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班级实践场 织就育人集成网

2023-03-09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荷风心育育人

廖 晓 钰

(浙江省金华市南苑小学,浙江 金华 321000)

班级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暖心育人,发掘班级德育中的心育元素,融合五育,积极推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培育。借助班本课程文化,提升五育效率。德心融合,提升学生内生力、驱动力、抗逆力、悦纳力、责任力,打造德育实践场。发展育人,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多方面、多载体、多举措,全员合力育人,织就育人集成网。

一、择主题,明德育愿景

结合学校序列化“一二三四五”主题教育活动,推进班本化进程。“一二三四五”主题教育活动涵盖:一辅,心理辅导,讲究适应性;二承,“两大基因”传承,分别是红色基因、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蕴含思政味;三节,三大校园节,分别是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凸显竞争力;四仪,四大成长季,分别是入学、入队、十岁、毕业,充满仪式感;五行,“五个非常”,非常有爱心、非常有礼貌、非常爱劳动、非常爱干净、非常爱阅读,体现生活化。力求补上班级短板,培养学生积极向善的品性,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班级文化特质。

班级名为“荷风中队”,择取“荷风”,旨在荷生命力极强,纯洁、正直、大气、美丽。“荷”与“和”“合”同音,打造和谐、合作的班风。班级口号:小荷尖尖,未来可期。班徽主体由班级序号“3”和一池荷花组成。池中荷花有的舒展开所有的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寓意着每位学生成长都拥有自己的花期,都是最美的风景。“3”似展翅飞翔的大鸟,愿其在天空翱翔,充满活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成长天地。群图下面是展开的书籍,寓意学生收获书籍之智,各美其美。

二、融活动,促五育并举

立体化的活动设计,促每支“小荷”尽情绽放。在关注学生横向差异的同时,从纵向上去探索学生成长的阶段共性和规律,设计出一系列有利于学生自主策划、自我培养、自觉成长的“荷风”主题活动。

1.打造序列化班本“荷风”课程

荷风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感知班级大家庭中的生活细节,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参与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集体生活中的温暖之处,逐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养成健全人格。

每年级的主题活动都为下一年级的活动做铺垫,层层推进,形成以“爱”为主轴,做到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1]一年级:“荷风·启”课程,认识自我,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中获得体验和乐趣,学会表达情绪,能感知班级温暖,拥有集体意识,积极参加运动,增加正能量。二年级:“荷风·合”课程,了解班级中的“爱”的来源是多种多样、无处不在的,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三年级:“荷风·趣”课程,初步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能体会阅读、歌唱、绘画等兴趣爱好带来的精神享受;聚焦自我,拥有健康的体魄。四年级:“荷风·和”课程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感受“爱”是互相的,学会记录、分享和传递,造就开朗的性格,培养乐观的情绪,促进自我认同和悦纳。五年级:“荷风·雅”课程懂得集体生活中的每一种感受都是弥足珍贵的,能与他人共享,自主开展户外活动,拥有团队合作意识,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六年级:“荷风·志”课程,了解社会,智慧劳动创造生活,从小立志,增强自身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详见表1)。

表1 “荷风”课程内容

2.积极践行常态化“荷风”之旅

(1)“荷风”课程实施路径。借助班级德育场,聚焦育人目标,课程活动应指向综合性的实践智慧所得。让“小荷”们成为正直向上的好少年,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引导其认识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将班本课程融入年级、学校乃至社会中,增强了“小荷”们对集体的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调动学生在爱好、专长方面的积极性,同时,更多的教育资源得到整合,班集体建设有了更为宽广的视角。

(2)“荷风”多样评价机制。班本课程主题与学生个性特点相结合,班主任在评价时,既要关注所有学生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学生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充分重视主题活动的生成性和学生的实际表现,注重预设与生成的结合。[2]学生参与度高,充分锻炼其能力。通过不同的活动载体,丰富的表现形式,记录有意义的活动过程,营造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形成“多样化评价”,让班本德育课程更加精彩与生动,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

三、聚心力,助德育联动

1.“荷风”内涵丰富,凝成班集体精神

(1)学生个体成长。在每个年级的序列化活动推进中,每一次的主题活动或主题班会,都尽量要求全员参与。活动的前期策划、活动流程的设计、主持稿的撰写、活动现场的布置、班级公众号的活动成效推广……这样的合作分工,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平台,使每支“小荷”都有自己的舞台和天空。

(2)班集体精神形成。初期,“荷风”只是作为一种标志,抽象地存在于班集体建设中。从物象内化于心的过程,经历了“敢于面对的阳光心态”的调整、“勇于向上的积极行动”的引导、“善于吸收的学习、探究精神”的激发以及“乐于奉献的感恩精神”的升华。“荷风”系列活动作为一个平台,帮助孩子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感受、形成、提炼,最终形成了“荷风”精神,也是师生共同参与“荷风”班集体建设的内在动力。

2.“荷风”形式多样,打造班级实践场

特色与基础相融,打造德育新亮点。“荷风娃”悟德,形式中融入优秀文化教育元素,以“荷风·启”“荷风·合”“荷风·趣”“荷风·和”“荷风·雅”“荷风·志”为类目,立足暖心、凝爱、发展,形成“我是荷风娃,温暖你我他”活动品牌。

心育与德育的课程融合,“我是班级小主人”等德育活动中融入心育内容、德育与心育配合教育学生、心育助力家庭教育等,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培养有内生力的学生。[3]心育与智育的课程融合,“探险数字世界”等主题课程,智心融合,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驱动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创新。心育与体育的课程融合,“灌篮高手”等运动项目,学生能够同场竞技,感知体育精神,培养有抗逆力的学生,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坚持梦想,将能力迁移至文化学习乃至生活,延伸到后续的成长过程中。心育与美育的课程融合,“水墨中国”等课程的设立,开展形式多样,鼓励学生多方面地展现自我,合作中学会人际沟通,培养有悦纳力的学生,促进美育、心育并举,延伸至家庭教育。心育与劳育的课程融合,“玩转厨房”等主题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在实践中提升责任力。

3.“荷风”指向性广,织就育人集成网

班级是德育发生的主阵地。加强班级管理、健全有效班级制度、营造良好班级文化。班主任应关注班本课程的创建,让课程的多元性、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交织起来,为德育护航。让德育融入家庭,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的起点和基础,学生成长的背景和底色。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明确自己在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促使家长成为立德树人的内生力量。让德育衍生社会。社区是社会的缩影,依托社区,形成社区德育模式,使社区成为班级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以社区里的榜样力量来影响、引导、感染学生,造就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德育内涵的丰富性,织就育人集成网,形成育人合力。

德育生态需要建构起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方的互联系统,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长时段护航。充分挖掘各类德育资源,将其整合,融学科教育、德育和实践教育为一体,学生得到新成长,班级工作形成新格局。

猜你喜欢

荷风心育育人
荷风莲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荷风秋月》《黄河九天上》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贾清荷:荷风清梦,漫步在传统文化的田野上
Simple Life and Art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