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个坚持”的哲学意蕴
2023-03-08刘建佳
刘建佳
(湖南工业大学 商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由原来的“八个坚持”拓展为“十个坚持”,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1]2-3。如何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十个坚持”基本命题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是当前我们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哲学层面去阐释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并指导具体实践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重要经验,所以,洞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个坚持”的哲学意蕴,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自然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理论建构,都有其思想的原点,或者说是思想的逻辑起点。而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先要解决的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也是其思想大厦的生态哲学基石。
从人类起源史来看,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起源于自然,人依靠自然而生存;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进程史。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逐步得到深化。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统一于物质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生活。”[3]56-57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人是自然界物质的“人”,自然界是人和人类学的自然界。二是生产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是达到“自然人化”“人化自然”的唯一途径,实现了自然的优先地位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相统一。三是达到“两个和解”。基于资本逻辑和人的双重属性,马克思、恩格斯从“人—自然—社会”整体联系中提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和解”命题,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界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将以最无愧于人类本性的方式进行,“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4]。
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理论思维和历史眼光,在历届中共领导人生态观的基础上,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和西方环境学说的合理部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核心概念和思想内核,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原核和基本原则。其生态自然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统一于物质世界,也必然统一于一个生命共同体,其两者不是从属与被从属、主宰与被主宰、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平等友好、血肉相连的关系,相伴相生,生命与共,人离不开自然的馈赠,自然也离不开人的呵护,人与自然达到价值的统一。二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既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那就必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破坏自然、穷尽自然,不能以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价值损害来实现人的无节制的价值欲望。所以,必须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5]395,从生命价值上尊重自然,从生命理念上顺应自然,从生命行动上保护自然。三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矛盾的普遍性原理中可知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可见,人与自然同样是矛盾的统一体,既对立又统一,既统一又对立,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相互转化。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6]360。所以,遵守自然规律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相统一的,只有纠正人的行为,控制人的欲望,才能真正确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本质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行动价值观,才能实现“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共产主义”[3]83,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认识基础上,基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本大计和全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冲突的现实,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目标与世界未来图景,也为“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找到了哲学的元依据。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论:理解和把握好“三个辩证关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认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命题和论断,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指南,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论主要围绕对“三个辩证关系”的认识而展开。
(一)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到历史观中,就是如何认识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7]21自然史与人类史统一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自然史就是一部生态演变史,人类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变迁史,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史与人类史的关系就是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正是人与自然、生态与文明关系的历史演变推动了人类文明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
人类文明起源于原始文明,发展于农业文明,裂变于工业文明,“文明向何处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自然史与人类史、生态与文明关系中,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历史观,实现了对“建设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形态”的科学解答,彰显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依据。
这种生态观源于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辩证认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文明的兴衰更替。“生态兴则文明兴”,奔腾不息的中国母亲河长江、黄河,孕育了灿烂辉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哺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成为古埃及人的“生命之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古巴比伦文明;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等。“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衰退成为导致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衰退的最直接的原因。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生机盎然的河西走廊随着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繁荣不再,逐渐被历史所尘封。实践一再证明,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6]360-361。
这种生态观源于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文明历史演变进程可以划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不同阶段。原始文明阶段,以人对自然绝对服从为特征,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对自然界是“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7]35。农业文明阶段,铁器时代的到来使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依然十分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和谐。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方兴起,蒸汽、电气以及信息时代的相继到来,在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对自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矛盾冲突中发展,走在了生态崩溃的边缘。
