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记出品”:智媒时代家族文学生产传播新样本

2023-03-08蔡嘉洋

关键词:公众文学

张 春 ,蔡嘉洋

(1.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2.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7)

21世纪初,美国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提出文学终结论断,认为“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学创作的物质基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众传媒的变革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交流沟通的方式,使得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越来越依赖智能媒介,但这种状况的出现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噬了大众的文学欣赏与构思的能力。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逐渐式微,短视频、快节奏游戏占据了大众更多的碎片时间,使得他们失去了阅读传统文学作品的耐心。与此同时,文学创作者被迫迎合碎片化的创作潮流,消费主义价值观主导着文学创作,文学面临着日益边缘化的困境。这种情况似乎也印证了希利斯·米勒的担忧。在科技不断发展、大众文化勃兴的智媒时代,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如何顺应新的技术潮流,保持传统文学在场和前行的状态,急需我们给出正面的回应。

2018年,黑龙江大学林超然教授创立的文学公众号“林记出品”,是全国首家“家庭原创文学写作工坊”。“林记出品”有主笔18人,其中8人为作协会员、5人为评协会员;主笔由身份、职业与文化背景不同的老、中、青三代家族成员担任。“林记出品”主要以新媒体为平台,用新影像记录家庭生活细节,并在纸质媒体发表作品,其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引人瞩目。作为智媒时代家庭文学和家风建设的佼佼者,“林记出品”坚守民族文化立场,传递社会正向价值,推动全民阅读与写作,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与赞誉。对这一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智媒时代文学生产传播的研究,为新媒体环境下文学发展进路提供镜鉴。

一、形态扩展:智媒时代文学生产的新景观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学生产迎来了新的机遇,“林记出品”应运而生,其以家庭创作为主体,拥有多元化的作者群体,并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表达,实现了传统文学与智能媒介的有机交融。目前,“林记出品”已推送500多篇原创作品,体裁涵盖诗歌、散文、小说、评论、诵读等多个方面。

(一)全家族创作:联动家族情感的新媒体影像

“林记出品”公众号被创立者林超然称为“自家人的精神餐聚”,它的创立初衷源于文化自觉,其追求的不是金钱利益与家族名声,而是旨在为亲人创造出一个便利的情感抒发和思想交流的空间。家族不仅是政治经济上团结互助的社群,也是文化上交流传承的团体,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传承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的文学类公众号,或是由知名作家以个人名义创立,或是由文学期刊创设,以普通家庭为单位的线上文学部落凤毛麟角。早年间,家庭成员凭借一封封手写的家书进行交流沟通,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发展,家族合影、聚会影像更加便捷明晰地记录了家族成员的温暖时光。如今,智能媒介拉近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使得亲人间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沟通。“林记出品”在公众号里呈现家庭故事、评论家庭文学,建立起亲情聚集的平台,铸就了联动家族情感的新媒体影像。

“林记出品”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写作场域,极大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幸福。平日里,林家人在全国各地工作和生活,只有过年时才能回到家乡小城望奎欢聚一堂,于是该公众号就成为了家庭成员平时在云端沟通的重要方式。其“是彼此敞开心扉、交流心得的文学家园,虽为虚拟空间,但实则充满了烟火气”[2]。生活中,林家的主要话题都与文学创作相关。在这里,虚拟空间的创作变成了现实空间交流的主题,实现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有机交融,体现着整个家庭对文学追求的坚守。自从有了“林记出品”,林氏大家庭除日常工作外,都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家庭矛盾也随之大幅减少。实践证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能够加深彼此的情感,激荡起思维的火花,生发源于生活的创作灵感。

