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柿蒂纹样在文创中的应用

2023-03-10宋子贤王文铎史文龙聂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期
关键词:柿蒂鹤壁市纹饰

宋子贤 王文铎 史文龙 聂栋

(北京城市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191)

鹤壁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绕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紧邻未来华北平原发展中心——雄安,经济发展趋势常年向好。在经济持续向好的大背景下,反观鹤壁市2021年全年GDP比重发现,鹤壁市经济较依赖工业发展,第三产业贡献较少。为更好地优化城市经济组成,在2022年3月由鹤壁市发起了鹤壁市第一届文创设计大赛,致力于焕发鹤壁市文化底蕴,为城市建立新名片。故此,本文将深挖鹤壁市城市文化,提取地区文化符号,打造属于鹤壁市城市特色的文创产品。

1 鹤壁市文创发展现状及解决方法

鹤壁市地处于河南省东北部,在以往的公众印象中历史文化的底蕴并不是特别深厚。笔者走访了身边的同学、老师和同事,走访对象中不乏在河南省生活多年的,但鹤壁市的城市文化或是说城市关键词,大多数的受访者均回答无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鹤壁市与著名的殷墟所在地——安阳市距离较近,在城市文化宣传定位上同属于殷商文化,但就出土物和考古遗址这些历史实物来说,在鹤壁市辖区内却没有诸如妇好墓、小屯村铸铜遗址等较高规格的考古发现。这样就不难发现,鹤壁市直至2022年方才举办鹤壁市第一届文创设计大赛,也是实属无奈。结合上述观点发现,鹤壁市城市特色文创产品面临以下几点问题:

1.1 城市文化定位不明确

通过上文总结不难发现,鹤壁市以往在城市文化定位中出现问题,虽曾建造过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筑——鹿台阁,但未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具体解决方法需深挖鹤壁市以往的文化脉络,从有史料记载开始寻找公众契合度较高的文化层,在选择城市文化宣传IP时就应该从群众基础较好的部分进行深入发掘。其中最好是以往出现在中小学生课本中,或是在知名的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初步概念的文化符号。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宣传、普及的成本,若选择较为生僻的文化符号,很可能在宣传、普及的这一步就筛选掉了大量的潜在消费人群。

1.2 产品宣传成本高

在文创产品的传播过程中,宣传造势的成本无疑是比生产成本、设计成本等更高的部分,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文创产品中蕴含价值。这一点似乎在鹤壁市的城市特色文创设计中并不困难,鹤壁市最“光芒万丈”的文化层出现在殷商时期,位于曾作为商纣王的都城——朝歌,与《封神榜》这部经典作品的契合度很高。另外,近些年如《哪吒》《姜子牙》等高分国产动漫电影再一次将“封神宇宙”的热度推上了新高度。若鹤壁市特色文创产品在后期的宣传上可以与这些影视IP联动,则很有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1.3 文创产品与地方产业结合

文化符号在文创产品中是最重要的一环,以往出现的很多文创产品在设计阶段,仅仅是将带有文化脉络的符号进行拼接、叠加,没有对后期文创产品生产和加工进行考量。针对目前鹤壁市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在文创设计中应将设计产品积极地与地方已有产业相结合,减少文创产品设计方案落地的成本①。

2 鹤壁市城市文化挖掘

结合鹤壁市自身实际来看,应选择鹤壁市历史脉络中较为高光的、更被人所熟知的文化底色作为自身城市的IP。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鹤壁市淇县在商周时期被称作朝歌,是商王朝的首都,但随着文献阅读的深入发现在学术圈中对于朝歌是不是殷商首都出现了一些争论。故此,笔者结合相关学者文章中的观点进行结合引用,总结如下:

