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高校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的质性分析
2023-03-08范文斌
范文斌,谢 军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根据国务院1987年建立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制度,2019年教育部等部署开展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提出了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针对本次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相关安排: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政策要求、持续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1]。彭玉林等[2]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质下降现已成为一项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和科研人员的密切关注,而身体活动量减少是造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直接原因。高校对大学生运动参与提出了要求,必须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计划开足体育课,优化课程设置,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3]。因此,探索各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提高大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理论层面来看,对于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的内在机制,仍然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其次,从实践层面而言,尽管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运动参与意识的培养,相关高校和省市也制定了促进运动参与的政策,然而大学生运动参与率低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扭转。因此,本文从运动参与动因入手,从微观层面揭示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为制定有效的大学生运动参与策略,引导大学生运动参与提供服务。
1 文献回顾与简要评述
关于运动参与行为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研究发现大学生运动参与主要受到社会环境、个体因素、心理机制影响[4]。个人生理因素、环境障碍因素中的场地环境、自然环境是影响女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因素[5]。上述研究对运动参与行为有解释与预测作用。相关研究还发现锻炼自我效能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中同伴支持能够对大学生的锻炼自我效能产生影响;同伴支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大于教师支持,教师支持通过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与态度影响体育行为[6]。这类研究主要是基于经验主义分析,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体育锻炼参与动机与需求规律发现“健身健美”“社交与学习”推动大学生运动参与[7],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是大学生锻炼行为的积极因素,锻炼认同是大学生锻炼行为直接原因,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起到中介作用[8]。掌握一定运动技能的学生更容易获得运动带来的情感满足,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越长、频率越高,参与锻炼的自觉性越强[9]。校园文化和体育氛围等体育隐性教育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有显著的影响,对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10]。这类研究从运动项目的功能出发,探讨运动环境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分析大学生持续性参与运动的原因,该研究在某些参与运动的时间存在解释力和预测性,但对于运动参与的整体原因,未能够完全表达。
上述研究对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但对参与动因缺乏深入探究,尤其没能从整体视角对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进行建构。因此,本文基于Strauss&Corbin提出的程序化扎根理论[11],对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动因进行研究,了解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的规律。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以参与运动的厦门市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运动参与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对各个运动项目的参与者进行理论抽样,做好第一手资料收集。在样本选择的数量上,以理论饱和度的构建为基础。共进行访谈32次,确定访谈提纲后进行正式的深度访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还进行了4次焦点小组访谈,深度访谈对象28人次,时间在5~40min之间。对受访者访谈情况进行了录音,访谈结束后对录音资料进行整理,汇集成7万余字的访谈记录。最终对选择的访谈资料(28份,包括25份个人深度访谈记录和3份焦点小组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分析和模型建构,另外的访谈记录(4份,包括3份个人深度访谈和1份焦点小组访谈)则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了解厦门市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采用质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由社会学家 Glaser 和 Strauss 于 1967 年提出,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自下而上建构实质理论的一种实证研究方法。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文本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主轴编码(Axial Coding)、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3个步骤来构建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理论。资料分析过程中采用持续比较(Constant Comparison)的分析思路,不断提炼和修正理论,直至达到理论饱和(即新获取的资料不再对理论建构有新贡献)。
