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潼南农业产业兴旺的经验启示

2023-03-09文丨汪昭军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潼南柠檬蔬菜

文丨汪昭军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区全面落实“五个振兴”要求,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形成了“点上有特色、带上有示范、面上有影响”的产业兴旺的发展格局,被冠以西部绿色菜都、中国柠檬之都和中国油菜之乡的美誉,入选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成为重庆市现代农业排头兵,给周边丘陵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强化顶层设计,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潼南围绕“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发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粮油、蔬菜、柠檬等七大扶贫主导产业进行布局,实现了贫困村有1-2个扶贫主导产业和1个带贫增收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园一特”的产业发展格局。进入“十四五”,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提到,潼南作为成渝地区桥头堡城市,作为重点的优质时令保供蔬菜产业带和安岳潼南优质柠檬产业区,要率先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构建集产品研发、种植、加工、储运、销售、旅游于一体的柠檬全产业链。潼南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构建“两带三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蔬菜产业带重点布局在涪江流域平坝地区,提档建设标准化蔬菜产业基地;柠檬产业带重点布局在琼江流域,做大做强柠檬核心产区。北部丘陵特色农业产业区大力发展优质水果,种植花椒和中药材,推行种养循环;中部都市农业产业区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建设小规模、多品种、高标准的精品经果园,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南部山地生态农业产业区大力发展优质水果、生态渔业、特色苗木产业,建立道地药材生产基地,适度发展草食牲畜。2022年,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潼南区谋划启动了重庆(潼南)农科城建设和成渝中部中央厨房产业园项目,围绕“特色种业、农机装备、农产品加工和智慧农业”四大领域,布局“一心三区四园”,着力打造“立足成渝、全国知名”的西部丘陵山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科技引领区。

二、完善基础设施,以提升农机化水平促进增产增效

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潼南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围绕“田、土、水、路、电、技、管、服”等8个方面,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8.07万亩,在建高标准农田23.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4.2%,农田防灾抗灾能力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以巩固提高。

加强宜机化改造,以“宜机化、水利化、农旅化、产业化、生态化、便民化、长效化”为目标,采取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等措施,改善机械化生产作业条件,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建成了近30个“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万亩级粮油高产稳产示范区,切实筑牢粮食生产基础。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2021-2022年利用债券资金5000万元,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标准及宜机化改造技术标准,启动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十四五”将实施农村公路新建改建500公里,加快实现“村村双车道”,村通达通畅率100%;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和“五小”水利工程,提升灌溉效率和抵御旱涝灾害能力;建成284个益农信息社,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100%。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潼南区广泛采用“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引入从土地规划-耕种收-加工包装流通等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注入科技动力,让农村土地真正进入市场化运作。潼南全区现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4家,以引导农户有序流转撂荒地为契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全过程、全链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年平均服务面积达200多万亩。

截至目前,潼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1%以上,高出全市5个百分点以上,高于全国丘陵山区10个百分点以上,特经作物机械化和无人机使用等方面居全市前列,达到了节本提速、增产增效及增收的效果。2022年,潼南被认定为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三、补全产业链条,以科技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潼南注重强化科技创新示范引领,实现农业“接二连三”,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实施种业振兴工程。潼南作为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市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县和农作物品种测试与特性鉴定基地,聚集了科光蔬菜种苗、华智生物种业等制种龙头企业9家,带动发展各类制种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28家、制种农户3042户,依托西南大学、南昌大学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围绕“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等重点领域,共同推动潼南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潼南种植业生产总值占全区GDP的16%以上,在潼南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蔬菜、柠檬和油菜种植规模和产量均位居全市首位。蔬菜常年复种面积100万亩,形成了涪江流域大宗蔬菜生产区、琼江流域设施精品蔬菜生产区和山地季节性蔬菜生产区三大功能区。柠檬种植面积32万亩,占全国40%,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有机产品”操作规程规范组织柠檬生产。油菜种植面积30万亩,通过推行“大企业+小农户”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采取全程机械化社会服务,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的最大效益。

三是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布局5平方公里的中国(重庆)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潼南示范园,推广“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模式,建成“潼南绿”冷链物流及城市配送中心和区镇村三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交易中心。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发展“电子商务+带头人+农户”等模式,搭建“中国柠檬交易网”,建成阿里巴巴、京东等多个网络销售平台旗舰店,发展本地经销柠檬的电商主体20余家,产品远销俄罗斯、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填补了“渝新欧”洲际列车生鲜类的空白。培育全国知名农产品加工主体。着重培育“专精特新”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培育柠檬加工企业27家,形成汇达柠檬、檬泰科技“双龙头”加工链,开发了五大体系350多种产品,销售收入均在10亿元以上。

四是推动农旅融合。依托贯穿全区的涪江、琼江水资源和农业产业布局,以产、城、景融合发展为主线,加快打造涪江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实现“以农促旅、以农强旅、以旅带农”。做靓农旅融合品牌,建设了蔬菜和柠檬特色小镇,缔造了最美油菜花海、国际柠檬节等全国知名节会品牌;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塑造出独特的田园风光,形成了“一个产区就是一个景区,一个景区带动一个产业”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积极探索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一园多区”发展模式,实现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打造农业休闲旅游环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川渝地区游客。

四、激活人力要素,以机制保障确保产业持续向好

产才融合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在推进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潼南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加快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助推蔬菜、柠檬双百亿产业链稳定有序发展。

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培育。近十年来,潼南区委、区政府将现代农业类人才划分为重点紧缺类,以“英才潼行”工程为统领,着力打造乡村人才振兴示范地,累计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年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人,累计培养致富带头人6247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00余个。

积极调动各类人才力量。通过搭建23个农业类科创平台建立示范基地,引进高素质专家教授推广先进品种和技术,带动当地农民提升科技素质;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和组建产业协会,大批农业技术人才深入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推广新技术,开展培训服务,解决产业技术难题;通过与川渝八地联合发布《遂潼川渝毗邻地区现代农业人才联盟宣言》,构建人才合作共同体,为人才近悦远来营造良好生态。

强化人才制度保障。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从户籍、职称评审到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及购房租房等多方面个性化服务;对于新型经营主体出台或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用电、项目支持等政策;通过土地流转、资产收入、资金入股、租赁经营等方式,1.28万名脱贫群众与龙头企业建立了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带贫奖补、就业扶持、产业扶持、电商扶持和科技扶持“五大政策”激励致富带头人,对脱贫群众自主发展产业补助资金650万元,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8639笔3.67亿元。

五、结语

潼南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心布局,科学规划,大力发展蔬菜、柠檬、油菜等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潼南柠檬蔬菜
柠檬
巧制柠檬片
小柠檬
奇怪的蔬菜
五绝·潼南天台山(外一首)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抗疫阻击战告捷
蔬菜
重庆潼南:就业精准扶贫让贫困户端上“铁饭碗”
我最喜欢的蔬菜
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