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023-03-11孔凡哲
孔凡哲 成 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1)《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2019年10月23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9-10/23/content_5444047.htm,2022年1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提出“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2015年08月26日,http://www.scio.gov.cn/zhzc/8/1/Document/1445992/1445992.htm,2022年11月22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3)《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2019年10月23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9-10/23/content_5444047.htm,2022年1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4)《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1年08月28日,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1-08/28/c-1127804776.htm,2022年11月22日。。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25日,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2022年11月22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学校,而学校开设的课程既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民族院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高质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能保障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开展。如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如何评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等,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实践继承发展的焦点。
学界围绕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内容、途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进行了相关研究。在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方面,有研究认为,过去对“多元一体格局”理解的重心过于集中于“多元”,过分强调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从而固化了民族个性与民族之间的差异。(6)褚远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建构的趋势》,《中国民族教育》2020年第6期,第18页。要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和优越性,把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历史讲好,遵循强化一体包容多元的课程叙事。(7)万明钢、王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26-34页。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上,有研究认为,内容不够丰富,与当地实际联系不紧密,缺乏地方特色(8)韦惠文:《高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选择——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社会科学家》2021年第11期,第135-139页。,未能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性、兴趣、能力和行为等(9)耿俊茂:《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社会科学家》2019第5期,第145-148页。。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专门内容与各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紧密联系,综合考虑教育性质、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之间的配对。(10)曹能秀、马妮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融入学校教育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122-131页。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努力寻求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契合的最佳切入点。(11)陈智、宋春霞:《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第54-58页。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路径上,有的研究认为“教师在讲课中对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知识也常常是一笔带过或者根本不讲”(12)韩宁、阎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阐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1期,第187-193页。,作为教育活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强化资源意识并构建科学性、思想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资源体系。(13)褚远辉:《民族地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研究》,《中国教育科学》2020年第5期,第62-76页。
基于此,本研究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质量评估和促进的视角加以审视和拓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诠释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的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态度、评价和认同结果(14)徐杰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内涵与学术支撑》,《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第77-86页。,包括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愿(15)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民族研究》2018年第6期,第1-14页。。学校教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教育对象,培养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认知和价值理念,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将爱国情感转化为爱国行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并从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的角度去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实践活动。(16)任玉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CIPP模式和知信行理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209-218页。凡是有利于课程实施与生成的各种条件和因素,都属于课程资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资源,是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能够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条件和材料。这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传承并积累下来,能够直接融入课程内容的各民族共享的人文精神及物质体现的总和。
课程资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保障,要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则需要开发高质量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包括静态的内在质量和动态的外在质量,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推进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内在质量分析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课程资源的内在质量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教育教学价值。课程资源的内在质量具有三个特点,即与教学的密切相关性、与课程目标的深度适切性、与铸牢目标的深度交融性等。
1.与教学活动的密切相关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与教学活动的密切相关性,即构建思政类课程、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的课程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联系,全面地考察课程资源与教学的相关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
教学作为课程不可分割的部分,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否聚焦教学的核心部分是评价课程资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资源与教学的密切相关性,是指基于相关学科专业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在的必然关联,将与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适时地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相关专业课程中,落实到课程思政实施中。(17)《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2021年4月20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9/s3081/202205/t20220517_628242.html,2022年11月23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紧紧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要义和核心内容,结合课程的教学大纲,通过构建层次性、系统性的课程资源,更高质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更深层次思考、更深度地体验感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从“知其然”上升为“知其所以然”,以形成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认知。
2.与课程教学目标的深度适切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课程目标深度适切性,即围绕专业课程的课程教学目标,基于具体的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将那些可能促进或助力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元素进行深度挖掘、精心选用,充分规划、设计、评价、更新课程资源,使之能够恰当地融入课程内容,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要素,从而优化专业课程内容,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课程中的全方位渗透,以推进课程知识学习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向同行。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在课程上的具体体现,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与意义。由于“学问本身太丰富、太广泛,不可能全部容纳在课程之中。我们必须有所扬弃。但怎样扬弃?在这方面主要考虑的问题是要与高等教育目标相一致”(18)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基于大学生实际,坚持与课程目标的深度适切性,精选旨在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目标的、深度适切的课程资源。