3 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3.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对原始访谈资料逐字逐句进行编码,从原始资料中产生初始概念、发现概念范畴。在编码过程中使用受访者的原话作为标签以从中发掘初始概念。通过Nvivo12软件以节点的方式对文本进行编码,最终得到290条原始编码及对应的60条原始概念。通过原始数据构建的初始范畴,在理论提取过程中,剔除重复频次极少的初始概念(频次少于2次),仅仅选择重复频次在3次以上的初始概念,共得到38条初始概念。
3.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任务是发现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联系,发展主范畴及副范畴。根据不同范畴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对其进行归类,将各个独立范畴联结在一起,发现和建立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联系。通过分析,发现开放性编码中得到的各个不同范畴在概念层次上存在的内在联结。根据不同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次序,对其进行重新归类,并归纳出主范畴。各主范畴代表的意义及对应的开放式编码范畴,共得到18条,如表1所示。
3.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的任务是从主范畴中挖掘核心范畴,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联结关系。建立了核心范畴和主范畴之间典型关系结构(见表2)。
表2 选择性编码
3.4 理论构建
基于以上典型关系结构,确定了“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这一核心的范畴。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动因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模型
3.5 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通常理解为“没有新的类属或相关主题出现”。它还指类属在其属性和维度上的发展形式,包括变化形式以及它和其他概念的关系。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共进行32次访谈,前28次受访者资料用于进行编码,对后面4份资料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对本文资料进行编码,发现所得的编码内容完全涵盖在原始编码过程中,未产生新的范畴,所以判定以上的关系趋于饱和。
4 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模型阐释与研究
由上述大学生运动参与行为动因的理论模型可以发现,大学生运动心理动因、个体因素动因、社会环境动因这3个核心范畴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原因。这一结论证实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类行为是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12]。 在这里,运动参与行为则是个体心理、身体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结论也证实了德西和瑞安 (Deci and Ryan) 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在研究中与运动参与存在显著相关性,自我决定的动机更能够促进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13]。针对各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参与动因,笔者给予多方面的解释,找到运动参与动因的规律。
4.1 运动心理动因
大学生的运动参与行为习惯、运动兴趣、运动情绪表达是大学生运动参与心理方面的主要动因。
坚持锻炼源于锻炼承诺带来的部分大学生持续性地参与到运动中去。通过对访谈对象进入大学前的运动参与状况和进入校园后的运动参与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大部分运动参与者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有良好的运动经历和运动习惯,这也是驱使部分大学生得以持续参与运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运动中的情绪表达、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缓解自身压力、表达对运动项目的喜爱等,主要表现为在运动中消除消极情绪、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提高运动兴趣,体会运动感受。运动参与者需要通过运动来保持精神状态让自己达到一个情绪水平,以及运动项目特征所带来的趣味性感受。以编码为例:“A19,主要是来散心,跳舞是一种热情啊,兴趣是一点点练出来的,来跳舞就是抒发心情。”突破自己的运动水平所带来的成就感会持续引导大学生参与运动。
运动兴趣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投入该运动项目并努力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和竞技能力。当大学生对某项运动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这项运动,并且会有更高的运动动力和动机。以编码为例:“A22,羽毛球和长跑在运动中都有一种上瘾的感觉,就是很喜欢。”在深度访谈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运动项目的访谈对象是因为兴趣而选择参与,大学生对部分运动项目的兴趣成了运动参与的出发点。
4.2 个体因素动因
个体因素动因包括自身体质健康状况、身体形态变化、运动技能、就业需要、社交需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对身体需要进行阐释。
大学生关注自身体质健康。部分大学生认为自身体质不足,想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来增强自身体质。大学生参与的所有运动项目,都需要用体能来支撑。对于体能的需求,通过运动得以保持和增强。以编码为例:“A20,减肥就是为了美嘛,追求美然后健康,也有同学是因为自己身体状况不太好,然后会想要去加强一下锻炼”,表达了大学生对体质健康和形体的关注。生活习惯带来的身体影响把运动与强身健体联系起来。在学习、生活方面,拥有好的体质可以更容易地处理问题。
形体和健康的追求持续地影响大学生的运动参与,他们通过运动来进行身材管理、追求形体的变化、减肥、减脂、增肌等。深度访谈发现超过1/3的学生因为减肥而参与运动,肥胖是个体对自身体重的认识,减肥动机在以往的研究中不是单因素的结果,减肥更多的是和形体以及身体健康联系在一起,增肌以及减脂在作用上表达出的是:在形体上更符合自己的审美。以编码为例:“A23,主要是想,体态可以好看一点”“A24,最主要的,那更想让自己的身材练好一点”。
