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的时代价值与顶层设计*

2023-03-11徐拥军陈晓婷卢思佳

图书与情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印本社会科学哲学

徐拥军 陈晓婷 卢思佳

(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北京 100872)

2016 年5 月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扶持面向国外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1]发布,提出“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交流体系仍以期刊为主要载体,遵循“投稿-同行评审-发表”的基本流程,存在封闭性强、渠道单一、主观性大、时滞长等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为此,亟须创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交流体系,而其中一个重要方向便是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

社会科学领域的预印本平台建设比较零散[2],自然科学领域预印本研究更为久远和深入[3]。学界有关预印本平台的研究主要包括国际预印本平台发展态势[3-4]、预 印 本 平 台 政 策[5-6]、预 印 本 平 台 与 期 刊 协 同共建[7-8]、预印本平台质量控制机制[9]、预印本平台运行模式[10]等主题。研究成果丰富但多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只有少部分研究对哲学社科预印本进行观点阐发。研究发现,人文社科预印本对保留作者的原始思想有价值[11],趋同性研究的经济学比发散性研究的社会学和地理学更加依赖于预印本[12]。 但由于注意力资源分配不均,冷门学科难以进入学术共同体、决策者的视野[13]。总之,无论是预印本理论研究还是平台建设实践,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的发展远落后于自然科学预印本。

本文结合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背景,深入阐释建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时代价值;并根据面向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期刊编辑的“预印本平台认知、使用与诉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提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以期从宏观上回答为何需要、如何开展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问题。

1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的时代价值

2022 年4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14]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所需,也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需。新形势、新要求之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目标具有高契合性。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具备已有预印本平台的共同价值:促进研究成果快速发布与传播、实现研究成果免费开放与共享、鼓励学术交流、推动知识创新等。但本文着力突出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价值与目标。

1.1 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体意识,鼓励原始创新

知识的产生根植于实践,不同的实践土壤催生出不同的知识。知识的适用性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相对的,因时空改变而不同。任何主体均可构建针对特定对象的自主知识体系——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实际上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构建自主知识体系[15]。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要求知识的自主生产和运用,同时也要求在研究中融入作为中国学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 ”[16]这充分说明主体意识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引领学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能够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体意识,鼓励原始创新。其一,预印本平台同行审查机制的弱化或后置,使学者能够更自由地探索和表达具有原创性的观点,而不必担心“发不出来”的问题,有助于保护学者的主体意识;其二,预印本平台的快速发布功能,支持学者尽快公开发布具有突破性、创新性的原创性成果;其三,预印本平台支持多元交流,有利于凝聚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共同体,激活更多学者的深层次主体意识;其四,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专门建设,有利于鼓励学者立足中国大地,在本国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原创性研究。总而言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能够为中国学者提供一个更崇尚学术自由、学术包容且具有主体性的知识场域。

1.2 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传播体系,提高话语优势

米歇尔·福柯提出“话语权力论”,深刻揭示了话语所具有的权力属性——话语是权力的言说,也是权力的体现[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在当代世界话语体系中的地位也有相当程度提升,但作为“后来者”,一定程度上仍然面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难题[18]。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国家社会各领域思想、理论、价值与观念的集中发源[19],其话语权是指一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在国际社会的引领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实则指向建构语意、生产知识并使之渗透至国际社会的权力[20]。 然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任重而道远。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21]从传播的角度对“如何将当代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一问给出了回答,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指明了方向——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传播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构建,是哲学社会科学自主传播体系的重要一环——打造传播中国声音、代表中国水平的学术窗口、学术平台,为推动自主创新、自主运用提供基础条件。2022 年,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9.36 万篇,占世界总量的26.9%,居于世界首位[22]。然而,大量优秀论文发表于国外期刊所带来的研究成果、科研经费、科学数据等外流问题,以及随之产生的科研方向受制于西方、版权资源依赖国外等难题却不容忽视[23]。 构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优先在国内平台上首发,响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有效遏制研究成果“大量外流”的顽疾,维护学术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术交流全球化趋势的顺应,容纳多元主体即时、深入的学术对话,使中西方不同价值观在预印本平台这样一个开放的“场域”中相互碰撞与参鉴,从而形成对内深耕与延展、对外阐释与表达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传播体系。此外,也促进了兼顾信息传播、知识传播、文化传播的自主传播体系的建设。

