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青铜峡市为例

2023-03-09盛玉波

南方农机 2023年5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植保农作物

盛玉波

(青铜峡市农业技术和农机化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吴忠 751600)

完善的植物保护体系,能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理想的环境,同时抵御病虫害对于农作物的破坏,保障粮食安全。在实际工作中,植物保护工作人员深刻意识到植物保护工作的必要性与积极作用,结合青铜峡市植物保护工作开展现状,找到青铜峡市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具体措施,全面提升青铜峡市植保工作水平。

1 植物保护体系的作用

1.1 提高农业病虫害预警效率

持续优化植物保护体系,能够显著提升当地农业病虫害预警准确性,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相比,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生产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特征,提升病虫害预警效率,能够降低农业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农业发展水平[1]。

1.2 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绿色无公害、纯天然农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这就倒逼农业生产者要减少农药以及化肥的使用量,从而导致农产品遭遇病虫害的概率上升。此背景下,农业生产者可以通过构建植物保护体系的方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绿色、自然的安全屏障,利用植物保护代替传统的农药,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以及市场竞争力[2]。

1.3 响应农业产业政策

作为农业大国,如何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工作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务院及农业部门相继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等政策文件,逐步构建起覆盖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农业七大体系”,植保体系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植保体系的构建与国家制定的农业产业政策高度契合,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 构建植物保护体系与防治农产品病虫害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来看,病虫害的出现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青铜峡市所在区域常见的赤霉病以及小麦条锈病等属于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如果气候条件适合,则上述两种病害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暴发,并造成大范围传播[4]。此外,黏虫、蝗虫等迁飞类害虫对于青铜峡市农业生产也会造成严重影响。除流行性病害以及迁飞类害虫外,青铜峡市所在区域还存在一些隐蔽型害虫,例如小麦吸浆虫,此类害虫平时会躲藏在土壤中,当麦苗出土时覆盖在麦苗上,收麦时小麦吸浆虫再次进入土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防治难度极大。如果在小麦生长前期没有发现,则会导致小麦大面积减产。

针对上述病虫害,青铜峡市植保工作人员积极构建植物保护体系,引进更为先进的病虫害监测技术,根据当地农作物病虫害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依靠完善的植物保护体系,提升病虫害预警效率,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排查水平,将农作物病虫害控制在萌芽阶段[5]。

3 青铜峡市植物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

青铜峡市植保部门人员流动较快,岗位变动也较为频繁。同时,很多工作人员需要接受市镇农技中心的管理,工作压力较大。部分植保部门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农业专业背景,是以兼职的方式开展植物保护工作的,导致青铜峡市植物保护体系在构建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3.1 调整农作物结构影响当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

为提高青铜峡市农业生产水平,当地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新经济作物,重新划分农产品种植区域,在有效提升当地农业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对当地农业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农田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很大改变,使得农田病虫害发生规律也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次要病虫害向主要病虫害转变;另一方面是常见病虫害发生频率提高[6]。

3.2 植物保护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青铜峡市植保推广工作在基层开展得十分缓慢,部分地区陷入“断网、人散”的困局。同时,由于缺少资金支持,民间的植物保护机构也陷入了发展困境。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设备无法有效推广至基层,使得农业保护技术普及工作几乎停滞[7]。工作人员主要通过发放农业技术手册、设立流动咨询服务工作站的方式普及植物保护技术与知识,缺少农药经营以及农业技术承包服务。

3.3 检测手段落后

想要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另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农产品有害生物入侵防御机制,这也是植物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农业从业者需要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及检测设备,提高对农作物农药残留以及有害生物的检测精度,传统的检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农产品农药残留及有害生物检测要求[8]。但是青铜峡市农产品检测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一些检测设备濒临报废,导致青铜峡市农产品检测技术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

4 提高植物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4.1 加强队伍建设

想要精准掌握区域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就要构建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监测系统,需要一支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过硬的专业队伍。针对青铜峡市植保部门人员流动性强的客观情况,要通过提高薪资待遇、岗位福利等方式提升相关岗位的吸引力,令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使工作人员了解最新的植物保护技术以及植物保护理念[9]。要对植保队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唤醒植保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意识到植保工作的重要作用,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开展植保工作。地方政府还要增加对植保工作的资金扶持,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植保队伍,确保各项植保政策与植保技术能够在青铜峡市基层以及田间得到有效的推广与应用。

