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分析

2023-03-09史文翠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业财财务人员民营企业

文/史文翠(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在当前环境下,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探索实现规模扩张的有效手段,还必须提高对内部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实现稳健长效运行的基础上建立个性化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业财融合是民营企业在信息化背景下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要求企业必须将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有效融合,这既有利于企业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又能够确保各项业务活动高效开展,为企业获取更高经济利润提供保障。

一、加强业财融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企业调整资源配置。民营企业开展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化的经济利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就必须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业财融合提高内部信息传递效率,有依据地调整内部资源配置,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避免因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致使资源闲置、浪费问题加剧,减少经济损失,从而实现经济利润目标。

第二,是企业提升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业财融合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民营企业更加准确地掌握各项经营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识别风险与不足,深究原因,针对性予以优化调整。同时,强化内部监督,避免各种违规行为,强化经营风险管控,助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实现稳健运行。此外,基于业财融合,加快转型步伐,实现现代化管理,确保民企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1]。

二、民营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有利于业财融合的管理环境

第一,意识。受民营企业自身行业特点与运行特点的影响与制约,在业财融合过程中,大部分民营企业仍旧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主要运行管理目标,再加上财务人员对业财融合的认知存在一定偏颇,或者是认知过少,工作理念薄弱。部分企业并未在内部开展以业财融合为主题的宣贯工作,员工的思维认知过于狭隘,局限性地认为业财融合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任务,加大业财融合难度。

第二,组织结构。为了充分发挥业财融合职能,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民营企业必须根据业财融合相关工作要求,针对性地调整内部组织结构。但部分民营企业由于现有经营规模较小,并未在内部设立职权划分明确的组织结构,存在一人多岗现象,极易引发企业管理混乱问题,企业内部凝聚力低下,不利于业财融合。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主要是以职能为依据进行部门的划分,比如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工作,销售部门负责销售工作,财务部门负责资金管理等,这会对企业推进业财融合进程产生极大的阻碍[2]。

第三,人才。在业财融合模式下,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既需要掌握基础性的财务会计型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以及能够与其他各部门协调沟通的能力等,主动学习各业务内容和技能,了解更多的业务知识,以确保最终制定的财务管理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实际上,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主要从事账目记录、核算等基础性的财会工作,尤其是从业时间较久的人员,其本身具备较强的财务专业能力,但计算机操作能力较低,信息处理效率低下,且管理决策能力不足。受资金不足、重视程度薄弱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普遍忽视复合型财务人员的引进与培养,导致管理会计型财务人员储备不足,这是阻碍企业业财融合的关键性因素。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实施业财融合时,为了确保相关工作的规范性与合规性,民营企业应当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体系,为企业实现常态化管理提供制度支持。当前,部分民营企业虽已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财务转型路径,有序推进业财融合,但却并未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仍旧沿用以往的财务体系;部分企业的业财融合制度虽已初步建立,但实用性不足,时常流于形式。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制度内容细化不足,过于粗略,与实际业财融合实施要求出现脱节问题,既不能在相关人员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又阻碍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针对业财融合所制定的规章制度都过于基础,必要的监督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这无疑会影响业财融合制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员工的执行力度。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致使业、财管理陷入封闭性状态,静态化特点明显,业、财工作相互独立,这不仅会加大企业内部资源整合难度,还会阻碍企业实现既定业务目标,业财融合实施质量低下[3]。

(三)业、财部门沟通渠道不畅通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民营企业必须积极消除以往管理中业、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壁垒,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积极构建能够强化业、财沟通效率的信息化沟通平台,确保业、财信息实时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从当前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来看,民营企业业、财部门在沟通交流层面普遍存在沟通渠道不畅通问题,信息孤岛现象凸显。这既影响着业、财部门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影响部门之间的协作,制约企业提高内部管理质量,又影响着企业各项经营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可靠性,导致管理层对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掌握不充分,从而出现管理决策误判,加大经营风险。在信息化背景下,民营企业如果不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数据相关的工作仍旧依赖人工,不仅会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还会影响财务分析的时效性,不利于企业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阻碍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四)绩效考核不到位

民营企业通过绩效考核,有效调动各业务人员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是企业有序推进业财融合进程的有效手段之一。大部分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整体运行规模相对较小,其本身就缺少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时常忽视绩效考核。部分民营企业虽已推进业财融合,但却并未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所选用的绩效考核方法相对单一,仍旧沿用以往的绩效考核指标,并未纳入业财融合相关内容,难以调动员工参与业财融合相关工作的热情。尤其是各业务人员,仍旧注重完成既定业务目标,被动参与财务管理,再加上考核工作缺位,导致其时常忽视财务管理,成本浪费、预算超支等问题屡见不鲜[4]。财务部门虽按照相关要求制定了可行性较高的预算方案、成本管理方案等,但却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