1.3 塑造哲学社会科学开放交流生态,破解垄断难题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但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却存在诸多学术资源垄断难题。一者,我国庞大的学者群体和有限的期刊数量,促使学术期刊采取“低风险选文”模式,即针对投稿人单位、学历、职称、头衔等设置前置性、歧视性标准。据统计,哲学社科核心期刊论文中,以博士研究生为独立作者的文章不足总发稿量的4%[24];某核心期刊全部文章中,前五大机构发文量占66.11%[25]。这导致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无处发表。 二者,“五唯”现象仍较为严重。 现有各种学术成果评价存在较多人为主观成分,且多采取“以刊评文”模式,使得发表于非CSSCI、SSCI 来源期刊的优秀论文得不到客观评价和应有重视。三者,个别学术文献数据库运营商凭借其市场垄断地位,一方面随意使用作者的版权作品,未向作者支付应有报酬,不尊重知识创造;另一方面向用户收取高额使用费,造成知识共享壁垒。如近年来“中国知网”数据库订购价格不断上涨,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均因其每年超过10%,甚至高达20%的价格涨幅而 宣布 暂停使 用[26]。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构建,既是破解青年学者发表难、破“五唯”难、数据库运营商垄断经营等难题,促进知识创新和共享的需要;也是构建全链条、高开放的学术交流新生态的可行路径。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能够有效“拆除”研究成果发布和利用的多层“人为门槛”(包括作者资历、发文机构权威性、下载费用等),整合研究成果资源、激发研究活力,从而提高知识创造积极性、知识传播开放性、学术生态均衡性,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1.4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呈现知识全景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必然产物,是全球化时代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切实需要[27]。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针”[16]。 20 世纪50 年代,毛泽东便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进行了生动阐述:“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28]。构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恰好契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重要方针,可有效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进而呈现知识全景。

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具有快速发布、开放共享的特征,有助于促进相关研究成果快速发表和广泛传播,补足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预印本学术交流“短板”,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交流范式深刻变革;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采用先发布后评审的学术传播模式,打开同行评议“黑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探索、尊重差异,保护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由诸多门类知识体系构成,其中也包括受关注度低、研究门槛高、成果产出难、研究群体小但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绝学和冷门学科[29]。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构建,也有助于“绝学”和冷门学科的传承,进而“促进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30],服务于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2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

2.1 目标与理念

2.1.1 重建学术交流与传播新生态,支撑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1)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平台,创新学术出版与全媒体学术传播机制。一方面,美国科技信息所创立的“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几乎成为扩大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最主要平台。加之国际上以学术出版为源头的欧美大型学术期刊数据库公司,垄断了世界范围内的学术资源、学术传播渠道和学术话语权,并不断剥夺、挤压、控制后发国家的学术发展利益、发展空间和发展未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呈现被欧美国家学术霸权垄断的局面。 新时代新征程中,急需构建传播中国声音、代表中国水平的学术窗口、学术平台。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零散式期刊出版模式、断裂式学术生产流程、单向式学术传播方式等,不符合国际先进的学术出版集约化、一体化、网络化发展潮流。迫切需要打造新的学术生态系统,探索新型的学术出版与传播机制,打造集约化、全链条的网刊平台,从而整合资源、激发活力,统筹政治安全与学术繁荣发展,创新学术出版与全媒体学术传播机制。

