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高校对大学生水利精神培养的研究

2023-03-11曾丽红

灌溉排水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水利精神时代

曾丽红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00)

水利高校对大学生水利精神培养的研究

曾丽红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100)

书名:中华水文化通论作者:靳怀堾编ISBN:9787517033325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6定价:48元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水利传统的文明国家,非常重视水利工程比如水库的建设,千百年来,为国家和人民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并且在漫长的水利历史中,产生了大禹精神、都江堰精神、98抗洪精神等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指引下的生动实践中,逐渐催生出富含新时代、新征程特征的水利精神。新时代水利精神的形成既是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治水精神的传承,也是新时代水利实践创新的现实指引。2019年,水利部将新时代水利精神正式概括为“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这12个字,具有两方面内涵。其一,在做人层面上,新时代水利精神则倡导“忠诚、干净、担当”,这是对人的政治品格、道德底线和职责所在的具体要求;其二,在做事层面上,新时代水利精神则倡导“科学、求实、创新”,这是不断推进我国水利事业前进的作风要求和动力源泉。肩负着为中华民族水利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时代大任的水利类高校,在日常服务、教学、管理工作中,不能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开来,不能只强调水利科技知识的武装,而忽视水利史、水文化等“形而上”知识的传授与普及,必须以发挥自身水利特色为基点,多途径调动大学生学习、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的积极性。

由靳怀堾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于2015年6月出版的《中华水文化通论(水文化大学生读本)》一书,作者看似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梳理水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实则是以梳理水文化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出发点,探讨以水文化育人的可操作性与必要性,是一本阐释中华民族“水文化”的经典大作,既可作为水利专业学生的课程教材,又可作为水利行业工作人员的工具书。

该书在绪论部分首先探讨了水文化的基本结构、功能属性和水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原则的方法。除绪论外,其他9章内容分别深入探讨了水与社会的具体关联、水文化的物质形态、水文化的制度形态、水文化的精神情态、水与地域文化的相互关系、水工程实践中的文化建设、水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水文化的教育与传播等内容。

在第八章“水文化教育与传播”中明确指出了当前水文化教育面临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水文化知识体系不完善、水文化教育还没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备课程、学生对水文化教育的情感体验与实践载体过于简单、水文化教育尚未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等,既引发水利高校思考,又为水利高校培养学生传承和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提供新思路。水利高校可从3个方面着手。第一,水利高校应时刻注重“以文化人”和“以水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将中华水文化教育与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开设一定学时的水文化选修课,将水文化教育融入校内学生的第二课堂,扩大水文化选修课的专业、对象的覆盖面,打造“属水”校园文化品牌等。第二,水利高校应配齐开展水文化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平时要多邀请传统文化专家学者、专业水利工作者进校为老师们举办知识培训讲座,注重加强对校内工作人员水文化知识的普及,提升水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要明确水利高校教师立德树人之道,要主动地学习新时代水利精神,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即要在接受、理解新时代水利精神上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有信仰的人去讲信仰。第三,水利高校应善于利于各种水文化教育阵地开展水文化知识科普、实践活动,即要通过开展实践教学促进水文化理论知识的内化。比如可以组织校内学生参观水文化博物馆、水文化遗迹、水文化长廊、水利风景区等,通过现场开展水文化知识科普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文化、水利史以及水利工程状况,实地体验水的精神、品质与气概,激励学子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争取用青春之我建设新时代中国水利事业。

曾丽红(1998-),女,广东肇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水利精神时代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