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设计层面的海绵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2023-03-11孙美娜
孙美娜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近几年,城市内涝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随着“城市病”不断出现,人们越发关注城市建设及设计问题,其中城市水安全问题尤其重要。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保障水安全重要讲话中表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自此“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热点词汇,在国内受到了广泛关注。
1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
2014年以来,国家和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针对城市内涝和构建海绵城市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积极开展试点工作。2014年11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通知》(建城函〔2014〕275号)。自此,“海绵城市”这一名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对这一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顺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问题的发生。
1.1 “海绵城市”理论的发展现状
国外对于“海绵城市”的认识和实践普遍早于我国,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有低影响开发(简称LID)、可持续发展排水系统(简称SUDS),以及水敏感性设计(简称WSUD)。中国对于“海绵城市”的研究热度也在不断上升,从2012年的首次提出概念到2013年的强调,2014年的城市试点建设,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就理论研究而言,俞孔坚教授和仇保兴博士是先行者。他们深刻总结了“海绵城市”的内涵并推动“海绵城市”的实践。本文将立足于城市设计层面,对“海绵城市”建设如何从理论付诸实践的问题提出相关策略,为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1.2 “海绵城市”实践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近几年的实践成果颇丰,目前我国在北京市,六盘水市和上海市的桃浦中央绿地等实例都是对“海绵城市”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做出了勇敢尝试。2018年住建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并获批为国家标准。该国标从雨水径流总量、路面积水控制、水体环境质量、项目有效实施性等多个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进行评价,全面指导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2 “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出现的问题
2.1 可行性分析
理论可行性:首先,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经成熟,对“海绵城市”的定义、研究范围、建设原则及方法等要素界定清晰,保证了其理论上的可行性。其次,国内的相关学者将“海绵城市”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研究其耦合的可能性,得出了中国需要“海绵城市”的结论,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认证。
实践可行性:国内外的相关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层面验证了“海绵城市”理论是可以指导实践的,并能取得喜人的成果。国内的实践案例验证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国内实现的实践可能性。同时,我国政府大力倡导“海绵城市”的建设更是为其在中国的落地增添了助力。2022年4月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对海绵城市示范城市给予定额补助,内容包括建设雨水调蓄设施、透水性道路、管网排查与监测、居住区海绵城市理念的绿地建设等。在政策的鼓励和主导下,“海绵城市”理论得到广泛宣传,目前已经有55个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在政策、资金、国家标准的指导下,实践具有可行性。
2.2 出现的问题
“海绵城市”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独立发展,缺乏联系,降低了“海绵城市”的运作效率。就宏观上来讲,我国所谓的“海绵城市”建设并未形成网络,缺乏系统化建设,仅仅关注于雨水收集却忽略了再利用环节。从中观上看,建筑改造的模式固化,街道改造建设难度大,不易实现。从微观上看,场地与景观绿地的改造拘泥于小格局的循环,并未融入城市雨水循环的大系统。下文将提出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方法。
3 “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及要点
“海绵城市”即是将城市比喻成海绵,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并能够存储水。其本质为实现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谐,即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海绵城市”理论的目的是保护原有的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的水生态环境同时实现低影响开发,构建完善的排水防洪系统。为实现这些目的,“海绵城市”在生态环境的角度要求城市的发展建设能够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不污染、破坏环境;在排水管理的角度要求实现雨水的积存、渗透、净化并充分加以利用;在防洪减灾的角度要求城市能够具有弹性来适应环境危害。
“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是从节约利用雨水资源出发提倡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它首要目的是实现水生态的平衡,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代表着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从“改造自然”走向“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这也符合我国科学发展的需求和目标。所以,对“海绵城市”的研究需要跳出景观、技术的既定范围,站到城市设计的高度加以理解和实践。
4 “海绵城市”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区别,主要在于“设计”二字,体现出更多的主观精神,也更能体现市民的意愿和诉求。而“海绵城市”的设计更是这样,需要设计师的眼光更加长远,在收集雨水再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的综合效益。对于“海绵城市”的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哪些城市适合建设“海绵城市”?怎样设计“海绵城市”?
4.1 是否适宜建设“海绵城市”?