4.2 完善法律法规

基层农业生产内容复杂,想要确保植保体系能够在青铜峡市农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青铜峡市农业部门当前农药残留检测依据主要以《农药管理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等为基础。这些法规条例具有普适性,无法体现青铜峡市农业发展特点,缺少地方性规章制度。针对这一情况,地方政府尝试从两个方面入手,完善并加强植物检疫及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规章制度建设。一方面,提高植保工作管理力度。在制定植保工作制度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共同制定农药使用及检测条例以及植物检疫相关规定,针对当地容易出现的农作物病虫害加大检测力度,为植保工作在田间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律支撑[10]。另一方面,积极创建村镇级别的植保服务组织,构建市镇双层植保工作体系,确保自治区政府制定的植保政策能够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基于植保工作内容多样、形式复杂的特点,构建植保基层组织,将植保工作人员派到田间地头,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与稳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青铜峡市辖区内的主要村镇开设植保工作点,设置植保工作巡逻队、植保知识宣传队以及植保技术帮扶小组等机构,进一步加强市镇两级植保工作的衔接。

4.3 推进专业化防治

为了应对农作物病虫害种类不断增加这一严峻挑战,青铜峡市植保工作人员积极尝试在基层推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在具体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秉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为有需要的农民免费提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分布在青铜峡市各个村镇的植保站点要认真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开展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要求,在植保站内部开展培训活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最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药械维修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者安全用药。在此基础上,基层植保站要组建病虫害防治巡逻小组,深入辖区田间调查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新型病虫害要立刻上报,由上级管理部门组建专业调查小组处理,确保农田病虫害情况时刻处于可控状态。在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过程中,地方政府以及植保部门管理者要深入分析青铜峡市农业特点,根据当地主要病害、虫害的类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同时,通过更新农业生产设备,改良农业生产技术等方式利用农业防治手段有效降低农作物病虫害暴发概率。面对突然暴发的病虫害,要在第一时间组成专业化的防治队伍,降低病虫害对青铜峡市农业生产的影响。

4.4 创新工作理念,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意识

4.4.1 公共植保

所谓“公共植保”,主要是发挥植保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以植保工作为切入点开展社会管理。植保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植物检疫以及农药管理,这两项工作属于执法行为,因此需要将其划归至公共管理范畴。此外,很多病虫害具有爆发性,依靠某一个植保工作站很难遏制病虫害的蔓延。因此,需要地方政府整合优势资源,从宏观层面制定病虫害防治计划,串联辖区内所有植保人员共同行动。在具体工作中,植保工作人员要加大对“公共植保”概念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生产人员了解“公共植保”的特点,引导农民自觉加入公共植保工作之中,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情况反馈效率[11]。此外,地方政府应依据“公共植保”理念,将植保工作纳入公共卫生范畴,以开展乡村公共服务事业的方式支持植保工作的开展,通过这种方式创建以“公共植保”为基础的新型植保体系。

4.4.2 绿色植保

除了“公共植保”之外,“绿色植保”也是构建新型植保体系的重要基础,其侧重点在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采用绿色、生态的方式开展植保工作。“绿色植保”理念的提出,与国家提倡的构建“绿色田园”以及发展“绿色农业”目标一致,都是减少农药以及化肥的使用量,在防治病虫害时,摒弃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将植保工作人员、农作物害虫以及农作物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尽可能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的方式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以绿色植保作为制度框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结合当地农业基础以及自然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策略。青铜峡市地理环境复杂,不能盲目照搬欧美大农场经营模式,需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采用诱虫灯消杀、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等方式,在提升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的同时,不依靠化学农药达到消灭农作物害虫的目的。此外,也可以适当引进当地主要农作物害虫的天敌,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抑制青铜峡市农作物主要害虫的繁殖[12]。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农作物害虫天敌时,要考虑生物安全问题,避免新物种的引进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5 结语

构建植保体系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关键举措,笔者深入分析青铜峡市农业植保工作现状,针对检测手段落后、植物保护技术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包括持续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工作理念,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意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青铜峡市植保工作水平,为当地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植保农作物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