(2)支撑“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以“三大体系”建设为理论基础和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应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中心内容[31]。对于学科体系,有利于丰富学科内容,促进学科创新和发展;提高学科体系建设效率,避免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对于学术体系,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支持学术资源共享和再利用,促进学术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于话语体系,能够对其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持,促进话语体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话语体系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促进话语体系的传播和推广。此外,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即把握三大资源的融会贯通,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等古今中外各种资源[32]。借助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有效发展和展示具有中国特色和视角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2.1.2 以学术共同体为中心,以法规制度为保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1)以学术共同体为中心。“学术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是具有共同信念、价值观和规范的科学研究群体与组织[33],包含学者(作者/读者)、期刊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实践工作者等。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以学术共同体为中心。一者,传统的学术交流生态系统存在出版商对机构收取订阅费用,对机构作者收取文章处理费(APC)的双重收费(Double Dipping)问题[34]。学者因为订阅付费墙、高额APC 无法访问研究结果、发表文章。二者,高拒稿率和大量修改等文章发表工作耗费了学者大量的研究时间(尤其是青年学者),使得研究成果被不必要推迟发表,且埋没了同行评审专家创新见解的贡献。为破解上述难题,要求建设一个以学术共同体为中心,融合免费开放获取、加速研究成果发表、开放同行评审意见等功能的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

(2)以法规制度为保障。国际上许多学术科研院所、科研资助机构等管理部门在学者职称评定、晋升评估、科研资助申请、毕业资格认定[35-38]上积极支持预印本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吸引学术共同体积极参与,以法规制度为保障必不可少。从宏观环境而言,应明确预印本著作权规定、预印本认可政策等,将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纳入职称评定、科研资助申请、晋升评估等科研管理活动中。从微观环境来说,基于学者和期刊工作者角度,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需重点明确预印本提交投稿指南与流程;在预印本学术诚信和审核规范中对作者身份和学术履历进行审查。

(3)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上,预印本的发布审查、同行评审、期刊发表、媒体传播等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一是网刊矩阵采用“平台首发+期刊出版”发表模式,即作者的投稿在通过“机器智能检测+人工审核”的学术规范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审核后,采用预印本形式在平台发表。各个期刊再从平台中挑选符合其定位、主题和质量要求的稿件,通过同行审稿后正式发表。 预印本在期刊发表后可自动添加发表版本的链接,以追踪研究进展。二是以信息技术支撑预印本媒体传播与动态影响力衡量。国外主流预印本平台(如bioRxiv)通过博客、Twitter、Facebook、YouTube 等社交媒体向公众推广预印本,采用基于Altmetric 分数动态衡量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可链接微博、小木虫、科学网等主流学术社区,并借鉴自然评价模式[39]衡量预印本的学术与社会影响力。

2.2 总体框架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是立足于非营利性质的整体政府建设而积累形成的学术资源,因此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也应当体现整体政府建设的核心思想。“整体政府”理论是继“新公共管理理论”之后具有范式转型象征的政府改革理论,特点是以人民需求和政府服务结果为导向,强调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协调,打破政府内部的职能分工壁垒,实现政府的整合型运作[40]。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以思想为先导、制度为指引、行动为指南、技术为支撑,并通过横向和纵向协调的思想与行动构建预印本平台顶层设计框架。借鉴“整体政府”理论,笔者将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顶层设计分为意识层、组织层、机制层、制度层、管理层、业务层、技术层七个要素(见图1)。

图1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

意识层,增强学术共同体对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的认同,是预印本平台建设架构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层,健全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组织体系,在整个总体框架中主要作为预印本平台建设的组织体系支撑;机制层,创新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机制体系,是多主体协同参与建设预印本平台的表现;制度层,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制度体系,在整个总体框架中作为预印本发布的重要依托;管理层,建设以“发表-审查-策划”示例框架为核心的管理模型,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管理工作的集成;业务层,构建全流程、全链条学术出版模式,主要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的实施路径;技术层,应用新兴技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主要作为预印本平台建设的技术支持。

由此,“意识层、组织层、机制层、制度层、管理层、业务层、技术层”七个维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体系架构。

3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顶层设计的构成要素

3.1 意识层:增强学术共同体对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的认同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于2023 年6 月至7月面向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期刊编辑开展“预印本平台认知、使用与诉求”的线上问卷调查,发现超过60%的学者、50%的期刊编辑都不太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预印本。相对于年轻学者,资深学者对预印本平台的认知程度更低;相对于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任等,期刊主编更为熟悉预印本平台。因此,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学术共同体对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的认知和使用、认同和参与。