这种生态观源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层批判。西方文明的资本逻辑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排他性的生产目的,导致劳动本质的异化,造成对工人、自然的双重剥削。实践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以及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无法彻底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生态产业与生态科技的应用,以及想方设法把环境问题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外部转移,使西方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在其内部实现了局部缓解,但这是以牺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导致全球环境恶化为代价的。恩格斯曾警告道:“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人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人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了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生态与文明具有因果逻辑关系,生态兴衰是文明兴衰的原因,文明兴衰是生态兴衰的结果。生态始终处于优先的地位,是文明发展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人类文明的进步必然要遵从自然生态演变的内在规律,人类活动必然要节制在自然生态可承受、可调节、可控制、可循环的范围内。建立在生态环境损害基础上的文明,必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必定被新的文明所取代。二是西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矛盾以及资本贪欲无度的本性与生态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无法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中得到彻底地和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是人类最高文明的论断破产。三是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这种新型文明体现为对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不再片面地强调遵从自然法则,忽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不再片面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自然规律,体现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运与共的新型文明。正是在这个认识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赋予它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赋予它现代化道路的生态意蕴。这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方案,避免了西方工业文明是唯一现代化道路的“文明陷阱”。
(二)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坚持绿色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到发展观中,就是如何正确把握生态与发展、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6]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把握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的“两山”论和“绿色”是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发展理念,他从理论上正确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我们“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全新核心理念和战略路径。
“两山”论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是第一层含义,主要是指在处理生态与发展的关系时,既不能“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只讲索求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一地发展;也不能“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只谈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忽视发展、放慢发展或放弃发展,回到“小国寡民”时代,而是既要强调环境的生态保护,也要强调在环境资源可承受程度内的发展,实现两者兼顾,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形象通俗的话语彻底破除了生态与发展的对立思维,纠正了非此即彼、两不相容的错误观念。“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是第二层含义,是对第一层含义的补充与升华,是指在面对生态与发展作“两难”选择、必选其一的特殊情形时,必须作出的诀别性选择,其突出了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优先地位,强调了“绿水青山”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对此,我们绝不能断章取义、片面理解,因为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生动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第三层含义,这个认识达到了人与自然、生态与发展相融相生的最高境界,两者互为条件,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6]361,体现了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0]20,把生态系统纳入生产力范畴,实现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产力论。
“两山”论本身就是一种发展观念的革新,它破解了生态与发展二元对立的难题。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生命色。绿色发展主张跳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认识的误区,承认自然价值,达到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内在要求。我们既不能走“只发展不保护”“只保护不发展”的死路,也不能走“重发展轻保护”“先发展后保护”的老路,更不能走“只讲自身利益,转嫁环境危机”的邪路,而是要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新路,自觉抛弃“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传统线性非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非线性循环的生态经济体系,严格把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之内,保护自然内在价值和促进自然资本的自我修复和自我增殖,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为“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注入了“绿色”基因,实现了发展观的深刻变革,找到了一条优化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推进绿色生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符合我国实际的绿色发展新道路。
(三)坚持良好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到价值观中,就是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问题。“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6]359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立场,提出了“良好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这是他自觉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追求和宗旨要求,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什么样价值立场”的时代之问。
习近平生态民生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生态惠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比以往更加强烈,需求更加丰富多元,品质要求更加高。“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6]362,我们必须不断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生活生态发展的新需求,使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幸福增长点,使人民切切实实获得最优的生态产品和最大的生态实惠。二是坚持生态利民,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转折性变革,出现了全局性的变化,但生态环境质量的质变仍道阻且长,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地解决,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还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与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和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11]364。三是坚持生态为民,不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6]36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公共产品,也是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把自然从资本逻辑的“陷阱”中解放出来,还自然“最公平公共产品”社会属性,让人民共享生态财富,“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2],最终实现生态正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论:践行“五种行动”
思想的真理性在于其实践伟力。生态文明思想体系构建的逻辑终点必然回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本身,实现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真理认识和真理实践的过程,实现对“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方法论、实践论的科学解答。
(一)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1]1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强调党的领导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赋予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属性,从性质、方向和前途等方面与资本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本质的区别开来,实现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更高形态文明。二是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赋予生态文明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11]425的价值主张符合全世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三是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形成强大的政治动力机制,实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化了党的领导地位的认识,在准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的重大政治论断[6]16。党的领导是全面的、整体的,也是具体的、生动的,必然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11]360,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基本方略、新发展理念、强国目标中所包含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强烈的政治责任与生态担当,健全政治动力机制,凝聚磅礴之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从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到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从2021年全国“两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到2021年7月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无不反映了系统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科学运用。