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优化研究

2023-03-10杨淑萍

消防界 2023年13期
关键词: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城市道路

杨淑萍

摘要:

城市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人口和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建设已成为城市规划的关键环节之一。城市道路中,下沉隧道作为一种常见的道路设计形式,其具有节约用地、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城市景观等诸多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给排水和消防系统进行优化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改善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的运行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

引言

在城市道路下沉隧道中,雨水排放是其主要功能之一。然而,由于道路下沉隧道本身位置较低,且受到周边建筑物和地下水位等因素影响,排水系统往往面临着排水困难、排水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如何优化给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优化意义

下沉隧道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了车流量的大量引导,还承载着行人、自行车等通行工具的需求。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下沉隧道建设日趋普遍。因此,对于该类隧道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提升隧道安全性和功能性。合理设计给排水系统能够保证隧道内雨水和废水快速排出,有效减少积水和泛水风险。给排水系统优化还可以降低道路表面积水带来交通事故风险,确保道路畅通。消防系统优化对于下沉隧道安全防护具有重要作用,下沉隧道通常是长距离封闭的通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由于空间受限和通风困难等因素,火势蔓延速度快,后果严重。优化消防系统能够提高隧道内火灾控制和扑灭能力,合理选择和布局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喷淋系统和烟雾排风系统等,能够有效控制火势扩大,为人员疏散争取更多时间。随着城市道路下沉隧道建设不断推进,对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进行优化研究已成为城市交通安全的重要课题。通过科学合理设计和改善,可以提高下沉隧道的抗洪排涝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风险,并增加紧急事件的应对能力。此外,优化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还能够减少运营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施可持续性[1]。

二、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优化策略

(一)给水系统优化

1.给水设备选择。在选择设备时,工作人员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根据道路下沉隧道的需求和设计要求,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适合的供水泵、水箱等设备。这些设备应具备稳定的供水能力,可以满足不同流量和压力需求。此外,工作人员还应考虑设备耐久性和维护便捷性,以降低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成本和工作量。在设备布局时,工作人员需要考虑道路下沉隧道结构和空间限制,并确保设备合理安放。供水泵和水箱应放置在易于维修和操作位置,以便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同时,工作人员需考虑设备与其他系统协调安排,例如电源、控制系统和检测系统等。合理布局可以确保设备高效运行,提高供水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2]。

2.优化管网设计。通过合理管网设计,可以提高给水系统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并确保消防系统正常运行。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道路下沉隧道用水需求,包括供水压力、每秒供水流量等,进行需求量估算。这些数据可由设计规范、相关统计数据或类似项目经验提供。根据需求量估算,结合材料和成本等因素,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管径。一般来说,较小管径可以降低成本,但会增加阻力和压力损失。较大管径可以减小阻力和压力损失,但成本相对较高。在进行管网布局时,工作人员应考虑道路下沉隧道几何形状、地形特征以及设备布置等因素。合理布局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区域供水需求,减少管道长度和阻力,提高供水效率。在设计中工作人员应采取节能措施,例如合理设置分区供水、供水泵变频调速、用水设备节水设计等。这些措施可以降低能耗,提高系統效率。

3.管网水压控制。首先,工作人员需要确定道路下沉隧道给排水及消防系统水压目标。在给水系统设计中,工作人员可以将道路下沉隧道划分为不同区域并布置管网。根据各区域水压需求和流量要求,对每个区域进行管径计算,以确保在最远点和最低点用户处能够满足水压要求。在给水系统中,通常需要设置泵站来提供足够水压。根据道路下沉隧道特点和需求,在适当位置设置泵站,并选择适合的泵和控制设备。通过合理调节和控制,确保泵站输出水压能够满足道路下沉隧道给排水及消防系统需求。为保证给水系统中管网水压稳定,工作人员可以设置合适的调压阀和减压阀,以控制管网中水压,并避免过高或过低压力。然后定期进行水压测量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网中水压异常情况[3]。

(二)排水系统优化

1.排水设备选择。对于排水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高效排水泵和排水管道。排水泵应具有高抽水能力和抗堵塞能力,以确保能够及时将雨水排出隧道,减少积水造成交通隐患。排水管道应选择耐腐蚀、耐磨损和耐高压材料,以确保长期稳定的排水效果。工作人员应根据隧道结构和地形特点合理布置设备。例如,排水泵可以安装在隧道最低点或者接近隧道出口处,以便能够及时排出积水。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考虑在不同位置设置多个排水泵,以保证在任何位置发生故障或堵塞时都能够有备用泵进行排水。在布置排水管道时,应坚持短距离、直线和低阻力原则,以减少水流阻力,提高排水效率。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考虑道路下沉隧道的特点和限制条件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工作人员可以借鉴其他类似工程经验和成功案例,并与相关专家和机构进行合作和咨询[4]。

2.排水管道清洁。排水管道清洁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清洁时间和地点,调查管道结构和长度,了解管道状况和存在堵塞情况。清洁人员还需要准备清洁工具和设备,如高压水枪、刮泥机、吸污车等。同时,清洁人员要制定清洁方案和安全措施,确保清洁过程安全可靠。实施排水管道清洁的关键是使用合适的清洁方法和工具。常用的清洁方法包括高压水冲洗、化学清洗和机械清洗等。高压水冲洗是最常见和有效清洁方法之一。通过高压水枪将高压水喷射到排水管道内,能够清除管道内壁的污物和堵塞物质。化学清洗可以使用化学清洗剂,溶解污物和堵塞物质,然后通过冲洗将其清除。机械清洗可以使用刮泥机或旋转刷等工具,通过机械刮擦方式清除管道内污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清洁人员需要根据管道不同材质和直径选择合适清洁方法和工具。例如,对于大口径排水管道,清洁人员可以使用高压水冲洗方法;对于小口径排水管道,清洁人员可以使用机械清洗方法。清洁人员应佩戴好防护装备,如防滑鞋、手套、护目镜等,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清洁完成后,对清洁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管道内污物和堵塞物质彻底清除,排水管道能够正常运行[5]。

