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

2023-03-09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布鲁胎衣布鲁氏菌

徐 辉

(安徽省固镇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 固镇 233700)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病或者波浪热,是由布鲁氏杆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以感染牛羊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1 病原

导致布鲁氏菌病的病原是布鲁氏杆菌,该菌菌体较小,形状不规则,呈杆状或似球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属革兰氏阴性杆状菌,其分7 个菌,包括羊布鲁氏杆菌、牛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绵羊布鲁氏杆菌等,其中牛、羊、猪类菌的危害最严重,羊布鲁氏杆菌的致病能力最强。

该病原抵抗力较弱,在中高温环境下存活时间较短,但可在干燥、寒冷环境中存活数月之久,其可长期存在于空气、尘埃和食品中。

2 流行特点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动物,目前已知60多种动物都可感染布鲁氏杆菌。病菌不仅可侵害牛、羊、猪,还可导致水牛、马、骆驼、狗等多种动物患病,其中羊布鲁氏杆菌和牛布鲁氏杆菌可以感染人类。羊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特别是处于妊娠期的母羊。病菌主要存在于流产胎儿,病羊的阴道分泌物、乳汁、排泄物和精液中。初产母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母羊产次越多,抵抗力越强,患病率越低。

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可通过接触传播,还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被污染的流产胎儿、胎膜及分泌物等是主要的传染源。羊感染布鲁氏菌病后,该病会迅速传播,呈地方性流行,产羔季节该病的发生率较高。该病潜伏期不一,增加了防控难度。布鲁氏杆菌主要通过黏膜、伤口等进入人体,导致养殖人员、牧民和肉食产品加工人员等感染。

3 发病原因

饲养管理不善,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过大,病健畜混养,人员防护不到位,防控意识淡薄,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引进种畜没有进行疫病检测,染病畜及畜产品随意交易等均可导致本病传播。

4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在两周到半年左右,有的动物终生带菌且不发病。

牛、羊、猪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妊娠母畜多表现为流产,阴道内流出褐色或灰白色的黏稠分泌物,胎衣不下,产后母畜子宫内膜和关节等出现炎症,导致全身疼痛和不孕。新病畜流产较多,二次或多次感染畜出现流产较少,病畜一般出现子宫内膜炎、关节炎、乳房炎和不孕等,并伴有发热、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公畜多有附睾和睾丸炎症,其睾丸红肿热痛且异常坚硬,关节肿大,有痛感。人患该病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患者潜伏期较短,表现为持续发热、乏力、多汗,呈波浪热或长期低热等,关节和肌肉等肿痛也是该病的特点,慢性病人多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关节和肌肉持续疼痛等。

5 病理变化

病羊脾脏、肝脏和淋巴结等肿大并形成肉芽肿,有局部性坏死。流产胎儿胃内存有白色和黄色的絮状黏稠物,胸腔内带有纤维素性红色溶液,胎衣表面也有大量脓液和絮状物。胎儿的全身黏膜和浆膜均有大量出血斑点,皮下组织有出血性炎症。

6 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可作出初步判断,确诊可依据特征性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

6.1 病原学诊断 一般采取流产的胎儿、胎衣及母畜阴道分泌物、乳汁等进行细菌学检测,主要包括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细菌鉴定和布鲁氏杆菌检测等。布鲁氏杆菌的分离培养,对实验材料和操作的要求较高,需要使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病原学检测操作较复杂、耗时较长,不常选用。

6.2 血清学诊断 目前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试管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平板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等。试管凝集试验是常规的血清学方法,可作为大范围检测时的初检手段。养殖场疫病检测中常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检测,其较适合大批样品的检测,但实验结果常会出现假阳性,还需用其他方法进行复检。补体结合试验应用较为广泛,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设为布鲁氏菌病的指定检测方法。

目前针对该病主要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次检测,阳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复检,同时也可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PCR)进行检测。

7 综合防控

为有效控制羊布鲁氏菌病发生和流行,必须做好综合防控工作。

7.1 加强管理和消毒 羊群采取封闭式管理,养殖场入口和圈舍之间设消毒区和消毒通道,控制外来人员、车辆和其他动物进入场区,避免病菌传入。保证饲料、饮水卫生,饲料营养搭配合理且充足。保持圈舍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并控制饲养密度。怀孕母羊要分舍饲养,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舍内和羊体定期消毒。产房每周进行一次大范围杀菌消毒,整个养殖场一年进行三到四次的全方位消毒杀菌。产后的胎衣、胎盘和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菌传播。

7.2 加强免疫 养殖场坚持自繁自养,确需引种的,应明确种羊来源和病史,是否接种过疫苗,是否携带病原。引入羊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待布病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才可混群饲养。

选择正规有效的疫苗对羊进行免疫,注意怀孕母羊的接种,防止接种不当导致流产。对孕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和免疫程序。

7.3 加强监管 加强该病监测,以未发生过该病的区域为主,对牛羊和养殖人员进行个体检测;发生过疫情并得到有效控制的区域,不仅要加强监测,还要对区域内的布鲁氏菌病进行净化。疫病多发区和严重区根据实际情况检测、免疫和扑杀病羊等。

加强运输、养殖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疫情,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止疫病传播。加强布病防控宣传,提高养殖户和相关人员的防控意识,对该病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扑杀,防止其传播蔓延。

7.4 治疗措施 感染羊一般扑杀后无害化处理。有治疗价值的隔离,可采用磺胺类药物并配合使用黄芪多糖等治疗,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

猜你喜欢

布鲁胎衣布鲁氏菌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布鲁笑了
影子布鲁
布鲁氏杆菌病研究概述
二例奶牛胎衣不下的诊治
中蒙医解毒化湿法治疗布鲁氏菌病
牛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