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研究

2023-03-10樊宇朔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国省服务设施干线

樊宇朔

(石家庄市交通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0 引言

公路服务设施作为公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车辆提供加油、加水、维修,为司乘人员提供饮食、住宿、公共卫生间等服务。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较为完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缺失,建设相对滞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成后,沿线会零散建设部分加油站、汽修店、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在国省干线公路绕城改建背景下,新改建国省干线距离城区相对较远,服务设施等配套工程建设不足,不能满足司乘人员需求。近年来,交通管理部门对国省干线服务设施的建设愈加重视,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标准,因此开展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特点及服务设施概况

1.1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特点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作为区域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承担着区域中长距离快速运输及重要交通节点的集疏散功能,在综合路网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与高速公路相比,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公路等级、运行速度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差异明显。高速公路因严格限制出入及全立交的特点,可以形成相对封闭的系统,可发挥公路运输安全快速优点,能适应较大的交通量;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则因功能定位不同,需设置平面交叉与区域路网贯通,不严格控制出入,道路系统相对开放。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通常与地方公路网结合,参与县乡的集散和通达。同时还承担景区、矿区及工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连接线功能,导致国省干线公路交通流复杂[1]。在区域路网中,若同一通道内高速公路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并行,则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通达功能被弱化,交通量相对较小;同一通道内若无高速公路,则普通干线公路交通量相对较大,且重型运输车辆较多。另一方面,承担旅游功能、厂矿物资能源运输、物流园区集散功能的普通国省干线,其交通组成特征较为显著。

1.2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现状

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高速公路服务区一般与主线工程同步设计、施工、运营。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在以往的规划建设中,基本未考虑公路服务设施。随着普通国省干线的新改建完成,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包括加油站、小餐馆、旅店及汽车修理店等,主要依靠社会力量进行建设。与高速公路服务区相比,普通国省干线服务设施功能单一且缺乏统一规划,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以加油站为例,普通干线公路沿线加油站布置随意,尤其在干线公路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加油站布置密集,对干线公路交通组织造成一定影响,降低了干线公路的通行能力,同时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2]。普通干线公路上的小餐馆、旅店、停车场等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安全问题也相对较多。国省干线的服务设施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司乘人员的实际需求。

2 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功能需求特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众对交通出行的舒适度和交通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公路服务设施作为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行车提供了加油、修车等服务,也为旅客和驾驶员提供了餐饮、休息、如厕等服务,满足司乘人员的生理需要和汽车机械方面的需要。

根据服务功能,可将公路服务设施分为人的设施、车的设施及辅助设施。人的设施主要包括卫生间、食宿、购物等,车的设施主要包括停车场、加油站、汽修站等,辅助设施包括管理用房、设备间等相关设施。公路服务设施一般包含停车功能、加油功能、维修功能、食宿功能、公厕功能、休息功能等功能。针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交通组成及运营管理特点,可将以上功能划分为基本功能和可选功能,其中停车功能和公厕功能属于基本功能。考虑普通干线公路相对开放的特点,沿线存在部分社会提供的服务设施,因此其他功能划分为可选功能。

3 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选址原则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相对开放,沿线存在其他社会设施,因此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既要考虑服务功能,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性。

普通国省干线服务设施的选址应以征地条件、水电物资供应、路线线性指标以及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为前置条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先考虑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如在干线公路交叉处或共线段、城区出口路段、靠近场站园区路段上设置服务设施,其利用率越高,能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二是尽量利用现有加油站、停车区、养护道班、超限站等服务设施与管养设施,在其基础上进行改扩建,避免重复建设,以减少征地和资金投入[3]。三是应尽可能避免设置在城区规划范围和城镇建成区,宜遵循“近城而不进城”的原则。四是考虑结合公路沿线景区位置,建设服务驿站,可提升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造血能力”[4]。

4 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规模及功能分类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主要考虑规模大小和功能设置。服务设施规模大小与干线公路交通量、交通组成和车辆驶入率相关。服务设施相关功能设置一般由干线公路功能定位、服务设施位置及交通流特点等因素共同决定。

4.1 服务设施规模

服务设施规模由用地规模和建筑规模两部分组成。用地规模是各类设施用地规模之和,建筑规模指各类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建设规模是确定平面布置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建设规模的确定以能够满足服务设施所能提供的各项服务内容为基础测算。

参考高速公路服务区相关设计规范,结合国内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相关建设经验,推荐用地规模和建筑规模可参考表1。

表1 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推荐规模分类表

对于新建及改建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类型的选择,可以一定年限内的公路设计预测交通量为依据,参照表2选择。

表2 各类型服务设施类型选择依据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规模由干线公路交通量、服务区功能需求及土地供应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共同确定。一般情况下,首先根据干线公路交通量与车辆驶入率计算停车位数,结合普通干线公路的交通组成特点,再推算与之相关的停车场、加油站、公共卫生间、餐厅等其他设施的规模,最后确定必要的附属设施规模。

4.2 服务设施功能分类

根据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可提供服务功能的完备程度,将其分为Ⅰ、Ⅱ、Ⅲ、Ⅳ四级。