3.1.1 重点提升期刊编辑对预印本的了解程度

通过提供定制化培训课程和开展专题讨论会,加强期刊编辑与预印本平台的对话。由专业期刊编辑协会、合作出版社等组织专门的预印本平台培训课程;定期举办预印本+期刊协同发展专题讨论会。活动由期刊主编牵头,与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任等组成预印本培训队伍。一方面,邀请预印本平台的代表展示平台的工作原理、访问方式,以及预印本与期刊协同审稿与出版的流程;另一方面,探索预印本+期刊协同出版机制,宣传预印本与期刊是出版传播利益共同体,如期刊与预印本合作能丰富稿源、增加期刊可见度、提高稿件质量等。

3.1.2 分类提高学者对预印本的认知

开展预印本专题讲座和教育培训,发挥学术意见领袖的先锋示范作用。一方面,由预印本平台的代表作为宣传方,由高等院校图书馆和出版社合作组织专门针对学者的讲座和培训活动,重点介绍预印本平台给学者带来的优势、作者如何发布预印本、作为志愿者如何审核文章、读者如何引用预印本、如何使用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和协作等。如ChinaXiv 项目组定期组织策划大型活动,每月持续开展面向科研院所、期刊、学会/协会、高校的培训与宣传活动,制定“百所行”“高校巡回宣传”计划,向科研一线深入宣传演讲以鼓励科研人员通过预印本分享科研成果。另一方面,邀请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领袖和意见先锋参与预印本平台建设,通过在预印本平台上发布高质量的研究、参与研讨和反馈意见等方式,传达预印本对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作用,以激励更多学者参与使用预印本平台。如马余刚院士任中国核物理预印本平台科学咨询委员会主任,汪景绣院士、韩占文院士任中国天文学预印本平台科学咨询委员会主任,通过学术意见领袖的积极参与推动预印本平台建设。

3.1.3 共同加强学术共同体对预印本的认同

组织预印本、开放获取、开放科学等相关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除了学者、期刊编辑之外,参与预印本建设的学术共同体还包括政策制定者、实践工作者等,如出版商、资助机构、学术机构、图书馆等多种利益相关者。并且,预印本作为开放获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建立离不开开放获取、开放科学等上层概念。因此,针对学术共同体成员,定期举办预印本、开放获取、开放科学等相关主题的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重点讨论内容不限于:预印本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出版商如何通过参与预印本平台建设,响应国内外开放获取计划(如Plan S);资助机构如何处理好预印本出版模式、传统订阅期刊、开放获取期刊的资助分配问题等。

3.2 组织层:健全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组织体系

3.2.1 建立组织管理机制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可参照国内外代表性预印本平台的运营管理模式[41]设计组织管理机制(见图2)。管理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预印本平台的整体运行和发展战略;顾问委员会(科学委员会或指导委员会)为预印本平台决策提供建议;用户咨询委员会负责指导预印本平台的服务和应用。由于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属于多学科综合平台,负责联合、协调预印本子系统的联合委员会也是必需的。以上管理咨询委员会由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资深学者、资深出版专家、高校图书馆馆员、联盟协会成员以及相关政策制定者构成。

图2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组织管理机制

在管理委员会下设运营工作组,实施预印本平台的日常运营。其下细分系统运维组、论文质量管理组、政策研究组、用户服务组[42]。系统运维组负责技术支持和系统维护;论文质量管理组保障和提升提交论文的质量,由学术伦理专家和论文审查专家组成,负责审查和评估论文质量、学术伦理等;政策研究组负责研究与预印本平台运营相关的著作权、学术评价等政策和法律问题;用户服务组负责用户培训、宣传推广等活动,以提升用户对预印本的认知和使用意愿。

