和必要的修订。而修订后的预印本手稿,连同同行评审报告及作者回复,将一同更新至预印本平台供读者访问,并共同构成“审定预印本”(Refereed Preprints)[38]。作者也可以通过 第 三方评审平台将审定预印本直接提交至目标期刊。 期刊编辑在接收到这些材料后,原则上仅需基于已有同行评审报告决定是否予以出版,或进行必要的补充评估,而不必再安排新的一轮同行评审。在此融合流程中,期刊出版社的主要职能在于分级分类、正式出版、授予认可,并对研究成果最终版本进行长期存档。

4.3 宏观系统:推动预印本融入主流学术体系

4.3.1 认可:保障预印本著作权与优先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预印本属于科学领域的作品,自其创作完成之时便依法享受著作权,无需进行任何登记或公告手续,也无需正式出版。相应地,预印本的著作权与科学发现优先权(简称优先权)也应受到切实保障。 为此,建议:

(1)构建预印本平台的国家认证制度。对预印本平台建设设立一定准入标准,加强对平台建设主体资质条件审核和把关,如运营管理团队学科背景及素养、内容审查与伦理审查机制健全程度等[28]。 对通过审核的预印本平台提供国家认证证明,为预印本学术交流的合法性、规范性、可靠性提供保障。(2)预印本发布与著作权认证相同步。 我国作品著作权确权现有常用途径主要包括自愿登记、正式出版[39]。 对于具备相应资质的预印本平台,为解决科研人员对著作权难以得到保障的顾虑,应授权平台与版权保护中心或著作权登记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动预印本发布与著作权认证同步进行。(3)承认预印本享有科学发现优先权的认定资格。科学发现优先权之争的实质是同行对其首创性承认的维权之争[40]。预印本的发布,能够排除评审过程的延迟,为科研发现优先权的认定提供最早时间认证的证据。但同时,也应引导期刊出版社等主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愿意尽早分享研究成果的科研人员的合理权益。如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出版社(EMBO Press)旗下多家期刊便设置有“预印本优先权保护期”——倘若某预印本发布后4 个月内出现其他相似研究成果,EMBO 出版社将优先考虑这份最先提交的预印本手稿[41]。未来,还应倡导更多期刊出版社给予预印本以优先认可。(4)把好学术诚信审查关,保护预印本著作权与优先权不受侵犯。如将预印本纳入查重检测范围,减轻科研人员对剽窃、被抢先发表的担忧;建立非诚信作者黑名单,对于出现严重学术不端问题的预印本作者,应将其列入预印本平台黑名单。

4.3.2 接纳:将预印本纳入科研管理体系

由于同行评审的缺位,预印本暂时认可度不高,游离于主流学术体系之外。然而根据问卷调研,将预印本纳入科研管理体系是科研人员的核心利益诉求之一。应采取有力措施,逐步推进预印本纳入科研管理体系,改善预印本在主流学术体系中的边缘化地位,进而塑造开放、互惠、可持续的学术交流生态。

(1)纳入科研评价与职称晋升制度。科研评价、职称晋升与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和学术声誉构建紧密相关。结合“破五唯”背景,建议从国家层面将预印本(特别是审定预印本)作为人才招聘、职称晋升、学科评估、机构评估等的参照,为科研人员参与预印本学术交流提供切实利益保障。(2)纳入项目资助与结项验收的考量。项目资助与结项验收对科研人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建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类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等将预印本纳入资助和验收的考量范围。如欧洲研究委员会(ERC)2023 年工作计划便允许其基金申请者将预印本作为科研成果列出(并提供预印本链接或DOI)[42]。(3)制定预印本发布与使用标准规范。 为尽可能加速学术交流,预印本弱化了质量控制环节,但尽管如此,仍有必要通过制定预印本发布与使用标准规范等措施,建立健全预印本基本审查机制、明确预印本登记与引用规范。(4)推动财政资助研究成果以预印本形式在国内首发。 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的效益并不在于对研究成果的封闭占有,而是推动其转化利用以推动社会进步[43]。推动财政资助研究成果以预印本形式在国内首发,既与开放科学发展趋势相契合,也符合国家利益需要。

4.3.3 整合:促进体系内各平台互联互通

在促进中观系统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社协同的基础上,还应促进预印本平台与学术交流体系内各平台(如各类文献数据库、检索发现系统等)的互联互通,提高预印本的可见性和影响力。

(1)与公共/商业/机构数据库等学术数据库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如2020 年6 月9 日,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启动NIH 预印本试点项目。试点期间,NLM 将通过PubMed Central(属于文献数据库)提供部分NIH 所资助研究的预印本。2023 年1 月,该试点项目启动第二阶段,扩大试点范围至所有NIH 所资助研究的预印本[44]。(2)与各学科领域的期刊网站互联互通,以确保同一篇文章的预印本(包括历史版本)和期刊出版版本之间能够互相链接。(3)嵌入百度学术、谷歌学术、必应学术等学术搜索引擎,确保预印本能够被国内外主流搜索引擎有效索引。如2023 年,Web of Science 平台新子库Preprint Citation IndexTM(预印本引文索引)就提供多平台预印本一站式检索功能[45]。(4)嵌入ResearchGate、Figshare、Zenodo 等开放学术交流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目前,Figshare 已与多个预印本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包括TechRxiv、Advance 等[47]。(5)将预印本收入开放存取目录。DOAPR 便提供了一份预印本库列表,使科研人员能够按学科、地点、语言、功能和其他方面浏览现有预印本库。

5 结语

科学研究离不开学术交流。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作为指导,系统化、多层次地分析了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子系统的构成与互动机制,构建了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剖析了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建设的主要阻碍。在此框架之下,结合国内外实践现状从科研人员对预印本认同的形成、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社间的协同、预印本在主流学术体系中的融入三个系统层次凝练提出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的良好运转,也将促进构建更为开放、互惠的学术生态,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印本学术交流科研人员
2022年国际预印本学术及社会影响力研究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六十种曲》初印本考述
学术交流及演出活动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学术交流活动
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与出版
我校近期学术交流活动及获奖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