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对高职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2023-03-10薛涛

互联网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习行为移动互联网高职学生

薛涛

摘要:伴随移动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移动设备已变成人类生活、学习中的贴身利器,而通过移动终端接收资讯、娱乐、社交等已成为年轻群体最常见的生活必需,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群体而言,移动互联网正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模式与生活方式。目前,针对移动互联网对普通高校影响的探讨,大多聚焦于对大学生在文化活动、上网沉迷、生活模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关于移动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行为方面的作用,还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力图通过全面而完整的资料,研究移动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行为方面的作用,并对高职院校教育研究提出全新的观点,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课堂模式的革新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职学生;学习行为;影响

引言

2022年8月31日,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第50次《国家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报告》中指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约为10.51亿,网络普及率达74.4%;短视频用户规模上升情况较为突出,达到9.62亿,比2021年12月上升了2805万,占网友总体的11.5%[1],而6~19岁网友数量达到1.58亿,占网友总体的15.7%。

为了更好地指导青少年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共青团中央持续三年发布了《全国未成年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为青少年上网保护提供了参考。据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学生是移动互联网重要的用户群,移动通信终端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大学生们利用手机设备连接移动网络,进行信息沟通、情感交流、休闲娱乐等。这些互联网活动给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行为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受到了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高职学院内部教师间,已经通过手机等互联网终端,初步达到了无障碍交流。高职学生思想较活泼,对网络学习积极性强,也愿意自主学习,但对网络工具的利用率不足,尤其是对知识网络与学术论坛的重视程度不够[2]。

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切入点,从微观角度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方法和对策,进而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运用数据论证的方法,使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而将高职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探讨移动互联网对高职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1. 移动互联网下高职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要变化

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获取知识信息的手段,使得信息的生成、储存和传递的模式产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教育思想和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存储要求,信息商品化的出现,学习不再神圣,知识的记忆也不再重要,主要是怎样迅速地发现并获得必要的信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利用网络查找某课题所要求的所有网络信息并进行复制粘贴,以此来应付老师所布置的课程作业,这不但销蚀了学生的独立复习能力和创造性,还使学生思维枯竭。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一个学业的不端行为。当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极大地丰富和激活了知识资源,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知识空间的转换。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出现嬗变,对这一嬗变的研究和评价,以及提出合理的对策措施,便成了一项紧迫的教学问题。高职职业教育既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最高阶段,同时又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部分,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结构中具有独特作用。高等职业学院(高职)则是我国从事高等职业教学的主体,目前全国共有1200多所高等职业学院。在当今信息时代,高职专业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移动网络的干扰与威胁。这些因素之间既有正向积极的正面影响,又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因此对于前者需要引导和利用,而对于后者则需要抑制和避免[3]。

2. 移动互联网对高职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2.1 调查与结果

2021年12月,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78份,回收率为92.6%,并利用SPSS工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表明,所有高职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其中约98%为智能手机,4G上网手机的持有数量较多,为85%。手机开机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的手机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开机状态,全天24小时开机的占到72%。由此可见,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对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频繁程度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表示每天都使用手机,其中约85%的大学生表示每天使用手机较为频繁。可见无论是用于交流联络,还是信息浏览等,手机已经成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必需品。有72%的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登录QQ和微信,另外分别有40%多高职学生常利用手机查询相关资料[4]。

2.2 积极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移动网络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高职学生获得学习资料的渠道扩展,并为其提供了表现自己兴趣和互动沟通的平台,以及“互联网碎片化教学”增加了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消化吸收。过去,大学生基本上通过老师及书本获取内容,查找信息往往只有在图书馆才能进行。由于高等教育招生人数迅速扩增,各院校图书室资料也非常紧缺,压力巨大,而且图书馆过了下班时间便会闭馆,使得不少大学生很难及时检索到所需信息,而移动互联网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图书馆的问世,大学生们不但能够更便捷地找到自身所需资料,而且还能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活动和学院的重要事项安排。

2.3 负面影响

移动互联网是一项尖端的复合科技,正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包括学生教育。移动互联网对学生学习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也不难看出这个影响的双重性,有正向的或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反向的或消极影响。这需要正确面对与阐明,同时又必须提供合理的解决措施。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主要的高教类别,移动互联网对学生学习活动产生的负面影响在高职学校同样存在。研究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广泛持有移动电子设备,但出现了课堂触屏比例较高、对移动网络依赖性强等问题,而学生对移动电子设备的依赖性主要是出于社交需要、获取信息要求与休息娱乐需要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2.4 利用互联网有效学习的途径

