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议题的设置研究

2023-03-11沙紫瑶王浴五谷王浴四季

灌溉排水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议题文明设置

沙紫瑶,王浴五谷,王浴四季

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议题的设置研究

沙紫瑶1,王浴五谷2,王浴四季3

(1.中共伊春市委党校,黑龙江 伊春 153000;2.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 150020;3.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

书名:《农业生态文明论》作者:苏百义ISBN:978-7-5116-3535-8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定价:56元

农业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农业环境教育延伸出来的一项社会性教育活动,坚持以生态为支撑,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发展农业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的战略要求,应充分重视其发展方向,不断提升以议题设置能力为核心的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能力建设,以农业生态文明教育引到乡村振兴。农业生态文明论立足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阶段,统筹我国新时代农业的生态问题,剖析“人及人类文明”的主要根源,全面探索出了“思想、制度、情感”三位一体实现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构思,同时也为新时代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议题提供了参考。

首先,调查研究是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议题设置的基础和前提。《农业生态文明论》一书通过对我国农业生态实况进行调查,深刻分析了我国农业生态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揭示了农业生态问题的本质是人的问题,是社会发展失衡在农业领域的体现。农业生态文明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现实问题、关注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紧扣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重大利益问题,才能为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议题的精准设置奠定基础。在调查研究时,生态文明教育应关注重大现实问题,教育主体要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并以实际农业生态问题为导向进行议题设置;要牢牢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善用正反经典案例,巧用网络媒体平台,根据现实问题的发展阶段与合理的议题设置,提炼出能够反映农业生态文明状况的热点问题;要以解决现实农业生态问题为最终目的,通过总结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议题设置的方向与特点,真正实现利用议题设置发挥农业生态文明教育的优势。

其次,融入重大主题是提高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议题设置水平的内在要求。该书在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研判后,结合当前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重大主题的凝练,实现了重大主题纵向有机衔接和横向有机协同。一方面,该书提出根据农业主体的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强调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业主体通过对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深度递进,从而使建设水平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加大力度培养农业主体的爱农情怀,使人具备生态人格,成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主体。另一方面,该书从不同学科出发,就“如何实现农业生态文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根据学科特点区分角度、联动配合使主题得以立体呈现。可见,农业生态文明教育主体在设置议题时对学科主题的融入要由此及彼,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着重分析农业生态发展需求,从不同角度综合考量,设置集中反映重大主题思想的议题。

最后,新时代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议题的设置为实现我国社会变革提供了方向指引。该书从水、土地等要素的产权归属和开辟多元化发展道路等方面构建农业生态格局;要求各级农业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及相应技术人员落实好相关政策;提倡协同解决农业生态问题,打造生态农业,真正实现科学技术赋能。农业生态文明教育主体要以议题为切入点,与议题参与者就农业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重大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相关议题进行交流讨论,聆听议题参与者真切的想法,引导议题参与者在思想的互动与交流中凝聚共识,促进思想解放,为推动社会改革和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同时,农业生态文明教育主体还要巧妙利用集群或群聚效应,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共同目标为牵引,强化议题参与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彼此信任,努力实现良好开放沟通机制的建立,拓展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覆盖广度,助力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总的来说,设置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议题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作。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通过设置优势农业生态文明教育议题来实现。议题的设置应当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认清所属社会责任,关注现有农业生态问题,融入社会重大主题,引导议题参与者正确认识我国农业生态现状,从而逐步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

沙紫瑶,硕士,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议题文明设置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请文明演绎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漫说文明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