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
2023-03-07尹勇
尹 勇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一、引言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工作,结合农业强国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对农业现代化及农村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现阶段,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点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前,学界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从现有文献来看,多数学者侧重关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既有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剖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并对其展开实践分析,强调其发展的动态性、长期性,如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演变、目标任务、发展水平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发展路径的探析;二是基于数字农业经济、投资融资形式等经济学视角,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状,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复杂性。现有研究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层面还有所欠缺。本文在梳理农业农村现代化演进历程、基本内涵的同时,围绕“三农”领域的现实困境,提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以期对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演进历程
农业农村现代化反映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宜美乡村的变迁过程。农业农村现代化演进历程大体上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现代化初步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同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三个阶段。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现代化成为“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成为“四个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即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方面实现现代化。1957 年,毛泽东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在1964年底至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可以看出,“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有所调整,由科学技术替代交通运输业,但农业现代化始终位居其中。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科技层面,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倡议,积极引进苏联专家指导我国的科技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支撑;在工业方面,国家积极培养生产经营型人才,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改革同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改革同步发展。邓小平不仅强调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还对农村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积极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农村生产活力,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推行“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4]政策,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建设提到同等地位。1982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1983-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布了中央“一号文件”,依次为《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这些文件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改革。1992年12月,江泽民在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牢固树立农业是基础的思想;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党的十六大后,党在农业现代化层面,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在农村现代化层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强人居环境治理、改进农村社会管理,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期间,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农村工作的深入推进标志着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提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新时代以来,农业农村实现优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有机融合。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9月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到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主要在重点地区、大中小城市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主要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力,保证2050年如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4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要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以及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从人、财、物方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作出相应要求。这一阶段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从“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从生产现代化向产业现代化的转型,体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国务院2021年11月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环境、发展特征、战略导向、总体要求与主要目标等,尤其强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立足国情农情特点、必须立足农业产业特性、必须立足乡村地域特征[5]。相应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也在实践中得以印证。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粮食总产量为68 653万吨[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 133元,与2021年相比,实际增长4.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4∶1[7];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实现了通硬化路、通客车,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推进、基层民主制度体系与工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保障;农耕文明不断推广、乡土文化大力传播、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衔接,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到位,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总体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文明标识越发显著。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农情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一)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重点涉及科技现代化和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两方面。
首先,农业现代化是以科技现代化为重点的现代化。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与创新。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刻,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要依靠科技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如有效利用科学技术开采挖掘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将科学技术运用于土地耕作,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率;推动科学技术广泛普及,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将科学技术融入销售市场,拓宽农副产品有效流通的渠道,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
其次,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农业体系为支撑的现代化。一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平衡优质农产品的供需问题,解决农业资源要素配置问题,推动农业生态积极健康发展。二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政府充分发挥在农业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中的决策、投入、建设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中低产田地的改造利用,提升耕地质量,防止耕地被占用与耕地的不合理流转等问题。三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解决好“由谁经营”与“如何经营”的问题,加强培育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家庭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保护农户在经营中的权益。
(二)农村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的现代化。
首先,农村现代化是以“物”的现代化为基础的现代化,其重点涉及基础设施和生产方式两个方面。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维度上,要加强农村公路、饮水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建设,加强保护农业基本用田与水利建设,注重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农村文化、住房安全、网络工程等方面的建设,以此为农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生产环境。在生产方式维度上,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即农业的机械化和智能化。
其次,农村现代化是以农民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重点是实现农民现代化,即实现农民认知观念、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民认知观念现代化体现为从落后、愚昧的保守性与狭隘性转变为先进、理性的科学性与开放性。农民行为方式的现代化是指其突破固有的传统行为方式,约束自我行为,采取积极、理性、文明的行动,追求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个人的正当利益,负责任地参与集体生活。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表现为从追求物质需要到关注精神、健康、安全、社交等方面的需要,如消费方式的多元化、社交活动的多样化。同时,农民现代化还包括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农村现代化是以治理为重点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主要是指采用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方法与手段,依靠基层党组织、村干部、农民等相关主体,围绕阻碍农业稳固发展与农民生活稳定的众多因素展开的一种乡村管理与服务。从治理主体来看,是党领导下的基层党组织、村干部、农民为主的多元治理主体。从治理内容来看,包括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从空间分布来看,涉及广大农村地区。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明确了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转变,标志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涉及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四化”协调发展几个方面。
首先,是以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农民富有、农村宜居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反映的是数量与质量、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关系。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体农民”“全部农村”的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的内涵,“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8](P142)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全体农民”的富裕,而不是“少数农民”的富裕,是农民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协调统一,而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富裕;是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富裕,而不仅仅是单一民族和某一区域的富裕;是渐进式、螺旋式上升的富裕,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同步富裕;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合理差距的富裕,而不是没有差距的富裕。
其次,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8](P66-67)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与乡村振兴整体推进的现代化,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统一推进的现代化。要坚持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懂农业,识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性人才;要增强优秀文化产品供给,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改善农民精神风貌;要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并重,保护农村优良生态环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干部培养,确保乡村振兴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最后,是坚持“新四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进的现代化。现阶段,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进程中,农业现代化既是建设重点,也是建设难点。具体来说,在“四化同步”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是“新四化”建设的短板。目前,农业农村发展不协调、不充分问题依然相当突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9]的现代化。然而,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村民主制度有待健全、农民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农村基础设施亟待健全、农民增收相对困难、农民环保意识较差、农村环境治理难度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显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弥补中国式现代化存在的短板。因此,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并联式”发展的现代化。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并联发展,农业现代化不能超越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也不能滞后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并联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可能不一致,但在整体上,呈现出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充分发展的态势。
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性人才以及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一)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村党支部要成为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10]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既是如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积极引领者,也是忠实的践行者。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强化基层干部理论武装,整顿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二是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想方设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此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三是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领导农民广泛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营活动以及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活动,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促进农业强劲稳固、农村安定有序、农民安居乐业。
(二)坚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解决城乡平衡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当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是坚持保障农民的利益。一是将优惠政策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权利同等、生活同质、利益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城乡同位”的城乡发展共同体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有效改善民生,保障农民利益。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向农村投资、企业到农村开办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坚持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关键在于:一是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加强农村产业结构、产业体系建设,合理维护农民财产权益,调动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二是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与数字产业融合发展,借助数字经济的技术优势,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潜能,提高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11];要推动重点地区、关键领域、主要行业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加速“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广普及,培育一批可复制、带动效益明显的“村企店”应用态场[12]。三是积极发展农村产业,既要依据各地所拥有的资源、资产和资本的数量与质量,以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做强本地特色,做到“一村一品”;也要提升农村产业发展优势,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提高产业持续盈利能力。
(四)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
人是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才培养极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的素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选拔培养思想品行好、实践能力强的农村基层干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带头人队伍。二是引进和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积极引回外出读书深造的青年和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乡创业就业,大力引进“三农”专家、“企业家”等到农村办企业,培养一大批农村发展所需的“田秀才”“土专家”“农博士”;“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吸引乡村年轻人回流,并把乡村年轻人培养成产业能人,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最终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13]。
(五)推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
新时代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在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加强规范管理,探索完善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内容及其配置的实现形式。二是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既要抓好运行机制的完善,推进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也要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推行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种模式,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三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推进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提高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同时,要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保障有效农产品供给,充分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法定标准和方式将政府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给特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