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生活细节,定格生动形象

2023-03-10蔺丽燕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阿长典型细节

蔺丽燕

不少同学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使出浑身解数写就一篇自我感觉还不错的作文,可老师的评语却是“内容单薄空洞,缺乏真实饱满的生活细节”。

什么才是“真实饱满的生活细节”?首先,作文中所写的细节必须是真实的,不虚构、不臆想、不猜测、不想当然、不胡编乱造。其次,作文中所写的细节必须是饱满的。这里的“饱满”是说细节描写不仅要细致入微,而且要饱含情感,能让读者触摸到情感的流动,感受到情感的温度。最后,作文中所写的细节一定是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发现、捕捉、提炼、整理并记录下来的。

细节,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

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真实细节并为我所用呢?

下面,我们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为例,学习名家是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真实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一、捕捉生活的真实细节,需要全身心地“沉入”生活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写道:“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这是对阿长睡觉时摆“大”字的细节描写,这个细节正是“我”与阿长同挤一张床时的真切见闻、感受和体会。这份“沉浸式”的生活体验,让作者多年后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二、捕捉生活的真实细节,需要深度地“聚焦”形象

捕捉生活的真实细节,需要在全方位“打开”感官的基础上披沙拣金,将形象“聚焦”。如李森祥《台阶》中对台阶造好后的父亲的描写,“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首先是动作的聚焦,“很倔的头颅”却“埋在膝盖里半晌没动”,这个略显奇怪而与以往性格有反差的动作,体现出父亲的不自信;其次是外貌的聚焦,“极短的、高低不齐的灰白头发”,像“刚收割过的庄稼茬”,作者聚焦“父亲”的头发,放大这一细节,再用比喻修辞生动地写出头发杂乱而失去生命力的样子,形象地刻画出了父亲的老态以及作者对父亲的同情。

再如《老王》中的细节描写——“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通过对“老王”动作、神态、外貌等方面的聚焦,让一个病入膏肓的“老王”形象跃然纸上。

三、捕捉生活的真实细节,需要有目的地“抓取”典型

细节是展示文章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所在。细节越典型,越能表现人物形象,凸显中心主题。如《老王》中对“老王”抱病给“我”送香油、鸡蛋的典型细节,将一个知恩图报、渴望得到平等与尊重的“老王”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再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阿长睡觉摆“大”字、给“我”吃福橘等典型细节的叙述,将一个不拘小节且心地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勾勒出来。

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那么,日常写作中该如何做到“捕捉生活细节,定格生动形象”呢?

1.細致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包罗万象,“耳遇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捕捉别人所无法捕捉的细节,长久地训练下去,写作素材自然源源不断。

2.推敲甄选,做细节的“鉴别人”。生活中的每一天,看到、听到、经历的事情不计其数,写作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推敲甄别,有的放矢。生活中哪些细节你印象最深?哪些细节给你触动最大?哪些细节最有意义?通过一轮追问和鉴别,留下来的生活细节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运用到作文中了。

3.怀揣热爱,做生活的“多情人”。同学们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做一个“有情人”,甚至是“多情人”。用一双饱含感情的眼睛和一颗饱含感情的心去捕捉生活的细节。

细节的作用不容小觑。同学们要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让细节为我所用,让细节为文字添彩。

猜你喜欢

阿长典型细节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高铁阿长过生日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
阿长买《山海经》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鲁迅《阿长与》的真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