Ⅰ级服务设施——综合型服务区:设置有完善的各项服务功能,采用高标准建设,可提供高质量服务,对应根据规模分类中规模最大的服务区。

Ⅱ级服务设施——舒适型服务区:设置有较为完善的服务功能,对应建设规模较大的停车区。

Ⅲ级服务设施——扩展型停车区:设置有基本服务功能和部分可选服务功能,对应建设规模适中的服务站。

Ⅳ级服务设施——基本型停车区:仅具有基本服务功能,能满足司乘人员基本需求,对应规模最小的休息区。

在保证提供基础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经济、旅游资源分布以及产业布局,进一步研究服务设施的附加功能。在对其进行准确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根据服务设施功能分类,确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建设方案,确保科学经济地提高服务水平。

5 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布设间距、布局形式及总平面规划

5.1 服务设施布设间距

服务设施之间合理间距的设置可提高服务设施利用率,减少投资,节约资源,对其开展研究十分必要。若服务设施布置过于密集,则造成部分服务设施闲置,导致运营效益下降,资源浪费;若服务设施间距过长,则可能会导致有需求的司乘人员或车辆无法及时得到服务,影响到人的需求和车辆的安全行驶[5]。

根据司乘人员生理特征和车辆技术特性,在保证安全前提下,结合干线公路等级、行驶速度、交通组成、城镇分布等因素综合确定服务设施布设间距。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布设间距可参照下列原则执行。

(1)两个相邻服务区间距宜控制在40~70 km。

(2)停车区与相邻服务设施的间距宜为25~40 km。

(3)服务站宜综合考虑公路沿线村镇分布以及用地条件灵活设置。

(4)对于山区公路,针对其交通量较小,物资供应困难的特点,服务设施间距可适当加大并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休息区[6]。

5.2 布局形式

根据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车辆行驶特点,设置服务设施,按布局形式分为双侧式服务设施与单侧式服务设施两种形式。

(1)双侧式服务设施,即在普通干线公路两侧均设置服务设施,服务上下行车辆,采用中央分隔带完全隔离,进出服务设施的车辆对交通影响较小,交通组织相对比较简单。

(2)单侧式服务设施,即在公路一侧设置服务设施,服务于上下行两个方向的车辆,在中央分隔带不封闭的情况下,对向车辆进出服务区产生冲突点,交通组织困难,通行效率受到影响;当采用中央分隔带隔离时,服务设施服务于一个方向的车辆,交通组织简单,适用于车流具有明显方向性的路段。

服务设施的布局形式主要由规模和功能设置决定。考虑节约投资及土地资源,近期宜采用单侧服务设施的布局形式,根据交通流特点可选择进行双向服务或单项服务。对于交通量较大路段,为更好地进行交通组织,防止产生拥堵,可采用双侧式服务设施的布局形式。另外,旅游功能显著的干线公路,宜结合沿线风景,采用双侧对称布置服务设施,以呼应沿途景观。

5.3 总平面规划

服务设施包括为司乘人员服务的设施和为车辆服务的设施。总平面规划需要注意功能合理分区,人车设施、内外部设施都应分开布置,满足驾驶习惯要求,做到客货分离、车流和人流通畅,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服务设施内的建筑物以集中布设为主,以减少占地面积;停车场及内部道路的面积不宜小于总用地面积的60%。保证基本功能设施完备,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可选服务功能设施。

场区平面规划中采用先停车后加油的布局思路。具体是指按干线公路、减速车道、内部车道、停车场、公共厕所、休息商场、就餐、加油、加速车道、干线公路等顺序建设服务设施。此布局优点在于能避免因加油而影响干线行车导致的车辆拥堵现象。

公共厕所宜靠近大型车辆停车场,便于大批旅客使用。厕所同时要靠近餐厅、旅社和商店。

停车场布置应注意客、货分离,且小型车与中、大型车的停车场完全分开。特种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设置独立的停车场,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和停车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设置易于识别的标识,同时还应配置必要的沙池、消防器材等防火应急设施。

给排水设施、供电设施、垃圾处理等附属配套设施的设置应尽量设在较隐蔽的位置,通过内部道路及绿化带将其与其他服务设施分开,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管理的目的。污水处理站应设置在场区标高较低方位,方便处理后污水的排放。附属配套设施的设置,还需综合考虑风向、地形、管线布置、景观效果等因素,遵循科学、适用、经济的原则。

各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应满足防火要求,消防通道的设置以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为依据。

6 结语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作为行业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目前可借鉴的经验相对较少。笔者根据普通干线公路的特点及其使用者的需求特点,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普通干线公路的服务设施建设规模、功能分类、设置间距及规划建设布局,为今后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国省服务设施干线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基于熵权TOPSIS的高速干线物流卡车司机驾驶行为评价
四川省建立国省重点项目根治欠薪“挂联包片”制度
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平台探究
排水沥青路面在国省干道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关于宣城市国省干线公路桥梁定期检查的几点认识
基于实效性的社区居住服务设施统筹研究
北京三山五园绿道综合服务设施系统调查探究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中小城市交通干线模糊控制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