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载县栈下抬水工程泄水闸设计分析

2023-03-08张万里张生太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泄水闸闸坝坝址

张万里,张生太

(1.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29;2.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 211100)

1 工程概况

万载县栈下抬水工程位于赣江流域锦河中上游(万载县鹏程大桥下游1430m 处),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45km2,泄水闸为中型水闸,本工程是锦河干流上一座以城区抬水美化城市环境为主,兼具发电功能的水利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80.20m,抬水工程由泄水闸、电站进水口等组成,枢纽呈“一”字型布置,水闸共13 孔,每孔10m,均为卷扬直升钢闸门。

2 坝址及坝型选择

2.1 闸坝坝址选择

根据万载县城市发展的规划及业主要求,在鹏程桥下游850m、1250m 及1430m 处根据地形条件确定了三条坝线,相距分别为400m 和180m。

上坝线坝线址河宽约160m,勘察期水面宽约135m,河床底高程为74.7~78.7m,河床底坡较平缓。两岸为冲积地形,地形较平坦,地势较开阔,左岸地面标高约为82.7m,右岸地面标高约为84.5 m,河床底高程为74.9~78.6m。

中坝线坝址处河宽约125m,水面宽约96m,河床底高程为75.1~76.6m,河床底坡较平缓。两岸为冲积地形,地形较平坦,地势较开阔,左岸地面标高约为82.0m,右岸地面标高约为84.2m。

下坝线坝址处河宽约145m,水面宽约115m,河床底高程为74.8~75.8m,河床底坡较平缓。两岸为冲积地形,地形较平坦,地势较开阔,左岸地面标高约为81.5m,右岸地面标高约为83.3m。

1)建基面及防渗墙底高程:根据钻孔资料,上、中、下坝址均采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建基面,两坝址建基面相差不大,坝基伸入强风化基岩以下0.5m(相对不透水层(q≤10Lu)以下0.5m)。

2)地基承载力及不均匀沉降:

根据地勘分析,坝基地层较单一,为强风化基岩,其承载力均可满足要求,不均匀沉降可能性较小。

3)闸基抗滑稳定条件:上、中、下坝址均采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建基面,上坝址建基面高程为73.60~74.80m,下游河床高程为74.90~75.80m。中坝址建基面高程为74.50~74.60m,下游河床高程为75.50~75.70m。下坝址建基面高程为73.10~74.50m,下游河床高程为74.90~75.50m。岩层倾下游偏右岸,倾角较缓,但钻孔中未发现存在缓角的裂隙,坝址下游未发现存在深坑等临空面,因此其抗滑稳定面为坝体与基础的接触面。

4)闸基渗漏与绕坝渗漏:

上、中、下坝址均采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具弱透水性[1]。不存在坝基渗漏问题。

上坝线左岸分布有连续稳定且较厚的砂壤土、粉细砂及砂卵石,具中等~强透水性,闸坝蓄水后将沿闸坝左端产生绕坝渗漏。右岸具中等~强透水性的砂壤土、砂卵石分布高程虽然较高,但污水管附近小范围仍有低于闸坝蓄水后的水面高程,蓄水后易产生绕坝渗漏。

中坝线左右岸分布有连续稳定且较厚的砂壤土、粉细砂及砂卵石,具中等透水性,闸坝蓄水后将在闸坝两端产生绕坝渗漏。

下坝线左右岸分布有连续稳定且较厚的砂壤土、粉细砂及砂卵石,具中等透水性,大坝蓄水后将在大坝两端产生绕坝渗漏。

5)坝线比较:

根据对三坝址的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其工程性质如表1 所示。

表1 上、中、下坝线工程性质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上坝线河床宽度最大,下坝线次之,中坝线很床宽度最小。

预计开挖深度,左坝端上坝线较中坝线略深,考虑由于钻孔位置的因素,实际深度相当,下坝线开挖深度最深;河床段上坝线比中、下坝线略大;右坝端上坝线开挖深度最浅,中坝线最深。