3.2.2 权威机构引领

首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可在中宣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权威机构来牵头组织建设。该权威机构需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所有或主要一级二级学科,兼具众多学术期刊出版资源、学术评价职能,以及全媒体学术传播功能,以形成集约化、全流程、全链条的完整出版传播链条。其次,应有效吸纳、充分整合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部队院校、科研院所、党政部门研究机构等“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的力量参与预印本平台建设。再次,出版机构(尤其是学术期刊)的加入不仅能提升平台学术质量,更在技术支持、内容管理和学术推广渠道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基金组织的角色也不可忽视,其在研究项目的遴选、资助和管理方面具备丰富经验,能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学会/协会在促进跨学科交流、整合学科资源和推广学科发展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3.3 机制层:创新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机制体系

3.3.1 机构协调机制

《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合作、科学高效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格局[31]。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机构,既包括中宣部等党政机关,也包括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还包括众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出版社和资助机构。面对这些跨地域、跨层级的机构,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怎样实现机构协调、业务协同、社会参与,是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机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需要一套协调和整合不同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学术机构、研究组织、出版社和资助机构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并协同政策制定和执行进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涉及复杂的研究议题、多元研究结果,需强调跨学科合作、遵循学术伦理、包容多元文化思想。从政策制定到执行全链条的管理角度,要求各参与机构共同参与预印本平台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以保证政策的针对性、协同性、时效性和执行力。 同时,各相关机构在执行层面需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

3.3.2 业务协同机制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出版传播、开放获取、技术开发、版权与伦理、社区建设、筹资管理等各领域。如何实现预印本平台建设与开放获取工作、技术开发工作、版权与伦理工作、社区建设工作、筹资管理工作等之间的协同,是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的内在要求。如学术出版与开放获取机制,预印本平台应与学术期刊形成“预印发布+期刊发表”合作框架;出版商联合预印本平台推动消除订阅费、文章处理费的开放获取计划等。

3.3.3 社会参与机制

与传统期刊相比,预印本平台由于未经同行评议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其发布的研究成果质量存疑,可能损害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志愿者作为预印本平台建设、审核、维护的主力军,是预印本平台进行学术质量控制的重要力量。大部分预印本平台都选择公开招募志愿者,设置基本的志愿者工作机制。如arXiv 设立学科版块审核志愿版主、学科版块审核志愿版员、志愿开发员等志愿者工作岗位;RePEc 预印本平台将志愿者工作岗位划分为档案管理员、优质论文推送编辑、慕尼黑个人RePEc 档案编辑、全球知名经济机构名录帮助顾问、作者服务顾问、反剽窃委员[43]。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需建立和不断优化权责清晰的志愿者机制,进行预印本平台志愿者的岗位设计、岗位人员、岗位职责的安排。志愿者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兴趣,不局限于学者、跨学科专家、行业从业人员等,以突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3.4 制度层: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制度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调查表明,58.39%的学者和82.38%的期刊希望健全预印本的著作权保护法规;47.03%的学者、57.71%的期刊希望将预印本纳入各类科研评价体系。71.15%的学者认为“使更多的期刊愿意接收预印本”可提高对预印本平台的接受程度。63.29%的学者希望“预印本平台能够帮助推荐期刊发表”。 因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构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制度体系。

3.4.1 预印本著作权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即为作品,受著作权保护。要求满足具有独创性;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是人类的智力成果3 个要素。剖析著作权权利构成,厘清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借鉴国际知名预印本平台著作权政策、结合我国法律环境、哲学社会科学特色,提出著作权政策内容构建的中国化解决方案。一是明确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可版权性内容,主要包括预印本整体,预印本中可单独作为作品的图、表、摘要等关键片段,以及预印本的重要观点。二是明确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著作权归属。一般而言,预印本著作权归属作者;当预印本论文构成法人作品、特殊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时,预印本著作权归属单位[5]。 三是明确预印本投稿并在期刊出版的著作权问题。预印本和期刊应遵循双向履行义务:预印本向期刊投稿时实行必要告知义务;期刊出版预印本后建立期刊出版版本链接回溯预印本平台。此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包含深刻的理论分析与批判性讨论,面对预印本版本更新问题,还需保持原始研究版本的可访问性,通过记录研究的发展历程推动学术讨论和理论发展。

