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传统文化在现代卓越中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2023-03-08高一人王健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传统文化

高一人 王健

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境下,现代卓越中医人才的培养是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目前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位于首位,而中医药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有可能导致忽视“根本”的问题,从而使培养出的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存在中医文化自信不足、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不够、践行中医思维意志不坚定、缺少中医文化认同感、追求卓越的内在驱动力不足等问题。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教育的“引路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中医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底蕴[1],这对于培养现代卓越中医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药传统文化在现代卓越中医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1.1 传播中医药文化以助推人才培养

中医药文化依托于中华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传播中医药文化本身就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2]。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药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治未病”“养生”等学说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是我国历代杰出医家智慧的结晶。中医药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它与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是历史为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一定程度上,中华文化的振兴与中医药文化的振兴息息相关,中医药文化的振兴是促进中华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提高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保证。因此,需要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以此助推中医人才培养。

1.2 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国的文化自信应当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入的自信[3]。中医药事业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代代中医人不放弃地坚守中医药事业,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新时代,振兴中医药文化的前提就是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坚定中医药理论自信、学术自信和中医药临床实践自信,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4]。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学习、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实践者和根本保障,中医药文化自信对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意义重大[5]。因此,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坚持自信和坚强的中医药文化专业理念,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热情是一项重要任务[6]。

1.3 筑牢中医药文化根基以担当立德树人新使命

中医药事业的进步必须以重视中医药传统文化为根本,忽视根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无异于闭门造车,限制了学子中医思想的形成,更会导致中医药文化精髓的不断流失,最终妨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提高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兴趣,使其更加注重根本、注重经典,从而开阔思维,这将是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一环[7]。除了重视专业知识,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样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承担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导向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要更加注重文化育人”[8]。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如“大医精诚”的精神、“四诊合参”的诊法、“天人合一”的理念等,都强调了人文精神在中医药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在现代医学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之下,人文素质的高低将会成为未来人才竞争的另一重要方面[9]。

2 目前中医药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困境

2.1 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渗透较少

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与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同步演进的关系[10]。目前,部分中医药院校在当下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较少。这样的现状拉开了学生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距离,阻碍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发扬,不利于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

2.2 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不够

目前,全国医学院校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技能的培养,课程体系中较少深入、详细地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介绍,导致医学生不能完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文化知之甚少,使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降低,难以在医学生中得到有效的传承、弘扬和践行[11]。

2.3 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限制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目前中医药文化学科的研究人员大多来自中医药相关学科,受到学科特点的影响,研究人员通常考虑自己熟悉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缺乏文化整体的对照,此外,部分中医药文化研究人员缺乏人文知识素养,研究仅仅停留在医学方向上,不具有全面性[12]。中医药知识具有自身特点,应积极探索具有中医药文化特点且适合中医药思想、文化传播,适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色路径并在中医药课程的建设中体现出来。目前部分高校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课程开设较少,存在着课时少和学生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

3 中医药传统文化助力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

3.1 构筑中医药院校文化新阵地

为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长春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设立了独具特色的“五运六气馆”,以推广五运六气理论为本,从经典出发,面向全校师生提供展示与讲解,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的同时弘扬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同时,我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徽、校歌以及楼宇、广场、道路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专业元素,如“仲景楼”“杏林路”“国医堂”“六君子居”等;校园内还可见“大医精诚”“业精于勤”的劝学志石屹立在草坪中;此外,校园内伫立的孙思邈、李时珍等古代名医的塑像[13],营造了中医药传统文化浓郁的校园氛围。这些不仅有利于中医学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弘扬了中医药传统文化。

3.2 搭建中医药文化传播新平台

校园内建设中医药博物馆,融汇了各个时期、各地的中医药发展特色,全方位展示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历程。在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同时,博物馆还定期举办讲解活动,并以公众号作为平台,在线上为博物馆做出了详细的展示与讲解。在博物馆中,各种中医思想、针刺、汤药、艾灸等治疗手法有迹可循,有理可依,浏览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的过程,有助于树立文化自信。在崇尚科学的今天,只有追根溯源,才会加深中医人的文化自信,力破中医“伪科学”的谣言,为中医正名。只有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才能使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得以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才能突破各种局限,在今天实现其新的价值。

3.3 丰富中医药文化第二课堂新活动

我校定期举办《黄帝内经》背诵大赛、本草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同时,还大力推行“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认证制度”,鼓励学生参加“传统文化认证考试”。此外,我校注重推动科研创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指导学生申报与中医药文化相关的课题,开展学术研究、社会调研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增加兴趣,同时使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增加了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医药知识,在学习中重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4 创新中医药文化课程新模式

为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好地体现中医特色及更有利于中医药知识传播,我校除开设《医古文》《中医学导论》《中国医学史》等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国医大师思想传承》《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文献学》《中医启蒙四小经典》《国学经典导读》等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构建了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集群。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医经典,重视名家思想,我校还采取名家授课方式,定期邀请国医大师的弟子和中医名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习名家思想,提升学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5 传播中医药文化新氛围

中医药文化传播在提升中医药学价值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意义重大,而新媒体的出现对于高校中医药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14]。我校自2016年起实施“五行计划”,即理论导航计划(金)、文化滋养计划(土)、实践淬炼计划(火)、弘扬传播计划(水)、自我提升计划(木);设立中医药校园文化日,厚植中医文化土壤,通过人民网等推介中医药文化传播,将“大医精诚”“精益求精”等医德素养教育和中医药文化教育贯穿于培养全过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1 万名师生奋斗于抗疫一线,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中医药传统文化影响力的提高,有助于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也为中医药人才崭露头角提供了机遇。

3.6 守中医之正与创文化之新

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发扬,要求我们在中医药教育继承传统并传播文明的过程中,必须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创造并形成极富民族特色且有鲜活生命力的全新中医药科技文化,以实现对自身发展实力与竞争力的提升[15]。近年来,我校成立“校内课程思政联盟”,提炼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涵盖了爱国主义、悬壶济世、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等,依托《中医骨伤科学》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立《中医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医学心理学》等8 门校内课程思政联盟,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开展“中医教育思想论坛”,通过开展《院士名医成才之路》《名医名师开学第一课》等方式,深挖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师承指导教师等名医名家成长成才之路,探究其“直觉”“体悟”“辨证思维”等隐性知识,将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4 小结

中医药传统文化作为中医药之根本,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各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必需加以重视。在面对其中的问题时要求我们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路径等进行改革,积极创新,利用有效的资源,在人才培养的进程中,为中医药传统文化开辟出新的、坚实的路径。只有使中医药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其作用并做到历久弥新,中医药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才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出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医药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