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文学的关系

2023-03-10盛静雯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5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科举制度进士

盛静雯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文学有着紧密的关系。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方式,文学是考试的核心内容,包括诗、赋、经义等。科举推动了文学繁荣,促使学子投入文学创作中。以制度规范文学风格,培养了具备文学修养的官员。科举与文学人才互动,使一些文学家通过科举获得官职,同时一些官员也以文学为爱好,促进了文学的发展。科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繁荣的局面,但也对文学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带来一定的制约。

一、选贤举能—科举制的源头

自隋朝以来,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此之前,社会秩序主要由血缘和出身决定,人的地位和命运取决于其贵贱和等级。然而,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原有的分封制逐渐瓦解。各国开始建立各自的政权,称王称霸,原有的“世卿世禄”制度已不能满足各诸侯对统治的需求,于是养士之风盛行。士族阶级的崛起带来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在这段时期,由于统治的松动,各个流派纷纷著书立说,推动了文学的繁荣。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求,各学派创始人提出各种主张。孔子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亲自游历各国,传授六艺,培养了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为当时的壮观景象。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被辑录在《论语》中,其中包含治国理政、修身养性、勤奋学习的名言。至今,《论语》仍是中小学生必读的经典之一。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人才选拔和政治制度的发展。

尽管孔子提出这一思想后,汉代出现了察举制及日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但这一理念直到一百多年后的隋朝才真正得以实践。在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后,隋朝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统治需求,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建立了科举制度,设立了明经和进士常科来选拔人才。从此以后,门第出身不再是官吏选拔的主要依据,身份低微的寒门庶子也有机会凭借自身学识参加科举考试,从而跻身仕途。为了争取一官半职,社会各个阶层开始积极读书、修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这种制度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二、历代科举制对文学的影响

(一)隋唐—诗歌繁荣

在隋朝时期,隋炀帝注重才学与文教,大力兴办学校。大业三年(607)四月,他下诏选拔“学业优敏,文才美秀”(《隋书·炀帝纪》)者,以备庙堂之用。进入唐代,科举制度更加注重对诗赋的考察,为唐诗的辉煌兴盛创造了必要条件。唐诗的辉煌与当时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以及佛教传播密不可分,而唐代逐渐完善的科举制度对唐诗的蓬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代科举主要以进士科为主,考察内容包括帖经、策论、诗赋。明经科则主要考察帖经、经义、策论,其中帖经和经义要求背诵记忆,不允许发挥个人见解和思考。进士科的重点在于诗赋,意味着要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擅长作诗。唐高宗时期,进士科考试中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以测试考生的才华。诗的题目和韵律有极严格的要求,同时要在题目前加上“赋得”二字,难度颇大。此后,凡是现有题目再有诗的,都要在题目前加上“赋得”二字,如白居易创作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

在公布新进士名单后,榜上有名的进士会去参加在杏园设置的宴会—“探花宴”。进士们也会在宴会上即兴创作,来抒发此时的得意心情。所以就有诗人孟郊创作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尽展愉悦心情。在“探花宴”过后,新科进士们还要到长安城南的曲江亭聚会庆贺,称为“曲江会”。在曲江大宴上,达官显贵会来观赏新科进士的风采,有看中的还会将其纳为东床快婿。穷书生的命运就此一跃冲天,改头换面。由此笔者想到古代有一些以中举之后背信弃义的负心汉为主题的作品,通常是穷书生在金榜题名后,便弃了结发之妻,如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宋代的《张协状元》《王魁》等描写负心汉的作品,甚至在清代《聊斋志异》的鬼怪故事中,也不乏这类题材。在曲江宴后,还有到慈恩寺塔(大雁塔)下题名的活动,称为“雁塔题名”,如白居易考中进士时,为同榜进士中年龄最小的,因此作“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来表达其自豪之情。

唐代科举考察形式让士子们在诗赋方面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作品进行精雕细琢。《全唐诗》至今传世,约有五万篇,其中汇聚了学子们对科举考试看法和个人经历的作品。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在推动文学繁荣的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二)宋—“古文”新风

在宋代,随着官员过多的问题出现,庆历新政应运而生。在庆历新政之前,宋代一直延续了唐代韩愈、柳宗元的古文风格,反对辞藻繁华的骈文,主张“文以载道”。然而,由于科举考试仍然延续了唐代以考察诗赋为主的传统,导致“古文运动”并未取得显著成果。或许是吸取了晚唐五代时期篡逆引發的血战惨痛教训,北宋深刻认识到重拾儒家伦理纲常的重要性。在庆历四年(1044)三月十三日,庆历新政颁布贡举新法,加强了儒家经典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并使用古体散文的策论来评判考生。这一革新变化必定对当时的文风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庆历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对科举文风的改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古文战胜骈文的时代的开始。然而,当时古文仍然依附于科举,没有自己的文学作品支撑。一旦科举取士的内容发生变化,古文也可能会消失。这时,北宋出现了第一个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导古文由晦涩向平实优美转变的人物—欧阳修。欧阳修还发现并提拔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古文作家,如苏轼、苏辙、曾巩等。古文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文学基础,最终在唐兴起的“古文运动”中取得了胜利。庆历和嘉祐年间的“六大家”对宋代文学作品文风的改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古文变得平实优美,易于一般人学习和模仿,宋代散文蓬勃发展。