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论断的理论延伸和具体表征。其反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狭义的自然界是一个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系统内各构成要素独立存在,但又普遍联系相互发生作用,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有机整体,即山水林田湖草沙统一于一个自然生命整体。二是广义的自然界也是一个生态有机体,它覆盖了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客观世界,各个构成要素相互依存、紧密相连,正如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6]363,人与自然通过“命脉”紧紧联系在一起。三是生命共同体存在对立统一关系。自然生态体系中某一生态要素遭到损害,必然引起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如毁坏了林和草,就破坏了山,山储藏不了水,水要么干枯,要么变成了洪水,最终导致水土流失,生态失衡与破坏。生态体系中的各要素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共生关系,并且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共生关系。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就是要坚持系统治理观。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必须科学运用系统思维,从生态全局把握整体,着眼长远把握未来,算大账、综合账。实行整体性保护,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整体施策、综合治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捍卫蓝天碧水净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好水污染、保护好水环境,就需要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6]393开展系统性修复,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受损生态状况,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通过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循环能力,把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还给自然,促进生态平衡、生态稳定和生态质量的全面改善,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优方案、最好途径和最佳效果。
(三)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生态的威胁主要来自人类本身,如何限制人的行为和经济活动,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0]106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治疗。习近平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6]363。这一论断抓住了生态保护问题症结所在。二是加强制度创新,织密制度网络。只有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的“善制”,健全法制体系建“良法”,才能真正做到有制可循、有法可依,才能真正把生态文明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三是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发威生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广泛宣传,才能让大家知法度、守法制,只有严格执行,才能立权威、知敬畏、正行为,才能让制度真正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6]363。
坚持习近平生态法治观,就是要把最严格的生态制度、最严密的生态法治作为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的最重要的手段与途径。着力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四项重点任务,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法制建设,在已出台和修订的防治法、保护税法、适用刑法相关规定等基础上,加快建立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形成完备的生态文明法制体系。着力制度落实,综合运用行政、法治、市场、科技等多种手段,强化制度执行和环境执法,确保行政公正和司法公正,守住生态正义防线和底线,把制度和法治的刚性和权威立起来,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四)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
生态文明事关人类生存之根基,事关文明之兴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社会力量在哪里?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民大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这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直接体现,也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观的实践要求。二是人人要做绿色生活的倡导者、行动者。绿色发展重在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绿色生活重在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社会生活重物欲高消费、重享乐大消耗的特征越来越成为生命地球的不可承受之重,必然要向一种适度、理性、简约、绿色的新生活方式转变。而这需要每一个人都不能做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要从自我做起,自觉履行关注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等个人生态伦理规范,实现生活行为的自我生态约束。三是人人要做绿色生态的建设者和贡献者。每一个人除了约束自己的个人生活行为,更要履行呵护自然生态、参加环保实践、参与监督举报、共建美丽中国等保护自然的社会生态伦理责任,形成一种共同履行、共同监督、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生态氛围和风气。
坚持生态全民行动观,就要把全体人民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和行动起来。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生态环境素养,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把生态文明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发展观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道德,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生态文化氛围。推动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提升生态行动自觉。从你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自觉践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消费方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其他主体示范引领作用,聚成生态行动合力。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11]366,发挥党政机关带头作用,创建节约型机关;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创建绿色工厂;推动环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打造生态保护生力军;畅通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生态监督。
(五)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本身既包含了自然生态内在系统运行的整体性、同一性和关联性,也包含了各国人民作为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的整体性、同一性和关联性,大家同住一个地球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倡议:“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6]364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各国和各国人民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具有共同的生存根基、共同的发展诉求、共同的各类挑战、共同的人类社会责任,人类相存相依、生死与共的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明显和重要。正如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2]二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和共同目标。人类文明的车轮在滚滚向前,但经济发展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类对自然的需求已经超过地球的可供给能力,地球严重生态超载”[13],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态赤字。人类必须携起手来,守护共同赖以生存生活的生命地球,共建共享清洁美丽世界,这才是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唯一出路和不可推卸的共同责任,任何国家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三是各国要携起手来共同面对挑战、共同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全球生态治理新秩序。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转,但世界在深度融合的同时,也遭遇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和生态霸权的威胁,全球生态治理困难重重,人们亟需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共识,摒弃零和博弈思维,纠正生态危机转嫁发展中国家、损害发展中国家生态权益的不公正的霸权做法,维护全球生态正义,加快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全球生态治理新秩序新格局,共同创造清洁美丽世界和全球生态文明未来图景。
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6]364。面向未来,我们将主动承担同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恪守《巴黎协定》,履行碳达峰碳中和减排承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深度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建设,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的基础上[5]509-510,构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让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造福各国人民。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倡导各国生态文明建设交流互鉴、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维护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权、发展权和生态权益,倡导共同但有区别的生态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1]3。它的“十个坚持”基本命题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深厚的哲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