根据相关理论和实践信息,甄别一座城市是否合适建设“海绵城市”的方法如下:
4.1.1 定性策划法
随着城市化的飞速推进,我国的城市数量激增,但城市建设期间普遍忽视了对城市个性的打造,存在“千城一面”的现象。“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设计者在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条件,比如年降雨量,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等多种因素的前提下,结合城市的文化属性,有区别地为城市制定建设策略,可谓是“一城一策”。目前我国对海绵城市示范点的筛选是基于城市年度绩效评价结果等级和人口规模,并未设置城市水环境方面的筛选条件,有可能导致海绵城市无法真正落地。因此建议有关城市在建设海绵城市项目前进行可行性论证。
4.1.2 公众参与法
广大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人,是城市真正的服务对象。公众满意度的高低是衡量一座城市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杆。所以在建设“海绵城市”之前,政府机关应该通过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召集公众参与,对于是否建设“海绵城市”,怎样建设“海绵城市”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综合考虑他们的真实诉求。
定性策略法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地采取措施;公众参与法是自下而上,目前后者的发展很不健全,二者结合才能完善“海绵城市”的建设。
4.2 “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设计理念
4.2.1 空间格局组织
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物质空间构成的总体体现,其中包括城市平面轮廓,功能布局,空间形态,道路骨架自然特色等。空间格局不仅仅反映城市物质构成,也能体现社会文化背景,城市风貌等。“海绵城市”的设计需要从空间格局入手,在平面轮廓上结合城市地貌,契合地形;在功能布局上实现高效有序,减少污染和降低能耗;在空间形态上追求视觉美和场所精神;在道路骨架上优化城市交通,利用道路等灰色基础设施改造成绿色基础设施,实现“海绵城市”的基础目标:收集雨水,回收再利用。
4.2.2 城市要素整合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体,其中包括很多要素:建筑、基础设施、景观、绿地、水域等。“海绵城市”的设计需要将这些要素实现重新整合,将原本单一功能的要素整合成打造“海绵城市”所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比如说利用建筑屋顶实现集水目的,利用道路的透水地面实现集水、存水、运水的目的,利用原有水域实现整个城市水体的调控等。
4.3 “海绵城市”建设的设计策略
“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可以在三个层次加以分析:宏观——城市规划设计,中观——建筑与街道设计,微观——场地与景观绿地设计
4.3.1 宏观——城市规划设计
中国的“海绵城市”设计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优秀案例,而是应该从城市的实际自然条件出发,在低冲击的前提下实现城市设计。对于“海绵城市”的核心工程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应当与整个城市规划相结合,与整个城市供水,排水系统相结合,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有助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城市水系统作为城市设计的要素之一,应当结合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要素综合考虑,构建雨水循环利用的网络系统,使之能充分融入城市系统的运作,实现高效发展。并且“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依靠大数据加以管理,将“智慧城市”与“海绵城市”相结合,通过数据的变化掌握城市雨水径流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雨水的收集、处理的数量以及再利用的方式。比较成功的案例有六盘水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新加坡ABC水计划。
4.3.2 中观——建筑与街道设计
建筑特别是绿色建筑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相当于器官对于人体的关系。“海绵城市”的建设奉行低影响开发的原则,争取以最小的付出实现最大的收益。对于建筑的改造,应在保证建筑如常运作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在建筑内打造雨水收集、处理、再利用的循环系统,并接入城市雨水循环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中观建设的策略有:
(1)利用屋顶花园收集雨水,过滤,储存。
(2)利用管道实现雨水的运输。
(3)采取科学手段实现污水净化再利用。
(4)采用节水型的卫生器具等。
如果说建筑是器官,那么街道就是联系器官的骨架。城市街道承担着链接的作用,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街道是构建城市雨水循环系统的关键所在。建筑、场地、绿地收集来的雨水是“死”的,只有通过街道的联系,它们才能“活”起来。街道改造的主要策略有:
(1)改铺装。街道有大量的铺地,如果将硬质铺地改造成透水性铺装,能够提高城市的雨水收集量。
(2)打造地下管廊。透进地下的雨水以及建筑、场地回收的雨水需要通过管廊来运输,分配至城市的各个角落。
(3)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
4.3.3 微观——场地与景观绿地设计
场地设计也是城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现在城市建筑追求高容积率,低建筑密度,将场地还给民众,这无疑是进步的。但是由于缺乏设计的原因,很多城市中存在荒废的场地,这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海绵城市”的设计可以将城市场地加以利用,创造综合效益,实践策略有:
(1)改不透水地面为透水地面。
(2)丰富绿地面积。
(3)改造绿化带为植被浅沟。
(4)设置生态滞留区等。
这些做法具有低冲击性,改造成本低,技术成熟,容易实现。
景观绿地设计是“海绵城市”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国内外的主要实践方式。主要策略有:
(1)打造雨洪公园,融合休闲娱乐与泄洪功能为一体,实现双赢。
(2)营造湿地公园,利用湿地的特性改善水质,净化水体。
成功的案例有:哈尔滨市的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上海市的桃浦中央绿地等。
结语
目前,在国内外城市水资源安全及城市设计备受关注的社会背景下,对“海绵城市”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思考,并提出了一定方法和策略以供参考。国内对“海绵城市”及水敏性城市的理论研究很多,但多偏向景观层面,本文选择城市设计的视角进行探索,希望能带来一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