3.4.2 预印本学术评价制度

国际预印本平台引入各类指标构建预印本评估体系,以衡量预印本的影响力。如SSRN 根据论文统计数据、排名情况和PlumX 指标衡量预印本的影响力;Advance 根据下载量、引用量、Altmetric 数据评价预印本的影响力;构建包含WoS、Scopus 和Google Scholar 引用数、Mendeley 读者数和推文数等测度指标,衡量预印本在科学交流方面的影响[44];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借助引文、社会关注度、临床转化潜力等指标研究bioRxiv 预印本学术、社会影响力[45]。与自然科学偏向科学主义的评价方式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在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论证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因此,需构建一套专门评估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学术内容质量的机制和标准。

COARA 推进研究评估联盟认为,对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进行评估时,应认可那些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质量和影响力的多样化产出、实践和活动。这要求评估主要基于定性判断,以同行评议为核心,辅以负责任地使用定量指标。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学术评价,一是应体现学术的严谨性、研究深度和复杂性,考量研究的创新性,特别是理论贡献和拓展;二是应适应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评价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运用;三是应构建灵活、动态、连续,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评价模型,衡量预印本从预印发布到期刊发表再到全媒体传播整个学术生命周期中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3.4.3 预印本与期刊协同发表政策

预印本与期刊协同发表政策是预印本被传统学术期刊接受和发表的桥梁。预印本是否能向期刊投稿、期刊能否接受预印本发表,是学者和期刊都存在的双重顾虑。据调查,国内外多数科技期刊愿意接收预印本发表,这取决于期刊本身的投稿录用要求。如《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预印本政策声明明确建立“预印本平台发布-学术期刊发表”的业务协同关系,鼓励作者在投稿前后将论文手稿、录用的版本优先在ChinaXiv 平台发布,声明不构成重复发表。择优遴选预印本并通过同行评议后在期刊上正式发表。预印本与期刊协同发表政策关键在于,预印本向期刊投稿前应充分告知期刊已发布预印本平台的事实,期刊在录用发表预印本后也应向预印本平台提供正式出版版本链接。

此外,为消除学者和期刊顾虑,国际资助机构和慈善基金会组成的联盟“cOAlition S”发布了期刊检查(JCT)工具,帮助作者在任意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时,确定是否遵守资助者的开放获取授权。为减少学者和期刊编辑对预印本发布是否符合期刊投稿发表的顾虑,可在预印本与期刊协同发表政策的指导下,构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的期刊发表检查工具,帮助作者明确预印本向期刊投稿时,是否遵循期刊有关预印本的声明。明确版权和引用规范,规定一旦预印本在期刊正式发表,其版权归属和引用方式需遵循期刊的学术规范。同时,预印本平台上的论文版本需要明确标注其在期刊发表的状态和引用详情,确保学术诚信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3.5 管理层:建设以“发表- 审查- 策划”框架为核心的管理模型

“迈向负责任出版”计划(Towards responsible publishing:a proposal from cOAlition S)提出了一个名为“发布-审查-策划”(Publish,Review,Curate)的示例模型[46]。该计划有助于打通传统期刊出版与开放获取运动的壁垒,并以预印本作为开放获取的桥梁。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可建设以“发表-审查-策划”框架为核心的管理模型。

3.5.1 作者决定预印本发表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包含复杂的理论阐述和定性分析。 预印本平台的管理首先应提供一个灵活的发表机制,让作者自主决定何时在预印本平台上公开发布其预印本并提交评审。其次应制定指南审查的规范和标准,包括作者资格审核、剽窃检测、伦理审查指南、质量控制准则、数据可访问性等。预印本在通过正式的检查流程后被存放于预印本平台上进行开放获取。最后应鼓励读者对预印本进行非正式和公开的评论,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多元和批判性视角下的学术交流。

3.5.2 作者决定预印本正式审查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同行评审是质量控制、学术交流、批判性创造的关键环节,显性化同行评审专家的努力和见解,缩短预印本向期刊发表的时滞。预印本平台应设计一个公开透明的同行评审流程,作者提交的预印本由经验丰富的学者主导进行严格全文审查。学术同行无偿把控同行评审过程、控制预印本质量。同行评审编辑公开同行评审报告、作者返修回复、修订的预印本等内容。