防渗深度,左端上、中坝线较下坝线浅。中、下坝线左、右岸均存在绕坝渗漏问题;上坝线仅左岸存在绕坝渗漏问题,右岸不存在绕坝渗漏问题,仅污水管附近小范围的需防渗处理。

综合比选,上、中、下坝线地质条件相差不大,坝线应根据建筑物场地布置要求及经济比选确定。

2.2 坝线比较

坝址的技术经济比较选用相同正常高水位(80.20m)、相同坝型(卷扬直升钢闸门)进行。坝线比较情况见表2。

表2 坝址方案比较表(H正=80.20m,采用卷扬直升钢闸门方案)

根据表2 知,从投资方面比较:三坝线投资相差不大,上坝线方案投资略省且施工条件较好;中坝线河道较窄,开挖量较大,投资居中,下坝线河床较宽,但下游有个急拐弯,对水流条件不利,需要增加防护工程,故投资相对其他两座坝线略大。从景观方面比较:下坝线水面面积最大,景观效果最好,再次上坝线位于拟建220 国道多江大桥上游约330m,中、下坝线分别位拟建220 国道多江大桥下游约70m、250m,从土地升值和经济效益方面,下坝线优于其他两条坝线[2]。下坝线考虑以后兴建电站水头略大,电站效益更好。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设计推荐下坝线。

2.3 坝型比较

根据坝址比较结果,选定下坝址方案。根据下坝址现状地形地质条件,考虑行洪安全、闸坝挡水高度条件,可考虑液压底轴驱动钢闸门方案和卷扬直升钢闸门进行比较。

1)液压底轴驱动钢闸门方案(方案Ⅰ):

工程从左至右依次为泄水闸、冲砂闸、电站进水口,枢纽呈“一”字型布置。泄水闸采用液压底轴驱动钢闸门,冲砂闸采用卷扬直升钢闸门,总宽度167.80m(过流总净宽130m,其中液压底轴驱动钢闸门120m,卷扬直升钢闸门10m,不含电站进水口)。泄水闸共三跨,每跨泄水闸由1 孔闸门尺寸为4.2m×43.0m(高×宽)的液压底轴驱动钢闸门控制,冲砂闸由1 孔闸门尺寸为5.0m×10.0m(高×宽)的卷扬直升钢闸门控制。

泄水闸顺水流方向长17.50m,设3 跨,每跨净宽43.0m,闸底板顶高程为76.00m,每跨泄水闸由1 孔4.2m×43.0m 的液压底轴驱动钢闸门控制[3]。泄水闸下游设有长20.50m 的C25 钢筋消力池,底板厚0.80m、池深1.2m。后接9.5m 长C25 钢筋砼护坦,底板顶高程75.50~75.20m,底板厚0.50m;后接11.0m 长干砌石海漫与下游河床衔接。

冲砂闸顺水流方向长10.80m,设1 跨,净宽10.0m,冲砂闸底板顶高程75.50m,由1 孔5.0m×10.0m 卷扬直升钢闸门控制,门顶高程为为80.50m(即正常蓄水位80.20m+0.30m)。冲砂闸下游设有长5.30m 的C25 钢筋衔接段和21.90m长的C25 钢筋消力池,底板厚0.80m、池深1.2m。后接9.5m 长C25 钢筋护坦,底板顶高程75.50~75.20m,底板厚0.50m;后接11.0m 长干砌石海漫与下游河床衔接。该方案工程总投资6166万元。

2)卷扬直升钢闸门(方案Ⅱ):

工程从左至右依次为泄水闸、电站进水口(河床式厂房),枢纽呈“一”字型布置。泄水闸共13孔,每孔10m,均为卷扬直升钢闸门,泄水闸总宽度150.40m(过流总净宽130m)。