3.应急排水系统。应急排水系统旨在加强排水系统应对突发降雨事件的能力,确保隧道内部不会出现过度积水而影响交通和安全。在设计隧道时,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并合理布置应急排水设施。这些设施包括泵站、雨水井和溢流设备等。泵站可以根据隧道地形和长度设置多个,并配备自动控制系统,以便在需要时快速启动。雨水井可以设置在低洼区域,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并通过管道将其排除到外部水系。溢流设备可以设置在隧道两端或中间位置,当排水系统无法承载过多水流时,溢流设备可以将多余水流引导到其他排水管道或雨水井中,以避免隧道内部积水。在日常运行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应急排水系统维护和检查。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泵站、雨水井和溢流设备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清理雨水井和泵站内部淤泥和杂物,保持畅通。对泵站电气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和传感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突发降雨事件发生时,工作人员须及时启动应急排水系统。监测降雨量和隧道内水位,当水位超过可允许范围时,即刻启动泵站将积水抽出。同时,监测溢流设备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引导多余水流到其他排水管道或雨水井中。在排除积水后,要及时恢复正常排水系统运行,更换泵站备用泵,清理雨水井和溢流设备。在遭遇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时,可能会超出应急排水系统承载能力。为提高排水系统应对能力,工作人员可以考虑增加排水通道数量和容量,增设临时排水设施,如临时泵站和排水管道等[6]。

(三)消防系统优化

1.消防设备选择。在实施消防系统优化前,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设计需求分析。该分析包括应急疏散时间、隧道长度、隧道通行能力以及消防车辆进出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参数分析,可以确定消防系统所需设备类型和数量,从而为设备选择和布局提供基础。常见消防设备包括火灾报警系统、喷淋系统、灭火器、消防栓、烟雾排风系统、疏散指示标识等。根据隧道特点,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可靠设备,确保其满足消防系统要求。设计中应考虑到隧道内可能会产生烟雾,并相应设置烟雾排风系统。烟雾排风系统应自动启动,并能够及时将烟雾排出隧道,保持通风良好。工作人员应在隧道中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同时,工作人员应确保报警系统与其他消防设备的联动,提供快速而有效的反应。除基本消防设备外,还需要配置一些检测设备,如火焰探测器、烟雾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等。这些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和烟雾,并触发相关报警和灭火措施,以提高反應速度和灭火效果[7]。

2.火灾报警系统。工作人员应确定报警设备类型,例如光电感烟火灾报警器、电离室感烟火灾报警器或温度火灾报警器等。不同类型报警器对于不同类型火灾有着不同的检测效果,因此需要根据隧道内可能发生的火灾情况进行选择。然后选择适合隧道特点的报警信号传输方式。常见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无线传输和网络传输等。有线传输稳定可靠,但施工成本较高;无线传输便捷且移动性强,但受到信号干扰风险较高;网络传输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但在网络不稳定或中断情况下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应从可靠性、成本和实际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与其他消防设备联动是确保火灾报警系统有效性的关键[8]。

3.消防通道设置。消防通道应根据隧道的规模、长度、使用情况等因素来进行设计。通道宽度应能够容纳消防设备和人员进出,并且通道内的高度也应满足适当的空间要求。此外,通道内应设置应急照明和标识,以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找到逃生通道。消防通道位置应合理选择,以便人员能够迅速到达并参与灭火和救援工作。通道应分布在隧道的不同位置,覆盖整个隧道内部,并与消防设备、消防水源等相关设施相连。通道的位置应经过充分考虑,避免与其他功能区域冲突,如车辆通行区、供水管道等。消防通道结构和材料应符合防火要求。通道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采用能够抵抗火灾的材料,如防火板和防火涂料等。通道门和窗应选择具备防火性能的材料,并且门窗应能够快速自动关闭,以防止火势蔓延。接下来,通道内的消防设备和装置应进行合理布置。应根据隧道长度和使用情况来确定适当数量和类型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和喷淋系统等。这些设备和装置应置于容易被人员找到和操作的位置,并通过标识和指示来提供清晰的指导。消防通道可靠性和可用性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结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给排水和消防系统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给排水系统方面,建议采用分级收集的设计策略,以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在消防系统方面,建议采用智能检测和报警系统,结合自动灭火设备,提高灭火效率。通过优化给排水和消防系统,可以提高城市道路下沉隧道运行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交通环境,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莉.工业厂房给排水及消防设计方法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2):31-33.

[2]孙骁杰.新时代高层住宅给水排水设计思考[J].散装水泥,2022(06):191-193.

[3]王尚攀.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方法研究[J].今日消防,2022,7(01):85-87.

[4]杨文哲.消防水泵房给排水设计要点[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0):34.

[5]吴良敏.浅谈某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J].居舍,2020(01):94+99.

[6]杨盼盼.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方法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0):20.

[7]郭奋强.商务综合体给排水系统设计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67+120.

[8]许富强,杜志刚,陈灿.中国城市道路隧道分布及发展特征[J].现代隧道技术,2022,59(06):35-41+69.

猜你喜欢

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对高层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的探讨
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
柔性直流换流站阀厅消防系统分析
油田联合站消防系统的构建与完善
基于智能联动技术变电站辅助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