3.5.3 期刊编辑挑选文章发表

基于预印本与期刊协同发表政策,预印本“一键提交”至预印本平台合作的期刊后,期刊编辑委员会负责挑选要发表在期刊的同行评审论文。选择标准主要为论文的质量、独创性、系列论文的主题统一性,注重论文的独创性、理论深度和与期刊主题的契合度。同行评审编辑和编辑委员会成员的职责相互独立。

3.6 业务层:构建全流程、全链条学术出版模式

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业务层旨在打造全流程、全链条学术出版模式,包括论文初筛、预印发布、开放评阅、期刊发表、优选分级、全媒体传播等关键流程(见图3)。

图3 全流程、全链条的学术出版与传播模式

3.6.1 论文初筛与预印发布

与自然科学领域的趋同性研究结果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的发散性研究观点受到主观解释和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其研究议题带有中国特色、中国文化和社会传统的烙印。论文初筛指对提交到预印本平台的研究手稿进行初步的指南审查,是否符合基本的格式规范、学术规范、伦理要求,是否具备科学创新性,谨防学术不端问题。 此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通常涉及复杂的专业理论框架、定性分析方法、文化与社会背景的讨论。因此,建议在初筛和预印发布阶段,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主、人工审查为辅的方法,模仿“三审三校”制度,在审查的不同阶段关注预印本内容质量、数据准确性、参考文献的充足性、研究的理论深度、意识形态的考量、研究的学术道德和伦理标准等问题。

3.6.2 开放评阅与期刊发表

“开放评阅”是一种公开的,强调评审透明与社区参与的同行评审过程,提高学术参与的广泛性、透明度和学术知识的民主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议题常常存在多种主观解释、发散性的研究结果,研究内容更容易被“公众科学家”关注。

即时、开放的预印本发布模式是传统期刊发表形式的补充,即预印本平台延长了期刊发表的前端,学者可通过预印本平台公开早期研究成果以得到学术同行的早期反馈;期刊发表拓展了预印本发布的后端,为预印本提供同行评议,构建全流程、全链条的学术出版模式。预印本平台与传统的期刊发表流程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出版和传播。

3.6.3 优选分级与全媒体传播

复印转载是指将已经发表的学术作品(如期刊论文),进行复印和再次发行的行为。 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复印转载通过从大量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中精选全文并汇编,囊括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个学科,包括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等,汇集权威、精华的内容。主文献指各学科专业主流、经典、必读的文献。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基于广泛且深刻的文献回顾和理论基础,复印转载和主文献使重要文献更容易被获取和参考。 需说明的是,复印转载约15%的转载论文来自于非核心期刊的高质量文献,采用“以文评文”的方式,不局限于核心期刊。将复印转载、主文献纳入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绕过“以刊评文”的固化评价模式,为高质量预印本赋值,有助于提升预印本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在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域内,预印本的全媒体传播拓展出衡量社会影响力的评价方式。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可借鉴国外预印本平台采用动态的、应用广泛的、基于Altmetric 分数的影响力指标,追踪和分析社交媒体对学术论文的引用和讨论,衡量预印本的社会影响力。

3.7 技术层:应用新兴技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

通过对期刊编辑的调查显示:相比于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论文“观点更容易被抄袭”(82.01%)、“首发权更难确认”(76.46%)、“同行评审更困难”(56.35%)是预印本平台建设的特殊障碍。“担心观点被抄袭并抢先发表”(53.43%)是阻碍学者使用预印本平台的主要顾虑。因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应用新兴技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

3.7.1 系统功能需求与顶层框架设计

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往往更注重理论探讨、文本分析和定性数据研究。为满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共同体的需求,预印本平台应详细定义和规划平台的功能,如设计文本分析工具、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敏感信息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此外,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更强的跨学科属性,预印本平台可提供多学科标签工具,以支撑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的知识共享和合作。