泄水闸总宽150.40m,共13 孔,为卷扬直升钢闸门控制,每孔10.0m,净宽130.0m,中敦厚1.30m,边墩厚度为0.90m。其中左侧10 孔闸门尺寸均为4.5m×10.0m(高×宽),右侧3 孔闸门尺寸均为4.2m×10.0m(高×宽),可闸门顶过水。泄水闸消能段由衔接段、消力池、和海漫组成。其中闸室段一次设有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顺水流方向长10.80m,闸底板顶高程为76.00m,左侧10 孔闸门门顶高程均为80.50m(即正常蓄水位80.20m+0.30m),右侧3 孔闸门门顶为80.20m(可闸门顶过水)。泄水闸下游设有长7.30m 的C25 钢筋衔接段和20.50m 长的C25 钢筋消力池,底板厚0.80m、池深1.20m。后接9.50m 长C25 钢筋护坦,底板顶高程75.50~75.20m,底板厚0.50m;后再接11.0m 长干砌石海漫与下游河床衔接。该方案工程总投资5424 万元。

经比较方案Ⅱ比方案Ⅰ少742 万元;从检修方面方案Ⅱ比方案Ⅰ维修方便;从造价、检修、运行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采用卷扬直升钢闸门方案。

3 泄水闸复核计算

复核计算包括:①闸底板防渗长度复核;②防渗刺墙防渗长度复核;③闸基抗滑稳定复核;④闸基基底应力复核。

1)闸底板长度复核:

由于闸基座落在强风化粉砂岩层上,其闸基具弱透水性,不存在渗透问题。

2)防渗刺墙长度复核:

因闸坝两岸地基有透水性较大的砂壤土层和砂卵石层,有必要对其进行防绕渗处理。为减少开挖工程量,拟建防渗刺墙往两岸延伸,延长渗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 为防渗长度(m;C——渗径系数(取5);△H 为上下游水位差(取正常蓄水位情况,即△H=3.90m)。

计算得L=17.5m,设置防渗刺墙向两岸延伸10m,渗径长20.60m,可满足绕渗长度。

3)闸基抗滑稳定及基底应力复核: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荷载计算及组合,常规水闸计算工况一般取施工完建期、正常蓄水位情况、设计洪水位情况及校核洪水位情况,本次设计为抬水工程,采用卷扬直升钢闸门设计方案,在设计洪水位及校核洪水位运行时,闸门不挡水,仅在正常蓄水位挡水,同时考虑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下上下游水位差较小,非控制工况,本次设计仅计算正常蓄水位时下游水位为河床底高程76.00m 和施工完建期两种工况[5]。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闸底板稳定及基底应力计算计算成果表

由表4 计算结果可知,闸坝底板抗滑稳定和基底应力复核计算均满足规范要求。

4 结语

万载栈下抬水工程由泄水闸及电站进水口等建筑物组成。文章根据地形条件确定了上、中、下三条坝线,从开挖深度、防渗处理范围、施工条件、水景观效果、电站效益以及工程投资等多角度综合比选,最终确定下坝线为推荐方案;通过对液压底轴驱动钢闸门和卷扬直升钢闸门两种坝型进行比较,根据下坝线现状地形地质条件,考虑行洪安全、闸坝挡水高度条件,从造价、检修、运行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采用卷扬直升钢闸门方案;通过对正常蓄水位和施工完建期两种工况的复核计算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工况下,闸坝底板抗滑稳定和基底应力复核计算均满足规范要求,为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提供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泄水闸闸坝坝址
水工闸坝混凝土在冻融条件下应力分布探讨
浅析步亭水库坝址、坝线的方案比选
闸坝对抚河流域连通性的影响研究
犬木塘水库工程各比选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选择
新疆北疆地区某水库坝址方案比选分析
泄水闸工作门槽侧轨变形原因分析及处理探讨
软基上闸坝工程的寿命预测
水利枢纽工程泄水闸闸墩牛腿施工技术优化
航电枢纽工程中泄水闸混凝土搅拌桩技术解析
大西沟水库大坝设计方案综合比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