郑州大学硕士张国硕学者在其硕士毕业论文《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一文中提出观点②,他认为朝歌可能确为殷商末期纣王时的首都,但由于时间跨度较大、追述难度较高,并且诸多的历史考古实物均未公开。故此,张国硕从古文字、器物铭文、图像学等角度对夏商时期都城形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由于以上的限制,今人对于某一遗址是不是王城遗址判断的标准,停留在是否发现王宫墓葬、墓葬陪葬品、手工业作坊分布、出土物装饰手法等。在判定准确度上有待考究,故此上文作者通过总结前人论点,结合个人所学提出观点。他认为,夏商时期王朝对于首都的定义实际上并不明确,同一时代背景下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具备首都特质的王城。其建筑规模、墓葬排布、手工业发展可能极其相似,可以理解为盛唐时期西安作为首都、洛阳作为陪都。只是在夏商时期王朝的君主可能会同时为自己准备多个“都城”,以便于建立区域中心,有着后世中央集权制度的色彩。可以说,这样的现象在辽代耶律氏“四时捺钵”的制度中也有所体现:在不同的季节去到不同的城市,或者不同的城市有着其独特的属性、承载独特的作用。这样的观点陕西师范大学博士潘明娟学者在其博士论文《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研究》③中进行了阐述,她认为在商周时期,多都城同时存在的现象较为普遍。

通过笔者上文对于淇县是否为朝歌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到基本上现在主流的学术观点均认为商周时期不是单都制度,可能为多都制度。故此,殷墟也不会是商王朝唯一的都城,朝歌同样可能作为陪都甚至是中心文化城的角色。

3 设计元素提取

3.1 鹿台阁

为了更好地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故而对于朝歌这个地理名称继续进行细化,经过查阅资料以及走访调查,发现现在主力的文创消费群体——16~30岁年龄段的人群,都看过一部名为《封神榜》的作品,无论是改编版的神话体长篇小说,或是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可以说《封神榜》及其衍生文化产品,在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中普及度较高。故此,本次设计的主要设计来源锁定在《封神榜》,并且期望能够借助近年来较为火爆的“封神宇宙”(《哪吒》《姜子牙》等高分动漫影视作品)扩大产品知名度。

《封神榜》虽是神话小说,但是其中很多片段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了商王朝的陨落,以及英明君主才能受到万民敬仰的结局,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同时,在提取《封神榜》中的可用素材时,偶然发现鹤壁市为弘扬城市文化,结合历史事实建造的地标性建筑——鹿台阁(图1)。故而尝试对鹿台阁元素进行提取并体现在文创产品中,以期融入地区地标性建筑后,更能够体现出文创产品中的城市特色。

图1 鹿台阁(图片来源:张文松拍摄)

3.2 柿蒂纹

在对朝歌这个地理名称具象化的过程中,发现朝歌不仅曾是商王朝的都城,并且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曾是多个王国的都城,几乎贯穿了我国青铜时代最辉煌的时期。在提取设计元素的过程中,结合鹿台阁体现的“对称”理念,进一步发现柿蒂纹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广泛应用的纹饰。而且无论何种变体,柿蒂纹都强烈地凸显着“对称”的理念。这类纹饰之所以被称之为柿蒂纹,是因为其花纹呈现的形状很像柿子果实上尾部花萼与果实连接的蒂(图2)④。柿蒂纹由四个中心对称的花瓣组成,在中心有着镜钮的装饰,这种组合体现了“环抱中心”或“大地中心”的寓意⑤。这样排列的四个花瓣,正好指向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有学者认为将这样的纹饰居于铜镜中心,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天圆地方”的宇宙观⑥。

图2 西汉彩绘漆奁中的柿蒂纹

故此,最终将对鹿台阁和我国传统纹饰柿蒂纹进行再设计和变形,加入“对称”“方圆”等设计理念,契合我国传统文化审美也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

4 设计过程

4.1 载体选择

印章在我国历史上出现已有千余年的时间⑦,早在先秦时期就曾出现,主要作为身份鉴定的信物出现。此次设计选择了印章作为鹤壁市城市特色文创产品的载体。印章由印纽、印身、印纹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均可以形成模块化替代方案,为后期的产品再设计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印纽部分举例,在设计中充分地考虑到后期产品成体系化的推广,选择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在技法工艺选择中,结合鹤壁市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淇县石雕,运用其雕刻手法和构成理念,使用叶蜡石进行雕刻。

为保持产品使用功能和观感的一致性,在推出印章的同时可附赠印泥盒作为套组销售。印泥盒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漆盒,在春秋时期鹤壁市也曾作为卫国的首都,在文化背景层面契合度较高。且红黑配色能够体现出庄严肃穆的气氛,与印章作为身份证明的隐藏含义相得益彰。