林家人用真心写就的作品是家庭亲情的最好展示,林修文的儿女系列散文就是其中的代表,其《长子超然》《女儿建华》《次子建民》《三子建勋》等文章,回忆家族亲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浓浓的亲情溢满字里行间。林日暖的《锵锵三人行》系列、林乔《我的爷爷》等文章,则从青年人的角度描写和谐的家庭环境,用趣味盎然的文字记录着关于亲情的故事。在公众号“望奎往事”专栏中,林家沿着血缘、乡情的脉络,让文学之笔从家乡启程,与故乡的记忆一同前行。家族的每一位成员各自在该栏目发表文章,以全家总动员的姿态描述家乡望奎县带给他们的感动,以文学的形式记录着家族历史。林家以一个家族全体奋进的姿态寻找着写作的真谛,他们对家族文学的未来充满着期许。林家人在网上出版了林家人的文学合集,建立了一座“林氏文学馆”。家族文学的“血缘性”与“地缘性”展现了亲情的魅力,激发着家族内每一个创作者的创作灵感。

(二)全媒介呈现:依托新媒介的内容生产方式

智媒时代的技术更迭扩展了文学资源,改变了文学生态,推动文学内容生产方式的新变。微信公众平台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通过媒介融合的表达方式,丰富了作品的呈现效果,令传统纯文学以更贴近大众的形态呈现。“林记出品”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众多媒介叙写家事、表达生活感受、抒发人生感悟。例如,孙守云在讲述其如何走上写作道路、题为《艰难的写作》的推文中,附上了创作手稿以及文章发表刊物、奖状证书的照片。这样,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其创作的不易。“图片+文字”相配合的呈现方式,直观地表达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以生动、立体的方式调动起受众的感官体验。

“阿蓉诵读”“建民舞台”等栏目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以且诵且歌的形式,扩展了“林记出品”的文学表达方式。阿蓉酷爱朗诵,声音大气端庄,她在“林记出品”中用声音传递着林家人的诗歌、散文作品内容。她的诵读,通过调动观众的感官体验,赋予受众沉浸式的意境。这样,文字的表达与声音的演绎相得益彰,完成了对文学作品的二次创作,成就了美文美诵的佳话。林建民有歌唱、口哨、书法等才艺,他经常在“林记出品”发表个人的歌唱作品,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情感;他还用手书的方式写作诗歌,唤起读者在信息时代关于书法的珍贵记忆。家人之间不同才艺的搭配组合,无形之中促进了亲情的交流,陶冶了家人的心灵与情操;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铸造了“林记出品”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文本结构,展现出智媒时代家族文本丰富的艺术价值。

由于“林记出品”的主笔并不熟谙新媒体运营专业技能,所以其媒介融合仍有诸多不成熟之处。例如,公众号文章在排版与色彩方面未能很好地适应手机屏幕的布局特点,与新生代网民的审美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视频影像方面的内容也相对匮乏,其若能通过视频影像呈现更多可爱的家庭细节,无疑有利于表达出更为丰富的亲情文化。当然,我们无法对其要求更多,毕竟“林记出品”只是作为家庭的原创写作工坊而存在的,其主要职能在于联系亲情、疗愈心灵。当然,在“林记出品”热度不断上升的现实情况下,运营者也迎来转型升级的契机。我们期望,通过公众号、短视频、微短剧等介入文学业态或文学部落之后,“林记出品”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全生命周期:老少参与写作的部落文风

“林记出品”的作者年龄不一,上至耄耋之年,下至少年儿童。公众号的“鹤发童颜”栏目,收录了林氏家族长辈林修文、孙守云夫妇创作的63篇文章。林修文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散文《求学路上》讲述了他童年时的求学故事;散文《记得两次行军》则回忆起了他的军旅生涯。孙守云的作品朴实真诚,与她的生活阅历息息相关。《读书记》讲的是她读书的经历;《编织》描述的是当年农村用高粱秸秆编席子的手艺;《做鞋记》讲述她从前为家里人做鞋的详细过程。她用真实亲切的生活情境还原了过去的乡风民俗,赞颂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这样的乡土特色、民间风格就是文学真正的底蕴,是文学的最为本质的‘元’因素”[3]。

