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小众的腕表术语

2023-03-11编辑梁璐图片来源品牌提供

钟表 2023年1期
关键词:游丝发条机心

编辑/梁璐 图片来源/品牌提供

如今,稍微有点腕表常识的人都知道陀飞轮、大日历、万年历等等专业术语,可能有人觉得这些词够“高级”、够专业。但是在高级制表的世界里,这些只是基本词,还有一部分深藏在高深制表智慧当中的 “高级术语”更加令人惊叹,这些词汇并非普通表迷或者消费者所能掌握,是真正的腕表领域“高冷”术语。只要你了解了这些词,再跟别人聊表时,绝对让人对你刮目相看。

黄金套筒

在红宝石轴眼没有被应用在钟表上以前,齿轮都是直接旋入机心孔洞之中,因而会造成机心的磨损加剧。后来,制表大师们发现了红宝石可降低机心摩擦和损伤的特殊作用,显著提高机心寿命。从此,宝石轴眼成为机心装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当时的宝石并非像如今这样切割圆润,质地坚硬,为了方便更换宝石,同时也为了机心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金属的光泽,有些高档机心的宝石轴眼边缘还装配了黄金外圈,称做黄金套筒(Gold Chaton)。只有最珍贵的机械腕表才会使用螺丝固定黄金套筒。其原意是为了方便更换损坏的宝石轴承,而不必改变机心夹板的孔径。此后,宝石轴承已标准化,黄金套筒的关键功能不复存在,不过纯粹的美感与悠久的传统,却能增添此传统元素的保存价值。

朗格LANGE 1机心,其机心宝石轴眼的边缘应用黄金套筒。

鹅颈微调

鹅颈微调“Swan-neck”顾名思义,它的形状就好像一个天鹅的颈部,大部分有鹅颈形状的优美曲线。当拥有双鹅颈微调的游丝摆轮装置出现在表盘上,振荡中的游丝摆轮正如同心脏在跳动。 鹅颈微调,应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流行的传统工艺,在过去怀表年代已经出现的一种装置。鹅颈微调是为调节快慢针而存在的,避免了快慢针无可避免的大偏差。

很多时候人手移动快慢针很难精细地校调时间快慢。而日常生活中的震动或者机油处理得不好,也会影响到机心的精准。所以就出现了鹅颈微调,利用金属片的弹性把快慢针夹住,再通过一根细小的螺丝精细地调教快慢针偏移幅度,调教好之后,快慢针就被紧紧地固定住了。通俗地讲,鹅颈微调是调节机械腕表计时精准度的部件。一般来说,在顶级表的鹅颈微调和普通的高级表上的鹅颈微调存在着微小的细部差异,这个细部差异不仅是打磨精细度的差别,而是在力量的转换和钢材的韧性及调节阻尼平衡上的差异。

上图:格拉苏蒂原创议员大日历计时腕表所搭载的格拉苏蒂原创37机心即应用了鹅颈微调装置。

下图:朗格DATOGRAPH PERPETUAL 白色18K金款腕表,搭载的朗格表厂自制L952.1型机心同样应用了鹅颈微调装置。

1.宝玑No.5怀表

2.宝玑Classique 7137腕表

Guilloché玑镂

当你拿起手上的腕表,细心观察时就能发现,哪怕是空无一物(当然要有指针和时标)的光洁表盘上,也可能会有些纹饰来填满表面上的“空白”。玑镂绝对是真正的工艺技术。它需要用一把普普通通的雕刻刀,在一块纯金的盘面上先勾勒出表盘的大致轮廓以及挖空预留出日历窗口、月相窗口、小盘秒针等等显示功能的位置,然后由熟练的工匠用玑镂机以精确度不低于100微米的准确度,在盘坯上镌刻出各种复杂的图案。一切完全凭借手感控制,有点像用尺子比着进行刻花。这时候,经验与技巧非常重要,因为哪怕是一个极小的败笔也会毁掉整个贵重的表盘。

玑镂起源于18世纪,是根据当时的一位法国著名设计师Jean-Pierre-Franois Guillot-Duhamel而命名的。他发明了一种可以在金属表面刻制复杂精细纹路的机器。此后,这种纹饰被广泛的用于表盘制作上,通过给表盘增加这种纹饰,可以增加表盘的深度与视觉效果。玑镂给高级腕表带来豪华感。当你购买一只玑镂手表或者陀飞轮手表,你知道你的投资花在了什么地方。不过,真正的玑镂只有少数鉴赏家才能分辨出来。通常而言,玑镂主要用于银色和黑色表盘,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雕刻工艺将纹饰浮于表面,使得整个表盘看起来更加灵动。赋予时计个性鲜明的图案和无与伦比的精良品质。

