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乡村振兴 践行使命担当

2023-03-11

农村百事通 2023年1期
关键词:苏州市苏州农业

有人说,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越高,农业发展越不受重视,果真如此吗?请看江苏省苏州市政府给出的思路和经验。

立足农业“四大功能” 深刻认识“为何种地”

长期以来,江苏省苏州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的粮食安全责任制,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点,推动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池塘、美丽生态牧场“三高一美”建设全覆盖,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和保供水平。在多种粮、种好粮的基础上,苏州市统筹域内域外粮食仓储布局,积极与盐城、宿迁等粮食主产区合作,在域外建设40万吨粮食仓容设施,并开展粮食精深加工,搭建苏州销售市场,为主产区“好米好面”寻找“好出路”。

苏州境内有2.4万多条河道,绝大部分在乡村,它们与农田、森林、草地、湿地一起,构成了苏州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苏州市政府一直坚持以农业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建设,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早在2014年,苏州就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生态补偿条例。截至2021年年底,累计投入生态补偿资金110.8亿元,催生出1060条(个)生态美丽河湖、69个市级“特色精品乡村”、57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等,串联起苏州全域一条条旅游热门线路。

农业文化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苏州拥有两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桑基鱼塘、塘浦圩田等众多传统农耕系统。得益于农业文化的系统传承,苏州市启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围绕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科技价值实施“五大行动”,助推苏州成为江南文化的核心叙述者、传播者和引领者。

农业的富民功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2021年,苏州市农业土地亩均产出率达1.45万元,农业经营性收入约占苏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随着农业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市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正迅速拓展。阳澄湖大闸蟹被称为“蟹中之冠”,近年来,该产业“链动”旅游、度假、餐饮、物流等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实现年综合收入超350亿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苏州市已培育农产品地理标志17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3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9.4%,每个特色产业背后都形成了一条富民增收产业链,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强劲“引擎”。

激发农业主体“三新动能” 着力破解“谁来种地”的社会难题

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持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业产业的空间在变小。“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00后”不问种地正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谁来种地?苏州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解决办法。苏州市政府以建设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目标,在培养和集聚新农人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建立起了与当地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从2010年起,苏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定向委培工程”,分层次、分专业招录了1564名定向委培生。苏州市政府与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成人学历教育,通过7家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和31家实训基地,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1万人次以上,累计向3077名符合社保补贴政策的高素质农民发放补贴4488.4万元。

乡土人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苏州市专门出台“姑苏乡土人才培养集聚行动计划”,纳入计划的人员每人可获得最高30万元的项目培养资助。2021年,50名新纳入的乡土人才获得财政支持项目45个、资金562.5万元;2022年年底,45个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涉及农业新技术、新品种15个,建立技术示范区、辐射区8个。

昆山市巴城镇东阳澄湖村的姚娇寅,受政策感召从国外辞职回乡钻研大闸蟹养殖技术,她结合传统典籍开发出“团脐”醉蟹,一举走红市场。她的系列蟹产品年总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不但实现了个人的事业发展,而且带动了村里的大闸蟹产业再升级。

像姚娇寅这样的有知识新农人在苏州市有不少。有经营、服务7200多亩农田,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300多万元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朱赟德;有潜心攻克土壤洗盐改良,把荒地改造成年收益达1000万元农场的农场主董卫华;有立志解决国内锦鲤优质原种匮乏问题,打响“中国锦鲤”品牌的德国“海归”钟艺……

在苏州市的农业经营体系中,“新农人”是主角、“新组织”是主力、“新服务”是主流。苏州市政府针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农业“新组织”数量快速增长、规模日益扩大、领域不断拓宽。至2022年11月,全市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规模种养户常年保持在1.1万户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2584家,农民参加合作社比重达91%;县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7家,年销售收入1603亿元,带动270余万户农户致富。

为促进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加快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苏州市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链主”和骨干主体,引导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各类涉农组织向农业服务业延伸,通过“农资+”“科技+”“互联网+”等方式,构建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产业链式解决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需求。

苏州市吴江区的平望丰礼“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每年服务粮食种植面积超1万亩,有效提升了当地农机化发展水平。苏州大域无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一村一机”无人机共享模式,依托本地“飞手”提供服务,每亩地服务成本从10元降至6~8元甚至4~5元,帮助经营主体节本增收。

把握现代农业“两大趋势” 积极探索“如何种地”的实践路径

我国农业在经历了传统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之后,正逐步迈向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的智能农业新时代,农业的内涵和外延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苏州市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在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与拓展农业产业链方面双向发力,形成了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

苏州市已打造“无人农场”示范基地9个、全产业链智慧农业示范生产场景5个,农业物联网面积14.95万亩,农业信息化覆盖率71.4%。

吴江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从2020年开始启动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示范基地核心面积500亩。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应用,农场已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以及可视化大田管理。下一步还要实现粮仓烘干、碾米和包装全程无人化,形成操作性强、可复制、易推广的“无人农场”发展模式。

要将现代农业做优做强,融合发展是趋势。苏州市在推进传统农业、精深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多元深度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注重生态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实现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三提升”。

水稻秸秆发酵成饲料,饲料喂羊,羊粪处理成生物肥料回田。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依托科技支撑,5年来倾心打造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四个一”农牧循环产业链,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东林村年产稻麦超2000吨、羊肉250吨、有机肥3000吨,每年节省化肥用量30%,实现了生态富民和反哺生态的良性循环。

常熟市古里镇坞坵村重点瞄准优质大米的市场化、品牌化运作,与苏州农科院、“中华老字号”王四酒家合作,研发低谷蛋白等功能型大米和米酒、米露、米糊等大米衍生产品。2021年,“坞坵大米”销售收入超500万元,村可支配收入达1927万元。

苏州市的乡村,不只产业兴、业态丰,景色也美不胜收。苏州市在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环境打造的基础上,创新实践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苏州市深挖片区农文旅资源,精准提炼主题特色,在片区中统筹村庄布局、功能定位,推动乡村从“分散建设”走向“集聚提升”,实现“1+1>2”的联动发展效应。

澄湖位于吴江区、吴中区和昆山市交界地带,连接周庄、锦溪、同里、甪直四大古镇。作为苏州“四角山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澄湖片区尽显江南水乡特色风貌。2022年,苏州市正在全力推动实施澄湖地区协同发展,涉及339平方公里、58个行政村、406个自然村,立足澄湖地区深厚的生态基底,叠加农业、文化、旅游功能,将澄湖地区打造为生态价值转换先行区、农文旅联动发展示范区、市域一体化协同发展试验区。

按照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苏州市已累计培育打造9个市级特色精品示范区、70个特色康居示范区。环澄湖片区、环阳澄湖片区、长江沿线、太湖沿线“两湖两线”跨域示范区,昆太交界区域生态农旅示范区等也正加速建设中。

苏州市政府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三农”的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推动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争先发展,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农业农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猜你喜欢

苏州市苏州农业
苏州市 多措并举提升全民安全意识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苏州市坚持“三聚焦” 为民服务办实事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苏州一光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实践与思考
苏州十二忆
苏州诚和的成功并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