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枇杷树下的青春

2023-03-10罗毅霞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5期
关键词:枇杷树枇杷竹竿

罗毅霞

学校西区教学楼前面,有一片枇杷树林。

说实话,我觉得枇杷并不好吃。犹记得去年夏初,我在工作间隙去办公楼后面的林荫小径散步,见小路一边有二三棵有些年头儿的枇杷树。刚好碰到两个同事也在那儿,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串浅黄色的果子,顺手递给我一颗:“刚摘的枇杷,尝一下。”我本能地蹦出一句:“什么味儿,好吃吗?”同事诡异地笑着说:“还可以,尝了就知道了!”从同事略带坏笑的微表情里,我心里知道了八九分。虽然有些好奇加上盛情难却,但我还是小心谨慎,只轻轻咬了一小口。瞬间,汁水透过味蕾产生的酸,让人本能地龇牙咧嘴,脸部表情回转变化可想而知,着实领教了枇杷的特别味道和口感。同事不禁大笑。怕人说我矫情,我自嘲说:“我属狗的,味觉、嗅觉都很灵敏,特别怕酸。”实则,与普罗大众的苹果、香蕉比,枇杷是季节性的调味品,成不了气候,因而水果摊上很少售卖。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有的地方将枇杷做成了地域品牌,从一位皖籍女作家的散文中我才知道东山的枇杷很有名。

枇杷树是常绿果树,四季常青,耐寒又耐热,适應性强,长江流域均可栽植。其树形美观,树干笔直挺拔,树枝层次分明且生发于主干四周,长到一层楼高后自然形成圆形树冠,亭亭如盖,枝繁叶茂。叶片呈硕大的椭圆形,如成人手掌般大小。因而,枇杷树常被用作园林庭院的绿化树木。枇杷树的习性有点儿特别,在寒冷的冬季开花。冬日暖阳,不经意抬头仰望,高高的枝头不知何时窜出一枝枝白色花束,花小而密聚成长条穗状,并不起眼,没有香味,少人问津。再仔细看,花的外面有一层毛茸茸的黄色絮状绒毛,花粉过敏者本能地敬而远之。

暮春夏初,万物生长最繁茂的时节,一枝枝枇杷花在流光抛转中,吸吮雨露阳光,努力酝酿生长,由花变果,果由青变黄。初夏时节,枇杷已然浅黄金灿,挂在枝头,煞是诱人。

枇杷入画,许多画家都喜画之。汪曾祺老先生尤甚。画得好的作品,他常用作自己书的封面或插画。白色的封皮,一串浑圆紧实的枇杷挂在左上,书名《草木春秋》。我珍藏着老先生这样装帧风格的散文集,放在案头,随时翻阅。

回到现实的枇杷园。平日宁静的果园里,顿时喧闹起来。下午下课后,常有学生三三两两地徜徉在枇杷树下,踅摸探查,欢声笑语,青春活力,不亦乐乎。同学们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然后几个人围在树下商量着怎么打枇杷了。男生举起竹竿,先看清楚目标,然后将竹竿从枝丫缝隙中伸向高处,敲打先前瞅准的那一串串枇杷。枇杷在高处,长长的竹竿有弹性,不可能一击即中,这时候就要靠女生看着高处的目标指挥男生了。男生力气大,个儿高,在女生的现场指挥下,瞅准目标,慢慢调整移动竹竿上头,拿出篮球场上投篮扣网的准劲儿,挥竿一敲,来回二三次,会有果子应声而落。这时,定会响起一阵兴奋欢乐的哄笑声,男生会暂停敲打,等女生捡拾落在树下的果实。有人用手使劲儿将枇杷蹭蹭,蹭去灰尘和毛茸茸的皮,浅浅地咬下一口,咂摸品尝。男生憨憨地、笑眯眯地看着,不无期待地问:“怎么样,好吃吗?”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果实累累的枇杷园里留下青春的美好回忆。

初夏时节,大学校园里,男女学生,同窗之谊,白衣长裤,绿衫红裙,三三两两,渔歌互答,置身浓荫匝地的枇杷园,踩在铺满落叶的地上,嘎吱作响。说笑之间,白衣少年郎挥舞竹竿,妙龄俏佳人柔腰屈身,两脚前后错落,半蹲地上,笑语盈盈,捡拾落在地上的枇杷果,一武一文,阳刚与柔美。青春的活力与美好,如氤氲的花香,四散飘荡在果园里。

下班路过的我,恰遇这美丽的风景,不禁嘴角上扬,会心莞尔,陶然悠然,工作一天的疲累也已涤除大半。

猜你喜欢

枇杷树枇杷竹竿
枇杷树
枇杷树
扛竹竿进城
枇杷
枇杷
爬竹竿
校园里的枇杷树
一根竹竿
枇杷
夏月枇杷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