同时,预印本平台的顶层框架设计包括且不限于预印本审查、发布、存储、发表等模块。一是面向学者建立研究成果在线提交和审查系统。 研究成果提交阶段需确认作者身份、同意授权许可和诚信承诺等。提交审查阶段支持研究成果学术规范、剽窃内容检查,打上日期戳、分配数字资源标识符(DOI)等,方便质量控制人员进行预印本指南审查。 二是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建立合作机制,实现预印本与期刊的技术对接。 “预印发布-期刊发表”的业务协同关系,需要版本跟踪与互操作技术作为支撑。如bioRxiv 平台的预印本可直接提交给合作的期刊伙伴,在期刊发表后大约两周内自动添加指向已发表版本的链接。

3.7.2 预印本审查与发布模式构建

构建预印本审查与发布模式核心在于建立一个适配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高效且可靠的预印本审查和发布系统。

一方面,研究成果学术不端问题。相较自然科学领域而言,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观点更容易被抄袭。预印本平台与主流查重网站(如万方检测系统、维普检测系统)合作进行抄袭检测,在作者提交研究成果时即给出查重率和可视化反馈,保证发布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此外,人工智能辅助写作涉及的学术不端问题也是审查的关键。平台可接入类似于OpenAI Text Classifier“AI 文本分类器”的反AI 写作工具,只要输入1000 个字符就可判断所输入文本是由人类还是人工智能生成(提供“非常不可能/不太可能/不清楚/可能是/非常可能是人工智能生成”5 种可能性选项),以遏制AI 写作造成的学术不端行为。 另一方面,对于预印本发布后首发权确权的问题,可通过预印本数据上链存证进行实现(见图4)。基于科创链SciChain 上链接口,制定预发布数据上链规则,实现论文数据上链并生成PDF 版权证书,提供查证服务。 通过可信区块链溯源存证系统提供全面的内容存证、首发权证明,保护预印本的知识产权。

图4 科创链SciChain 保障首发权

3.7.3 预印本发表与传播模式构建

一是优化和创新预印本学术发表流程。作者可通过“一键提交”功能将预印本提交至合作的期刊进行同行评审。如Advance 的预印本作者使用SAGE期刊推荐器和文章传输服务,将预印本转投到选择的SAGE 期刊上。预印本在期刊发表后,期刊与预印本平台共享论文的DOI、标题、作者、摘要和关键词等信息。此外,在预印本平台上及时建立已被期刊出版的预印本论文指向期刊出版版本的链接[4],自动更新、标明期刊发表预印本的状态。

二是全媒体传播与社会影响力评价机制。国外部分预印本平台采用Altmetric 分数的影响力指标,以衡量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即利用Twitter、Facebook、YouTube、LinkedIn 等社交媒体、博客、新闻报道等网络活动进行学术计量以测度全流程、学术圈内外的社会影响力。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可关联主流学术社区,结合浏览量、下载量、引用量,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政策制定与实践影响等,创新类似于Altmetrics 指数的影响力评估方法,兼顾对预印本学术与社会影响力的评价。

4 结语

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时代价值: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体意识,鼓励原始创新;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传播体系,提高话语优势;塑造哲学社会科学开放交流生态,破解垄断难题;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呈现知识全景。其次,提出平台建设秉持重建学术交流与传播新生态,支撑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的目标;以学术共同体为中心,以法规制度为保障,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理念。最后,提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框架,并分别论述意识层、组织层、机制层、制度层、管理层、业务层、技术层七大构成要素。 即增强学术共同体对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的认同;健全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组织体系;创新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机制体系;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制度体系;建设以“发表-审查-策划”框架为核心的管理模型;构建全流程、全链条学术出版模式;应用新兴技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

研究还存在以下局限:一是虽构建了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的理论框架和构成要素,但缺乏平台运行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分析,也缺少具体案例、实证数据的佐证,以验证理论框架和构成要素的有效性。 二是国际视野不足,由于篇幅所限,缺少全球视角下的国际哲学社科预印本平台建设的比较研究,未来将以此为角度,深入分析国际代表性哲学社科预印本平台的建设现状和趋势。

猜你喜欢

印本社会科学哲学
2022年国际预印本学术及社会影响力研究
《六十种曲》初印本考述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国际学术出版机构预印本政策分析*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明活字印本《适情录》排印技术考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