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
2023-03-10满春
满春
目前大数据技术不断成熟,在财务会计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这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财务会计人员及时调整工作方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做好财务会计工作。
一、大数据环境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
(一)改变了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
在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模式中,财务工作者负责将市场数据统计成报表形式,然后对企业的负债和是否盈利等进行计算,所依据的会计计量方法主要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为主要考虑因素。然而,由于数据的收集以及处理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市场数据往往又是时刻在变化的,所以得出的最终结果与实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误差,无法做到如实反映实际情况。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大数据技术的统计具有时效性,跟随市场动向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数据的真实程度非常高,而且贴近现实。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还拥有追溯过去和预知未来的能力,能够帮助财务工作者更好地衡量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也便于企业管理人员对于盈利预期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
(二)提高了会计对信息质量的要求
运用传统财务工作方式的企业往往存在数据不实、杂乱无章和无效信息过多的问题,甚至许多企业不重视财务工作,导致其财务信息缺乏连续性和准确性。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是一个庞杂的信息系统,里面包含了企业的资金分布、盈亏情况和项目开支等,关系到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整理这些信息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处理信息的效率变高,筛选有用信息和过滤无效信息的过程被简化。大数据平台要求所处理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正确性,否则不仅占用存储空间,而且很容易造成失误分析,影响最终结果。因此,大数据环境对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提高信息搜集的准确度,将真正有用的信息送交平台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三)扩大了企业会计核算数据的来源
大数据分析即对巨量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其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数据的海量性,要求所分析的数据必须来源广泛和覆盖全面,这就对财会人员的数据整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财务工作人员及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然后将所得数据录入数据库,便于大数据技术能够及时展开分析。与此同时,还要求财会人员端正工作态度,保证所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这就要求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必须扩大信息的来源。
(四)提升了企业财会人员的从业门槛
在过去的企业分工中,财会人员主要负责统计公司资金流转状况、计算盈亏、预估项目风险及将财务数据整理成报表等,所进行的工作虽然琐碎但也较为简单,因此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并不高。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企业财会人员的就业门槛有所提高,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对财务相关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了一定的要求,这与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密切相关。除此之外,由于新的时代条件下企业运营模式的变化,企业还要求财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总揽全局,从整个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来做好财务工作,这就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广阔视野。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的短板
(一)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降低
大数据虽然可以加快信息整理的速度,但是却无法解决信息披露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分析信息披露的原因,也就无法提供适用性较高的信息。而且大数据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较为粗略,呈现的只是表面信息,缺乏对深层信息和指标的挖掘,对企业决策提供的参考作用有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数据筛选过后的不良信息的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企业全局。
(二)财会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首先,部分财会人员存在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财务工作,不会处理稍复杂的数据。其次,财会人员缺乏对大数据技术的了解,这类员工缺乏创新力和适应力,无法适应会计岗位的新的需要,局限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不运用大数据技术。
三、企业财务会计适应大数据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站在全局高度创新财会模式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企业应当以积极求变的心态做出改变,创新才是解决大数据背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最佳出路。在准备工作上,企业要充分了解大数据技术发展情况、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前景,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保障企业财会人员对自己手中的工具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应付自如。企业还要召开有关大数据的专门会议,经过讨论确定大数据技术在企业运营中实践的具体范围以及形式。在财务人员的培训上,企业要确保财会人员对讨论出的应用方案的高度了解和执行,并且搭建财务人员反馈的平台,让财会人员充分发挥所长,从专业的角度提出问题。同时,企业要及时处理应用方案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应用方案。在监督机制上,企业要及时更新监督机制,使监督制度能够适应大数据应用的需要,如实反映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情况,从外部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权力约束,防止部分定力不强的员工为一己私欲而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情。在数据共享上,企业应当建立行业内部的数据共享平台,增强同一行业不同企业内部的数据交流强度,保障大数据应用方案的实施成效。
(二)建立并完善企业财务数据管理系统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技术与财务管理工作相结合的长处,主动建立并逐步完善新的企业财务数据管理系统。在建立之前,企业要做好使用方案及成本估算工作,将建立系统的成本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结合企业自身资金周转情况合理分配投入的资金,尽可能加大投入,建设一个体系完整,配套完善的企业财务数据管理系统。对于一些资金周转不开或技术水平不够而无力建设该系统的企业,应当适当考虑外包服务的可能,将系统建设交给第三方服务平台,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负担,而且可以促进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发展。
以某企业建立的企业财务数据管理系统为例,这个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储存以及数据分析三个板块,具体的运行过程为由专门软件收集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财务数据,经过简单的筛选程序对大量数据进行初步筛选,留下对企业决策有用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存储在配套的数据库中,以备财会人员查询,最后对采集的數据进行分析,形成对企业财务运行状况全面而完整的报表。该系统的建立提高了企业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支撑,促进了该企业的持续发展。
(三)改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大数据下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能力虽然得到了提升,但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现行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与大数据技术不适配的问题便尤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彻底所带来的,因此,企业要改进财务管理模式,使之更好适应大数据技术运行需求。
第一,企业高层要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比如企业可以将风险决策系统和信息预警系统相联合,增强两个系统工作的协调度。风险预测系统是对企业项目风险进行预估的系统,而信息预警系统则是建立在风险预测系统提供的风险数据基础上的自动警报系统,二者的联合会有效提高财会人员解决问题的效率。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设定为风险过大引起自动预警,以引起财会人员的重视,从而更高速快捷地解决该项目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第二,要加强同其他企业的交流借鉴,汲取其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合理部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转化为企业自身成果,可以引进柔性管理等先进办法,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合理性。
(四)加强专业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要求财务会计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能够妥善处理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新兴技术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企业要加强专业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要定期开展对财会人员的培训,重点强调培训中关于大数据技术的内容,强化参与培训人员的记忆,提高财会人员对大数据技术的重视程度,使其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企业要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待遇,增强该岗位的吸引力,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企业。加强企业内部新老员工的经验交流,让老员工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给新员工,提升新员工的职业素养,让新员工用自己的新型观念去影响老员工,促进老员工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第三,企业要重视财务会计的人才培养工作,加强企业内部对数据技术的宣传,让财务会计人员对大数据技术有一个充分了解,让财务会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知,增强企业财会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觉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增强为企业做贡献的能力。
(五)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第一,企业要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一流的信息化平台,及时完成信息化建设所需设备和软件的更新换代。当下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经常更新,更新后的功能往往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倘若不能及时更新,轻则拖慢数据库运行速度,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财务信息泄露,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不好的影响。
第二,企业要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即使现在市面上存在很多第三方核算平台,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处理,减轻企业负担,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数据的安全问题,特别是财务数据这类关系到企业命脉的核心数据,应该由企业自身财务部进行处理。企业要加强自身技术实力,提高企业处理各类数据的能力,切实保障信息安全。除了数据安全这层因素,还要考虑到适配性的问题。第三方核算平台作为公共平台,其数据处理模型往往具有普适性,有時候难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一些数据的处理仍需要企业自己完成,所以,强化自身信息化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企业要加深企业内部互联互通程度,打造多元化信息共享平台,真正实现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各部门协作能力。
结语:
大数据既可以成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得力助手,也可以成为企业筛选人才的推手,这就要求企业财会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养,主动接受培训,提高对新事物的适应能力。也要求管理人员把握当下的主流发展趋势,主动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结合实际情况改进企业财务运作模式,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实效,为企业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