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三个维度及其启示
2023-03-11魏泽文
魏泽文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其宗旨的必然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其首创精神,保障其根本利益,“始终把依靠人民和相信人民作为革命和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把服务人民和发展人民作为执政的最终归宿和目标,把为人民作为治国理政最根本的着力点和落脚点”[2]。新时代背景下,应如何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发现,劳动与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以及人民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密切的联系。劳动造就了“现实的人”,使人得以生存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社会存在)。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被异化,资本逻辑大行其道。社会主义制度很好地解决了人被剥削和被压榨的问题,劳动幸福渐渐地超越了资本逻辑,劳动成果归人民所有,人民通过劳动在实现自身解放及全面发展的方向上不断向前迈进,向着共产主义社会的方向不断逼近。在此过程中,劳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人民主体地位确证的历史前提:“现实的人”自由自觉的劳动
恩格斯曾将历史唯物主义称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3]295,强调人不是其他什么人,而是一种“现实的人”,是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劳动造就了人的主体地位。他还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3]313。人民首先是“现实的人”,是处在劳动生产中的人,在现实的劳动生产中发挥自身主体力量,所以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在其中得以确证。
劳动是一切人类活动中的基础性活动。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类生活资料必须由劳动获取。人类社会是由人在劳动实践中构成的社会关系系统,构成这一社会关系的个体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是通过生产劳动建立的。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4]。通过劳动,人不仅使自然物质发生各种改变,而且在其上赋予了自身的意志,实现了自身意志的转移,从而具有了改造世界的可能性。可以看出,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因此我们需要在劳动中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把握劳动对于人民主体地位实现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劳动区分了人与动物,在劳动过程中人彰显了自己的主体性存在。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5]519也就是说,人通过劳动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获取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得以生存和发展,劳动是人的物质生活的必要载体和途径,通过劳动改变自身的生活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同时,他们也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5]520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人是怎么样的,取决于人怎么样从事生产劳动,人的存在就是人们现实的生产生活过程,而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必须在生产劳动中得以实现。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相应地,社会的生产关系也随之改变,劳动成为决定人民生存发展及其命运前程的有效途径。
劳动是人现实的对象化活动,证明了人主体地位的现实性。没有生产劳动也就没有人本身,而人的生产劳动总是有对象的,劳动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活动的现实性是个人的现实性的存在条件,没有对象作为活动客体的现实性,也就没有个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现实性。现实的人是从事对象性活动的类存在物,马克思曾这样写道:“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5]163这也就说明了人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才确证了自己存在的现实性以及自我本质的实现。换言之,劳动是“人的对象化了的本质力量”的根本表达,社会生产劳动不仅生产了具体产品,也造就了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因此,劳动作为人的一种本质属性活动,理所应当地成为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的方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人们明白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教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和对劳动的正确态度,让人们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人民要在劳动中发挥自身的能力,不断地开拓创新和超越自我。因此,党和国家要关心人民的生产劳动,让人们劳有所得,劳有所乐,真正让劳动人民具有主人翁地位,保障劳动人民的权利,从而激发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就是要让劳动人民有尊严地活着,并且让人民认识到劳动不仅仅是养活自身的手段,更是自己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要让人民在劳动中发挥自身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作出对社会有意义的贡献,并且让人民体会到劳动不仅仅是一种现实性意义活动,更是人的本质意义上深层次的幸福。
二、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的现实依据:扬弃资本逻辑对劳动的占有
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但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人们通过劳动生产出的产品被资本家无情地掠夺、成为资本控制的对象时,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就受到了威胁,在马克思看来这便是劳动者本质的异化。这一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劳动变成了劳动者最大的束缚,劳动已经被资本家收买成为雇佣劳动;资本家毫无人性地剥夺了人民劳动本该取得的所有价值,即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被榨取。这样一来,劳动成为一种外化的表现,而不再是作为人本质的对象性表达。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是工人外在的内容,并非其本质活动,他们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5]159。这表明人们劳动反而变得不幸福,劳动成为人们痛苦的枷锁,成为一种强制性和被迫性劳动,人们为了生存甚至过度劳动。那时候人们在劳动中不属于自我,而是属于他者(资本家)。
所以,我们可以说,只有当人在表达自己的动物属性(例如吃饭睡觉)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的,而在做本是具有创造性和价值性甚至是智慧灵性的活动的时候,却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没有思想意识的动物。人的思想意识被肆意且无限度地碾压和遏制,动物属性取代人的灵性,人如行尸走肉。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资本的生成归根到底还是人劳动的结果,只是资本一旦生成,它就具有相对独立性,成为一种“抽象的统治”。资本主义社会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掠夺劳动剩余价值的对象,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本的“人格化”。但是在这里我们也不能否认资本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充分肯定了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6]在此基础上资产阶级开辟了世界市场,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大变革,打破了封建制度,让人类文明得到了大发展。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需要摆脱资本的束缚,要为破除资本逻辑对劳动的占有而斗争到底,这样才能重新找回自我,才能真正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扬弃资本逻辑对劳动的占有就需要在肯定资本价值的基础上节制资本,合理地运用资本,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社会主义的中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既要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承认劳动价值的同时也不否定资本的价值,社会主义制度下既需要有资本逻辑的运作,更要让人民当家作主,劳动成果归人民所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这一思想最好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扬弃资本逻辑对劳动的占有也是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逻辑,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让“马克思的人的劳动本质论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劳动特征有机结合”[7],就应该秉持劳动者至上、人民至上、劳动幸福的理念,为劳动者因劳动而幸福创造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