(三)元—戏曲盛行

元代作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在建政伊始对科举取士并未十分重视,导致科举制度在此时期一度陷入低谷。然而,与此同时,元代的戏曲日渐蓬勃兴盛。这一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在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逐渐贬低,科举制度不再成为他们追求功名的有效途径。统治者对科举制度的忽视让此时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不如那些以自身才艺为生的艺伎。由于普通百姓对诗词歌赋理解较难,知识分子为了生计转而创作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戏曲。元代的文人大多身处社会底层,因此,他们创作的作品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容易为一般大众所理解和参与。正是在这独特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戏曲大家和备受欢迎的文学作品,如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他们的代表作品包括《窦娥冤》《拜月亭》《单刀会》《墙头马上》《江州司马青衫泪》《迷青琐倩女离魂》等。设想一下,如果元代统治者重视科举,仍然注重考察高文化水平的诗词歌赋,那么戏曲这种大众娱乐、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就可能无法得到发展。因此,正是由于元代时期特殊的社会氛围,戏曲得以繁荣兴盛。

(四)明—“教”“理”合一

明代社会呈现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而明代的进士和举人多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其作品往往呈现出因果轮回和充满鬼神怪异的风格。举例而言,明代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的“上达”“下学”思想,带有明显的佛教“顿悟”“渐悟”影响。由于佛教在明代盛行,一些佛教的观念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念经”“寻求西方极乐世界”的理念不仅在一般平民中传播,也深刻影响到参加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明末时期的李贽和进士出身的“公安派”袁中道,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吴承恩的《西游记》也充分展现了佛教思想的深厚影响。在此之前,元代的文人通过写戏文来谋生。而明代的举人和进士,为了谋生计,纷纷涉足写作畅销的志怪小说,这进一步推动了小说的繁荣。明代文学因此呈现出多元的特点,既有深刻的哲学思辨,又充满了奇幻的幽默色彩。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的广泛涉猎。

(五)清—理想寄托

在清代,由于八股取士制度的实施,许多真才实学的有识之士发现很难通过科举进入朝廷,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这种局面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其中大量小说以科举为题材。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深刻讽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面对这一现实,一些知识分子为了排解内心的忧虑和不平,选择通过创作小说来实现其心中的人生理想,弥补遗憾。这些作家通过小说创作,尤其是才子佳人的主题,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他们以小说为媒介,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展现了才情横溢的才子和才艺出众的佳人之间的故事。这不仅让这些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寻找了心灵的寄托,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对抗官僚体制不公正的精神寄托。这些小说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排遣了知识分子在社会生活中遭遇的困境,同时也为清代小说的繁荣和古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通过对才子佳人主题的深入探讨,这些作品展示了对理想、才情、爱情的追求,为当时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学化的反思和情感释放的途径。

三、科举制度对文学发展的制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话题。通过对这一制度的历史演变和文学发展的交融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科举制度对于古代文学的塑造和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它不仅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更是对人才的一种评价和培养机制。在科举制度的框架下,文学成了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文学作品也成了考生展示才华和文学修养的途径。这种制度的存在促使了古代文学的繁荣,同时也塑造了一种以经典为基础、注重文学修养的文学传统。然而,科举制度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考試内容的固定性和官方标准的约束,有时文学作品可能变得过于刻板,缺乏个性和创新。一些文人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也不得不在文学创作中妥协,导致一些文学作品缺乏深度和独特性。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受限

科举考试对文学的规范性要求,往往导致文学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受到限制。考生可能更倾向于迎合官方标准,追求规定的经典文体,而对于创新和个性的尝试受到制约。这种趋同性可能导致文学创作缺乏新意和多样性。

(二)功利性质

由于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官员,文学成为获取官职的手段之一。这种功利性质可能导致一些文学作品过于注重功利考量,而忽视了对艺术本身的追求。作家可能更关注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取悦统治阶级,以谋取更好的前程,而非追求真实、深刻的艺术表达。

(三)文学僵化

由于科举考试的内容相对固定,古代文学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出现僵化的趋势。文学作品容易受到官方经典的影响,而难以超越或打破传统。这可能阻碍了文学的发展和创新,使其陷入一种相对固化的状态。

(四)排斥非经典文体

科举制度通常偏向经典文体,如诗、赋、经义等,而对其他非传统文体可能缺乏包容性。这使得一些具有地方性或民间特色的文学表达方式受到排斥,导致了地方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相对边缘化。

(五)社会阶层固化

由于科举制度强调文学素养对于官员选拔的重要性,文学成为社会地位提升的一条途径。然而,这也可能导致社会阶层的相对固化,使得具有文学背景的人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可和权力地位,而非文学背景的人可能较难晋升。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虽然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和功利性质为文学的创新和多元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古代文学的塑造和影响依然是深远的。在某种程度上,科举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促进了古代文人的涌现,让文学不仅成为一种艺术表达,更成为对社会评价和反映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研究古代文学时,要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历史制度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不能忽视科举制度对文学形成和发展的复杂作用。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科举制度进士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四进士(上)
“科举考试”
《进士or近视》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