形成这些影响的主要原因,除了技术本身的影响以外,还有校园管理和高职学生自身方面的影响,所以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干预。首先,在学校管理方面,要提升高职学生的互联网技术素养和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教师须运用移动网络资源进行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创新,以及利用文化教育活动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应用和远程教育,所有人都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从任何书本里入手学到各种课程。除此以外,学习者还能自行掌控课程时间,同时老师可以结合线上或移动教育的网络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远程了解并管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课堂时间控制的问题。学习者则须采取自主约束,减少对移动互联网的过分依赖,通过进行深度阅读补充碎片化学习的缺失,并运用移动学习技术,来丰富个人学习空间等举措,实现必要的自主干预。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时期的教学改变,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等,是一项正在敞开的科学研究范畴,因此必须开展更广泛而系统的研究。

3. 解决途径

3.1 家庭教育的引導

将家庭教育作为对高职学生学习行为影响的重要因素进行剖析。政策的改变、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得新一代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与以往大相径庭,这也导致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与之存在极大相关性。在此研究基础上,探索家庭教育引导途径以合理运用上述研究成果,把不利因素转换为有利因素,从而利用互联网来改变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将为教育改革指明未来的方向。通过家庭教育的引导,借助移动互联网,努力形成丰富、全面与快捷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充分发挥高职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的优点,并通过资源共享、互动学习来提升高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一步拓宽网络教学视域[5]。

3.2 互联网平台的正确应用和学校引导

高职学校应借助互联网平台,在硬件投入方面,建设电子阅览室与电子文件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完善校园学科与专业网上知识数据库建设工作,使学习者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有关信息,从而方便、迅速、有效地掌握移动互联网知识信息。当然,对于移动互联网学习,高职学校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尤其是对班主任也要做到监控、指导,并结合高职学生在互联网学习中的突出现象,积极指导高职学生互联网学习活动,以提升高职学生的移动互联网学习质量与效果。

移动互联网最关键的一项功能就是具备强大的互动性功能,通过学习者和教师的授课和练习,使用平台进行互动、回答问题、完成题目、测试等,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更加强调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老师与课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电子课堂也不再是以往教学中的以老师为中心、以班级为中心,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借助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制作生动而丰富的教学视频来进行课堂教学,从而消除以往教学方法给学生们造成的疲劳感和乏味感。网络的发达促进教学互动新方式的形成,这一新方式把学习环境、学习群、学习时间延伸至课堂教育之外。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伴随式”教学已成为在线教育的一个明显特征,借助网络教学的高时效性,学生们可以做到与教师随时随地交流和答疑解惑。

以北京十方科技旗下专注于音乐职业培训的北京梨花音乐研修学院为例,为了适应学生们随时随地的教学需求,学院组织了300多位在音乐培训行业中有着丰富教学与实战经验的教师,以互联网为平台,从课程开发到教学指导全程跟进,为大学生们进行了特色化、差异化的网络教育培训[6]。教师及辅导员应在主动参与活动并严格管理的同时,做好交流和互动,密切关注学生的一切动向,如果发现学生沉迷移动互联网,就要主动积极地与学校交流,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并对个别沉迷移动互联网的学生提供特别指导,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积极引导其参加多姿多彩的学校活动,解除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心理依赖,使学生主动、正面、积极地应用移动互联网。另外,学校对于图书室、课堂教学、自习室等学习地点,须建立明确的管理规定,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

3.3 从学生个人层面进行自我约束

高职学生是移动互联网的直接用户,应合理地在自身学业中运用移动互联网,应自己制定严格的移动互联网使用方案,自主控制上网行为,防止沉迷上网,管理好自己在教室及其他公共场所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制定好学习方案,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与学业能力,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并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积极正向作用。

结语

目前,在我国规模巨大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人群中,以广泛使用移动智能终端网络的目标人群青年居多。高职院校学生尚处在成长时期,容易接触新鲜东西,对移动电子设备尤为垂青,他们的日常生活、认知方法与思维行动等也深受移动电子设备的影响,“触屏”行为给他们的心理状态带来了微妙改变。怎样吸引大学生的目光,重拾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抬头率,成为高职教师教学任务中的常见问题。“触屏”社会所带来的高职课堂教学困境、高职学生的学习困境等许多方面均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廖蓓芬.从学习动机探讨高职教育的管理创新和发展方向[J].现代职业教育,2017,(27):217.

[2]胡宇刚.高职移动教育与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行为调研分析—以常州大学城为例[J].高教探索,2017,(1):117-118.

[3]时光.高职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4):11-12.

[4]侯艳芹,张淑敏,张煜桐.高职高专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学习拖延的影响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9):115-117.

[5]黄甄汝.“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学习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21,(12):189-190.

[6]王婧如.网络暴力行为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力研究[J].法制博览,2022,(21):12-15.

作者简介:薛涛,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课题项目: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行为研究(编号:JZY22360)。

猜你喜欢

学习行为移动互联网高职学生
大数据思维下教学过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