然而,当今世界仍然是资本主导的世界,资本逻辑仍然是阻碍世界人民劳动幸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资本的积累导致了劳动者的贫困积累、生态环境的贫困积累以及社会关系的贫困积累[8]。对此,我们需认清这一现状本质上还是劳动人民没有取得胜利,我们还需要为劳动幸福斗争到底。因此,我们要更加规范资本运作,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这“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系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关系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9]。
为此,我们要积极扬弃资本逻辑,不断走向人民逻辑,让人民越来越有尊严感、获得感、实现感。一方面,我们要在弘扬劳动精神中扬弃资本逻辑。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民处在“异化劳动”的状态,人民越劳动反而越不幸福。而扬弃资本逻辑就是要不断把劳动幸福的权利返还给人民,整个社会要崇尚劳动精神,从制度上保证人民的劳动成果归人民本身所有。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保障人民的自我发展和现实需要中扬弃资本逻辑。更加关注教育、养老、住房、医疗等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健全法律,规范劳资关系,积极推进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治理,让人民拥有美好生活的空间。更加重视社会的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坚持一个也不能放弃。
为此,我们还要驾驭、引导资本逻辑,保障资本有序发展,从而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让人民越来越有幸福感。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仍然需要资本的积极作用,邓小平同志有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然贫穷也不是人民的美好生活。在马克思看来,评判资本需要坚持历史的尺度和价值的尺度,在肯定它的同时又要批判它,而不是开历史的倒车,直接消灭资本。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将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这是历史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彰显: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上文提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成为人本质的外化。这一观点是马克思借用了黑格尔关于本质的外化的思想,意思是,异化劳动是由人本质所产生的,但最终又与本质内容相异。换言之,人民通过劳动来实现自己主体地位的应然性,与阶段发展而出现的劳动异化阻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的实然性之间产生矛盾。总的来说,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的批判根本上还是要让劳动超越资本逻辑,因此,我们需要克服劳动的外化,让劳动重新回到其本质,异化只是一个否定的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重新复归劳动应有的地位和价值,让人民在劳动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在劳动中获得解放,最终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阶级的社会,处在一种“无阶级”的状态。马克思赋予了作为劳动“人格化”的无产阶级神圣的使命:他们需肩负起消灭资产阶级,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任务。要实现人在所有领域的解放,归根结底是要使劳动真正占据主导,把人从资本主导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解放出来,从阶级不平等关系中解脱出来。彻底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我们依然要为劳动被资本占有和劳动不平等而斗争到底。
主体地位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的建构和各方面的协调努力。这一主体地位是立足于“物”、但是又超越“物”的最终状态,是人类真正实现自我的状态。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劳动得到了回归,劳动异化也被彻底扬弃。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10]由此可见,劳动成为人最本质的需要,是人的主体地位的现实确认,是一种生而为人的确认,不让一个人劳动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他的主体地位和获得幸福的权利。
人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并且把它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不能推脱。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代替它们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样的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中所应承担的部分推给别人;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11]可以看出,劳动是生成人、实现人、发展人的途径,是最终通往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这与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控制人、奴役人的枷锁的劳动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意味着对以往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彻底革命。因此,劳动解放人的逻辑还必须表现为其对资本逻辑的彻底超越。共产主义不存在于现实社会的彼岸,而是在充分占有私有财产的基础上对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结果,是通过劳动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换言之,共产主义是通过劳动达到的“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5]185。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就是人民在劳动过程中达到的一种与自身、社会、自然的和谐状态。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便是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正是从经济领域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认为必须要通过物质生产劳动来实现人类的解放。新时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根本的就是解放劳动,解放劳动者,为劳动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形式、途径,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先进的劳动工具,教育劳动者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使其遵循劳动规律,彰显劳动价值,从而实现人对于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时代的劳动者寄予厚望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12],要求“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13]。所以我们设想,新时代必须要在劳动解放的路途上不断迈进。
现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人的部分劳动被机器和人工智能取代,人仿佛不需要像以前一样劳动,一些人因此否认劳动的价值。在马克思看来,这些是对劳动本质范畴的误读。机器的生产本质上是一种“死劳动”,而人的劳动才是一种“活劳动”,社会主义最终迈向共产主义的过程中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也必然是“活劳动”下的生产力。换言之,“死劳动”失去人的“活劳动”就是一堆没有任何意义的“废铜烂铁”。因此,新时代的劳动解放必然是人本质意义上的解放,必然是人主动性、创造性、灵性的彰显,这一表现就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知识的不断丰富、人类智慧的不断超越,人的意识与物质通过劳动实践真正达到同一。而人民的主体地位的实现意味着人能够更加有能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便是人民的最终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的来说,劳动从之前的被“肯定”到后来的被资本“否定”和“掩盖”,最终必须要回归“否定之否定”。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劳动发挥着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这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示。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我们指明了人类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的解放这一真相,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即历来被各种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所遮蔽的事实:人们首先必须通过劳动解决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这也就是马克思“现实的人”的基本逻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它在当时是进步的,但是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滞后的,因为它阻碍着劳动成为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方式。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全世界劳动的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为劳动幸福和人民至上而不断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