4.2 纹饰再设计

在纹饰在设计中,为呼应柿蒂纹“事事如意”的引申含义,在中心纹饰的选择中参考蝙蝠纹和蝠形柿蒂纹的构成模式(图3)。通过旋转(A2)和优化再设计(A3),去除蝙蝠头部的细节描绘。在其中添加了传统谐音寓意,将蝠纹的形象旋转180°,取“福到”的谐音寓意,迎合了中华民族对于吉祥寓意纹饰的审美取向,形成了中心的倒蝠纹的设计。在第二圈纹饰设计中,灵感来源于六瓣莲花和花瓣柿蒂纹,通过将重组元素进行对称(A1)、旋转(A2)、添加(A4)和排列(A5)形成第一版纹饰内圈纹饰的设计图(图4)。内圈纹饰的设计理念,按照“内圆外方”的设计理念,充分地发挥了花瓣纹、卷草纹、云纹等传统纹饰的表现形式,饱满又不显杂乱,与传统柿蒂纹“规矩”的特点十分契合。

图3 元素组合示意图(作者:史文龙)

图4 内圈纹饰设计图(作者:史文龙)

初稿纹饰设计中使用大量的卷草纹作为外层点缀,纹饰表现力极强,尽显华贵(图5)。但在设计理念上,一方面与既定的“方圆”“对称”契合度较低,整体纹饰中“圆”的元素有些许缺失。另一方面,在印章和印泥盒作为载体时,器物主要用于身份鉴定或署名等庄重的应用场景,过于复杂的纹饰装饰与庄重的氛围不符。故此对最终装饰纹饰进行再次设计,以图6为纹饰再设计的最终定稿。

图5 初稿纹饰图(作者:史文龙)

图6 定稿纹饰图(作者:史文龙)

4.3 成品展示

文创产品最终以套组模式呈现,产品内容细节如图7,套组由一枚印章、一个印泥盒和包装组成(图8)。其中,印章的设计尺寸为3cm×3cm×10cm,铜器,凸显出作为青铜文明鼎盛时代的美感。印泥盒的设计尺寸为直径7cm、高4cm,漆木器,配色上以秦汉时期最为流行的红色、黑色为主,突显庄重氛围(图9)。

图7 印章、印泥盒细节图(作者:聂栋)

图8 套组效果图(作者:聂栋)

图9 文创产品套装俯视效果图

5 结论

文创产品是将产品实用性、艺术性和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在一件作品中将现代消费观念和传统文化传承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现代审美和优秀的工业设计使得传统文化能够以全新的姿态呈现,更能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又将文创产品区别于普通的快消品,为其赋予独特的文化价值,更贴近国人的审美价值,值得被长期收藏。城市特色文创产品的设计更是对于二者的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表达上需要凝练城市特色,把握城市文化脉搏;另一方面,在产品实用性的设计上需要符合产品的消费属性,只有更广的传播才能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

在鹤壁市城市特色文创产品设计中,深挖鹤壁市城市文化脉络,找寻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从中提取出鹿台阁和柿蒂纹两个核心元素。选取我国审美中受到广泛认同的“对称”“方圆”“吉祥”等理念对产品进行设计,融合了鹤壁市传统非遗技艺,以印章和印泥盒作为载体,突显出产品独特的文化属性。探索性地将地区标志性建筑与传统纹饰相结合,为后续地区特色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

注释

①全德彬,何丽萍.论乡村振兴战略下黄姚古镇旅游文创产品设计[J].设计,2022(7):14-17.

②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0.

③潘明娟.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④阎书广,张晓瑜.汉代铜镜柿蒂纹图像探析[J].文化学刊,2017(5):204-207.

⑤汤晓丹.工艺美术中柿蒂纹的演变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青岛:青岛大学,2021.

⑥王彤.关中地区出土汉魏时期神兽镜纹饰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1.

⑦孙辛欣.体验视阈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以印章文化为例[J].设计,2020(20):109-111.

猜你喜欢

柿蒂鹤壁市纹饰
汉代植物纹样之柿蒂纹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雕漆纹饰的修复
鹤壁市地下水保护条例
鹤壁市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李军当选政协鹤壁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
鹤壁市
丁香柿蒂颗粒提取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