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间,一片树叶富一方百姓
2023-03-11民生周刊王迪
□ 《民生周刊》记者 王迪
如今的崂山茶,早已不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更是令人向往的“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
初春时节,百草新生,空气中弥漫茶香。沿海岸线,眺望远处,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民居,宽阔整洁的“四好”农村路,环绕红瓦民居的山村茶田,掩映山海间。
八山一水,半屋半田,是青岛崂山区的真实写照。在这里,山地面积占全部陆域面积约80%,近两万亩崂山茶,在这片集山海灵气于一身的宝地孕育、生长,成为农业“优绿特新”的标志产品和生态名片。
“崂山人爱茶,尤其用‘长寿之水’崂山水冲泡的茶叶,别有一番滋味。” 今年54岁的王师傅是土生土长的崂山人,开了半辈子旅行社大巴的他,见证了崂山乡村振兴产业的转型升级。
“早在10多年前,崂山茶就被誉为‘江北第一名茶’,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如火如荼开展,眼看着崂山茶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名气也越来越大。”
致富“金钥匙”
山海间美丽茶园
“起初,崂山搞乡村振兴,在很多人眼里,简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背水一战。”崂山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妮妮向《民生周刊》记者介绍,崂山区辖区陆域面积395.8平方公里,全区耕地总面积13483.95亩,仅占崂山区陆域面积的2.27%。
尽管农业比重很小,但农村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的70%,农村社区占社区总数的86%,农村仍是崂山区当前的主要形态。
在“山地多,人均耕地少”的自然条件下,如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目标?崂山区委、区政府敏锐地意识到,作为青岛市促进共同富裕的先行区,崂山必须抢抓先机、巧做文章。
产业兴,则百业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崂山是我国海岸线上唯一海拔超千米的高山,山青海碧,土壤偏酸,雨雾充沛,有着茶叶生长的绝佳环境。
春季采茶忙
追溯崂山茶的历史,从第一批茶树移居崂山算起,已近半个世纪。1957年,毛泽东来青岛开会,会议期间提到:青岛的气候是否适合种茶?时任山东省委书记通过查阅史书发现,很早以前在黄河流域有茶树和竹子的记载。自此,山东省政府开始推行“南茶北引”的政策,青岛则率先开展引种试验计划,开启崂山新的“种茶产业”,同时结束了“中国北方不能种茶”的历史。
在崂山,近两万户茶农从事茶叶种植,因此茶产业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为了让崂山茶成为百姓发家致富的“金钥匙”,崂山区委、区政府前不久特组织开展“茶农培训班”,邀请到茶行业内权威专家们前来授课,系统教授茶叶知识。培训班上,上到从业10余年的“老茶农”,下到“90后”新鲜面孔,专家讲得通俗易懂,学员听得有滋有味。
“90后”胡嘉浩是培训班的年轻学员,也是一名“茶三代”。20 世纪90 年代初,随着南茶北移,胡嘉浩家也开始种上了茶树。
“但由于种植技术不普及,尤其制茶技术只有极少人掌握,产量受限,种植户积极性也不高,家里也只种了几亩地。”
胡嘉浩回忆,当时的茶农多是从零起步,只能在劳作中积累经验,也为此吃了不少苦头。后来,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以及对技术培训的重视,茶农逐步实现了产业增收,胡嘉浩家里的茶园面积也增长了几十倍,已扩大到了200多亩。
“如今,我跟着老师们学到了这么多权威实用的茶知识,又学会了崂山龙须的制茶工艺,回去后肯定能派上用场,对于质量再提升很有信心。”胡嘉浩说,他已准备好沿着父辈们深耕的茶路,继续走下去。
胡嘉浩的话,也道出了不少茶农的心声。
“现在,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茶园或是从事茶产业,茶农的钱袋子鼓了,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发展。”
从“按斤卖”到“按克卖”
在“面小量少”的背景下,崂山茶如何立足区位优势,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富民增收、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茶是高端农产品,亩产效益高。”崂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奎旺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崂山立足茶业、林果、中草药等主导特色农业产业,因地制宜、系统谋划。一是抓组织化提升,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首家乡村振兴工作机构—乡村振兴推进中心,开展实体化工作推进;二是抓政策扶持,在全省率先制定了首家县区级扶持办法,并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崂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乡村振兴、汇智人才方面的政策,全方位引导激励乡村产业发展、人才汇集乡村。
“比如针对崂山茶,我们采取‘直补’政策,连续13 年实施‘兜底性、持续性、普惠性’绿色药肥和物理防空‘三项直补’‘五项直补’,累计投资超过1亿元,保护了崂山茶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据了解,去年崂山区抓住转型升级的发展期和窗口期,充分运用山海环境优势和茶文化茶产业积淀,研发并推广了“崂山龙须”这一高端新品系,实现了从“按斤卖”到“按克卖”的巨大跃升。”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也富裕了一方百姓。
目前,崂山全区茶园面积发展到20000多亩,年产量达1500多吨,产值6亿多元,崂山茶业从业人员1.7万名,茶农直接收益达4亿多元,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7家。崂山茶区域品牌价值从2010年的4.2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14.64亿元。
如今的崂山茶,早已不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更是令人向往的“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崂山茶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崂山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
“田园式”都市乡村
记者走进王哥庄街道唐家庄社区,村口处“永远跟党走”精神堡垒,鲜艳夺目。沿路的茶园小径、百亩崂山茶观光体验园与半山腰的“崂山·唐庄”品牌民宿、景观小品集于一体、遥相呼应,形成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农养结合的“田园式”都市乡村综合体。
“再过两个月,进入采茶季,这里到处樱红柳绿,户户茶香弥漫。”唐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唐会友手指眼前枝丫初露的茶田,嘴角上扬道,居民在自家门口采茶、炒茶,即使身处都市,也能过上向往的乡村生活。
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特别提出,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围绕农业、利用闲置农房等资源,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在发展乡村产业中有广阔的空间。
3年来,崂山区乡村产业发展布局先后经历“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示范带”到“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美乡村集群”不同类型、层级的蝶变提效。
在三面环山、一面朝海的东麦窑村,一排排石头房民宿古朴别致。几年前还只是崂山脚下一个平凡的小渔村,经过多年精心打造,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崂山乃至青岛“民宿第一村”。
目前,东麦窑村的“仙居崂山”主题民宿和“瑜上山间”网红品牌民宿已拥有广泛知名度,每年吸引游客4.5万余人,营业额达4000多万元,村庄人均纯收入5万元,吸引退伍军人、本市和外地创业人才来村创业,解决就业岗位100多个。居民通过出租房屋,每户年可增加3万元收入,且收益每5年递增10%。
如今,这片示范片区打造的村庄、民宿、景点,成为当地“网红”景点,周末吸引着市民纷纷前来休闲、游玩。
此外,凭借山海环境、产业聚集等优势,崂山区初步构建了以崂山茶、王哥庄大馒头、林果、中华蜂业、休闲渔业等为引领的品牌赋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表示,崂山以打造“有趣的农业 有味的乡村 有品的农民”为目标,坚持在生态保护背景下建设和发展乡村,探索出党建引领、环境提升、农旅融合、文化主导、市场主导等发展模式,蹚出了一条生态保护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崂山路径。
穿梭于崂山各个农村社区,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