文艺评论家林超然、高方夫妇与诗人林建勋是中年写作的代表。林超然的学术研究领域是汪曾祺文学,“超然评论”栏目收录了林超然的37篇文艺评论。高方则在《红楼梦》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公众号的“诗语红楼”栏目收录了她13篇关于《红楼梦》判词的解读与评论文章。“超然散文”收录了93篇林超然创作的散文,“高方散文”则收录了高方的63篇随笔。夫妻俩还效仿文坛前辈《桨声灯影的秦淮河》的同题散文写作形式创作同题散文。同题散文《寂寞的花开》以花为题,夫妻俩写花时一个由花及人,一个由人及花;另一篇同题散文《银婚札记》,回忆了夫妇由相爱相知到相濡以沫的过程,朴素的文字,传递着感人至深的爱情记忆。林建勋在诗歌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诗与远方”栏目收录了他45首诗歌。他的诗作意蕴深邃,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饱含着对故园乡土的感怀、对边地风情的沉醉、对人生风景的独特感悟。在《大兴安岭的白银纳》《呼玛河谣》等诗作中,诗人从历史悠久的呼玛河感受到了时空的深邃辽远。他还出版了诗集《掌心的白银纳》,赞颂白银纳边地风光的诗情画意。林家中生代是公众号的主力军,其创作的内容既体现着他们深厚的学术理论素养,又将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阅历展现得淋漓尽致。

林日暖、林乔、林烯是林家的年轻一代,他们从青年人的视角观察世界、记录生活,为公众号开拓出多维度的创新空间。林日暖5岁时就开始创作,现在南开大学攻读现当代文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在林日暖的文学世界里,既有校园日常的闲情记趣,也有童眼看世界的心灵展示。散文《在书香与花径编织的南开园,遇见叶嘉莹》《南开园静思》《同窗佩奇》《303后记》记录了她在南开大学学习生活的点滴细节。林乔的《生命之轻,重在坚持》与林烯的《银镯子》颇具巧思,展现出青年人活跃的思维与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新生代参与文学创作,既是家学渊源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林记出品”作为一个文学部落,记录了奋进时代一个大家庭的鲜活影像。

二、文学突围:智媒时代文学传播的新动能

在智媒时代文学边缘化的危机下,文学界积极寻找突破文学传播桎梏的进路。“文学传播是域与非域的场域,它的场域性体现为阐释、转化与批评交互作用的融合创生过程,文学由此产生意义,并在生成它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4]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在智媒时代的普及,新媒体技术为文学传播赋予了全新动能,为优秀文学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林记出品”的文学传播,就是传统文学借力新媒体技术突围封闭语境的有益尝试。

(一)持续“破圈”:拓宽传统文学传播场域

自古以来,文学就拥有跨媒介传播的特性,书籍报刊、亭台石壁都能成为记录与传播文学作品的载体。智媒时代新媒体的兴盛对文学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文学突围的重点在于化“危”为“机”。新媒介的传播突破了传统印刷媒体的局限,具有便捷性,读者阅读文章时只需通过智能媒介终端,便能够即时在评论区对文章质量进行评价与反馈,“为受众提供了多维度的感官体验”[5]。对于因视力减退而难以高效阅读文字作品的中老年用户而言,跨媒介的表达方式能够缓解其阅读的疲惫感;对于新生代青年来说,跨媒介的表达方式更能满足他们追求便捷的阅读需求。微信公众平台基于数字化技术,将文学作品编码为数据,实现了标准化、碎片化的传播。其中的栏目分类功能,能够以科学、高效的内容管理方式,放大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与特色,让读者定位到最感兴趣的文学内容。文章的阅读量、点赞数、评论与留言通过数据化的呈现,提高了文学接受效果的直观性。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虽给文学发展带来了一些困扰,但也确实推动了文学传播新业态的形成。