(五)风险防控机制缺位

革新内部管理体系并非民营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最终目标,企业主要是想通过业财融合,增强整体竞争实力,以更好地应对内外部发展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实现企业价值增长目标。目前,从民营企业实际业财融合情况来看,在风险防控方面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缺少必要的风险防控机制,使企业发展面临较大风险。风险防控机制的缺位,不仅会对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产生消极作用,导致企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不断降低,阻碍企业长远发展。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运行不仅需要面临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还要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再加上政策的不断变化,企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金风险。在实际业财融合过程中,民营企业大部分人员风险管理理念淡薄,在开展风险管控、货币价值管理、信用管理、税收管理等工作时并未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导向性作用,导致业、财部门独立运行问题加剧,双方之间的交流匮乏,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大。

三、民营企业业财融合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管理环境

第一,意识。财务人员应树立主动学习、持续提升自我意识,随着企业业财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财务人员也要将工作重点,从以往的事后控制逐渐转变为事前控制,在思考问题时,不能仅局限于财务角度,需要不断拓宽自身视角和眼界,从企业整体发展层面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财务管理延展到各业务经营环节,凸显财务优势。此外,企业管理层还应合理选择传播媒介和途径,加强业财融合宣贯力度,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营造适合业财融合的工作环境。

第二,组织结构。业财融合的有序实施,拓宽了财务管理范围,财务管理范围逐渐扩展到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因此,企业必须以满足业财融合工作需求为前提,优化和调整内部组织框架,在各业务部门设置专门的财务岗位,比如在资金管理部门增设资金财务岗位。同时,梳理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删减冗余,逐步实现扁平化管理,助力企业提高财务水平。

第三,人才。随着业财融合进程的持续推进,以往以财务会计型人才为主的财务人员,已经难以满足企业新的财务工作需求,在此情况下,民营企业必须注重财务人员培养,通过引进或是培养的方式,打造一支管理会计型财务队伍。一方面,加强外部人才引进。在业财融合背景下,民营企业应明确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合理制定准入门槛,在拓宽招聘渠道的同时,确保招聘工作的公开性与透明度,有效避免走后门等现象,综合考量应聘人员的信息化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专业能力等,择优选聘。另一方面,做好内部人才培养。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确保其能够满足业财融合工作的具体要求,从而不断提高相关工作质量[5]。

(二)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业财融合的综合性较强,相关工作相对庞杂,涉及民营企业的多项管理内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企业整体的实施成效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确保业财融合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民营企业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一套可行的业务融合管理制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以企业当前经营情况为依据,综合考量内外部发展环境,科学详细分解业财融合的各个环节,不断细化和完善工作制度,并针对业财融合,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为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业财融合工作制度建设完成之后,民营企业还应加强配套机制的建设,比如监督机制、奖惩机制、考核机制等。这既能够进一步健全业财融合的制度体系,还能够强化业财融合与员工个人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保员工主动参与相关工作,严格执行相关决策,凸显制度的价值作用。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了提高业财融合的时效性,民营企业必须确保将各项业务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数据及时传递给财务部门,确保财务分析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在业财融合背景下,要求民营企业实现内部信息数据的高效高速流程,实现信息共享,只有在满足这两点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同步开展财务分析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基于此,民营企业应加强业财融合学习,明确具体的实施要求,在此基础上全面引进各种先进的、适用的信息技术,全面推进内部信息化建设。一方面,积极构建业、财信息共享平台,有效解决以往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缓解信息不对称,强化业、财部门的协作配合,促使企业持续提高经营管理成效。

(四)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民营企业应正确认识绩效考核,明确相关工作的顺利落实对企业实施业财融合的作用和价值,认知要全面、系统,重视度也要随之不断增加。针对业财融合,民营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细化业财融合职责,并将其有效合理分配至各部门,由部门负责进一步细化,并将细化后的责任分配到各岗位、各员工,逐步在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责任制,确保业务部门主动配合财务部门相关工作,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在此基础上,以现行绩效考核体系为依据,结合业财融合工作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完善,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以准确掌握各业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的实际表现。这既有利于企业各业务人员主动参与相关财务活动,提高相关工作行为的规范性,还有利于其严格执行财务部门所制定的成本方案、预算规划等,为企业提升财务工作成效夯实基础。此外,民营企业还应提高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效率,以考核结果为基准,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部门给予相应的奖励,对表现较差的部门和员工,尤其是工作态度消极、被动的人员,应加大惩罚力度,应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五)加强风险防控

加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民营企业提高业财融合实施效用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之一[6]。在实际工作中,民营企业应当确定风险防范导向,结合当前实际现状,合理制定风险防控机制,并做好后续的优化与完善工作,这既可以帮助企业针对性地完善管理体系,解决以往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又可以有效降低业财融合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促使企业安全运行,实现和谐发展。举个例子,民营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立专门的内审监管部门,专门负责对各项业、财管理方案进行风险与可行性的全面评估,在评估后,及时汇总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为企业管理层作决策提供支撑的同时,还能够强化对各部门业财融合执行环节的监管,及时发现业财融合的薄弱环节。在此情况下,企业可以有效强化业财融合中的风险管控,降低各类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使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这既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整体的风险防控能力,强化监督约束,还能够为企业实现业财融合的常态化夯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索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对新时期背景下的民营企业发展而言极其重要,民营企业必须以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准确识别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深究原因,结合多方面因素,制定可行的应对措施,并积极落实,以确保企业进一步发挥业财融合价值,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业财财务人员民营企业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