珍珠陀

珍珠陀,也称Microtor,即转陀机心的一种。以小巧玲珑,犹如珍珠般的扇形姿态在腕表的机心中存在。珍珠摆陀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够使腕表变得更纤薄,并且能将机心完美地呈现给在世人面前。 传统的大型转陀手动上链机心,基本分为两部分,一是负责齿轮转动、擒纵运行的主机心组件;第二部分则是在上盖加装的转陀系统,其作用是透过手腕转动而带动转陀摆动,从而把动力贮存在发条鼓内。而这样的大陀,自然会体积庞大,极为厚重,同时会遮盖住大部分的机心部件,让人在欣赏背透机心之余,不免会产生些许遗憾。而珍珠陀的诞生,就弥补了这一遗憾,它的转陀没有像传统构造般遮盖机心组件,所以在透明表底下,所有玲珑有致的机件部分,都能坦荡荡的让人窥见。由于珍珠陀的体积较细,受手部摆动或地心吸力的影响也自然较小,运转能力会相对逊色,当下采用珍珠陀的品牌并不是很多。此外近年来大表盘的盛行,长动力功能大受欢迎,使厚重机心再次回潮,珍珠陀腕表反而成了小众收藏。

伯爵Altiplano系列腕表所搭载的伯爵1200P机心即为珍珠陀机心。

萧邦羊年腕表所搭载的L.U.C 96.17机心即为珍珠陀机心。

伯爵的12P机心曾被载于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一书中,厚度仅2.3毫米,是当时全世界最薄的自动上弦机心。这便是得益于珍珠陀的使用。直到今天,伯爵依然在机械腕表的超薄之路上义无反顾的前行着,而近年推出的超薄镂空自动机械腕表也同样采用的珍珠摆陀,其摆陀材质采用铂金制成,大大提高了珍珠摆陀的上链效率。著名的珠宝品牌腕表萧邦的珍珠摆陀也是非常厉害的,其自产的L.U.C机心中不乏性能优质的珍珠摆陀机心,据说其上链效率非常之高,连PP240机心都不一定能达到如此境界。

德国银

德国银:成分包括铜、锌和镍,比一般用于夹板与桥板的黄铜坚固。镍的作用在于其氧化程度相当低。因此,德国银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时只会缓慢地起作用,同时合金表面会随着时间日久而覆盖一层美丽的黄金锈色,避免进一步氧化,因而可以不经电镀工序。正因为这个原因,德国银表面可以“不经处理”。与格拉苏蒂对比,朗格的德国银没有镀铑,因此色泽上更加取悦人,但硬度上镀铑的较好,因此两家德国大厂工艺各有特点。

朗格大日历系列腕表所搭载的自产机心,均应用德国银。

名士克莱斯麦系列自动跳时腕表

跳字表

跳字表也叫跳时表(Jump Hour)是手表的表面有小窗指示12小时中的各个钟点,分针每经过60分钟,该小窗就会弹出下一个数字。跳时表的原理是将传统的指针改变为能够转动的数字盘,通过数字盘的运转来表示出不同的小时。

现今的跳时表缘起于十八世纪英国的George Graham,1740年左右他制作了一系列的 Regulator Clock (三针一线的精密对时用天文标准钟),其中有一款使用小视窗加上数字转盘来显示小时,便成为今日跳时表的始祖。不过跳时腕表并没有像当初勾画的蓝图那般屹立于传统机械表之林,它的命运一直是扮演规规矩矩的传统腕表中的异类。直到70年代石英风暴对传统的瑞士钟表造成冲击时,跳时表才开始大规模生产,或许是它的数字显示太像石英表了。石英时代过去后,跳时表款式还是被少数的品牌保留了下来,它们外观古典,但显示新潮,一直是收藏家不可或缺的一款。虽然,它们不可能像传统机械表那样随处可见,但这些制表师的坚持依然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和少数人的追捧。

芝麻链

芝麻链,这是一个与陀飞轮有着同等重要地位的专业词汇,也是中国人给这个结构取的一个形象的名字。我们知道,发条是机械钟表的原动力。一般的发条在满弦状态时的力矩大,随着钟表的不断运行,发条力矩逐步减小,钟表的走时精度也会随之改变。芝麻链传动系统是一项尖端精密的早期发明之一,应用于发条驱动的机械钟表,它确保钟表的齿轮系统一直由相同的扭力来驱动,而不受发条上条状况的影响。这个装置改善了表的精准度。

新一代芝麻链装置

宝玑传世系列7047BA机心芝麻链装置

芝麻链是钟表发条力矩的稳定器。它由芝麻链、条盒、塔轮三部分组成。芝麻链与自行车链条很相象,只是链节非常细小,犹如芝麻粒大小,因此起名叫芝麻链;塔轮的形状好似宝塔一般呈锥状,塔身上下布满沟槽,供芝麻链缠绕。芝麻链缠绕在条盒外壁上,说明发条已经释放完毕,如果是满条状态,芝麻链应该完全绕紧在塔轮上。芝麻链的工作原理:上发条时,从粗端到细端,芝麻链被缠绕到塔轮上;发条满弦时,力矩最大,但是芝麻链在塔轮的最细端,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带动轮系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发条力矩越来越小,芝麻链的工作位置也同步变化(由细端向粗端的方向还原);通过芝麻链结构,可保证发条力矩释放均衡。发条上得越满,通过塔轮传出的力矩会相应减少;发条越来越松,通过塔轮传出的力会相应增加。通过塔轮直径大小,用以平衡发条力矩大小的变化,保持发条输送的力矩始终均衡,从而提高钟表的走时精度。因为芝麻链和塔轮的体积比较大,在体积较大的时钟和怀表上相对容易实现,在手表上实现的难度很大,所以难以见到,目前就朗格等少数品牌愿意接受挑战!