在当代文学传播过程中,域外之力与传统文学的交流与碰撞效果初显,文学传播转而对文学的形态进行模塑,使其更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自成立以来,“林记出品”不断突破传播面向,覆盖面实现了由家庭到校园再到社会大众的延伸。其被多家报刊和电视台报道,并入选《黑龙江文学发展报告》;同时,其还成为众多报刊、新媒体的选稿平台,有的高校把“林记出品”作为远程学习园地,集体订阅。目前,这个公众号的订阅者涉及全球30多个国家、400多个城市,逐步形成了其品牌优势。文学的新媒体平台并不局限于微信公众号,各式各样的互联网平台都是传统文学展示自己的舞台,它们与“林记出品”公众号交相辉映,形成传播矩阵,取得了互利共赢的效果。孙守云的散文《戒烟》经由《香港商报》“龙之声”“十一”特别节目推出,收获了过万听众;《银婚札记》在“天眼新闻”发表,获得了超过15万人次的阅读量。2021年8月27日,“林记出品”入驻今日头条,进一步扩展了其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形态,也扩大了其受众面和影响力。

当然,“林记出品”的文学传播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其公众号栏目分类功能就有一定瑕疵,读者无法第一时间找到具体的栏目;公众号缺乏捕捉网络热点的选题策划,没有使用强吸引式标题博人眼球;等等。这些因素导致其传播效能未能持续扩张。这些局限,与这个公众号本身的传统文学属性是分不开的。“林记出品”的文学传播具有自发性的特点,其缩减了商业化属性,更注重作品的公益性与普及性,以更加贴近文学接受者。因此,“林记出品”独具特色的运营生态,使其更能回归到传统文学的本真,体现家族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浸润。“林记出品”细水长流的发展道路,对每篇文章思想深度的重视,使其保持了公众号的社会公信力,成为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驿站。“林记出品”的文学突围,实现了线上文学创作与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二)情感共通:注重与读者建立“互动仪式链”

自媒体文章具有信息共享与即时交互的传播特征。微信公众号平台的文学传播具有即时性,文章完成之后能够第一时间推送给读者,这极大地提升了传播效率。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呈现去中心化的特点,去中心化的新媒体架构依赖于强社交链”[6],而“林记出品”的传播链条就是基于亲友社群间的互动。林家多位主笔在公众号评论区相互交流与评论,作者的亲朋好友也都可在评论区对作品进行评述与分析,这样能对作者创作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方式大幅度地拉近了创作者与接受者的距离,提高了作品评论、总结、修改的效率,使文学的创作与接受成为一种能长期提升审美、慰藉心灵的生活方式。“林记出品”公众号读者也主动通过朋友圈转发、口耳相传、撰写评论文章等方式不遗余力地对公众号进行宣传。例如,诗人韩光耀在关注“林记出品”后有感而发,创作了古体诗歌《“林记出品”颂》,让更多人领略到文学公众号的魅力与光彩。网络平台所具备的互动性,使得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连接。这种“云上对话”的创新机制,突破了物理意义上的空间与距离,打造出文学交流的线上“元宇宙”。

兰德尔·柯林斯强调互动仪式的关键,在于“参与者情感与关注点的相互连带,它们产生了共享的情感/认知体验”[7]。公众号读者能够在留言区表达对文章情感的认同、对历史记忆的留恋里,在“林记出品”公众号部分读者累计留言超过了百次。“林记出品”坚持留言必回复的原则,作者在回复中与读者共享情绪体验。在一次次评论与反馈的往复循环中,作者与读者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共同收获知识与友谊。“林记出品”的订阅者是文章的有效读者,而非商业化的虚拟关注账号,这里形成的是货真价实的传播效果。有的读者将阅读“林记出品”的文章,作为每日早晨的必修课;有的读者则会在文章的留言区留下大篇幅的评论;有的读者甚至加入写作当中,转化为“林记出品”的创作者。高度互动的阅读与接受模式,为网上的读者营造出虚拟在场的情景,加强了他们品味文学、弘扬文学的参与感,受众与公众号之间由此建立起紧密的情感关系。

“林记出品”还在推送主笔文学作品之后,持续推送对该作品的评论性文章。这样做,有效地提升了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并在争鸣与论辩中进一步彰显文章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诗人、诗歌理论家邢海珍写作文章《晴空一鹤排云上》,抒发对“林记出品”公众号的阅读感怀,从专业角度完成了对“林记出品”的推介与声援。众多学者、评论家在阅读“林记出品”的作品之后,或是具体评点其中某位主笔的创作风格,或是将“林记出品”作为一个独特的家庭文学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如此,进一步凸显了“林记出品”的学术价值。可以说,“林记出品”的订阅者无形间也成为了这一新媒体文学创作工坊的建设者,为公众号的传播与升级添砖加瓦。