3.与铸牢目标的深度交融性
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演进,造就了我国56个民族在地理分布上的杂居交错、在文化上的融合交往、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在情感上的亲密相处,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多元一体格局。铸牢目标是进一步强化中华文化的育人功能,推进各民族学生涵濡于中华文化之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仅仅被视为一种单向的强制导入灌输,或者停滞于表面嫁接移植和浅层介绍分享。教师不仅要深度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实体的历史由来与客观现实,而且需要加强课程资源的深度、广度,多层次、多维度地挖掘课程资源的教育性价值,推进课程资源开发在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走深、走实,使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现有”水平提升到“应有”境界。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的外在质量分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的外在质量决定着铸牢教育的教育教学实效。根据泰勒所提出的有效课程内容组织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19)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瞿葆奎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4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外在质量具有三个特点,即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同向性、与学生知识经验互动为境脉的统整性。
1.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培养目标是民族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预期,是开发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基于培养目标的课程资源开发,是通过学科融入、专题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实现育人目标的过程。因而,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建立起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以及教师教育教学与学生自我发展之间内在一致性的联系。民族院校的教师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要根据所在高校、所在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结合当代社会生活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深刻理解并把握课程实施的要求,精选那些能将专业知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统一的课程资源。
2.与学生认知发展的同向性
民族院校学生思维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水平都明显增强,内心情感日渐丰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阶段特征,充分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的构成关系、逻辑顺序和组织形式等,顺应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理性思考,自觉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建设者和坚定捍卫者。
3.与学生知识经验互动为境脉的统整性
知识经验是民族院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认同、激发情感和衍生行为的基础。理性的力量更多来自学生与知识和经验的互动。(20)周晓静:《课程德育——走向整合的学校道德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强化,来源并取决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实践。(21)陈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京津冀各民族共有资源建设的调查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第10-17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背景,以各民族学生共知共享的文化资源与中华文化为切入点和契合点,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以各民族学生已掌握的各方面知识为基础,构建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内容,及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新研究成果嵌入其中,旨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习者清楚学习内容或者过程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是否能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22)卡尔·罗杰斯:《自由学习》,伍新春、管琳、贾容芳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3页。,才能调动来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有机联系,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促使课程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困境
民族院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强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暴露了课程资源开发的现实困境和不足。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相对模糊
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是课程资源开发内容选择和课程教学实施的行动纲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的了解和把握程度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在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中,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的必要了解和深度分析,很多教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只注重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强调从民族传统文化来开发课程资源,冲淡了课程资源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类、思政类和专业类三类第一课堂的课程是ZN民族大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的主线,ZN民族大学紧紧围绕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来优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其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随着课程资源的丰富及研究的深入,ZN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也面临极大挑战。调查表明,不同课程任课教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了解程度迥然有别,导致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很多教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简单等同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五个认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导致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出现内容重复、形式雷同等问题;还有部分教师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缺乏导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不显著,但其实这并不是因为缺乏适切的可开发的课程资源,而是由于教师对于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的认识相对缺乏,导致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提炼不够(23)余文兵、普永贵:《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践的思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第15-23页。,不能将具体的专业课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自然统整,更无法实现深度融合。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比较稀少
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难点和焦点在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是实现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的保障。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在ZN民族大学的大范围调查发现,该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没有统一教材,学校根据国家民委下达的《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材的编写建议》集中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专家编写讲义、制作授课课件,以供该门课程教学使用。学校组织专家围绕讲义来收集与整理、识别与筛选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但由于缺乏相对系统的学理支撑,目前已开发的课程资源大部分仍处于浅层化、简单化和形式化的知识点介绍,如开发利用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文化遗产资源仅停留在对这些文化遗产的简单介绍,没有深刻阐述文化遗产资源中体现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专业通识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传统文化”等组成的渗透课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专业学习之间存在相对割裂、相互游离的现状,很多任课教师并不知道如何将课程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联系起来。在民族院校的第二课堂中,ZN民族大学举办民族文化交流节等以展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的活动,在活动中仅仅体现地域性、差异性的现象,对各民族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挖掘不够。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相对简单
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将课程资源开发目标与课程资源开发内容联系,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保证。ZN民族大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家乡或寒假所在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一定时期内会出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资源在空间区域分布上的不均衡,从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产生影响。而且大部分教师只将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用的教材、课件、音视频材料等实体性的资源看作是课程资源,常常忽视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建立起促进师生共同开发、整合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学理念。ZN民族大学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方面已积累大量成果,尤其是以民族学博物馆等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建设的校园人文景观方面成果丰硕,但在调研“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中,仅有一名教师开发利用了民族学博物馆的课程资源。教师缺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关注的课程资源仍然局限于传统课程资源。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制度薄弱