掌握运动技能会让一部分大学生主动参与到运动中去。身体运动技能的提升是技术类运动项目提升的关键,如球类项目、舞蹈、田径等运动项目,大学生在技术类运动项目掌握运动技能的时间长,对身体掌握专项技能练习的要求高,这决定了提升运动项目技术水平必须长时间地练习。对于一项技术动作来说,长时间不练会导致运动技能的退化,导致运动技术水平的下降。参与比赛项目,追求技术动作是在比赛过程中决胜的关键。提升身体运动技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把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作为持续参与运动的原因。以编码为例:“A18,舍友基本上天天去,他的专业性比较强,他打比赛在学校里面,还会去健身房,因为比较专业嘛。”身体技能更多的和专业比赛联系在一起,在参赛前通过训练不断提升运动技能水平。
部分学院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较高,如体育学院对运动项目技能的掌握和艺术学院对舞蹈类动作的掌握及其相关专业对身体体质和技能的要求,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到自己专业领域的运动上。专业领域面临的就是工作领域,大学生在校时间短,刚毕业就需要面临就业的压力。满足技术类运动项目的要求成为找到工作的快速通道,提升运动技能就业的选择更多。
社交需要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归属感,包括与他人互动的需要、认同感、支持和关注等。社交需要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交相对单一和稳定,通过运动来增进彼此的关系,变成了社交的一种需要。以编码为例:“A25,他是被我带动的,他本来不运动,我也跑步是被带过来的,我觉得我需要一个人陪伴,我觉得我一个人太无聊了跑的,就没什么动力,自己可能会坚持不下去”。
4.3 社会环境动因
社会环境动因中考试与学习需要、闲暇时间增加、运动场地支持、学校运动社团运转、校园运动氛围营造、比赛开展和社交媒体讯息发布等是在校大学生参与运动的关键。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直接场所,更容易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尽管各个运动项目对运动场地的需求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大部分场地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另外,学校通过对一些场馆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场地需求。
考试与学习的需要是大学生参与运动的重要因素。大学生体育选修课程的开展让整个校园环境下的大学生都参与到运动中来,围绕体育课程开展体育运动。考试和平时课堂成绩这两者取决于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水平,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长时间地保持运动。对于学业成绩的追求,迫使一部分人被动参与运动;繁重的学习负担也对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课程的开展对学习过程中的体能需求增大了,而参与运动能够改善大学生的体能。
在校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加,为运动参与给予了保障。大学生的运动量增加随之运动时间也增加。对于中学生体育专业学生高考需要用体育分数作为考试的支撑,就必须长时间的训练,让身体保持较高的技能水平;而非体育专业生在校期间面临高考的压力,学习时间上占据大部分时间,进入大学后余暇时间增加,部分大学生在时间允许的状态下会参与运动。以编码为例:“A25,主要是时间问题,影响我运动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我有没有时间运动。”
比赛影响因素。目前在各高校开展的比赛包括校级比赛和省级比赛:校级系列包括新生杯三大球比赛、校园联赛、校园体育文化节、小球项目赛等;省级系列包括省运会、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开展的赛事等等。各种赛事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部分运动参与者加入运动中来。社会环境中的赛事,如马拉松、高校街舞联盟、王者之志等比赛也诱发部分大学生参与。以编码为例:“A14,然后这个队伍也大学生是老师临时说叫我们拉个队伍,说为了应付以后的那个校运会的排球赛。”围绕体育文化进行的联赛参与人数多,学院多,学生重视参与,比赛形成了稳定的参与形式。比赛的持续影响还表现在大学生训练过程中技术水平提升,技术水平的提升进而持续影响运动参与。
学校建立了体育运动社团,开设的社团包括羽毛球、街舞、乒乓球、跆拳道、网球等项目。社团把一部分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聚在一起,高校中多数同学因为运动社团影响而参与运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校园运动参与的氛围构建共同形成了大学生运动参与的一道景观,部分参与者受到运动环境影响主动参与运动。以编码为例:“A9,社团加了羽毛球社啊,就是会打,然后就一起去打,参加羽毛球就是会打,然后也有朋友愿意一起去打。”
社交媒体讯息的传播、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追踪等持续性地诱发大学生对运动信息的关注,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对该运动行为的关注。社交媒体有利于了解到各种运动项目的差异,有利于接触到其他运动项目和强化自身参与项目。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扎根理论对部分厦门市大学生深度访谈信息进行质性分析,通过程序化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技术对核心范畴进行提炼,发现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主要由运动心理动因、个体因素动因、社会环境动因三个方面构成。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模型。
首先在研究过程中时间有限,仅以厦门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进行扎根研究,未能对厦门市更多的学校大学生进行调研。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选择更多的样本进行调研。通过与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继续深化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研究,丰富本文的研究内容。其次在对理论模型的构建上,对扎根理论所构建的概念、范畴与理论进行了阐释,但存在概念用词表达的不准确和范畴在理论上提取不确定性,构建的理论缺乏与现有成熟理论的比较。未来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理论贴合本文的研究,将本文的研究与新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丰富大学生运动参与动因的内涵,使其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