(三)凝心聚力:打造传统文学团体智媒新阵地

新媒体公众号为文学团体的推介与评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让国内各地文学爱好者的聚集与分享更为便利。“林记出品”之外,还有如“汪迷部落”“风雅弦歌”等公众号与其遥相呼应、相互支持,共同为应对文学生存境遇的危机出谋划策,打造以新媒体平台为交流媒介的文学阵地。这些文学公号,以在智媒时代重塑文学生态、传承发扬传统文学的精神与魅力作为宗旨,肩负着文学突围的重要使命。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学爱好者凝心聚力,借助智能媒介完成“穿越了时空界限的脱域化传播”[8],形成了中国文论话语的本土化建构,发展成为智媒时代志同道合的“文学共同体”。

文学团体的交流与互融,提升了文学的凝聚力,深化了文学风格的探索与争鸣。“林记出品”主笔林超然对汪曾祺的创作研究独树一帜。在“林记出品”中,他的评论文章与文学作品能够充分将汪曾祺的文风融入其中,用真实质朴的文字引导读者走进汪曾祺的文学世界。公众号“汪迷部落”栏目通过新媒体平台,构建了线上线下汪曾祺文学爱好者的互动新阵地,使得汪曾祺文学作品的爱好者们,拥有对外展示作品的窗口和实体交流空间。公众号与头条号“风雅弦歌”,由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推广”负责人刘冬颖团队创立,设有“诗词吟唱”与“诗词品赏”栏目,为广大诗词吟唱爱好者的深入学习、鉴赏提供了多种媒体渠道。“风雅弦歌”栏目中收录了许多高方关于红楼梦的解读文章,“汪迷部落”栏目也发表了林超然的多篇论文与散文。“林记出品”与“汪迷部落”“风雅弦歌”在智媒视阈中的文学场域里交流切磋,在内容生产、传播方面形成了联动效应,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学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发展,吸引了更多同道中人踏上文学之路。

新媒体平台有利于实现线上、线下传播资源的相互转化,公众号通过平台发布座谈会、作品征集等通知,经过层层转发后,大幅度提升了文学活动的传播效果。从“林记出品”延伸出来,越来越多的文学团体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聚集与交流,其中,公众号“三清媚”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笔者曾实地探访上饶市三清女子文学研究会,其以培养女性文学爱好者为宗旨,在江西上饶搭建起爱好文学的女子交流平台。三清女子文学研究会立足于上饶地域文化,与全国各地文学爱好者进行交流座谈、采风创作,成为了被铁凝、余秋雨、梁晓声等知名作家认可的文学部落。可以看出,媒介的变革虽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同时也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创新的活力。

三、涵养新风:智媒时代文学传播的新效果

“林记出品”的文学传播效果显著,在智媒时代焕发出无穷的活力,其积极介入社会生活,涵养良好的道德风尚。“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9]文学的创作根植于时代与社会,文学传播则反哺社会,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其呼吁大众积极参与文学活动。当文学生产、传播的意义与价值被深度发掘时,文学才能持续保持活力与生机。

(一)弘扬和谐家风:由家族凝聚延伸至家国情怀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世代家庭成员的集体认同与价值准则。中华民族自古注重“家”文化的传承,传统意义上的家训、家规、家谱,以及宗祠、明堂等家族场所的文字,记录着家族文化的变迁。因文化而汇聚、因文学而结缘形成的家族文化群体,“既有伦理层面的意义,也有人文层面的意义”[10]。从古时的“三曹”“三苏”,到现当代的周氏兄弟、茹志鹃与王安忆母女,读者都能从文学记忆中领略到一个家族的风骨与气质。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家庭成员的生活轨迹由集聚转为分散,加上中国民众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使得亲人之间往往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不少中国家庭的关系也因此趋向冷淡,这实际上成为了当代家风传承的一大困境。在新时代背景下,智能媒体为家史、家风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传统家风借助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得到了更加便捷的传承与弘扬。

