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技术在绿化苗木培养中的应用
2023-03-08徐威
徐 威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三道河口分场,河北承德 068456)
应用苗木培育技术可有效提高育种的成活率,降低苗木育种中的资金投入,对提高苗木育种质量和控制育种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中,经常会引进非本地区的绿植进行景观设计,但常规的移植方法成活率过低,需要通过集中育种的方式培养苗木,使其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因此,为提高苗木的育种成活率,将以苗木育种全过程分析的方式进行精细化研究,以期提高苗木的育种质量。
1 绿化苗木培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1.1 适度应用问题
在绿化苗木的培育过程中,科学的林木育种技术在圃地选择与良种培育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但由于绿化苗木的育种本身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培育过程中不能以环境适应性作为提高苗木质量的唯一指标,还需考量其他影响因素。因此,在开展绿化苗木的育种时,应融合适度应用原则,从苗木植株自身特性出发,综合土壤、水分、温度、光照以及营养等因素,构建适合植株生长的育种技术标准。
1.2 育种目标问题
复绿林木育种的诸多技术与方法在绿化苗木培育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但若忽视绿化苗木的基本培育需求,而盲目追求林木育种技术在绿化苗木育种中的应用,则会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需要立足于绿化苗木育种活动的根本目的,结合苗木的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城市绿化工程需要以及园林空间规划设计等标准,确立科学合理的苗木培育目标,筛选最为重要且契合绿化苗木特性的指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绿化苗木育种方案,以确保绿化苗木的育种工作有较高的效益,进一步提升林木育种质量[1]。
1.3 育种群体问题
现阶段,绿化苗木培育育种工作中通常会忽视绿化苗木的育种群体问题,即便很多苗木培育育种工作项目皆可以结合立项目标设计详细的培育计划,但很少有研究会考虑绿化苗木育种群体的繁殖世代界限,同时存在对育种群体大小估算不准确等情况。这种现象不但会对绿化苗木的培育育种过程遗传增益带来诸多麻烦,而且还会在绿化苗木育种群体较小的情况下使绿化苗木出现等位基因丢失的情况[2]。为合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绿化苗木培育时尽可能建立较大的育种群体,从而使有效苗木群体数量可以超过群体组成的统计量,以此加强绿化苗木育种群体的基因保存能力,方便在异地培育中适应新环境所带来的环境差异影响。
2 苗木培育的必要条件
2.1 土壤
现阶段植物的培育方法可分为有土栽培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两大类,对于苗木的培育育种而言,有土栽培仍是主要的栽培方式。在选择栽培土壤时,不仅需要考虑土壤可能遭受的污染问题,还需考虑土壤酸碱度、孔隙度、湿度以及营养成分等因素。这些土壤影响因素皆为育种前期的控制指标,在苗木成活后进入幼苗阶段,还需要对种植环境下的土壤进行管理,从而保障苗木培育拥有最高存活率[3]。
2.2 湿度
湿度是保障苗木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培育过程中苗木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并且加快绿化苗木的生长速度。从城市绿化用苗木种类角度出发,不同种类的树木对土壤湿润度的适应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应当结合树种需水性,调节土壤的湿度。土壤湿度过大会造成内部滋生大量细菌,增加培育苗木遭受病害发生的概率,影响苗木的健康生长。在湿度适宜的环境下,苗木的根系会表现出粗而多;在湿度较低的情况下,苗木根系一般会表现出细且长,相关林木育苗研究[4]得出,林木的培育最佳土壤湿度在20%~24%之间。
2.3 密度
绿化苗木的密度是指苗圃培育苗木的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促进苗木的生长,但过高的苗木种植密度则会影响苗木的生长质量。密植苗圃中阳光充足的植株生长会更强势,而邻近强势区域的植株生长情况会存在明显差异。靠近阳光一侧的植株受到光照的时间会更长,一旦植株优势建立起来,则会影响周边地区的苗木生长。因此,科学合理的栽植密度也是确保苗木培育存活率的关键因素。结合已有研究可知,多数城市绿化用树种的苗木播种最佳行距在8~25cm之间,大田育苗环境的最佳行距在50~80cm 之间。
3 现代化育苗技术
现阶段城市绿化中已有多种新型育种培育技术得到实践应用。例如,绿化苗木的组织培育技术和现代生物育苗技术,上述应用技术既是解决常规苗圃育种种植技术常见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绿化苗木育种培育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相似,但需要在有土栽培的基础上挑选长势稳定、自身生命力旺盛且无病虫害的苗木,人工获取植株的优势部分,然后将其置于无菌培养皿中进行无菌培养,使其长出根系,得到与母株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试验个体。虽然该方法受到技术与管理方面的质量影响,但具有较为显著培育效率,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绿化苗木单倍体或多倍体的培养,提高绿化苗木育种培育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育种培育过程中的时间成本,满足现阶段城市绿化建设所需苗木的特殊需求,为改良苗木自身性质、解决树种间杂交不亲和的问题奠定基础。