制度建设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保障,制度的完善水平直接制约课程资源开发的状况。但从整体上看,当前课程资源的开发制度存在一些困境。ZN民族大学2022年春季学期面向2021级6206名学生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由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的专任教师和其他专业方向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其中,既有民族学的教授,也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年轻辅导员。授课教师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其中近一半的教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认识相对肤浅,三分之一的教师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素养及必要的知识储备。另外,授课教师职称结构的分布不均衡也会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一定影响。高职称的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固定,知识发现和新技术的使用愿望相对较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弱,而且高职称的教师往往不愿意在本科教学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而是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师资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课程资源开发的质量。此外,ZN民族大学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评价相对模式化,评价聚焦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由学生、同行和教学督导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主观判断,缺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评价标准和质量意识。由于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激励机制,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过度依赖学校统一提供的课程资源,不愿意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体现着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这些都是民族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宝贵的课程资源。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既是民族院校在课程建设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措施。
(一)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资源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种客观实在,它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资源紧密联系。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资源,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民族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一方面,民族院校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力度,深化民族院校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重要性的认识,转变重专业教育、轻铸牢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教师只有明确自身在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资源中的身份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关注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以便开发体现民族院校办学成果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课程资源。其次,民族院校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课程资源库建设。要结合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组织多学科专家多层次多维度深入挖掘各地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和现实案例,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对资源进行有序整合、转化,梳理清楚中华民族的起源、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形成与发展路向,科学规范地使用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名称,并对其基本内涵进行阐释,形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课程资源库,为民族院校教师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料和教学素材,以助于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围绕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讲深、讲透、讲活。
(二)丰富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不同内容的课程资源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要将盐溶解到各种实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走出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困境,需要从民族院校课程资源开发的现实出发,丰富课程资源的内容。一是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与现实案例。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真实鲜活、有说服力的史料资源,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所形成的民间传说、历史古迹等与现有的各门课程内容有机结合。鼓励和支持各族学生共同参与能够满足共性需求、承载共同情感、体现共同意志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年味”系列、“节庆”系列活动等,通过开展互动式共同文化活动,让各民族学生感受文化共同性、共通性,强化民族院校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二是增进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开发近代各民族共同参与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的具体、生动的案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增添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斗争史,挖掘为反抗列强侵略、捍卫领土完整,边疆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留下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三是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恰当地开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各民族团结奋斗、踔厉奋发的故事。
(三)优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路径
课程资源开发要依照一定的价值准则,将潜在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转化,以一定的方式纳入课程教育教学活动。高质量地开发课程资源,要合理优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路径。一是观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生熟知的优秀民族文化作为课程资源,促进学生深度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二是与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紧密联系。民族院校各门课程的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开发课程资源。民族院校应鼓励任课教师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开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立体全面地了解。三是利用线上资源。教师可通过线上交互平台,发布案例视频、知识链接等,在线下利用短视频、图片等载体,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内容呈现更加生动。运用大学生所熟悉的新媒体平台,创新表达方式,赋予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新的时代内涵,并塑造新时代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激发共鸣、形成共识。此外,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开发学生身上的隐性课程资源。
(四)完善课程资源开发的制度
课程资源的开发制度将直接决定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向和力度。首先,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民族院校要注重教师的选聘制度,教师的学科背景、教学风格、个性特征等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对于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院校要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兼职教师的选配工作,也可聘请统战部、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博物馆等部门或机构中相关的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老师,从而优化现有主干课程的教师队伍结构,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其次,转变课程教学评价制度。课程评价不仅要考虑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和趣味性,而且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构建教师立足于课程特性开发课程资源的制度,以促进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同时,拓宽课程教学评价的主体,积极吸纳任课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等参与课程教学评价,以激发师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顺利开展和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要求。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围绕高质量的课程建设,结合课程内容深度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资源和现实案例,从而着力破解当下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短板,以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从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