“林记出品”作为家族文学生产传播的新样本,更为高效地促进了家庭风尚的传承,用文学传递了和谐家风。信息化时代,家庭关系的沟通或因有了手机端、互联网而获得极大的便利,又有可能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变得浮躁。静水流深,林家人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与耐心沉淀,使身处喧嚣的人们看到了一个温暖驿站的重要性。2020年,林修文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从“林记出品”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文学对家教、家风的美好浸润,以及家庭成员间良性互动在媒介时代中对精神文明建设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林家的家风传承逐步由家庭内部的心灵凝聚,扩展至对社会大众的深刻影响,切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媒体公众号,“林记出品”的作品面向的不仅仅是林氏这个小家庭,更有无数像林家这样普普通通的家庭。由此可见,“林记出品”在言传身教中形成了以亲缘为基础的情感共同体,并将和谐家风的价值取向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普通大众。林氏家族所体现出的家风是具有传统特色和东方诗性的家风,其传承了以龙江文化和绥化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在家国同构时代背景下,家庭是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个小家的故事聚在一起,就是大家的故事。家庭建设与国家建设的内在理路是共通的,家庭思想和睦、风格高尚,国家才能秩序良好、繁荣富强。见微知著,滴水藏海,一篇篇描绘寻常人家的文章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孝亲感恩的传统美德。

(二)争当时代先声:坚守传递社会正向价值立场

家庭文学作品的沟通与交流,将个体记忆融入家国记忆,辐射至社会大众,延伸至对中华文化共同的情感认同。扎根乡土文化的作品能够坚定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孙守云的《常忆老家皮影戏》在深情回顾家乡记忆的同时,用生动的笔触书写着属于家乡的文化记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增光添彩;林超然的《好吃不如饺子》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出发,感悟到时光与经历是非常好的老师,作品中饱含着民族精神与人生哲理;林修文的《永远的荣耀》讲述了作为一名老兵的骄傲与自豪,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钢铁意志与高尚品质;高方的《人生大可如昙花》由朋友家里昙花绽放的盛景引发思考,领悟到蕴蓄力量、厚积薄发的人生哲理。“林记出品”充分发挥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向价值观的作用,为读者带来沁人心脾的阅读体验,激励读者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与挫折。

特殊时期,文学传播能够发挥出独特的疗愈力量,激励社会大众不畏艰难、砥砺前行。2020年年初,“林记出品”主笔们积极响应国家“不出门”的号召,通过线上文学活动的形式共渡难关。孙守云的《今年这个年》描述了特殊时期攻坚克难的乐观与信心,给予读者以鼓励;林超然的《居家琐记》、林建华的《疫情开始后》、林建民的《小百姓的家国情怀》都描述了家人们在疫情期间的生活情形,为这段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记忆。高方《遥寄黄鹤楼》表达了对武汉的挂念与支持;林建勋用《武汉 武汉》等几组诗章表达了对武汉的关心与同情。林烯《开往春天的列车》一文,以孩子的见闻展现出对国家社会的关心;林日暖在散文《春天,不会停下脚步》中,关注到突如其来的居家生活给人们带来的改变,表达了面对疫情的积极态度。“林记出品”的抗疫文学拥有文学的疗愈力量,“可以作为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一次集体的祈福,一次深情的祝愿”[11],其体现了和谐家风的社会价值与林家人的责任担当。

“林记出品”通过网络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成为美好生活的传递者。林家人深入日常生活,在公众平台书写自己的幸福和热爱,将家庭中互敬互爱、文墨飘香的氛围传递给普通民众,让他们得到情感共鸣与思维启迪。“林记出品”用优质的文本书写家乡故事,描绘地域文化,讲述血浓于水的亲情故事,用作品讴歌时代、回馈时代,记录社会发展的进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当代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三)引领文学实践:推动全民阅读与写作

