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科技报告文学的“技术难题”
2023-03-10史建国
文|史建国
龚盛辉是当代科技报告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近作《中国北斗》荣获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这意味着其主题性和文学性都得到了高度的认可。
报告文学能否成功,选题至关重要。《中国北斗》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一关涉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人类福祉的重大项目为书写对象,真实再现了几代北斗人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催动国家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历史过程。这一选题也契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时代命题。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再次强调了科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本书聚焦的恰是我国科研人员突破西方的技术封锁,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强国之路的典型。作品将中国北斗项目从艰难起步到照耀全球的历史过程,决策者和科学家们的大视野与大气魄,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永攀科技高峰的科学精神与非凡勇气,以及在这背后起到关键性支撑作用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一呈现出来。可以说,好的选题保证了作品的时代性、社会价值与意义空间,选择好选题是报告文学创作面临的第一道“技术难题”。
科技类报告文学的第二个“技术难题”是语言。科技类报告文学要协调好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科学语言要求精确、理性,讲究客观科学的陈述,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真实性,文学语言则往往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和诗性特征,具有模糊性。《中国北斗》较好地协调了两套语言系统。作品涉及大量的科技术语,其背后又有极为复杂的理论和背景,处理不好非专业读者很难理解。比如要想讲GPS 的原理、历史渊源及战略意义,可能几篇学术论文甚至一本著作都概括不完,但作者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试验室受命设法追踪苏联人造卫星的往事谈起,通过一段镜头感极强的场景描写,轻松地让读者明白了GPS 的原理和战略意义。再如回答为何已经有免费的GPS 却仍要研发导航系统时,作者只写了测绘专家卜庆君在听到美国军方在特殊情况下会采取紧急应对措施限制国内外用户的使用这一消息后的心理活动:“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虽然人家GPS 让全世界共享,可要是这世界上只有GPS 一家导航,无论是哪个国家用了,把它装到飞机、轮船、火箭上,都如同自己的身体装上了别人的眼睛,既不是长久之计,心里也不踏实。要是眼睛哪天累了,或是不高兴了,把上下眼皮一合,身体不就抓瞎了吗?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无论是身体,还是眼睛,只有是自己的,才能自主可控,才靠谱,才不心慌!”一个贴切的比喻就让读者抓住了关键,充分展现了文学的魅力又兼顾了科学的传播效果。
文学是人学,任何文学作品终归都要回到写人上。《中国北斗》对老中青三代科学家动人的爱国情怀的细致刻绘,极具感染力,在画出北斗科学家群像的同时,用不多的笔墨传神地勾勒出了人物的个性与神采。北京卫星导航中心建设攻坚战,全体人员夜以继日,“一天,供电部门电路升级,临时拉闸一刻钟,结果机器设备的轰鸣停下不到两分钟,大厅里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有人趴在机桌上入睡了,有人倚着墙角睡着了,有人仰靠在椅背上……”这令人动容的“百睡图”画出一群不为名利、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和他们埋头苦干、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以及炽热的爱国情怀。
自“五四”始,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成为国人寻求民族独立复兴的法宝,但科学真正深入人心却需要长期的过程。《中国北斗》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对于民众科学意识的培养也有着积极作用。一部书能让读者亲近科学并调动起对科学尤其是尖端科学的兴趣,激励年轻人为国家的科技兴国战略服务,这或许是其更重要意义所在。■
龚盛辉 著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2021年12月定价: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