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体育教育专业女生体操跳跃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

2023-03-10罗丹芳珺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分腿力量身体

罗丹芳珺

(首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 北京 100191)

体育师资培养的源头来自于体育教育专业[1],体操又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跳跃是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分腿腾跃更是该项目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并指出,要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田径、篮球、排球、体操等专项运动技能[2]。功能训练最初起源于欧美的理疗和康复领域,在欧洲和北美,功能性训练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已经得到验证[3-4】。

近年来,身体功能训练广泛运用于体能训练领域,旨在提高平衡性、协调性、稳定性等基本的功能性动作能力[5]。传统的体操课力量训练方法比较单一,与单项技术的关联度不高,无法满足技能的提升。随着身体功能训练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普及,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研究不断增多。该文以体操跳跃中分腿腾跃教学效果为视角,合理设计12周2020级体育教育专业30名女生在跳跃项目中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程,分析其对跳跃分腿腾跃的训练效果,运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上肢支撑力量和核心力量,进而提高学生完成分腿腾跃动作的成功率、动作规格率,以及身体多个部位肌肉协同配合连贯运动的能力,以期为今后的体操教学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同时查阅身体功能训练相关书籍资料,为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 问卷调查法

首先对学生进行身体功能训练的知识传授,提升学生对身体功能训练的认知,训练过程采用身体功能性训练的教学方法,实验接近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身体功能训练和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教学内容、教学认知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身体功能训练的态度。发放学生问卷3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1.3 实验法

实验对象:选取首都体育学院2020 级体育教育专业条件相近的30名女生为实验对象,将3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 人,分别进行为期12 周的实验训练。

实验方案:2021年9~12月,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实施功能训练方案,对照组以传统身体练习方法进行训练,两组均在每周2 次体操课中进行30min 的实验训练,两组除身体练习内容不一样之外,其训练时间、地点、强度、技术动作教学内容等都相同,并由同一位老师进行训练。具体练习方案如表1所示。经过12周实验教学后,两组学生进行分腿腾跃动作测试。由3 名教师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技评测试,最后取平均分。

表1 不同教学周实验组与对照组练习方案

实验指标:针对实验组学生,第一阶段以提高下肢跳跃能力为切入点,练习内容包括:助力蹬踝跳、双脚跳下跳箱、坐姿跳上跳箱、坐姿上抛药球、后脚抬高分腿蹬。第二阶段以提高上肢支撑能力为切入点,练习内容包括哑铃卧推、俯卧撑、哑铃站姿交替上推、哑铃跪姿双侧上推。第三阶段以核心区力量为主,练习内容为支撑左右爬行,阻力绳抗旋训练、侧向支撑。对照组学生以传统身体练习方法进行训练,内容为原地单腿跳,原地半蹲跳,俯卧撑,仰卧两头起、侧卧两头起。

1.4 数据统计法

使用SPSS 26.0 对首都体育学院2020 级体育教育专业30名女生分腿腾跃得分进行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进行组间对比,以探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体育教育专业女生体操跳跃教学的效果(以P<0.05为检验标准)。

2 研究结论

2.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分腿腾跃的完成情况分析

分腿腾跃技术要领:从助跑开始,双脚上板起跳后身体腾起,两臂前伸支撑,两手迅速推离山羊,两腿伸直左右分开,伸展身体,越过山羊,屈膝缓冲落地站立。

实验前为本学期第一节体操课,两组学生均无体操基础,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分腿腾跃的指导教学后,由三名教师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技评测试,最后取平均分。

动作评价可分为7 个部分,分别为0 分无效动作(没完成)、1~3 分差、3~6 分较差、6~7 分及格、7~8 分良好、8~9分标准、9~10分优秀。

由表2 可知,两组学生在进行第一次动作测试前均得分不高,两组学生的平均分均在4.2 分左右,得分在3~6 分的共19 人,对照组9 人、实验组10 人。“及格”的同学共5 人。无1 人达到“良好”“标准”或“优秀”。另外,获得0分(未完成该动作)的同学每组各出现了3名,占比20.0%,多数女性学生在第一次尝试分腿腾跃时会出现未完成动作的现象,一方面是想着要越过山羊,无法克服内心的恐惧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体素质较差,该动作需要身体的上肢力量、核心力量和下肢力量协同配合,在力量不够的情况下,学生会因害怕受伤而选择放弃完成该动作。

2.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分腿腾跃的完成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12周的身体训练之后,得分达到9分以上的学生中,实验组有3名,占10.00%;对照组无1人达到优秀标准。得分达到8分以上的学生中,实验组有11 名,占36.66%;对照组有7 名,占23.33%。得分在7 分以上的学生中,实验组有1 名,占3.33%;对照组有7 名,占23.33%。采用传统力量训练的对照组学生最后平均分为7.9分,采用身体功能力量训练的实验组学生最后成绩平均分为8.64分。

表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分腿腾跃成绩统计表(分)

由此可见,传统力量训练对分腿腾跃的测试成绩虽有提升,但学生仅仅停留在“会做”阶段,力量练习内容较为单一,对分腿腾跃动作的教学针对性不强,在教学进入瓶颈期后很难突破。身体功能训练以动作学习为主,采用深层次、小肌肉群力量训练,以及肌肉与神经协同训练的方式,从基本运动技能、分解练习入手,使动作模式更加多元,动作练习针对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经过12周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之后,实验组学生分腿腾跃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体操分腿腾跃动作的掌握具有积极影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2.3 两种力量练习方法对分腿腾跃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实验组采用身体功能训练方法,针对下肢跳跃能力、上肢支撑能力等,对分腿腾跃的专项力量和技术薄弱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对照组则进行常规体能练习,包括俯卧撑、单脚跳、半蹲等。经过为期12周的学习后,由表3数据可知,两种训练方法的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5),说明两种教学方法的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即身体功能训练对分腿腾跃的教学效果更好。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跳跃测试结果比对表

2.4 身体功能力量训练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实验临近结束时,利用课后时间对首都体育学院2020 级体育教育专业的30 名女生学生进行了体操课身体功能训练教学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调查。表5是学生对身体功能训练和传统身体素质训练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调查情况。

从表4 可以看出,学生对身体功能力量训练的教学方法喜爱程度明显高于传统力量训练,身体功能力量训练有26人支持,占86.7%;传统力量训练4人喜欢,占13.3%,说明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相对还是比较枯燥,且动作的针对性不强,学生通过12 周的训练进入瓶颈期后很难突破。相反,身体功能力量训练方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学生的进步也有很大的突破。

表4 学生对两种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安排的态度(人)

3 结论

(1)两组受试者均在教学中得到了提高,但对照组学生仅仅局限在“会做”,在教学后期很难突破,实验组以身体功能训练教学为主,以动作学习为主,采用深层次、小肌肉群力量训练,以及肌肉与神经协同训练,从基本运动技能、分解练习入手,使动作模式更加多元,动作练习针对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

(2)经过12周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之后,实验组学生分腿腾跃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最后测评平均分为7.90 分,对照组平均分为8.64 分。表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分腿腾跃动作的掌握具有促进作用。

(3)两种训练方法的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05,说明两种教学方法的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即身体功能训练对分腿腾跃的教学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分腿力量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分腿垫步在网球运动中的重要性分析
麦唛力量 (一)
我de身体
孤独的力量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怀疑一切的力量
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分腿支架塌陷并血栓形成一例
层递法在支撑分腿腾越教学设计运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