吊框游丝

吊框游丝其实是北京土话,也是修表师傅的“黑话”,学名应该叫宝玑式上绕游丝,也叫双层游丝,最常用叫法为宝玑游丝。行内叫法:是吊框儿的吗?当年宝玑大叔在发明制作陀飞轮的前6年,就首先发明了吊框游丝,另外在他的原创陀飞轮当中,还能欣喜的见到芝麻链。

传统的平面游丝在振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桩和快慢针固定结构的影响,游丝的扩展-收缩运动是不同心的,偏心运动会使振动周期受到很大干扰,因此影响走时精度。而吊框儿游丝则可以使摆轮游丝系统在运动中可以同心展缩,提高了钟表的走时精度。简单来说,平游丝的内端是固定在内桩上,而外端则固定在外桩上;吊框儿游丝的内端是同样固定在内桩上,外端是弯曲上绕后安装在外桩上。要是还想深入的了解一下,可以去多研究一下劳力士的产品。

宝玑吊框游丝。

宝珀全球首创L-Evolution陀飞轮大日历 摆陀动力显示腕表。

摆陀

摆陀,自动上链腕表的半月形离心块件,位于机心后面。摆轮通过佩戴者手臂的运动来使主发条上紧。

这项创意早在怀表上就开始实践:18 世纪,Abraham-Louis Perrelet 第一次成功设计出一款机械装置,只要表在运动,该装置中的摆锤状重物就向发条传输动力。但是这款装置的实际使用意义相对较小:因为怀表通常安静地躺在人们的口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动能。直到二十世纪初,腕表诞生,情况才发生改变,1923 年英国钟表技师John Harwood 研发了Rolls 腕表,这款腕表的重物自动摆陀在轴心上,在框定的范围内来回滑动运转为腕表上发条。

如今的自动机心通过独立的自动摆陀运转,绝大多数采用加工成半圆形的金属板片,通常安装在机心背面的中央轴承上。1931 年劳力士创始人Hans Wilsdorf 把中央自动摆陀引入腕表中,虽然自动摆陀可以双向旋转,但是只能单向上紧发条。1942 年,生产原始机心组件的Felsa 推出了中心自动摆陀的Bidynator,它可以双向上紧发条,它安装了一个交换传动机构,这样双向旋转可以转换为单向的做功运动。

由于自动摆陀需要极其精确的重力,因此如今绝大部分的自动摆陀均采用钨合金制造。钨是一种固态时白色闪亮,粉末状态时呈哑光灰色的重金属,熔点超过3,400℃。钨的比重高达19.3g/cm3,接近黄金的比重。

虽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少见的金属,但是由于特性不稳定或者价格过高,很少有适合用于制造自动摆陀的其他材料。只有豪华品牌采用铂和金合金来制造自动摆陀,某些售价低廉的品牌还采用铜合金自动摆陀。

欧米茄8501机心同样配备了自动摆陀

双追针

双追针,有追秒针、追分针两种类型,即在表盘上增加一根类似于分针或秒针的指针,当需要记录两位同时竞跑者的跑步时间时,双追针计时腕表就可以派上大用场。

一般情况下,双追针计时码表的表侧都会出现三个突起的按钮。围绕在表冠身侧的两个按钮,即计时开始/暂停键,及归零键。按动附加的按钮,原先随着计时秒针一起运转的追针秒针就会停止转动;再按一下,追针秒针会再次紧跟着计时秒针一起运转起来。这就是双秒追针计时表的运动方式。当需要测速时,只需要按下启动键,正常指针与追针重叠运动。再次按下启动键,正常指针停止,追针继续运动。最后一次按下启动键,追针停止。这样一次便可轻易测出两个测速时间以及两者的时间差。

瑞士雷达表D-Star帝星系列自动机械双追针计时腕表。

雅克德罗双追针计时码表。

猜你喜欢

游丝发条机心
5Y系列机心
——时尚的伴随
你好,机器人
ETA7750的故事:世界上最伟大的计时机心
全球最大手表机心企业ETA的断供疑云
从整个行业来看,谁都拥有自产的计时机心?
陈明之
游丝材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紧张
机械手表摆轮游丝的设计计算
发条怪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