3.2 现代生物育苗
现代生物育苗技术虽然为有土栽培,但是与传统林木育种技术存在明显差异,且不能借助林木育种培育技术进行管理。现代生物育苗主要是指在现代化大棚圃地环境下,通过智能设备培育出的苗木,在生长一段时间后移植到土地中栽种的一种新型育种培育方式。借助此方法同样可以有效提高传统苗木苗圃育种培育方法的效率,并解决绿化苗木前期苗圃选择、土壤处理以及密植等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但从现代生物育苗技术的应用现状角度出发,该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苗木培养到一定阶段后的移植存活率不高以及移植后植株生长态势较弱等问题,需要继续完善优化,以提高绿化苗木育种培育的质量[5]。
4 林木育种技术在苗木培育中的应用
4.1 合理选择苗木圃地
绿化苗木的圃地是保障苗木健康生长的前提条件,会对绿化苗木培育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绿化苗木培育之前,应结合育种树种选择合适的圃地,并根据不同树种对土壤营养物质要求对苗圃土壤进行人工施肥,从而为苗木育种培育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最大限度营造植株的生存条件,提高苗木的自身成活率。例如在石榴树和桂花树等喜光树种的育种栽培中,则需要保障苗木圃地处于较为广阔且无遮挡的光照区域;而培育喜阴类的树种时,则需要把苗木圃地设计到隐蔽且避光的区域,并采取一系列必要的遮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苗木的光照面积与时间[6]。
除此之外,绿化苗木圃地的选址还应当考虑土壤含水与浇灌条件因素,从绿化苗木的经济角度出发,当苗木生长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将其应用到育林、城市景观带、公园设计以及其他领域当中,因此育种培育阶段应当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使培育苗木具有较好的生长态势,能够在移植后快速适应新生长环境。
4.2 种前土壤处理
在选择合适的苗木圃地后,为提高绿化苗木的成活率,满足苗木前期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需要结合林木育种技术对苗圃土壤进行预处理。例如结合土壤的实际情况和种植苗木的营养需求适当施用底肥,增加苗圃土壤的营养成分,根据浇灌后土壤营养成分流失情况以及苗木对某元素的喜好合理追肥,维持苗圃土壤的营养平衡。
在具有硬件设备支持的条件下,可借助硬件设备检测圃地土壤的营养元素,以掌握土壤中氮、磷、钾等各类营养元素的含量,以便有针对性地补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若缺少硬件条件,也可结合上一年圃地中苗木的生长情况,预测出本年苗圃土壤中所缺少的营养物质。例如,上一年育种培育中的树木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则表明苗圃土壤中可能缺少钾元素,若施加钾肥后树木的长势仍不能达到预期,则可证明土壤中缺少氮元素[7-8]。由此,可及时施肥为种植前苗圃土壤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以期保障育种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应当对苗圃土壤进行深耕处理,除去地表上的异物、杂物以及土壤内的大块石砾,平整土地。在深耕阶段,还需要检查土壤中的害虫,予以必要的药剂防治,耕翻后的土壤进行3d 以上的光照,以最大限度杀死土壤中越冬的虫卵与病菌,保障育种苗木的健康[9]。
4.3 考虑适当密植的因素
在上述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还需要确定苗圃面积,规划培育绿化苗木的种植间距。通过科学的种植规划设计,既可保障育种培育苗木具有良好的生长态势,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苗圃中有限的空间与土壤养分,最大限度发挥苗圃投入资金的效益。
4.4 苗木良种选育
通过科学的良种选育工作,可极大提高绿化苗木的育种成活率,例如在对城市景观带绿化苗木的培育过程中,即可从本地现有树种中选出优良树种或天然杂种,将其培育成更适合城市地区生长的绿化苗木。现阶段城市绿化带和景观带中的箭杆毛白杨与小叶毛白杨,便是毛白杨中筛选出的优良树种。若本地绿化苗木的种类相对较少,则可以通过引进外来优良树种的方式进行培育,并从苗木中挑选生长态势好的苗木进行移植,以此丰富本地的绿化苗木种类。
4.5 合理确定育种周期
因绿化苗木的生长周期较长,为保障苗木育种培育的生长周期处于可控区间,便需要从苗木种类的幼苗生长特性角度出发,控制育种周期。对于晚种或由其他因素导致的晚熟苗木,可借助早期预测手段,对可能出现上述原因的树种进行预测,以期通过补充苗木生长所需营养的方式,促进苗木的生长。但在育种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绿化苗木育种培育后的生根状态,防止人工加速培育绿化苗木的根系短且细,不利于绿化苗木的使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对绿化苗木培养中的育种培育技术进行研究,明确该育种培育技术应用的要点和应用方法,通过育种培育全过程分析的方式,细化各阶段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法进行研究。通过上述分析可解决应用该方法进行的绿化苗木育种培育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并对绿化苗木育种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