“林记出品”对提升全民阅读与写作能力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学创作的物质基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众传媒的变革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交流沟通的方式,使得人们更加依赖智能媒介,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噬了人们的文学能力。写作是现代人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的逻辑起点,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创造力的重要观测点。作为黑龙江大学的文学教授,林超然不断尝试创新写作课程授课模式,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他认为,写作重点在于每个人都拿起笔来进行创作,应当把提高写作能力上升到强化全民素质、维护国家形象的认识高度。建立“林记出品”家庭文学写作工坊,并逐步扩大传播覆盖范围,让更多文学新人在阅读中提升文学素养、在创作实践中领悟写作要领,就是林超然在提升国民阅读与写作能力方面所做的尝试。

在家庭写作场域中,“林记出品”最大的创举是让老年人参与文学创作,并让他们的作品得到有效传播。“老年写作”是当代文坛的新兴现象,指的是退休老人在闲暇时间提笔写作,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老年阶段依然是充满希望的新阶段,老年人在丰富人生阅历中获得的修养与智慧,能够“建构积极的、有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老年主体性”[12]。公众号成立之前,林修文、孙守云夫妇虽然阅历丰富,但缺乏写作经验与兴趣,在子女的鼓励下,他们的写作愿望被唤起,写作潜能被激发,从而踏上了写作道路,这也是他们在家庭写作环境影响下的自主选择。老年创作者的作品多记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勾勒生活细节,本土意识浓厚,具有纪实文学的特征,也是地域文化的生动呈现。孙守云投身写作之后,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日报》等中央级报刊发表过文学作品,创造了一个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老年人的写作奇迹。2023年3月,孙守云被聘为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客座教授。于林修文、孙守云两位老人而言,踏入写作领域是他们突破自我的勇敢尝试。

随着传播力度的加大,“林记出品”逐渐从家庭文学的闭环交流空间,转型升级为向更多人群敞开的学习交流空间。“林记出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振寻常百姓的阅读兴趣与写作信心,鼓励广大读者广泛阅读文学作品,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公众号特别开设了“写作课”专栏,刊发林超然关于如何写作的系列文章。公众号还与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写作实践课相结合,发表家庭成员的“下水作文”以及学生们的试笔之作,让更多人的作品拥有了展示的平台。“林记出品”创办以来,其推出的作品频频被各类媒体采用,这些作品大部分都出自“写作新人”之手。文学新人不断提升的创作质量,充分证明了写作能力是可以通过实践培养的。在引导更多人投入到文学写作的过程中,“林记出品”完成了创作群体的延伸,使文学写作从家庭写作延伸至校园写作,再进一步扩展为大众写作,其为智媒时代突破文学边缘化困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随着智能媒体的快速发展,“林记出品”成为智媒时代家庭文学生产传播的新样本。“林记出品”快速出圈,给文学如何应对智媒冲击以启示。“林记出品”依托于新媒体平台,形成了其以家族创作为主体、以新媒体为渠道、以亲友互动和评价为反馈的传播方式,为智媒时代文学的生产与传播赋予了全新动能。这既有利于弘扬家风文化、建立和谐家庭,为家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奠定基础,又能够以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视野,对其他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正向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学领域,“林记出品”通过设立一堂堂生动的“写作课”,把文学写作从家庭写作延伸至大众写作,从理论宣讲延伸到创作实践,为全民写作和阅读氛围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当然,“林记出品”的生产与传播也存在着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其内容生产方式尚未完全激发出智媒平台的创作潜力,以亲友社群为中心的传播链条也略显单一,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其传播未能进一步突破圈层。所有这些,都有待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概言之,在“文学终结”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林记出品”与新媒介积极融合的尝试显得弥足珍贵,它为智能时代如何实现“诗意地栖居”提供了样本,为摆脱文学边缘化困境寻求出努力的方向,为打造未来文学的发展生态提供了范例。

猜你喜欢

公众文学
我自己的公众号
我们需要文学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公众号6月热榜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